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工作計劃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1 22:25: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衛生局工作計劃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衛生局工作計劃

衛生局工作計劃

一、局重點工作

1、完善2008年工作總結和2009年工作思路;

2、協助組織好人民醫院創建溫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去“籌”大會;

3、各線對照市委、市政府,省衛生廳、寧波市衛生局考核標準認真分析,總結提煉工作亮點,積極爭先創優;

4、認真組織好以首屆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考、優秀科主任(護士長)等為主的評選活動;

5、組織做好2009年度本科以上招錄工作以及制定2009年初衛技人員招錄辦法;

查看全文

衛生局工作計劃四

一、局重點工作

1、完善2008年工作總結和2009年工作思路;

2、協助組織好人民醫院創建溫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去“籌”大會;

3、各線對照市委、市政府,省衛生廳、寧波市衛生局考核標準認真分析,總結提煉工作亮點,積極爭先創優;

4、認真組織好以首屆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考、優秀科主任(護士長)等為主的評選活動;

5、組織做好2009年度本科以上招錄工作以及制定2009年初衛技人員招錄辦法;

查看全文

衛生局工作計劃

(一)全力以赴,又好又快推進項目進度

1.協助市建筑工務署推進工程建設進度。籌備辦作為項目使用單位,將竭力做好項目工程施工的監督管理,使工程施工按照《設計任務書》、初步設計以及施工圖設計要求進行,項目施工組織單位將在征得市政府相關部門同意和市民群眾支持理解的前提下,采用穿叉施工、晝夜施工等模式,遵循“安全第一、質量至上”的工作方針,科學管理、周密安排,如期高質量的完成施工任務。根據籌備辦與市建筑工務署聯合制訂的工作計劃,2009年1月至4月進行地下室底板工程;4月至9月進行地下室工程建設;9月至12月進行主體工程建設;12月進行砌體工程建設。

2.圓滿完成醫用專業、園林景觀及室內裝修方案設計任務。考慮到醫院設計的專業性和復雜性,為減少園林景觀施工圖設計、室內裝修以及醫用專業設計的漏洞,籌備辦整合現有資源,集思廣益,發動全辦力量負責設計工作,制定分工方案。由工程設備科牽頭,協調辦公室、人事、科教等科室負責審核外科、內科、醫技、VIP等部分施工圖紙,對布局和流程及裝修格調等把關,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意見。計劃于2009年4月前完成該部分設計工作。

(二)推動三大規劃及醫院開業前的準備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1.推動三大規劃實施論證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1)做好數字化醫院建設規劃實施準備。完成數字化醫院建設的總體方案設計以及各系統產品的選型招標工作。聯系專業機構設計完整的數字化包括各系統的詳細流程方案,在方案設計通過相關部門審核后,組織開展各系統產品的選型,設定參數選型標準,編制招標任務書,進行軟硬件的實施招標工作。配合數字化醫院建設進度,同步開展濱海醫院網站建設,設計網站建設架構,爭取在2009年上半年正式建立濱海醫院網站,拓展內外交流的網絡平臺。

查看全文

衛生局工作計劃

2004年我區衛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為指導,貫徹執行國家、省、市衛生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動員全區衛生工作者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堅持政府、社區、居民三方利益統籌,凸顯人居環境大整治成效,著力豐富城市內涵,加快推進‘三大轉變’步伐”的工作指導思想,進一步推進衛生改革,加強公共衛生和衛生隊伍建設,加大醫療衛生市場執法力度,健全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和預防保健網絡,努力滿足市民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促進衛生事業健康發展。主要工作計劃如下:

一、工作目標

按照區委、區政府提出“堅持三方利益統籌,凸顯人居環境

大整治成效;著力豐富城市內涵,加快推進‘三大轉變’步伐”的指導思想,全面落實區委、區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工作任務,擴大內部運行機制改革覆蓋面,開展衛生院院長競聘選拔,試行人員聘用制度;加強公共衛生建設,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推進東海、城東衛生院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過渡,擴大社區衛生服務覆蓋面,拓展服務功能;加大衛生市場執法力度,實行分類監督;規范醫療市場,實行記分管理;積極引進、共建,支持指導建設名醫院;加強正骨醫院重點專科建設,推廣“循證醫學”診療模式,爭創名醫院;規范預防保健網絡,拓展婦幼保健業務,推行防疫人員專項責任考評;加強愛衛工作,鞏固創衛成果;深化健康教育,加快紅會基層組織建設步伐;加強部門協調,履行齊抓共管職責。

二、主要工作舉措

(一)擴大內部運行機制改革覆蓋面,試行人員聘用制度。在總結正骨醫院內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經驗,東海、刺桐衛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試點經驗基礎上,全面推行區衛生系統內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東海衛生院試行人事聘用制度改革,科學合理地確定崗位,按照崗位的職責和任用條件,通過考試或考核的辦法擇優聘用工作人員,實現能者上崗,優勝劣汰,通過簽訂聘用合同,明確聘任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逐步實現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探索在衛生院推行人事制度,暢通人員進出口。引入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按崗位、任務、業績定酬的機制,建立起重實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實行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和科室成本核算,自主靈活的內部分配和效益激勵機制;在正骨醫院試點推行同工同酬分配制度和工作人員末位淘汰制度。在刺桐衛生院試點推行院長競聘選拔的基礎上,以點帶面,逐步在其他衛生院推開。

查看全文

衛生局創建國家衛生工作計劃

為貫徹落實區第*黨代會和區*人大*會議精神,在全區掀起創建國家衛生區的高潮,確保各項創建國家衛生區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深入推進,迎接全國愛衛會的調研考評,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圍繞“優化環境”主基調,嚴格執行《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全國愛衛會[20*年8月版]),與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區、*市文明城區工作有機地結合,扎實推進創建國家衛生區各項工作,進一步提升*區環境質量和城市管理的水平,進一步培育*人民的城市意識,把*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秩序良好、功能完善、整潔文明的國家衛生區。

二、工作目標

20*年內,力爭通過*市愛衛會的調研考評,并向全國愛衛會申報創建國家衛生區。

三、工作任務

查看全文

衛生局工作計劃七

2009年是我省醫政工作的改革之年,落實之年,規范之年。總體工作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精神為指針,鞏固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落實全國和全省衛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醫政工作實際,以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努力改善醫療服務、依法加強醫療機構監管為重點,堅持依法行政,加強調查研究,改善機關服務,提高管理水平,整體推進醫政各項工作,為我省醫療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歸納起來就是要以“抓改革、抓服務、抓監管”作為今年全省醫政工作的三條主線。

一、深化改革,激發公立醫療機構的生機與活力

根據試點先行、積極穩妥的原則,積極推進公立醫療機構改革。重點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監管機制,激發公立醫院的生機與活力,發揮公立醫院在醫療服務體系中的骨干地位和作用。

1、在出臺我省衛生資源配置標準的基礎上,盡快下發《江蘇省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意見》。嚴格實施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明確政府辦醫院的數量、規模和布局。

2、在國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意見及公立醫院改革配套文件出臺后,盡快研究深化我省公立醫院改革的實施意見,積極推進我省公立醫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改革,探索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主要內容是以維護公益性和調動積極性為目標,以所有權與經營權適度分離為重點,明確公立醫院出資人代表,構建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明確政府和相關部門責任,規范落實院長負責制,深化內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建立公立醫院有競爭、有激勵、有約束、有活力、有動力、有責任的運行機制,促進公立醫院健康發展。

3、選擇部分政府不再重點舉辦的公立醫院,吸引民資參與改組、改造、改制。

查看全文

衛生局工作計劃

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區內發生的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人體寄生蟲和不利于人們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疾病的總稱。我市主要有瘧疾、鉤端螺旋體病、絲蟲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等地方病。其中,重病區大多集中在偏遠、貧困地區,我市曾是有名的瘧疫地區,瘧疾發病率曾近50%。地方病的流行不僅嚴重危害病區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而且嚴重制約病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長期以來,各地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積極制定針對性的綜合防治措施,大力開展普查普治運動,我市地方病大幅度下降。全市自**年以來,瘧疾發病率已控制在1%以下,**年已全部達到基本消滅瘧疾的標準;絲蟲病自**年達到基本消除后,20*年實現全部消除;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通過實施以食鹽加碘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全市已有12個縣(市、區)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階段性目標。

由于受自然、社會以及經濟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形勢依然非常嚴峻。截至20*年底,仍有6個縣未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驗收,非碘鹽沖銷市場的現象時有發生;從1982年至今,市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組織了4次全市地氟病的查治工作,目前全市飲水型氟中毒涉及9個縣、16個病區。全市人體腸道寄生蟲病總感染率達40.43%。此外,地方性砷中毒、布魯氏菌病的分布狀況尚未調查清楚。

為有效預防和控制地方病的流行,加強重點地方病的防治,維護病區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病區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根據《江西省重點地方病防治規劃(20*—2010年)》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按照“政府領導、齊抓共管,預防為主、科學防治,突出重點、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充分調動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積極性,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多渠道籌措資金,切實落實綜合防治措施,加快地方病防治進程。

查看全文

衛生局黨委工作計劃

一、認真抓好衛生系統黨的組織建設。

按照黨章的規定,各支部已經任期屆滿,擬定在上半年各支部進行換屆選舉工作,配齊黨支部班子。建成一支具有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領導班子。

衛生系統的黨組織基本達到“六個好”標準,屆滿考核評價達良好以上,衛生系統的五個黨支部基本達到“五個好”標準,努力創建“先進黨支部”。創建黨建工作先進單位活動目標要求“六個好”:黨支部領導班子好、黨員干部隊伍好、基層組織建設好、機關作風形象好、單位履職業績好、工作機制運行好。“五個好“的黨支部標準:建設好的領導班子、培養好的黨員隊伍、建立好的黨建制度、形成好的思想作風、創造好的工作業績。各黨支部書記要做好工作,繼續發揮衛生系統的書記聯席會交流創建工作、研究有關問題的作用,黨委將組織定期對所屬黨支部進行聯創工作情況督查,督查情況采取一定形式進行通報,督查工作一般每半年一次,及時總結經驗,表彰先進典型,批評幫助后進,在督查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各單位黨支部主要負責人是直接責任人,要增強政治責任感,并積極為創建活動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經費保障,緊密結合本部門、本系統、本單位實際,認真制定計劃,細化創建目標,組織全體黨員干部開展各具特色的爭創活動,力求“三級聯創”活動有效展開,確保這項活動穩步推進,取得實效。

二、抓好黨員干部隊伍的思想作風建設。

認真組織學習中央、省、市關于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會議精神,以實踐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決定為主體,以闖拼發展,重振發展為目標,全面分析,查找思想觀念和發展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著力解決和克服影響,制約衛生事業發展的落后觀念,更新觀念,推動工作方法,工作作風的轉變,促進順昌衛生事業科學發展。

黨建工作要堅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第十七大精神和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全面加強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及干部生活作風建設,弘揚新風正氣,抵制歪風邪氣,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努力實現領導干部作風的進一步轉變,為全面建設小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有力保障。各黨支部的黨員干部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勤奮學習,學以致用,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組織學或自學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學習業務知識,支部組織學習一年不能少于兩次,把學習的體會和成果轉化為全面建設小康。二是要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時刻擺正自己和人民群眾的位置,在思想感情上貼近人民群眾,下大力氣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下大力氣做好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多辦順民意,化解民憂,為民謀利的實事。繼續抓好政風行風工作,將醫德醫風融入醫院管理制度,選好行評監督員,開好行評會,廣泛征求意見,真正把行評監督員用在刀刃上。三是要顧全大局,要進一步深化和鞏固政務、院務公開工作,進一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和干群關系,保障病人和社會的知情權、選擇權、監督權,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各醫療機構要建立健全醫院內部決策、人事、分配、獎懲、財務、采購等事項的公開制度,把這項工作與落實先進性教育成果相結合,與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行風建設相結合,與全面落實發展觀,逐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構建和諧社會相結合,努力使政務公開、院務公開的各項具體工作落到實處。為創建“平安順昌”建設做好基礎性工作,確保平安創建競賽活動取得實效。四是要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繼續做好治理商業賄賂工作,督促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切實遵守黨章和黨內法規,堅決反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維護黨的團結統一。要認真做好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既要堅決懲治腐敗,又要預防腐敗,既要切實糾正不正之風,又要重視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既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又要發揮其他部門作用,努力形成反腐倡廉的整體合力。各支部班子成員要嚴格要求自己,敢抓敢管,加強紀律約束,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項規定,自覺接受黨組織、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加強學習,提高素質,更好地履行職責。五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推進黨的建設,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要緊緊圍繞黨建目標責任制開展各項工作,自覺把黨的工作放在促進衛生事業發展的大局中,創造性地做好機關黨建工作,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做好新老黨員思想工作,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切實解決好干部職工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進一步融洽機關黨群、干群關系,努力營造心齊、氣順、風正的和諧機關環境,建立健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真正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成為人民群眾信任的擁護的、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堅強戰斗堡壘。

查看全文

工作計劃(衛生局)

2007年,衛生局要以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結合我區實際情況,以“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舉措”的工作方法,力爭開創我區衛生工作新局面。

一、加強理論學習,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

我們要將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一項中心工作來抓,要充分利用好學習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深入學習十六大精神,以十六大精神為指引,全面開創我區衛生工作的新局面。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我們的衛生工作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就是要推進醫療科技創新,提高醫療水平;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就是要努力提高廣大醫療工作者的素質,把繼承和創新結合起來,把民族醫學文化不斷發揚光大;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既要維護本行業職工利益,更要加強行風建設,遵守職業道德,為病人服好務。

二、以十六大精神為指導,精心謀劃衛生工作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自98年我區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以來,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體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區已建社區衛生服務網點14個,其中有一個中心、三個站被評為省級示范點,全區社區衛生服務覆蓋面達48%以上。2007年,根據中央十一部委等部門出臺的《加快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意見》,我局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快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發展:

1、鞏固已取得成績,拓展社區衛生服務的內涵建設。

查看全文

城區衛生局工作計劃

20*年全區衛生工作目標是:以迎奧運為契機,在“三個體系”建設中,政府公共衛生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區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提升;行業管理水平和效率明顯提升;衛生人的和諧文明程度明顯提升。

一、著眼于功能提升,促進區域性衛生規劃日趨完善

立足于系統化改革思路,實施區域衛生資源向二級服務功能轉變。以提高區域內居民健康為中心,動員和合理配置區域內各級各類醫療衛生資源,逐步構建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醫院和預防保健機構分工合理、協作密切的二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明確新型醫療衛生體系中區域大型綜合醫院、專科醫院、預防保健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功能定位。區域大型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的主要功能是以治療為中心,開展針對疑難重癥患者的診療和急診急救服務,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提供技術支持。預防保健機構的主要功能是面向群體,對轄區內預防保健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評價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是新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具有公益性質,主要功能是以健康為中心,社區為范圍,家庭為單位,面向全體居民開展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

立足于調整現有資源,引導衛生資源合理配置。調整現有醫療、預防保健機構的職能,將適宜在社區開展的基本醫療、康復、護理及預防保健工作移交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承擔。區屬二級醫院逐步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專科醫院轉型,完善社區衛生機構和專科醫院的結構和功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在轉型過程中,堅持做精專科、做強社區的原則,正確處理區屬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發展之間的關系,引導衛生資源向基層流動,使衛生資源配置形成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功能合理的,方便群眾的區域性衛生服務網絡,合理引導病人就醫流向,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延伸區域預防保健機構的功能,通過疾病預防控制、生命周期健康維護、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三條脈絡,實現公共衛生與社區衛生職能對接,切實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

二、著眼于統籌協調,提高區域公共衛生安全綜合保障能力

以區公共衛生大廈高效運行為標志,促進公共衛生“一個機制、四個體系”之間的有機連接,通過流程再造,實現公共衛生管理和服務功能的融合和拓展,建立“條專塊統”的綜合管理模式,打牢管理工作基礎,提升體系運行效率,建立各業務部門的溝通和聯系制度,提高體系間協調配合程度,加強政府在常態和應急狀態下公共衛生管理和調度力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