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嚴三實”深刻內涵體會

時間:2022-10-19 02:38:00

導語:“三嚴三實”深刻內涵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嚴三實”深刻內涵體會

“三嚴三實”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聯系,相輔相成,體現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有機統一、內在自律和外在約束的有機統一。其中,“三嚴”是根本、是出發點,“三實”是目標、是落腳點。對黨員領導干部來說,只有做到“三嚴”,才能結出“三實”之果;只有將“三實”落到實處,“三嚴”才能真正內化于心。

嚴以修身重在堅定信念、提升境界。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排在首位,足見其重要。為官先修身,不僅是古人對從政者要求的起點,更是共產黨人執政的底線思維。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員的內在修煉養成,這也是保證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黨性基礎。在《紀念白求恩》中,號召共產黨員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常說的“打鐵還需自身硬”,“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等,強調的都是首先要嚴于修身,勤于修身。在這方面,焦裕祿為我們樹立了好榜樣,他一生對黨和人民忠誠。上世紀50年代,他響應黨的號召,從共青團鄭州地委第二書記的位置上到洛陽參加礦山機器廠的籌建工作,在工業戰線上工作了9年;上世紀60年代,他在明知自己患有嚴重肝病的情況下,又服從組織安排到當時全省最窮的蘭考縣工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還想著黨交給的任務,還掛念著蘭考縣的災情。特別是囑咐去看望他的同志們:死后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灘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沒有對黨的忠誠、對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嚴以用權重在遵規守矩、公私分明。鄧小平曾告誡我們:“我們拿到這個權力以后,就要謹慎。不要以為有了權就好辦事,有了權就可以為所欲為,那樣非弄壞事情不可。”權力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為民則利,為己則害。權力一旦姓“私”,地獄之門隨之打開。不久前,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圍繞“公眾如何看待‘權力異化’現象”進行了專題調查,調查結果發人深省:68.8%受訪者認為權力異化程度嚴重。這些民情民意警示我們,共產黨員必須牢固樹立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的權力觀,守紀律、守規矩,只有善待權力,正確行使權力,才能防范用權風險。

嚴以律己重在慎獨慎行、自重自省。清代著名詩人龔自珍詩曰:“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意思是說如果不能從自身入手,控制好自己的私念、欲望、惰性等,又怎能干出一番大事呢?一個干部的作為,外在的約束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自身的約束,做到慎獨慎行。最近大家可能都了解了財政部老部長吳波同志的故事,他的一生淡泊名利、“來去無塵”,苛求自己、公而忘私,言行一致、說到做到,對信念的堅守始終不渝。正所謂:“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領導干部做到嚴以律己,以身作則了,就一定能帶出好隊伍,養成好風氣。

謀事要實重在遵循規律、實事求是。“大人不華,君子務實。”在中國古圣賢看來,“謀事”是否實,是區分君子與常人的重要標尺。特別強調“謀事要實”,針對的就是不真心真意為民辦實事,只追求面子工程、政績工程等熱熱鬧鬧的形式主義。“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古往今來必成于實。”今年我國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定為7%左右,我感到就充分體現了“謀事要實”的精神。總理講,7%左右的目標考慮了需要與可能,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與經濟總量擴大和結構優化的要求相適應,符合發展規律,符合客觀實際。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吃透中央的精神和要求,緊密聯系實際,把各項工作做好做實。

創業要實重在腳踏實地、開拓創新。孔子說,“事思敬”“敬事而信”。以恭敬、嚴肅、認真的態度去做事,是中華傳統一以貫之的基本為人規范。從“辦事不吭聲”的老實人張思德,到“退休福不享,栽樹二十年”的“草鞋書記”楊善洲,盡管時代變遷,但求真務實始終是優秀共產黨人的本色。今天,組織上判斷一個干部,關鍵還是看是否敢于擔當,是否有責任心,看其實不實,那些始終埋頭苦干、踏實肯干的干部,必能擔起時代重任,也終究不會吃虧。

做人要實重在忠誠老實、表里如一。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老實做人、做老實人,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內在要求。我們黨歷來要求共產黨員要老老實實做人。延安時期,明確提出全黨同志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做老實事”。說過:“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的歷史的考驗。”鄧小平認為,無論做官,還是普通公民,都要實實在在,實事求是,誠信為本。在我們黨內,老老實實做人的領導干部越多,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就越強,黨和人民的事業就越生機勃勃、興旺發達。

總的來看,“嚴”是慎獨慎微的自律,是勤于自省的審慎,是嚴守紀律的敬畏,是堅持黨性的覺悟;“實”是腳踏實地的干勁,是敦本務實的精神,是當官不避事的態度,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利于長遠的追求。對我們稅務部門來講,有“嚴”的品格,就能經得起各種各樣的沖擊和誘惑,更好地履行“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的神圣使命;有“實”的態度,就能在稅收改革發展中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敢于擔當責任,創造一流業績,贏得基層和納稅人更多的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