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工作座談會發言提綱

時間:2022-01-31 09:12:00

導語:駐村工作座談會發言提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駐村工作座談會發言提綱

各位領導:

一年來,在市、縣駐村辦的正確指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市社黨委的重視、支持下,圍繞創建“農業綜合開發示范村”的發展目標,市供銷社駐村工作隊全體隊員身體力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實實地開展駐村工作,現將具體工作匯報如下:

一、村里基本情況:

陳莊鄉賈太石村位于臨潁縣城東南10公里處,東臨西華,南臨郾城,是三縣交界處,屬地理位置較為偏僻的村莊。全村現有2240畝耕地,2070口人,8個村民組,450多戶群眾,其中因傷殘喪失勞動能力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老人特困戶11戶;黨員32人,村干部4人,是在今年兩委換屆中選舉出的新班子。作為傳統的農業村,農民主要收入來源是溫棚蔬菜種植、糧食作物、分散的庭院養殖等,人多地少的原因致使該村長年有近1300多人在外務工,收入不穩定。由于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農民出門難,信息閉塞,該村群眾的發展意識淡薄,村里缺少好的發展項目和帶動能力強的經濟致富帶頭人,加之往年的建校、修路、貸款等歷史遺留問題,村里有近30萬元的經濟負債,發展相對落后,村里沒有公共積累,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

二、發展思路:

堅持以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駐村工作任務為主線,緊緊圍繞村三年規劃方案,以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和現代文明意識為基礎,以調整駐村產業結構、改善公共基礎設施為重點,以改變駐村貧困面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目標,力爭一年打基礎,兩年出成效、三年鑄輝煌,推動全村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三、具體工作:

1、加強村級組織建設,培養“不走的工作隊”。我社駐村工作隊始終重視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把培養“不走的工作隊”作為駐村黨建工作的一項重點。針對新班子上任初始,各項工作不熟悉、宗旨觀念有待加強的情況,我們組織兩委干部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黨和政府關于農村、農業方面的政策,學習市場經濟知識和農業科技知識,提高了認識,增強了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同時協助村里建立健全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等各項制度,為村里的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了思想和制度保障。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駐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一是改善教育設施。根據漯辦〈2004〉49號文件精神,向省教育部門申請了32萬元中小學危房改造項目,目前已通過市、縣教育財政部門審批,該項目資金若年底到位后,將對村小學的危房、危墻、危廁、危門和破舊校舍等基礎設施進行了修建和改造。二是改善交通設施。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從市公路局爭取到道路建設資金26萬元,修建1000米的柏油路,道路現已通車,將帶動村里特色西瓜、溫棚蔬菜、養殖業等多項產業的發展,直接增加農民收入200--500元。三是改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我們單位一把手在調研駐村工作中,針對群眾反映的架線路實現電力澆灌的熱點問題,通過實地勘察后和縣電業水利部門協調,規劃出施工方案,從今年開始將在三年內分期分批進行。四是改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按照駐村牽線、群眾自愿的原則,我們駐村工作隊加強宣傳,正確引導,帶領群眾到示范村實地觀摩等多種措施,目前全村的沼氣建設工程扎實有序開展,沼氣普及率已達到10%以上。

3、加快農業科技建設,增強科技富民意識。一是開展“為民服務,送科技下鄉”活動。我們先后組織市棉花生產辦公室、市農科所等單位的專家教授到村里,為農民講解、傳授棉花西瓜等經濟作物的病蟲防害和栽培育苗技術,幫助群眾解決農作物的技術難題,同時編印了大量的技術資料送發群眾,用于指導農業生產。二是培養農民的發展經濟的意識,促使群眾走上產業致富的發展路子。依托當地的資源優勢,和匯通公司簽定了建立養殖基地的協議,不僅生豬收購價格上比以前要高出許多,而且衛生防疫和技術指導上都能得到相關的優惠政策。組織村兩委干部和養殖大戶共同參與成立養殖協會,調動了農戶養殖的積極性,也增強了村干部干事創業為民服務的意識。三是依托職能優勢,維護棉農的根本利益。我們協調市棉麻公司在該村成立了棉花收購廠,組織村干部成立了棉花收購協會,使他們從中受到啟發,拓展了工作思路,增強了他們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4、大力發展文化事業,構建和諧新農村。我們爭取到民政救助資金7萬多元,為村里修建敬老院,把黨的溫暖送給村里困難的孤寡老人。三夏期間,面對村里變壓器丟失,我們迅速向市社主要領導匯報,拿出千余元資金為村里及時安裝,解決了村里農民照明問題。為把先進性教育活動更好的體現到駐村工作中,開展了“三夏扶貧救助活動”,對村里10余戶特困戶送去了1000元現金,幫助他們實現機械收割。發展社會公益事業是提高村民文化素質的重要載體,我們相繼組織開展了“五個一”工程建設活動,涌現出了一大批養殖狀元、科技帶頭人、好媳婦等先進模范和先進代表,為構建和諧文明新農村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四、下步的努力方向:

1、在高效農業上,重點抓好溫棚西瓜、優質小麥、高產棉花、小辣椒及林果業。完善農田水利建設基礎設施,修建橋涵4座,架設低壓線路3000米;依托龍云公司,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爭取新建無公害西瓜蔬菜溫棚450座;深化農業結構調整,發展優質小麥良種繁育基地500畝,間接套種棉花、小辣椒1000畝,實現農業綜合效益取得新突破。

2、在養殖業發展上,實行龍頭加基地,基地帶農戶的方式,制定優惠政策,扶持發展百頭養豬廠、千只養鴨廠、養雞廠,每組不少于5個規模養殖戶,使全村生豬存欄達到5000頭,雞鴨存欄達到30000只。

3、在市場建設上,在村東路沿線,規劃10畝土地,建設西瓜、辣椒、蔬菜等農產品貿易批發市場,搞活農產品流通,提高產出效益,建成遠近聞名的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強村。

4、在小城鎮建設上,對村內2公里兩橫一縱主街道加寬整修,開挖排水溝,對道路兩側全部綠化亮化;加大改水改廁力度,爭取三年內完成建設沼氣、改水改廁達建指標。

五、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由于歷史原因,村里經濟底子薄,負債沉重,制約著村里各項事業的長足發展。

二、目前,市供銷社現正處于體制改革階段,企業包袱沉重,自身經濟較薄弱,很難再向駐村給于資金上的傾斜。

建議:市駐村辦加強對我社駐村工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