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時間:2022-10-19 11:55:00

導語:光明日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0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這是大會會場。

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一個國家的發展,關鍵是要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科學的道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十七大報告的這一結論,是在全面總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基礎上得出的,閃耀著真理的光芒。連日來,這一點在十七大代表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大家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創造,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時代的選擇。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對了;這條道路來之不易,我們要堅定信念,堅定不移地繼續走下去。

“三個永遠銘記”: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為我們鋪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

十七大報告高度凝練地用“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來肯定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歷史進程,明確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代表們普遍認為,其中的三個“永遠銘記”,尤其值得我們細細咀嚼。

代表們深情地說,我們要永遠銘記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創立了思想,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以及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取得的寶貴經驗,從而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我們要永遠銘記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是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創的;面對十年“”造成的危難局面,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科學評價同志和思想,徹底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吹響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號角,創立了鄧小平理論,指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上闊步前進。我們要永遠銘記,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承、發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紀的;從十三屆四中全會到十六大,受命于重大歷史關頭,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在國內外政治風波、經濟風險等嚴峻考驗面前,依靠黨和人民,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開創全面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創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續引領改革開放的航船沿著正確方向破浪前進。

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代表說,這“三個銘記”是一脈相承、相互依賴、與時俱進的,說明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是一個歷史的過程。

對于這“三個銘記”,八十高齡的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代表感慨萬千:“我親身經歷并感受了這‘三個銘記’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同志領導我們進行了第一次創業;鄧小平同志提出改革開放后,華西村開始了第二次創業。當時,學術界、新聞界對“公有”、“私有”的爭論很熱鬧。吳仁寶不為所動,提出華西要“‘公’、‘私’雙富有”。近十年來,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華西村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在“富口袋”的同時,華西人也“富了腦袋”。“華西村之所以有今天,說到底是我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結果。我們就是要始終不渝地走這條路,認這個理!”吳仁寶代表的話鏗鏘有力。

河南南街村黨委書記王宏斌代表對此也深有感觸:“要發展,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南街村的發展實踐證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是有奔頭的。”

吳仁寶代表和王宏斌代表都肯定了這一點:“黨的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發揚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精神,堅持理論和實踐創新,著力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走對了,跟著黨走,這條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四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總體格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社會建設作為一個整體系統的價值和地位越來越突出。正是基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認識的不斷深化,我們黨逐步把社會建設問題提到了議事日程。“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報告在闡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時,第一次把社會更加和諧作為我們黨要為之奮斗的一個重要目標提出來。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行了全面部署,并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擴充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十七大又把改善民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重點,并提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六大任務。這一過程,反映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太原市委書記申維辰代表說。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四者既緊密聯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又有各自的獨特地位和發展規律。其中,經濟是基礎,只有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才能為政治、文化、社會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只有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才能為社會主義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文化是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對經濟和政治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只有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和諧文化,才能為經濟、政治、社會建設提供精神支撐、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社會建設是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在社會領域的綜合體現。只有大力加強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能為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結合十七大報告,東南大學黨委書記胡凌云代表道出了“四位一體”的辯證關系。

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李景田代表說:“29年的成功實踐,不斷堅定著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大踏步前進的信心。”

走這條道路,經濟建設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日益改善。許多代表對下面一組數字如數家珍:從1978年到2006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43元增加到1175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34元增加至3587元,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6.7%,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紀錄。在近30年間,中國經濟保持了平均9.7%的快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在2006年邁上了20萬億元的新臺階,不斷擴大的經濟規模提高了國家影響力和綜合實力,為改善人民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較為雄厚的基礎。

代表們說,走這條道路,政治建設穩步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統一戰線不斷鞏固,基層民主不斷擴大,公民的基本權利得到保障,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初步形成。

代表們說,走這條道路,文化建設成果輝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推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廣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不斷加強,科教興國戰略深入實施,文化事業出現了大繁榮、大發展的良好局面。

代表們說,走這條道路,社會建設全面深入。各級黨委和政府把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當作頭等大事來抓,不斷探索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和社會公平正義的長效機制,努力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逐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發展和諧的勞動關系,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五條具體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

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人民越來越感到自豪和自信。

一些細心的代表說,近三萬字的十七大報告,在反復強調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同時,還提出了與之相配套的五條具體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這進一步充分說明,我們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具體路徑越來越明確。

這條道路是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走這條路,就要從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出發,選擇具有一定基礎和優勢、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著力突破重大關鍵技術、共性技術,以支撐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來自中國科學院的李國杰代表用活生生的例子說明自主創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性。2005年4月,由中科院計算所研制的高性能通用處理器“龍芯”二號問世,該芯片是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功耗和成本均遠低于國外相當的芯片,但性能卻超過威盛的C3芯片。據了解,正在設計的下一款“龍芯”主頻將達到1000兆赫茲,性能再提高1倍。

這條道路是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走這條路,要有新思路,要用可持續性的戰略眼光去認識和指導新型工業化的建設與發展。通過大力支持、引導和推進環保產業的發展,通過依靠科技進步,推廣工業生態技術,通過用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調整原有產業結構,合理布局新興工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江蘇省省長梁保華代表用一組數據說明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正確性。江蘇省在經濟結構調整中,明確將“有效投資”作為調整的新導向。去年上半年,江蘇省科技含量較高的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和通信計算機電子設備投資分別增長72.4%、86.6%和63.1%,而鋼鐵、水泥等重點調控行業投資則繼續降溫,鋼鐵行業投資只增長6.2%,水泥行業投資下降15.1%。

這條道路是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走這條路,就要在農地規模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通過增加物質和技術投入生產高附加值的農產品,實現產出的較大幅度增長,以此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收入。廣東省省長黃華華代表舉例說,在廣東,具有南亞熱帶特色、市場需求旺、經濟效益好的園藝產業發展迅猛,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及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使特色農產品生產如虎添翼。

這條道路是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應對城鎮化高潮到來的挑戰,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任重道遠。我們的城鎮化必須與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相適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司馬義·鐵力瓦爾地代表動情地告訴記者,西部地區要抓好生態環境建設,必須走城鎮化道路。當前西部大開發的重中之重是退耕還林,轉變農牧民的謀生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使他們向城鎮集聚,給大自然以休養生息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沙塵暴、土壤退化、草原退化、森林覆蓋率降低、沙漠面積擴大等難題。

這條道路是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實踐中,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來自江蘇的王國生代表說:“在新的歷史時期,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應始終立足我國基本國情,使之越走越實;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使之越走越寬;善于吸收和借鑒人類文明成果,使之越走越活;推進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設,使之越走越穩。”

29年的實踐告訴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億萬中國人民自己的選擇,這條道路我們會越走越寬廣,越走越順暢,越走越展現出迷人的魅力。(記者鄭晉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