農委學習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市)
時間:2022-05-10 12:05:00
導語:農委學習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產業化是全市“三農”工作的重要特色,是發展市域經濟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全市農業產業化不斷發展創新,在基地建設、龍頭培育、科技創新、品牌打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全市現已形成糧油、畜牧、水產等三大主導產業,茶葉、棉繭、園林等三大特色產業;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100多家,其中市本級龍頭企業58家、安慶市級龍頭企業22家、省級龍頭企業11家、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一大批農產品或其加工制品通過了國家的各級各類認證,其中,比較突出的有中國名牌產品1個、有機食品9個、綠色食品28個、無公害農產品8個,安徽名牌農產品6個、中國馳名商標1個、安徽省著名商標6個。20*年,全市農業產業化各類經營主體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創利稅1億多元,帶動農戶13.5萬戶,農民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戶均創收1700元。全市通過農業產業化經營而興起的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市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產業化推動了農業現代化,農民市場化和農村工業化的發展。桐城農業產業化工作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連續八年獲“全省農業產業化示范縣(市)”,自20*年來,先后五次被安慶市委、市政府授予“一等獎”。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傳統的農業經營方式正在逐步變革,“三農”和農業產業化都已面臨新的發展形勢。新形勢下,省政府正組織實施“全省農業產業化532提升行動”,安慶市政府正在啟動“農業產業化3261提升行動”,都把推進農業產業化作為提高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實現農業經營方式變革的重要手段來抓。
面對新形勢,對照省和安慶市的目標要求,全市農業產業化在龍頭企業的規模和實力、農業產業化科技水平、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農產品市場競爭力、農業產業化帶動能力等五個方面,都還有一定的差距。具體講,全市龍頭企業中,除少數幾個規模較大外,大多數是規模一般,實力一般,產業和產品科技水平不高,僅僅是一般化的養殖或種植,簡單化的加工和制造,沒有核心競爭力,產品附加值不高,市場空間不大。全市農業產業化關聯度較低,在帶動本地規模種植業和養殖業,帶動農產品加工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能力明顯不足。
新的形勢下,全市農業產業化要面對更高的目標要求,實現新的發展,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龍頭企業和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業產業化最重要的經營主體。對現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特別是11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要運用政策扶持、協調服務等手段,幫助其通過外延擴張和內涵發展等方式,盡快做大做強。積極引導市內其它行業的資本投資農業產業化,創辦龍頭企業;結合本地初級農產品資源,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外來資本投資創辦龍頭企業。引導扶持種、養大戶和其他各類農村能人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龍頭企業開展科學的分工和協作,形成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結合,上中下游配套成鏈的龍頭企業集群。到2012年,培育一批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龍頭企業,兩至三家銷售收入過10億的龍頭企業。
二是依靠科技進步,提升農產品加工業水平。對目前全市已經初步形成的糧油、畜牧和水產三大主導產業和茶葉、棉繭、園林等三大特色產業進行科學的規劃,在標準化生產基地、良種良法、加工技術和裝備等關鍵環節,狠抓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像鴻潤的串串絨,霞珍的生態羽絨,友源的茶餅干,樂健的超高麥芽糖,雙龍(絲綢)的“桑、蠶、絲”一體化等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項目,應支持這些產業或產品做大做強。扶持農產品加工業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發展,由一次加工向多次加工發展,開發高端產品,形成高附加值。
三是依靠品質和品牌,提升農產品競爭力。桐城市是國家認定的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產業基礎。糧油、畜牧、水產三大主導產業均為食品或食品原料產業,要科學規劃,建設一批標準化、規模化的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培育幾個大的產業集群。形成以鴻潤、霞珍為主體的羽絨加工產業集群,以青草香、順興為主體的稻米加工產業集群,以樂健、友源為主體的休閑食品產業集群,以玉潤、天元為主體的禽蛋產業集群,以雙龍(畜牧)、興隆、農幫為主體的三元雜交豬產業集群,以雙龍(絲綢)、海錦、振興為主體的棉繭產業集群。依靠產業集群提高產業聚集度,提升產業和產品的影響力。大力發展品牌農產品,通過申報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中國名牌農產品、安徽名牌農產品等手段,不斷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提升競爭力。
四是構建科學的利益機制,提升農業產業化的帶動能力。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不強是全市農業產業化的薄弱環節。科學引導和規范各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構建“多贏”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戶”、“龍頭企業+農村經紀人+農戶”和“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多種利益聯結模式。總結推廣雙龍絲綢公司“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和興龍養殖公司“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成功經驗。引導農民以土地等生產要素入股,與龍頭企業或專業合作社開展股份制經營。支持種、養大戶開展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流轉集中,發展規模種植和養殖,培育種糧大戶和養豬大戶,為龍頭企業提供配套原料。支持龍頭企業根據加工業的需要,自建標準化、專業化的原料生產基地,形成規模化的農業產業帶。當前,重點支持正在建設中的霞珍集團白鵝生產基地,雙龍絲綢蠶桑標準化生產基地,玉潤公司蛋鴨標準化養殖基地,31.6萬畝的國家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以及匯源公司計劃建設的果蔬生產基地。
五是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的支持力度。在積極爭取國家、省、安慶市等三級政府有關扶持農業產業化政策的同時,市本級要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的支持力度。通過金融扶持、財政貼息、政府獎勵、部門服務等多種手段的綜合運用,調動全市農業產業化各經營主體的積極性,共同推進農業產業化的快速、健康發展。
- 上一篇:林業局學習科學發展觀專題調研報告
- 下一篇:煙草專賣局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