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商務局工作計劃

時間:2022-04-09 05:20:00

導語:城區商務局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區商務局工作計劃

(一)圍繞產業結構的升級,重點做好引資平臺

以產業結構優化為目標,開展對外經貿工作,推動市場化,加大功能街區建設和重點產業發展,提升現代服務業整體質量和發展水平。

1、保持適當引資規模。以*區功能定位的確定為契機,繼續保持適當的投資規模,實現合同利用外資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千萬美元。

2、搭建項目促進平臺。組織資源和項目收集,利用金融論壇、洽談會等重大活動,積極引導外資投向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城市基礎設施。吸收大型跨國公司設立電話客戶服務中心、金融服務中心、IT服務中心、人力資源管理中心、后勤保障中心、財務服務中心等。

3、完善行業支持政策。建立完善的政府各部門聯席工作制度,組織落實國家和本市的各項外貿政策爭取更多項目得到國家政策支持。進一步研究落實*市和*區外經貿發展的資金支持辦法,增加外貿發展資金規模,完善對外貿易政策及支持體系,引導外貿企業轉變增長方式;優化出口主體、出口商品、出口市場和出口原產地的結構,規避、降低、分散各種風險,提高貿易效益。

(二)圍繞知名商業區的塑造,重點做好特色品牌

以塑造國內知名商業中心區為目標,逐步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地,形成高度繁華的現代大都市商業中心。

1、建設以大型百貨店為主體商圈。鼓勵發展品牌專賣店、專業店、特色店及餐飲業(恢復老字號餐飲)。增加休閑、娛樂及時尚消費設施。完善交通體系及市場環境。力促規劃項目的進度。借助地理、旅游、交通、文化,集聚有實力的企業及知名品牌,形成商貿、商務互融互動的新商圈。

2、打造特色商業街。打造京味文化特色街。重點推進什剎海酒吧茶藝街;煙袋斜街。建設金融街金樹街、三里河餐飲特色街;引導發展地安門老字號商業街、西四旅游商品街、西外南路服裝街、新街口精品街。通過調整經營結構,擴大特色經營規模,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升街區品位內涵,完善特色街購物、旅游、觀光、休閑的綜合服務功能。

3、實施商業品牌策略。以“知名”作為發展目標,提升*區現代商業的綜合服務水平。策劃和組織“品牌*推介宣傳年”的系列活動。打好西單名牌、什剎海名牌、主題名牌、餐飲名牌、老字號名牌和國際名牌戰略,做好品牌文章。

4、籌劃舉辦“*區第一屆商務消費節”,體現*獨特的商業氛圍和地位,突出鮮明的主題特色,不同業態不同風格,內涵豐富,滿足現代人追求特色,追求個性化的消費熱點。

5、創新發展*餐飲,繁榮餐飲市場。發揚*餐飲經營特色,保護和發展老字號及清真名店。培育名廚、名菜、名店,增強發展后勁。舉辦“餐飲美食節”活動,引導餐飲企業增強個性服務,提高服務管理水平,推進餐飲文化的交流,提升*餐飲的競爭力和擴張力。

6、集中引導組織小商品交易市場“調整、提升、規范”工作。以萬通交易市場為示范,完成6家小商品市場的升級改造。

(三)圍繞經營消費環境的優化,重點做好行業規范

以經營與消費環境的優化為目標,進一步強化經濟運行狀況的分析,加強宏觀調控和協調,突出做好行業組織和行業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基礎工作。

1、加強現代服務業經濟數據分析,提高綜合經濟分析能力和水平;加強外商投資質量分析、評估工作,為引導外商投資,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加強商業統計數據的整合與共享,建立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商業發展統計體系。

2、完成商業服務業迎奧運三年規劃硬件和軟件提升改造的任務;完成奧運員工培訓。

3、建立內外貿市場秩序評價機制,健全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市場監管體系。加強安全生產和食品流通安全監管,完善監測防范網絡。

4、建立商業發展聯系會議制度,營造良好的商業發展氛圍。支持消費者權益、知識產權保護等機構開展工作,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5、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規范行業協會,研究出臺培育發展商業領域行業協會有關意見,完善區商業聯合會服務、修理和商街、市場等分會組織體系,強化協會的職能,擴大行業協會覆蓋面,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服務、溝通和監督作用,推進行業協會發展。

(四)圍繞和諧宜居社區的構建,重點做好便民實事

以構建和諧宜居社區為目標,下力量開展滿足居民多層次多領域基本需求的工作,精心打造便民商業服務體系,為建設宜居城市創造條件。

1、重點發展標準店,生鮮店、社區店和“百貨社區購物中心”,主攻業態專營專賣連鎖店。引導企業擴大連鎖覆蓋和社區便民服務項目的搭載。

2、建立示范商業社區。建設一批以購物、餐飲、服務、修理、再生資源利用、家政六項功能為重點內容的示范商業社區。

3、社區商業重點抓好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完成8家農副產品市場分類、分期進行的改造、規范和提升工作,使檔次較低、管理粗放的市場成為軟硬件上水平上臺階的規范達標社區菜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