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工作計劃

時間:2022-03-20 05:07:00

導語:市司法局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司法局工作計劃

一、大力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大力推行和實施“五五”普法規劃和“四五”依法治區綱要,以“法律六進”為載體,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重點加強對機關、鄉村、社區、學校、企業、單位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機關突出抓好依法行政工作,加強領導干部、公務員等重點對象的法制教育,不斷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鄉村和社區嚴格落實“四民主、兩公開”制度,積極爭創“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年底前全區180個以上村(居)要達到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居)”標準;學校繼續抓好法制教育有計劃、教材、課時、師資、考試的“五落實”,增強青少年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強化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行業部門重點抓好專項依法治理,規范執業行為,糾正行業中的不正之風,維護全區和諧穩定,提升全社會的法制化管理水平。按照省、市部署年底前組織全區公職人員、村兩委成員年度普法考試。

二、認真搞好人民調解、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要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和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健全區、鄉鎮(街道)、村(居)、村小組四級調解網絡。探索建立人民調解與治安調解、信訪調解、司法調解相結合的聯動機制,建立大調解格局。加強人民調解員培訓,提高人民調解員素質。要針對新時期矛盾糾紛的新情況,積極探索改進人民調解工作的途徑和方法,加強業務指導,要扎實排解矛盾,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活動,以防矛盾激化、防“民轉刑”案件、防群體械斗事件、防群體上訪的“四防”為重點,真正實現小糾紛不出組,一般糾紛不出村(居),復雜糾紛不出鄉鎮(街道),重大疑難糾紛不出區的“四不”要求,有效控制矛盾糾紛激化,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理順群眾情緒,化解群眾怨氣,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訴求,主動、及時、妥善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確保全區民間糾紛調解率達到100%,調解成功率達到95%以上,充分發揮“第一道防線”作用,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為奧運會、全運會的順利舉辦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積極開展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工作。健全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工作機制,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區、鄉鎮(街道)、村(居)三級工作網絡,整合社會資源,做好銜接、管控工作,按照《刑法》和兩院、兩部《關于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及《山東省社區矯正試點工作意見》、《*市社區矯正試點工作意見》精神,健全完善刑釋解教人員及社會服刑人員(1、被判處管制的;2、被宣告緩刑的;3、被暫予監外執行的;4、被裁定假釋的;5、被剝奪政治權利,并在社會上服刑的)銜接、排查、日常幫教、公益勞動、外出和遷居審批、分類管理等工作制度,確保不脫管、漏管,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建立安置幫教基地,重點解決“三無”人員的就業,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刑釋解教人員及社區矯正對象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

四、全面創新法律服務工作。重點抓好法律服務市場規范、法律服務人員執業規范、辦案辦證程序規范建設。公證工作嚴格落實《公證法》,嚴把公證質量關,提高服務水平,堅決杜絕假證、錯證出現,公證合格率保持在100%;律師工作嚴格執行新修訂的《律師法》,妥善處理好經濟與社會兩個效益的關系,為維護社會穩定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法律援助工作要認真落實《法律援助條例》,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年內辦好一百件法律援助案件。“148”專線充分發揮方便、快捷的特點及時幫助解決群眾有關土地征用、房屋拆遷、婚姻家庭等方面的來電、來訪和求助事項,正確引導當事人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訴求,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引導公證、律師、基層法律服務人員積極參與城市規劃管理,發揮高校科技園、舊城改造、開發區等五大片區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法律服務職能,積極參與處理涉法涉訴問題和群體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