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3-03 10:06:00
導語: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20*年工作回顧
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就建設系統而言,全年的工作和任務具有“五多”特點:創建活動多、主題活動多、重大迎檢任務多、重點建設項目多、改革事務多。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咸寧市建委的正確領導下,建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認真學習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在規劃上求深度、建設上加速度、管理上下力度、改革上克難度、形象上樹高度,較好地實現了作風大轉變、效能大提高、形象大提升、事業大發展的目標。主要體現在:
1、規劃編制與實施要求更高。一是高標準、大投入啟動了《赤壁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城區規劃面積達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約30萬人。已完成基礎資料收集和城區55平方公里地形圖航攝成圖工作,完成了原總體規劃實施成果的評估工作,新修編的規劃研究方案基本完成。二是提高了詳規覆蓋率。僅20*年編制完成各類規劃設計項目146項,其中控制性詳細規劃17項、建設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84項、新農村建設規劃45項。三是項目選址更加科學。全年進行項目選址踏勘論證28次,項目212個,否決83項。四是規劃建筑設計方案專家評審、領導會審、社會公示機制更加完善,進一步提高了規劃審批的透明度,尊重了公眾的參與權和知情權。五是大力查處違規建設。責令停工246起,立案查處39起,強行拆除65起。組織了2次聲勢浩大、效果明顯的集中拆違工作,強行拆除違法占地、違法建設23宗,面積5830㎡。
2、重點工程建設速度更快。20*年啟動和完成的重點建設的項目有28項,包括“一河兩路”、“兩橫四縱”建設、新老城區18條主次干道刷黑和配套改造、污水處理廠建設、三水廠和老城區主供水管網改造、經濟適用房、多個大中型開發項目等新建、續建項目。僅新老城區18條主次干路刷黑和配套改造投入資金近1.2億元,刷黑路面近30萬m2,新鋪人行道板18萬m2,改造各種入地管線近2.1萬米。全年新增園林綠化面積近1.5萬m2。去年下半年,還實施了107國道砂子嶺北渠橋至汪家堡段的高標準拓寬改造工程和國道省道整治及“清潔家園”工程。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效果明顯。
3、住房和房地產政策貫徹更實。一是積極啟動經濟適用房建設。一、二、三期經濟適用房建設用地近94畝,約建1106套,目前已建成150套,其它正在抓緊建設。二是積極籌資購置廉租房,已按政策到位資金600萬元,正在協商收購部分商品房作為廉租房,以加快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三是積極落實住房補貼政策,按照提高標準、擴大覆蓋面的要求,將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低于280元的困難戶納入了住房保障范圍,僅*年對344戶發放廉租住房補貼資金38.9萬元,補貼標準由每平米2.4元提高到每平米4元。四是積極服務房地產開發市場。*年對全市開發項目發放預售許可證23本,批準預售面積41.8萬平方米;房屋銷售登記備案764份,面積9.4萬㎡;房屋產權發證1534本,面積18.6㎡;房屋交易過戶715套,面積9萬㎡。
4、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管理更嚴。為確保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和生產安全,狠抓了施工設計文件審查、建筑材料監測和工程招投標、工程造價、工程質量、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的管理。每半年組織一次全市大檢查,每季度組織一次分管領導檢查,對在建工程實行編號管理,每月組織一次搖號抽查。供水部門加強了管網的維修、搶修力度,保證了日常優質供水、安全供水和年初50年一遇冰凍雪災的正常供水。公交行業常念安全經,常敲安全鐘,安全事故率大大低于國家標準。安全生產和綜合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5、城鎮環境治理措施更硬。一是強力推進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確保了投資過億元的日處理4萬噸的污水處理廠按期投入運營。新建公廁與垃圾中轉房6處,垃圾中轉站5座,垃圾轉運池200多個,添置道路清掃車2臺和大噸位酒水車1臺,新安果皮箱200多個,購置一批牛皮癬清洗和園林養護等設備。二是加強力推進建筑節能和“禁實”、“禁現”工作。著力推廣頁巖磚、炭渣磚、水泥磚、商品混凝土等節能、節地等建筑材料。三是強力推進“清潔家園”工作。結合新農村建設要求,先后完成45個村莊規劃,加快“五改一通”建設。加強了沿107國道、蒲洪公路、赤通路和城區街道的治臟、治亂、治差工作。四是強力推進城區市容市貌和環境衛生整治。對城區225萬m2的清掃保潔權再次進行了公開招投標,實行了垃圾清運市場化經營管理,在加大人力財力投入的同時,達到了提高環境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預期目的。市容管理實行了中隊包片、小組包段、職工個人包點的工作機制,并多次開展專項和重點整治活動,尤其是在去年10月份的“突擊工程”建設中,積極組織有效力量,將城市進行了一次最高水平的清理整治,贏得了上級領導和市民的廣泛稱贊。
6、爭取資金和政策的效果更佳。20*年是建設系統向上級爭取資金及相關政策成效最好的一年。一是爭取國家項目資金4317萬元,創歷史新高。二是積極爭取市政府出臺了《赤壁市城市基礎公益設施維護養護專項資金使用辦法》,爭取市政府批準實施了《20*年度城市配套費用于公用設施維養護項目建設編制方案》,僅此一項,爭取市政府投向市政、園林、城管、環衛等單位的建設管理資金近500萬元。爭取了市政府批準將城區公共園林綠化養護歸口市園林局管理,財政每年列支養護資金近80萬。爭取市政府支持,深化和完善了清掃清運和環衛局機關的改革。城區225萬平方米的清掃保潔進行了重新招投標;將垃圾清運穩妥推向市場,新添清運設備100多萬元,提高了機械化作業程度;將人員進行了有序分流和合理整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環衛職工待遇。由此,市政府每年投入環衛事業經費達1000多萬元。另外,為加強新農村建設和清潔家園工作,爭取市政府出臺了《赤壁市整治國道省道工作實施方案》,并落實以獎代補資金200多萬元。同時,爭取市政府批準開征規劃保證金,將有利規劃實施管理。公交加價也順利通過聽證。
7、人事和機構改革力度更大。建設系統內部改革是20*年的又一工作亮點。市建筑公司260多名職工通過改革改制全部順利置換身份,并得到妥善安置,資金清理和債務清償已經完成。環衛局積極穩妥地進行了機構和人事改革,清掃、清運實行了市場化管理。市園林局的改革“三定方案”已經局黨委討論后上報市編委。村鎮建設管理機構也在籌建之中。拖了多年的市城鄉物資站的改革工作正在全力推進,資產處置及職工身份置換工作正有序進行。
8、單位發展后勁整體更強。供水行業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擴大供水范圍,加強供水營抄。*年新增供水管1.97萬米,完成供水總量3013萬噸,水費收入19*萬元,供水回收率達62.91%,所有者權益達2282萬元。投入603萬元的第三水廠改造已竣工運營,結束了蒲紡荊泉地區3.5萬居民、村民40年直接飲用湖水的歷史。公汽總公司強化安全和服務質量,不斷完善公交網絡。年收入達883.27萬元,所有者權益增加到1327萬元。并全面更新了2路車和6路車,增開了9路車。市綜合開發公司完成開發量2660萬元,完成商品房建設2萬㎡,完成銷售收入920萬元。勘察設計水平不斷提升,市場占有份額穩步擴大。市政公司年完成工程量突破1300萬元,施工水平和質量有較大提高。規劃、建工、墻革辦等職能單位勞務、規費收入大幅增長,辦公設施不斷完備。局機關基本建設取得成效,實現了黑化、綠化、亮化、凈化、美化既定目標。系統內廣大干部職工工資福利待遇有明顯改善。
9、隊伍建設成效更好。通過開展提高政府執行力大討論、文明執法教育、行風評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活動,進一步加強了干部職工隊伍綜合素質建設、效能建設、政風行風建設,職業道德、黨風廉政建設,廣大干部職工工作作風進一步改善,利民便民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務實高效的執行力進一步提高,呈現出政令暢通、風清氣正、爭先創優的良好局面。
在過去的一年里,建設系統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較好成績,提高了領導和廣大市民對城建工作的滿意度。取得“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捧回了“楚天杯”、“兩項活動”評比獲得滿分,政風行風評議獲得第二名,局黨委在“七一”被市委表彰為“五好黨組織”,榮獲市招商引資、計劃生育、綜合治理、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年度目標責任綜合考核得分上升到11位、獲紅旗單位提名,被省建設廳、咸寧市建委表彰為20*年度城建工作先進單位。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不容忽視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1、規劃理念不夠新,缺少完整而成熟且具赤壁特色的規劃理論體系;城市發展定位不夠準,歷史文脈、地方文化、山水元素得不到充分彰顯;建設重點不突出,城市建設量的擴張與質的提高未能有機結合,尤其是“一河兩岸”的建設改造相對滯后;規劃實施不嚴謹、管理不嚴實;城鄉統籌規劃建設管理還較差。2、城市管理的觀念、方式和手段不能很好適應城市發展的要求,長效機制不健全;城市管理的硬件滯后于城市發展要求,基礎設施不完備;城市管理的
- 上一篇:農林科技大學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講話
- 下一篇:人力資本培訓投資效益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