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要提高自身修養(7)
時間:2022-07-25 10:38:00
導語:領導要提高自身修養(7)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漢元帝多才多藝,琴彈得很好,這并不是最大的優點。為什么這樣說呢?東漢末哲學家徐干寫的《中論》講過:“如果一個帝王對于小事情明白,大道理忽略,身邊的人事清楚,長遠的規律糊涂,自古以來沒有不因此而發生動亂,不亡國的。這里所說的‘詳小事、察近物’,是指能聽出音樂、歌曲是否和諧、美妙;能鑒別書法雕刻是否漂亮、精彩;出口成章,能言善辯,對答如流;對小說詩詞心領神會;對于射擊、駕車、書法、術數很有技巧。所謂“遠數、大道”,是指仁慈足以覆蓋蒼生,恩惠足以托養百姓,光明足以普照四方,智慧足以統帥萬物,手中的權力足以應付變化萬端的時局,推行的義舉足以使經濟繁榮,威望足以遏止奸黨歹徒的發難,武勇足以平定暴亂。能夠辨別臣民們反映的情況是否實事求是,然后通過實際行動來考察他們。明白興廢治亂的根源,精通安危的界線。能做到這些,做皇帝所該具備的素質就完備無缺了。”
歷史上,反面的事例也不少。例如從前魯莊公能歌善舞,于是國人寫了《蔽笱》一詩來諷刺他;魯昭公善于修飾儀容,才招來逃亡晉國的禍患。這樣說來,做皇帝的即便視力如離婁一般銳利,聽力如師曠一般敏銳,射箭像后羿一樣準確,書法像史籀一樣高明,對于治國來說也無濟于事。那些只能說是專職人員的才能,對怎么做好帝王可沒有一點兒好處。南朝的陳后主、五代十國時期的后主李煜、北宋的亡國君主宋徽宗,這些人都是偉大的藝術家、詩人或者詞人,但是,他們的國家卻無一不是亡在他們對于所謂“藝術”的追求中的。帝王如果過于注意這些事物,就決不是國家的福音。
西漢時,丞相匡衡在規諫漢元帝的《改政書》里說:“接受國家權力的帝王,務必要繼往開來,創立功業,使先輩的光榮傳統流芳百世;繼承政治路線的君主,務必關心宣傳先王的功德,同時要發揚廣大。如今陛下的圣明賢德有上天庇佑,能愛護天下百姓,然而陰陽不和,邪惡奸詐的勢力沒有受到制止,這恐怕是由于參政議政的官吏們沒有弘揚先帝的豐功偉績,反而對制度的運用與否爭辯不休。國家把已經取得其成果的事業放在一邊,而為那虛妄不實的空頭理論紛紛擾擾,我常常為此暗自遺恨。希望陛下從大局出發,好好關心總結治理國家的經驗,這才是永保文德武治的大事啊!”
有人問:“建立過偽政權,改國號為‘新’的王莽,起初謙恭禮讓,難道不是曾被稱作一代名士嗎?等到他當了皇帝后,居尊傲慢,荒淫殘暴,為什么他前后會判若兩人呢?”
虞世南說:“王莽是一個生性殘酷、奸詐、虛偽的人。沒有發達的時候,沽名釣譽;權力搞到手之后,稱能倨傲,目中無人。偽裝的畫皮一旦撕掉,天生的真面目就暴露出來了。他不聽規勸,自高自大,至死不知悔悟,四海冤獄重重,怨聲載道,最終還是成為歷史的垃圾,讓漢光武帝劉秀一下給掃清了。”
班固說:“王莽出身國舅,最初紆尊降貴,凡事必身體力行,企圖沽名釣譽。當他在漢成帝、漢哀帝在位輔政的時候,勤勤懇懇,為人處事正直謙恭,處處被人稱道,莫非他就是孔子所說的‘在國有名,在家有譽,口頭上仁義厚道,行動上背道而馳’的偽君子嗎?然而,王莽本質上是一個邪惡不仁卻有諂媚取悅、虛偽奸詐之術的人,加之四位叔父王鳳、王商等都是世代權臣,他憑借父輩的勢力,又趕上漢室正處在衰敗之際,皇位三次虛設,而王太后壽命又長,可以長期作為他的靠山,使他能玩弄奸詐權術,最終釀成了奪位篡權的災禍。由此推論,王莽篡位也是天意,不是單憑個人奸詐所能做到的。
“王莽一旦篡奪了政權,南面稱帝之后,居于不該他占據的地位,在其所面臨的局勢比夏桀、商紂王還要險惡時,王莽卻居然能若無其事地自命為黃帝、虞舜再世。他依仗其威勢和詭詐,無法無天,荼毒生靈,因此全國嘩然,百姓沒有了生活的樂趣,朝野怨恨,眾叛親離。不久,人民四處舉事,各地城池失守,國家分崩離析,致使全國的城鎮變成了廢墟。有史以來,亂臣賊子所造成的災難沒有比得上王莽的了。很多人都說王莽屬于色穢聲淫、氣數短命之輩,他就是那種準備好要給賢明的帝王當垃圾來掃清的人。”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