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點評之七
時間:2022-01-17 09:24:00
導語: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點評之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管理,“疏”與“堵”如何平衡?
近日,北京市交管局在全市范圍集中治理違法停車行為,并正式進行處罰。據多家媒體報道,交警在現場執法過程中發現,雖然經過了一周的宣傳及緩沖期,仍有不少司機把車停放在未劃停車位的道路兩側和行人便道上。尤其是在一些老式居民小區周邊,亂停車現象并未有所減少。
究其原由,除少數人法律意識淡薄或心存僥幸外,絕大多數“頂風者”是出于無奈。老式居民小區在設計時就沒考慮停車問題,停車一直是個老大難。部分新建小區即便辟出了停車區,停車位也往往難以滿足私家車數量快速增長的需要。即使在地上地下都有停車場的小區,由于地上的不夠、地下的租金太高,還是使得一部分車主選擇小區外路邊隨意停車。就現狀而言,僅靠貼條罰款這樣的“堵”,恐怕難以從根本上解決亂停車問題。
城市管理向來有個疏與堵之間的平衡問題。為了“市容”,不少城市一度對無照經營的小商小販惟“堵”是舉,不是罰款,就是沒收所賣物品,而忽視了這部分人群的生計問題,結果“貓捉老鼠”的游戲愈演愈烈,激化了小商小販與城管隊員之間的矛盾。而上海和烏魯木齊等地采取劃定時間段和區域,允許小商販擺攤的措施后,不但方便了城市居民購買生活用品,還讓一些城市低收入者及進城務工者的生活有了著落。
再比如,北京燃放煙花爆竹禁令后,效果適得其反——逢年過節,非但燃放者不減,傷人事件也不時發生。在民意的強烈呼吁下,北京最終解除了禁令,并采取諸多可控措施,如專設煙花爆竹銷售點、劃出燃放時間段和燃放區域,結果,節日的喜慶氣氛回來了,傷人事件的發生率還降了不少。
城市管理,尤其是與百姓生活和利益密切相關的事情,往往不是僅一個“罰”字就能解決的。況且,堵還可能引發新問題。而換個思路,如果把更多的著力點放在疏導上,也許會事半功倍。具體到前述治理亂停車問題,針對那些在短期內無法增建停車位的居民區,交管部門能否先摸清情況,拿出可行的替代、過渡辦法,再采取嚴厲措施?譬如,能否像許多人建議的那樣,普及“白天禁止停車,晚上限時停車”的限時車位。
城市管理,在疏與堵之間的平衡有著太多的文章可做。也許堵比疏省心省力,疏比堵勞神費力,且耗時長,見效慢。疏堵結合,多方著力,解決諸如都市停車難的問題,需要統籌兼顧。它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智慧和能力。
——上文由新東方劉源老師摘自《新華每日電訊》
不講公德亂燃放“放”“禁”博弈將重開
春節期間,很多愛“放鞭”的人很是過癮。但“過癮”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后遺癥。滿地碎屑、噪聲擾民、空氣污染不說,還引發了不少火災傷亡事故。據報道,今年福建長樂“拉丁酒吧”造成15人死亡的大火災,哈爾濱一家超市致3人死亡的爆炸事故,均與燃放煙花爆竹有關。另外,元宵佳節當晚北京中央電視臺新址工地發生的嚴重火災事故,有關部門初步調查也認為系燃放煙花引起。
近幾年,各大城市紛紛撤銷上世紀90年代初出臺的煙花爆竹禁放令,這是“主放派”和“主禁派”博弈的結果。“禁改限”的背后,其實仍然有很多人非常反感“放鞭”,反對在城市燃放煙花爆竹。而且,幾乎各大城市都嚴格規定春節期間的允許市民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和地點,包括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的類型。
但現實中,一些市民往往忘了這一點。今年春節,筆者曾問過一位北京煙花爆竹銷售點的老板哪兒能放鞭炮。答曰:隨便哪兒,不出事就行。一些人忘記了身邊還有許多人不習慣煙花爆竹的噪聲和味道,想在什么地方放就在什么地方放,想什么時候放就什么時候放,想放多響多大就放多響多大,置別人的感受與安危于不顧。更有甚者,明知理虧,卻抱著法不責眾的心態,對別人的規勸無動于衷,不講社會公德的“燃放之快”引發的悲劇事件屢有發生。央視新址火災,就是因違法燃放北京市明令禁止的產品所致。而為躲城市煙花爆竹之害,一些心臟病患者甚至在春節期間得避居他處。
自由和責任是相對應的,世上沒有不講責任的自由。若燃放者為圖自己一時之快,不計他人感受安危,結果只能是反對之聲日益高漲,一些“中間派”甚至“主放派”轉化為“主禁派”,新的一場“放”“禁”博弈將重新開始,政府將不得不重新考慮“禁改限”存在的必要性。最終,“主放派”恐怕再也過不成“放鞭”癮。
要想煙花爆竹能可持續地放下去,讓“中間派”“主放派”“主禁派”都自得其樂,祥和過年,除了燃放者要嚴守法規遵守社會公德之外,相關管理機關還要改變“大過年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思維,對煙花爆竹品種、燃放地點、燃放時間加強執法監督,并加派人力做好相關的服務引導工作。
——上文由新東方劉源老師選自《新華每日電訊》
春運包車宜疏不宜堵
今年的春運因學生流、探親流、民工流疊加現象嚴重,與往年相比,形勢更加嚴峻,于是,包車返鄉在一些地方備受青睞。但包車也遇到了尷尬,有的城市的運管處組織專人到校園勸說組織者放棄包車,原因是一些包車沒有營運資質,屬非法經營,且存在安全隱患。
政府對非法包車的準入限制,目的是為了規范運營秩序,維護公共利益,當然值得肯定。但對于依然“供需兩旺”的春運包車市場,有關部門還是應該轉變思路,因勢利導。
在眼下春運高峰期,包車返鄉顯然有其合理性。有關部門若不正視春運包車“供需兩旺”的現實,要么致使黑車泛濫,侵犯返鄉乘客的切身利益,影響合法客運公司的正常市場份額,要么會因“一刀切”的封殺,堵死緩解春運壓力的可行渠道。所以對春運包車現象,有關部門宜疏不宜堵。
面對春運壓力,各級交通運輸部門和運輸企業急需轉變觀念,廣泛利用各方力量,增加運力,確保在客流集中交織出現的運輸高峰期間也能提供更方便、更安全的運輸服務。
比如,主動到學校、企業等返鄉人員集中的單位提供包車服務,擴大春運證臨時審批的范圍,允許更多的社會車輛掛靠客運公司,滿足春運一時之需。各高校、企事業單位也可以將自有車輛組織起來投入到春運中。此外,還可以與旅游公司、汽車租賃公司合作,這些公司駕駛團隊素質高、車況好,安全系數也比較高。
同時,有關部門要加強乘客運輸市場的監管力度,對車輛營運證、機動車駕駛證及包車春運證不全的,以及不依線運營、超載、宰客、倒客、甩客等違法車輛進行嚴厲打擊。
瀏覽近日的春運新聞,很多地方規范春運包車的工作已經開展起來——
寧波大紅鷹學院連續三年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由專職老師帶隊寒假包車送學生回家,今年惠及近1500名學生;烏魯木齊南郊客運站主動與新疆大學等大中專院校聯系,準備了十幾輛發往和田地區的學生包車;截至20日,河南全省累計包車數1556輛,加班車數1689輛,公路客運安全高效、平穩有序,沒有發生一起道路運輸事故。
今年春運供求矛盾十分嚴峻,有關部門也為春運做了充分的準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如果更多開動腦筋,更加深入研究,應該可以找到更多便民、利民的好辦法、好措施。包車其實為我們拓展了解決春運難題的思路。各相關部門都應該積極作為,想方設法增加運力,科學管理,這樣才能使包車步入正軌,真正發揮作用,讓更多的異鄉游子春節期間順利與家人團聚。
——上文由新東方劉源老師摘自《新華每日電訊》
不要和百姓擰著勁
順民意而民心順,社會就會和諧安定。這原本是一個并不復雜的道理,但在一些時候,“知易行難”,和百姓“擰著勁”的事,屢有發生,一些本不該付出的代價,也就屢屢付出。
元宵舞龍卻節外生枝發生民眾聚集縣政府事件的貴州德江,就為與百姓“擰著勁”而付出了代價。延續去年“甕安事件”后的公開透明,新華視點昨日詳細報道了德江舞龍由喜變憂的前前后后。反思教訓,一位土家族村民說得挺到位:“政府本意是為老百姓好,卻掃了我們的興。”
掃了百姓的興,因為與百姓“擰著勁”。從后果看,當地政府對世代相延的民俗簡單地一禁了之,不僅缺智慧,更有以“禁止”代替善治、求“平安”不惜犧牲民眾權利之“私慮”。這,并不是真正為百姓好。依這種理政思路,因有“安全隱患”而該禁止的,豈止是舞龍。
從甕安到德江,關鍵時刻都是貴州省委書記石宗源及時制止了與百姓“擰著勁”的做法,并指明了疏導這個唯一正確的選擇。如果所有的官員都有這種見識與高度,群體性事件就會大大減少。
說到底,這是如何確保決策順民意的問題。昨日新華社還報道,貴州的鄰居、發生過孟連事件的云南決定:從3月1日起,如有重大決策未按規定舉行聽證,將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行政問責”。
這是一個好辦法,如果德江對舞龍做出禁令前也進行聽證,相信不會由喜變憂。真正的而不是流于形式的聽證,將是避免決策與百姓“擰著勁”的重要制度保證。
不與百姓“擰著勁”,也應體現在反腐敗上。新華社追蹤報道了“天價煙”房產局長周久耕的最新消息。紀檢部門對網上反映的問題按有關規定和程序進行調查后,發現已被免職的周涉嫌嚴重違紀,被南京市江寧區紀委立案。
- 上一篇:言語理解與表達練習題二
- 下一篇: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點評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