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范文

時間:2022-03-31 04:18:00

導語:公務員申論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務員申論范文

“教育亂收費”問題背景:

在2014年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查處價格違法案件情況中,教育亂收費以27637件位居查處價格違法案件首位。發展改革委負責人指出,主要表現為:公辦學校以民辦名義高收費,以補課、辦特色班名義多收費,擴大代辦范圍強行收費,突破“三限”規定多收費,“專升本”多收費等。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而這個“本”卻成了價格違法案件首位,值得深刻思考和反省。

教育亂收費從本質上說,可分為四種類型:

一是“生存型”亂收費。這類亂收費行為,主要發生在經濟不發達地區的農村中小學校,或經濟不夠發達的城鎮地區薄弱學校,學校依靠向學生亂收費來維持辦學的基本需求。

二是“發展型”亂收費。這類亂收費行為,是指一些學校為達到現代化教育的基本條件,盲目擴大辦學規模,脫離實際搞豪華學校建設,而靠政府撥款和正常收費又無法維持,于是走向亂收費。

三是“趨利型”亂收費。一些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辦學思想不端正,一方面通過教材訂購、統一著裝校服、推銷保險等代收費收取“回扣”,一方面通過辦班補課、招收“擇校生”、舉辦重點班等搞所謂“創收”,導致學校用亂收費來給教職員工發放工資外的福利、補貼及勞務報酬。

四是“轉嫁型”亂收費。這類亂收費行為,是政府向學校攤派、搭車收費或通過學校向學生亂收費。政府部門向轄區內的學校收費,有些是帶有硬性攤派性質,實際上是擠占有限的教育經費和學校收費收入。

“教育亂收費”的原因:

從總體上講,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是“窮國辦大教育”,而且是辦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現代化建設事業、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同教育供給特別是優質教育供給不足的矛盾,是現階段教育發展面臨的基本矛盾。一方面人民群眾期盼教育盡快達到現代化水平,滿足其接受高質量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國現在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教育投入遠遠趕不上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這種情況將長期存在。

從具體上講,教育亂收費屢禁不止的原因:一是一些地方對教育投入嚴重不足,難以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為此一些地方政府就想通過向學生亂收費彌補政府的投入不足,少數學校也通過向學生亂收費來緩解辦學經費的困難。二是一些地方和學校領導法律政策觀念淡薄,有法不依、有令不止。三是對亂收費的查處力度不夠,使一些地方和學校亂收費行為屢禁不止。四是教育發展不平衡,優質教育資源短缺,供需矛盾大,難以完全滿足廣大群眾接受較高質量教育的需求,致使一些地方和學校借機高收費、亂收費。五是一些基層政府有關部門或單位通過學校向學生搭車收費,或擠占、平調、截留、挪用學校的收費收入。

如何治理“教育亂收費”:

一、落實政府責任,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認真執行《義務教育法》和有關制度規定,依法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投入。嚴格規范公辦學校收費行為,把維持學校運轉的日常經費和事業發展的建設經費全面納入財政預算,不留缺口。同時,要確保中央提出的新增教育經費主要用于農村義務教育的政策得到落實,加快薄弱學校的改造進程,縮小校際間辦學條件和教學水平的差距。

二、堅決制止以改制為名亂收費,進一步規范公辦學校辦學行為。加強對辦學體制改革工作的領導,全面停止審批新的改制學校和新的改制學校收費標準。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辦學行為,對以改制為名亂收費的學校進行全面清理。公辦學校凡改制為民辦學校的,必須符合“四獨立”原則,否則要停止招生。嚴禁搞“校中校”、“一校兩制”和以改制為名亂收費。學校規劃建設要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經濟承擔能力相適應,堅持安全、節約、堅固、實用的原則,堅決糾正在學校建設中互相攀比、追求豪華、高額舉債和規模超大等不良做法,堅決禁止通過高收費將還貸責任轉嫁給學生和家長。要加強對學校在建項目工程的監督和建設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控制標準和規模。

三、嚴格執行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的“三限”政策。鞏固完善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三限”政策,嚴格限制擇校生比例和收費標準,切實將擇校生納入當地統一招生計劃并及時向社會公示,不得在擇校生之外以非計劃生、自費生、旁聽生等其他任何名義招收學生,要按照報名學生的考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一次招滿。

四、規范高校收費行為,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加強學校服務性收費管理。切實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把學校招生資格和計劃、學校收費項目和標準、學生入學條件和錄取結果向社會全部公開,確保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任何地方和學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學生收取與錄取掛鉤的任何費用,繼續穩定高校學費、住宿費標準,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提高或變相提高。高校提供屬于正常教學活動必須的服務,不得另外收取費用,學校提供的服務性收費必須堅持自愿和不盈利原則,嚴禁強制服務和強制收費。對涉及全體學生的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如額外收取的水、電等費用,要按程序申報,通過召開聽證會后確定。

五、進一步降低中小學教材價格,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管理,減輕學生經濟負擔。要進一步降低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教材價格,嚴格執行中小學教材用紙及印制標準,減輕學生經濟負擔。嚴禁任何部門和單位以任何借口向出版發行單位違規收取費用,堅決糾正以培訓費等名義收取市場準入費的變相亂收費行為。引導中小學教材出版、發行單位規范售后服務行為。對教輔材料(含各種形式的練習、測試題集)、報刊雜志等課外讀物,要嚴格做到不強制統一征訂,不統一購買。堅決遏制教輔材料過多過濫狀況。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工作,嚴厲打擊教輔材料盜版行為。

六、嚴格執行學校收費“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加強學校收費資金管理。教育收費要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加強各級各類學校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健全學校財務制度,將學校的賬目、資金使用情況予以公開,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嚴禁將學校教育經費用于房地產投資開發、購買股票、證券、期貨和濫發獎金、補貼、津貼、實物及組織公費旅游等。

七、繼續加強督導檢查工作,嚴肅查處教育亂收費案件。嚴肅查處通過學校向學生搭車收費和面向學校的各種亂攤派、亂罰款、亂收費行為;截留、挪用、擠占教育經費和學校收費收入的行為;濫印、濫發教材、教輔材料的行為;利用服務性收費為單位和個人謀取私利行為;高校與招生錄取掛鉤亂收費的行為;地方或學校越權制定、審批教育收費政策等任何形式的違規收費行為。要有計劃地對一些學校教育收費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督促有問題的地區落實整改計劃,對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案件,不但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還要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并通過新聞媒體予以曝光。

八、進一步加大宣傳工作力度。要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制訂工作計劃,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向群眾廣泛宣傳有關教育收費的政策、治理工作的部署和進展、規范收費的正面典型和違法違紀的典型案件。擴大群眾參與和社會監督的范圍,在全社會努力營造有利于治理工作深入開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