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政研討會上的致辭
時間:2022-06-07 09:12:00
導語:在水政研討會上的致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
在這金秋十月、舉國同慶祖國56周年華誕的大好日子里,我們迎來了全省水事案例研討會議在我市的召開。我代表濱州市水利局黨委以及全市水利系統干部職工,對會議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出席會議的各位領導和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濱州市位于黃河下游,魯北平原,地處黃河三角洲腹地,北瀕渤海,南靠淄博市,東與東營市接壤,西與濟南、德州市相鄰,西北與河北省隔河相望,是山東的北大門。土地面積9445平方公里,人口368.9萬。轄鄒平、博興、無棣、沾化、陽信、惠民、濱城區和經濟開發區六縣二區。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gdp)519.45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9元,增長11.3%;農民人均純收入3378元,增長13.9%;全市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22.01億元,比上年增長43.73%,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多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水利部門的正確領導和業務指導下,堅持不懈地大搞水利基本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概括地說就是初步形成了“六大體系”:
一、防洪除澇工程體系。流經我市的河流除黃河以外還有小清河、支脈河、徒駭河、德惠新河、馬頰河、漳衛新河等大型河道,近年來,我市先后對小清河、徒駭河、潮河、支脈河(包括北支新河)土馬沙河、白楊河、德惠新河進行了疏浚治理,使我市的防洪除澇能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主要堤防長度762公里,全市防洪能力8175m3/s,排澇能力3674m3/s,基本達到了日降雨150毫米不成災。
二、農業灌溉工程體系。我市農業發展主要依賴黃河水灌溉。從1998年以來到現在,共建有萬畝以上的引黃灌區13處,其中市直接管理的5處(簸箕李、韓墩、小開河、道旭、張肖堂)引黃能力達389m3/s,控制灌溉面積450萬畝,有效灌溉面積392萬畝。
三、城鄉供水工原創:程體系。濱州是個淡水缺乏的地區,地下深井水含高氟高碘、易發地方病;坑塘蓄水太少,供水保障率太低。1999年在國家、省領導及上級水利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我市堅持走以平原水庫集中統一供水的路子,開始了城鄉供水體系的建設。經過近7年的努力,全市已有155.8萬農村人口吃上了高標準的自來水,普及率為56%。并且全市六縣一區均成立了水務局,實現了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理。
四、蓄水工程體系。我市屬資源性缺水區,2000年市政府提出了到2007年全市蓄水能力達到7億立方米的任務目標,在全市掀起了以平原水庫、河道建閘為主要內容的蓄水工程建設高潮。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蓄水1000萬方以上的平原水庫13座、蓄水50-1000萬方的11座、攔河閘83座、山區水庫23座,全市蓄水能力由原來的1.56億方增加到現在的5.36億方,為緩解我市水資源緊缺的矛盾,實現豐蓄枯用和水資源優化配置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四環五海”工程體系。原創:“四環五海”工程是新一屆市委、市政府著眼打造濱州特色,構筑黃河三角洲中心特色城市,加快實施追趕戰略步伐而實施的一項集交通、水利、城建、林業、旅游建設于一體的綜合系統工程。工程建設預算總投資5.32億元。水利部門承擔著整個“四環五海”工程的設計和多數水工程的施工、監理等任務。目前,西海水庫已經建成,輸水管道已鋪設完成,水廠即將開工。南海水庫一期工程于2003年完成,2004年建設的水廠已向部分企業供水。環城河開挖整治、中海天橋、東環河趙州橋、西沙河橡膠壩等工程已全部完成。(明天將組織大家參觀指導)
六、水行政執法體系。目前,全市設有水政監察支隊一個,縣區局、局直各管理局監察大隊12個,擁有專兼職水政監察人員450名,形成了綜合管理、分工負責、協調執法、運作規范的水行政執法體系。近幾年來,全市水利系統實現了零行政復議、零行政訴訟和零舉報投訴。各級水政監察隊伍認真履行水政監督檢查職責,依法查處各類水事違法案件,調處水事糾紛,打擊危害水利建設和發展的不法行為,有力地維護了正常的水事秩序和水利部門的權益。2004年共查處各類水事案件160余起,調處水事糾紛28件,挽回經濟損失360余萬元。
各位領導、各位貴賓、同志們,目前濱州市正處在大開發、大發展的有利時機。希望各位領導和貴賓給我們多提意見和建議,留下寶貴的經驗,以利于我們改進工作。希望水利同行之間進一步加強交流,增進友誼,互相支持,共謀發展。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領導、來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