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局科技股半年總結

時間:2022-10-09 09:58:53

導語:農科局科技股半年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科局科技股半年總結

2020年,我縣科技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及中央、省、州科技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縣實際,以突出“強科技、興產業、惠民生”為主線,以“科技興農、強抓科技扶貧”為主題,增加農業科技投入,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轉化應用能力和推廣服務能力,加大科普宣傳,重視科技培訓,大力推廣實用技術,推動農牧業科技跨越發展,為加快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力。進一步提高我縣經濟的科技含量,從而帶動其他各項事業更好更快的發展??h委、政府高度重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縣的科技工作正在不斷的向前發展。

一、提高認識,營造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氛圍

認真學習并貫徹落實省、州科技工作會議精神。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方式,面向企業加強科技法律法規和省州出臺的各項科技政策宣傳,引導企業樹立創新主體意識,推動科技創新驅動發展。鼓勵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增加研發投入,提高自主知識產權水平。

實施科技扶貧專項行動,切實把科技扶貧融入科技工作,作為發揮科技管理部門職能作用的重要抓手,擺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持續推進。要切實理清思路,準確把握科技扶貧服務體系建設的中心任務,準確把握科技扶貧產業支撐和能力提升的主攻方向,準確把握省地聯動、精準發力的工作方法,振奮精神、提振信心,以高度的熱情投入科技扶貧工作,履職盡責、勇于實踐,積極探索科技支撐富民惠民道路。

根據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要求,成立了能力水平較強的科技特派團隊,為農牧民集體授課,轉變農牧民的思想觀念、拓寬思路、深入學習新技術,不斷增強村民的素質,為了增強科技特派員隊伍的實力,領導們抓住一切培訓機會組織特派員進行學習,從而增強科技服務隊伍的實力。

二、加大投入,提高扶持力度

黨委、政府在財政狀況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把對科技工作的投入納入財政預算,今年納入財政預算的科技專項經費共計20萬元,作為科技扶貧補助資金,為貧困戶引進新品種、培訓新技術。

三、抓好科技項目實施,推動科技創新發展

我縣全面加強對科技工作的領導,以創新型企業建設為抓手,為企業在科技攻關、技術研發、成果應用等方面做好協調服務,積極組織申報科技項目,整合科技資源,狠抓科技創新與發展,充分發揮科技項目的載體作用。今年共組織企業、專合組織申報省州科技項目1項,立項1項;申報州級項目2項,立項1項。申請驗收項目1項。

“科技扶貧在線”平臺運管中心,截止6月14日,已完成專家庫60人,信息員庫340人,貧困戶2701戶的信息錄入,完成咨詢數793條。

在“科技萬里行”油菜專家團隊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我縣對27個油菜新品種進行了品比試驗,現在各品種的表現良好,為解決我縣油菜品種單一奠定基礎。

隨著科技項目的實施有力的促進了我縣科技工作的發展,拓寬了農牧民增收致富的渠道,為促進全縣縣域經濟的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四、強抓科技特派員制度

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鄉(鎮)黨委政府的大力配合下,縣農牧和科技局抽派95名科技特派員、從外地院校和科研院所引進4名“三區”人才分赴全縣22個鄉鎮,克服環境條件差、交通不便等種種困難,走村串戶,為農牧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技術問題。很多科技特派員與當地農戶積極配合,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252個,示范帶動效應已初見成效。

五、以科技為支撐,打造特色產業基地

我縣以州委“六大戰略”“三個百公里”產業帶建設和縣委“一主三同步”為引領,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為核心,依托縣域資源優勢,圍繞“一區兩帶三園”的產業發展布局,著力打造“一花二黑三特色”的主導產業,種植油菜20700畝、新增黑木耳31.3萬棒、種植黑青稞20100畝、露天蔬菜6000畝、中藥材(黃芪)550畝、養殖牦牛584頭、養殖藏香豬1000頭。

農牧業的發展,科技發揮了無窮的魅力,加快了我縣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也為我縣農牧業的發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搭建了一個發展經濟、增加收入的平臺,使我們創新工作、創新手段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和展示。

六、科技培訓常抓不懈

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在當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茖W技術與經濟的結合,產業結構的不斷高級化,使經濟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逐步降低,面對科技知識的依賴程度日益提高,我們的領導班子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把加大對廣大農牧民的科技培訓作為每年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組織農業、畜牧、科技、衛生、就業、林業等部門成立了科技培訓小組,根據市場需求和我縣實際,選擇一些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內容,深入全縣22個鄉鎮進行宣傳、授課。培訓內容豐富,包括農業、畜牧業、林業、衛生、餐飲、手工業等等。

七、認真組織開展大型科普活動,提高農牧民科技素質

以“科技之春”、“科技活動周”、“送科技下鄉”等活動為契機,開展科普宣傳活動3次,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4次。面向廣大群眾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群眾易于接受的宣傳活動。與群眾面對面開展相關法律宣傳、科技咨詢、義診等服務,大力倡導科學、法制、健康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廣大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激發了他們學習科學方法、依靠科技改變生活、依靠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利,進一步推進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和好評。活動中各宣傳單位共發放宣傳資料40余種,6000余份,圍裙800張,環保袋600個,宣傳雨傘200把,橫幅8副,掛圖5套,25張,受益人群達5000人次,在全縣范圍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尚。

八、存在的問題

1、科技人員短缺,尤其是科技管理人員及運管中心分診員嚴重不足,現有科技人員對接受科技新知識、新技術的機會太少,業務素質有待提高,希望上級部門多舉辦一些針對性的業務培訓。

2、因鄉鎮經常停電,貧困戶的在線咨詢不能得到及時上傳。

3、農牧民接受新技術、新經驗的能力極差。

九、下一步工作計劃

1、以“強科技、興產業、惠民生”為主線,提升全縣科技創新能力。

2、搞好“省科技扶貧在線”平臺運管中心的維護提升工作,進一步提高在線咨詢服務質量。

3、按照《縣科技扶貧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強抓科技扶貧工作。

4、全力搞好我縣知識產權宣傳工作。

5、監督科技項目的實施和開展工作,積極組織企業、合作社申報各級科技項目。

6、積極組織開展新品種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

7、積極開展農牧民實用技術、技能培訓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培訓。

8、開展全民性科普活動,提高科技素質。

9、配合農牧業搞好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良種和優良畜、草種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

10、認真完成縣委和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