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散文詩范文
時間:2023-03-27 06:14: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兒童散文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霧藹于空氣中無形地移動,天空不再是一片陰霾。走廊內回蕩著我們的歡笑聲,期待洋溢在眉宇間。“要換同桌了哦,真希望能遇上一位知音!”同學姍神采奕奕地對我說道。一份喜悅不知不覺地攀上了同學們的眉梢,因為下一秒,便是心靈之間的對白。
在我看來,換同桌就如一次次朝代的遷移,將自己的國土移居至另一片陌生的土地上?;蛟S水土不和,也或許相處融洽以致土地肥沃。從小到大,經歷了無數次遷移,你是否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命軌跡中,陪伴在我身邊的,除了家人、老師,以及過往浮云外,唯有的神馬,就坐在你的旁邊,他/她是個不可忽略的給力角色——同桌。每當有秘密隱匿在心底,若想使它得到蔓延,最好的方法便是向你另一邊,那個最近的人訴說,她/他是你最好的傾聽者。同桌們那耐人尋味的言行舉止至始至終停留在我的腦海,久久不肯離去。
打開記憶的匣門,織起過往云煙,才發覺記憶并沒有泯滅……還記得二年級時,我的同桌是一片云彩,她的純真與友善猶如云彩般美好。恬靜的她常常教天真的我寫字。她小小年紀,寫的字可堪比王羲之哦!時而堅硬強韌,時而柔軟細膩,令人贊道。才華橫溢的她時常學著詩人的樣式吟誦詩歌,頗有老成之風。
記得四年級時,我的同桌是一位掠食者,她那兇巴巴的神情足以吞噬世間一切生靈。一身黑衣,彌漫著惡魔化的氣息,令人敬畏三分。呼風喚雨,這便是她在班里的影響,外號是富有武俠氣息的“鋼鐵女俠”哦!一呼,可不敢不應!
篇2
童年象一片金色的沙灘,上面有不少五彩繽紛的往事貝殼,白色的是平淡,灰色的是傷心,天藍的是愉悅,粉紅的是有趣……而今天,我就撿兩顆粉紅色的貝殼來給你們瞧一瞧,欣賞欣賞。
記得有一次,我才四歲,媽媽就讓我學會獨立。家里的鹽用光了,媽媽就給了我五元錢,叫我去買鹽。五元錢對于四歲的孩子幾乎是珍貴的寶貝,當時我心里“咚”地就浮出一張張漂亮的貼紙,一塊塊香甜的奶糖還有一袋袋香脆的風味兒十足的薯片。想到這里,我不禁流下了口水,哈哈!讓我用五元錢買東西還不容易?媽媽見了我的樣子“撲哧”一聲笑了,她沖著我說道:“我的寶貝女兒,讓你去買鹽你還流口水了呢?”我聽了,美食和貼畫的美夢“叭”地就碎了,只好拿著錢去了小賣部?;貋頃r,不知哪個缺德鬼從樓上扔下一個香焦皮,我一腳踩在上面,跌了個響亮的“屁股墩兒”。我倒沒有跌傷,可那鹽可就不得了了,鹽袋破了,白花花的鹽一直流了出來,沾著地上的灰塵,變成灰色的了。我連忙把臟鹽往袋子里裝。我跑回家,一溜煙兒跑到樓上廚房的洗碗盆旁,學著媽媽以前淘米的樣子,把鹽放進小塑料盆里,打開水龍頭,水很快裝滿了半盆,咦!可盆里的鹽呢?早不見了,全都化成了白乎乎的鹽水,我一時慌了手腳,不知所措。媽媽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冒了出來,我躲閃著媽媽的目光,生怕她生氣??墒菋寢寘s捧起我的小臉,笑瞇瞇地對我說道:“喲!怎么啦?什么事難倒我女兒啦?”我只好把事情的經過全倒了出來。只見媽媽笑了一會兒,就說:“呵呵,多笨的事兒呀,女兒,鹽和糖一樣,你吃糖,糖不知不覺就在嘴里化了,鹽的顆粒更小,見水就化,怎么可以拿來洗呢?以后不能再犯這樣的小錯誤啦!”我笑著點了點頭。
還有一次吃牙膏事件。那時我五歲,每天早晨起來每個人都要做件事——刷牙。我的小牙膏是粉紅色的帶晶體的草莓味牙膏。我可喜歡那只小牙膏啦,甜甜的,涼涼的,在我看來,刷牙是最好的享受了。有一天,我刷著刷著,一不小心吞下去一點兒,感覺好極了,像吸吸糖的味道。吸吸糖貴得很,十元一只,而小牙膏只要四元,既然味道一個樣,我何不就吃草莓味牙膏呢?于是,我漱了口,擰開了牙膏蓋,吸了起來。很快,牙膏被我吃光了,可我覺得還不夠,又去買了一支。吃第二支時,我突然覺得肚子好疼,媽媽發現了,立刻送我去了醫院。在醫院,護士阿姨給我打了針后告訴我:“小朋友,牙膏的味道雖然和吸吸糖的味道差不多,很多小孩子都愛吃吸吸糖。但牙膏里含有對人體不好的一種化學原料——氟,那可是不能吃的!”我點點頭。從此這件事就成了別人的笑柄。當別人問我時,我只好自嘲地說:“唉呀,人家那時還小嘛!”
你們瞧!這兩顆粉紅的貝殼的確很有趣吧?你們看了笑了嗎?如果笑了,就表示很有趣哦!
篇3
我們有“快樂”的拼搏。第一學期那個“悲慘”的家長會之后的第二天,我們依然“快樂”。雖然班上數學成績只有兩三個人及格,我們依然“快樂”著。
小波這家伙在教室的角落里聽BEYOND,看韓寒、郭敬明的文集。
BEYOND是小波的命根子,小波愛音樂。小波是個挺節儉的孩子,很會“裝窮”,他管我借錢每次都超不過10角;小波愛在“剽悍”的女生面前做“恐懼狀”;小波愛跟我們描繪家長會后他爹怎么揍他……
你問小波長得帥嗎?用小波自己的話說:“帥到想毀容!”再過幾天就是學校“×××歌詠比賽”,小波一時間竟激動地報了名??蓯鄣男〔▌诱娓窳?,全班上下抑制不住地激動。小波就是有當搖滾歌手的天賦,小波特會“煽情”。
歌詠比賽開始了,小波沒有像平常那樣,因為文藝委員來了,小波接受了班長和團支部書記的親切慰問和熱情鼓勵。
先是“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再看那“紅月亮”,臺下的同學昏昏欲睡。直到報幕的丫頭微笑著從櫻桃小口中擠出四個字———“光輝歲月”。
到了小波,到了BEYOND的“光輝歲月”,臺下的同學們仿佛從夢中驚醒。熟悉的前奏已從音響里沖出來,飄進每一位同學的耳中,小波雙手握著話筒,就這樣嘹亮地喊了出來:“光輝歲月!”一陣暴風雨般的掌聲。
“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在他生命里仿佛帶著唏噓黑色肌膚給他的意義是一生奉獻今天迎接光輝歲月……”世界上對于我們還有一樣東西是自由的,那就是小波的歌聲;世界上對于我們還有一樣東西是勇敢的,那就是小波的歌聲……
篇4
各位好!
感謝大家在這個寒冷的季節來到北京,為著兒童文學這個溫暖人心的事業。我謹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向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兒童文學學術研討會的隆重召開,向主辦方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兒童出版社、廣東出版集團新世紀出版社,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加研討會的各位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出版家以及兒童文學的從業者們,致以親切的問候與誠摯的謝意。
在剛剛過去的三十年里,我國的經濟建設凱歌高進、文化事業發展繁榮,對于我們的兒童文學事業來說,這三十年更是值得書寫、紀念、思考與探討的。改革開放給中國的社會環境帶來各種深刻的變化,也給我們的兒童文學事業帶來了全新的精神資源、創新機制與寬松的創作環境,這三十年也因此成為中國兒童文學事業發展最快、變化最大、成績顯著的一個時期。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很大一批作家的成長經歷、創作體驗,在一定程度上,其實也得益于這三十年的發展的兒童文學事業,也有很多作家的創作,最初是從寫兒童文學作品開始的。
因此,通過各種方式,對兒童文學事業在這三十年發展中的價值與經驗進行梳理,是尤為必要的。年內,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出版集團新世紀出版社,率先推出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兒童文學金品30部》叢書,上海出版集團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中國兒童文學》,兩書各有特色與重點,從作家與作品的不同角度,對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中國兒童文學事業進行集納與解讀。今天,諸位兒童文學界的專家們齊聚一堂,對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中國兒童文學進行專業的探討、熱烈的交流,回顧歷史,總結傳統,積累經驗,增強信心,凝聚力量,以爭取進一步的發展。
兒童文學是一項屬于未來的事業,它關懷當代少年兒童的精神生活與心靈健康,它直接參與未來民族性格的塑造,從這種意義上說,它正是以一種獨特的角度,積極參與了改革開放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兒童文學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創作觀念逐步回歸到“兒童”本身,創新意識大大增強,兒童文學作家隊伍與出版陣地也大規模擴大,更為重要的是,這三十年的兒童文學,影響了至少兩代青少年的成長歲月。
在此后的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里,我們的兒童文學事業依然任重道遠,需要我們的廣大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出版家們以及兒童文學的從業者們,滿懷愛心地務實工作,學習從冰心、嚴文井、陳伯吹以來,數代中國兒童文學工作者的品德、智慧與才情,繼承他們的崇高目標、人文精神與美學追求,將中國兒童文學的百年事業進一步傳承和發展下去。
祝愿我們廣大的兒童文學作家們童心永在、創作豐收,并提前祝在座各位新年快樂!
再次感謝大家!
篇5
時間真的不是問題--楊文利老師.學生姓名夏*熙年級六年級輔導科目語文錄取學校華附輔導老師楊文利學員輔導情況介紹:孩子是天朝路小學小六的學生,是個非常憨厚認真學習的可愛男娃,想考名校,但是具體考哪個目標還是不明確,因此在得了華杯賽二等獎的情況下才急匆匆地來到京翰區莊校區補習,此時時間已經是四月份了,離華附的考試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分數。因此在時間非常緊迫的情況下,老師、家長、孩子開始了一個月的華附奮戰之路。
********************************************
【招生范圍】:小學1-6年級,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常規課程】:小學、初中、高中各年級各學科同步輔導、數學,英語,物理,化學,作文,語文,歷史,地理,生物。
【熱門課程】:小升初、銜接班、托管班、奧數班 、中考沖刺、藝考輔導。
【課程費用】:不同年級,不同科目,價格不一,詳情撥打免費電話咨詢
【上課地點】:選擇最近校區,來校區上課?。ň唧w校區見下文)
【上課時間】:周六日、寒假、暑假、平時晚上等時間靈活協商安排!
免費咨詢電話:400-0066-911 轉分機 90489(接聽時間8:00-24:00)
溫馨提示:400免費電話使用方法--先撥打前十位,聽到語音提示“請輸入分機號碼”后按“轉分機”后的幾位分機號即可。免費咨詢了解~從現在開始!
********************************************
北京口碑比較好的輔導機構咨詢電話(每日前十位撥打400免費熱線電話咨詢,可享受免費試聽課!400詢電話使用方法:先撥前10位總機號,聽到提示音后再撥后幾位分機號即可咨詢詳情或預約對孩子學業進行免費測評)
北京京翰教育校區及電話:400-0066-911 轉分機 90489
【人大校區】北京市---- 海淀區 400-0066-911轉90489
【公主墳校區】北京市----海淀區 400-0066-911轉90490
【城建校區】北京市----海淀區 400-0066-911轉90491
【勁松校區】北京市----朝陽區 400-0066-911轉90492
【朝外校區】北京市----朝陽區 400-0066-911轉90493
【亞運村校區】北京市----朝陽區 400-0066-911轉90494
【北大校區】北京市----海淀區 400-0066-911轉90495
【宣武門校區】北京市---西城區 400-0066-911轉90496
【四中校區】北京市----西城區 400-0066-911轉90497
【中關村校區】北京市----海淀區 400-0066-911轉90498
【馬家堡校區】北京市----豐臺區 400-0066-911轉90499
【團結湖校區】北京市----朝陽區 400-0066-911轉90500
【雍和宮校區】北京市----東城區 400-0066-911轉90501
【方莊校區】北京市----豐臺區 400-0066-911轉90502
【崇文門校區】北京市----西城區 400-0066-911轉90503
【世紀金源校區】北京市----海淀區 400-0066-911轉90504
【牡丹園校區】北京市----海淀區 400-0066-911轉90505
【人大附小校區】北京市----海淀區 400-0066-911轉90506
【北京學院校區】北京市----海淀區 400-0066-911轉90507
【東直門校區】北京市----東城區 400-0066-911轉90508
【望京校區】北京市----朝陽區 400-0066-911轉90509
【交道口校區】北京市----東城區 400-0066-911轉90510
【五棵松校區】北京市----海淀區 400-0066-911轉90521
【四通橋校區】北京市----海淀區 400-0066-911轉90520
【公主墳天行健校區】北京市----海淀區400-0066-911轉90522
【大屯南校區】北京市----朝陽區 400-0066-911轉90523
【CBD國際部校區】北京市----朝陽區 400-0066-911轉90524
【萬柳校區】北京市----海淀區 400-0066-911轉90525
【亦莊校區】北京市----大興區 400-0066-911轉90526
【石景山校區】北京市----石景山區 400-0066-911轉90529
【蘇州街校區】北京市----海淀區 400-0066-911轉90530
【清河校區】北京市----海淀區 400-0066-911轉90531
【花園街校區】北京市----海淀區 400-0066-911轉90532
【懷柔校區】北京市----懷柔區 400-0066-911轉90533
師資:7000余名專職老師!多年擔任各年級、初高中畢業班教學工作,部分教師長期研究考試命題和閱卷任務。
品牌:二十年辦學經驗!京翰教育遍布全國60余城市,充分了解各地中小學各學科的教學和考試狀況
ps:每天前五位撥打免費電話咨詢的家長,還可以享受免費試聽機會哦!
瀏覽十個廣告,不如一個免費電話了解快!
篇6
——趙家璧
作者和編輯是透過許多富創意、具專業技術和充分授權的方式來共事。我希望《編輯人的世界》能為作者揭開我們稱之為“編輯工作”的這個神秘過程的面紗。……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采取了編輯前兩個版本的相同做法,直接向出版界的頂尖編輯邀稿,我邀稿的對象不僅在編輯的藝術和技巧上是這一行中的佼佼者,同時也懂得如何把他們對編輯工作的熱情和專業傳達給讀者?!@些頂尖的專業編輯以深刻的洞察力和坦率的筆觸,寫出在各種編輯專業領域中所需的特殊要求和技巧。我們希望不管對新作家或是寫作老手而言,他們的文章都同樣的有效而務實,因此我要求他們著重舉例說明實際編輯作業中各種不同的編輯方式:從建議作者修改全書的開頭或結尾,到為角色注入新生命的各種想法,或是如何潤飾文稿,使一段艱澀難懂的文句變得易讀,或是讓一段回溯、對未來的想象或夢境的描述變得更清楚,又或者是加快小說進行的節奏,妥善安排故事情節,等等。
——杰拉爾德·格羅斯
一套好的外國文學叢書,除了要有好的選題外,還必須顯示出自己的取值立場與鑒賞水平,為此,我一直認為,譯本必須有序,從譯介的目的性來說,無序的譯本是有重大缺陷的。當然,譯本序最好避免那種在作家生平年表上給作品加幾個標簽、戴幾頂帽子的約定俗成的方式,更要力戒那種在閑談一陣、最后加上“是為序也”的名家大手筆,而應該以開放的氣度,善于發掘作家作品中的思想價值與藝術價值,以不同的批評觀念、不同的批評方法,提供新的理解角度,開拓鑒賞的空間,甚至導向審美空間的重建。既然是文學作品的序,那就還應該有點感受、有點感彩、有點個人靈性、有點文采。在開放性的嚴肅的高層次的文學選題基礎上,再加上這樣的譯序,一套叢書就不難具有自己的特色了。
——柳鳴九
隨著多年編輯生涯的歷練,對編輯角色、圖書版本定位我有了更多的認識,也對尊重作者個性化表達方式有了更多的理解,深感當時子仲的提醒其實是引導了我對編輯職業有更深入的思考——要超越編輯“匠”而成為“師”。那時我的“改”,多是由于拘泥于字句的小技,不是在書的本質內涵上提升內容,從而引導作者,自然有編輯的“匠氣”。
——沈偉東
選題既然對于出版社的生存發展是那么重要,那么編輯學的當務之急應該是研究選題。把選題當作一門學科來探討,研究選題產生的外部和內部條件,研究選題的評估,研究選題如何優化,研究選題提出的方法與途徑。
——劉景琳
每個出版人都希望自己的圖書可以得到書店的重視,都希望可以去重點推薦,平面碼放。但是書店的物理空間是有限的,面對每年上百萬動銷品種,能得到推薦和重視的終究還是極少的一部分。圖書在書店最大比例,最普遍的陳列形式還是放在書架上的書脊展示。那么書脊就成為每本圖書的一張名片,如何把書脊做好,做得醒目突出,就成為影響圖書銷售的一大因素。
篇7
《雪》一經問世,引來了諸多關于“南國的雪”“北方的雪”象征意義的不同解讀,我們學習該文,不妨另辟蹊徑,從賞析《雪》的寫景手法入手。
一、抓住特征寫景:吹盡狂沙始到金
“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這雪景寫得晶瑩娟秀,絢麗多姿,“滋潤美艷”四字準確地概括了江南雪的特質。但是,朔方的雪花卻是另一番景象:“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它既沒有江南雪的滋潤美艷,更無奇花異草相伴,但獨立不羈、昂然向上。這兩種美水融,構成一曲和諧的雪的二重奏,更顯示出魯迅散文詩的獨特魅力所在。
二、對比襯情寫景: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的作品中經常構成這樣的對比:故鄉與異地、童年與中年、過去與現在等。對比是一種運用廣泛、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藝術手法,它是對立統一的辯證法在藝術創作中的具體運用。《雪》的又一寫景特色即對比。
將“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進行對比,作者的感情也逐漸由平靜變為熱烈。在文中,兩幅雪景圖營造的意境是完全不同的:一幅是記憶中的故鄉雪景,一幅是眼前的朔方的雪景;前者美艷,后者冰冷;前者粘連,后者如粉如沙,“絕不粘連”;前者著筆在“積雪”,后者著筆在“飛雪”;前者蘊含著春溫,后者抗擊著嚴寒;前者會逐漸消逝,后者卻“蓬勃奮飛”……而這一切對比都落腳在前者的明艷春色、情緒低回及后者的凜然難犯、頑強奮斗的精神上。
三、講究層次寫景:遠近高低各不同
作者首先繪出江南雪的全景,“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臘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各種鮮艷的花朵,在雪的映襯下顯得分外艷麗。先生還寫了“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寫花草、蜜蜂,都是為了寫出那在嚴冬里“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然后勾勒兒童戲雪的近景,“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最后突出坐在雪地上的“大阿羅漢”的特寫——“但他終于獨自坐著了……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這一段描寫如電影里的蒙太奇手法,用一連串分鏡頭具體、細致地表現了雪羅漢消融的過程,暗示平和優雅的事物固然美好,但經不起外力打擊,不可過于眷念。在這里,作者以實寫虛,化景物為情思,從想象到現實,層層推進,筆觸隨情感而游走,愉悅的情緒因雪羅漢的慢慢消逝漸轉深沉,這樣,形成了意境的層次,使畫面格外鮮明動人。然而更重要的是,雪羅漢在內容與結構上是聯接朔雪之景的橋梁,繼而立刻進入對朔雪的描寫,讀者不僅不感覺突兀,反因作者筆鋒陡轉,已感到壓抑的情緒重新振奮起來,擁有了強烈的共鳴。
四、妙用修辭寫景:濃妝淡抹總相宜
寫江南的雪,晶瑩娟秀,絢麗多姿?;蛐稳?,或比喻;或寫色彩,或狀形態,或暗示香氣;或寫靜態,或寫動態;或實寫,或虛寫……總之淋漓盡致,惟妙惟肖,這是運用工筆手法所致。在寫朔方的雪時,采用寫意手法,運用粗線條集中勾畫“如粉,如沙”“決不粘連”的特點和“蓬勃奮飛”“旋轉升騰”的動態。這樣工筆和寫意相結合,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文章以描寫為主,幾乎沒有直抒胸臆的句子,作者的情感全都隱含在字里行間。
總之,這首散文詩在寫景的手法運用上給了讀者很多啟示,從工筆與寫意相比、相稱到相諧,成就了散文詩的情景交融之美。
課文背后的故事:
篇8
一、熟悉“沙畫”
既然要將沙畫融入課堂教學,那老師就必須熟悉沙畫:沙畫的流動性強,變化性大,符合幼兒年齡階段的孩子喜愛新鮮的、變化多樣的事物的心理特點,有利于激發幼兒主動性的創造性思維品質,滿足幼兒的積極探究、主動嘗試;沙畫活動需要靠手部的精細動作來完成,因此操作時需要細心、細致,還要有堅持性,這對鍛煉幼兒堅持的意志品質有較好的效果;制作沙畫時可以進行反復地操作,當幼兒遇到困難時,可以通過反復練習來提升技能,在這一過程中,能培養幼兒遇到困難鍥而不舍的良好品質;沙畫的表現力強,通過灑、漏、點、抹、揉等技法的運用,能創作出各種藝術效果的作品,有利于幼兒創新、發散性思維的發展。
二、將沙畫融入課堂的好處
我們研究過將沙畫融入課堂中,目前還只是語言領域的活動,傳統的語言課和融入沙畫的語言課能很明顯地看出差異。
1.首先沙畫融入課堂對幼兒來說是非常新奇的,我們觀察過沙畫課上幼兒的專注度,可以用聚精會神來形容,特別是老師在操作的時候。
我用小班的幼兒做過實驗,因為小班幼兒注意力集中度不高,時間也不長。但是在繪本課《誰咬了我的大餅》這堂課中,孩子被深深地吸引了。這本來就是一個幽默、有趣的故事:小豬一次次地讓一些動物在自己辛苦做的大餅上咬上一口,就是想看看動物們的牙印,以此找到那個趁自己睡覺而偷咬自己大餅的動物。繪本語言重復簡短,畫面夸張形象,而且觀看的過程中孩子們自然地感受到了不同動物的不同牙印。如果傳統課,一般只是用PPT,加上老師邊播放圖片邊配音說故事,一遍過后大概孩子就會坐不住,失去了興趣。但是我將沙畫融入了這堂課,剛開始就是讓他們看到了一塊“餅”,小朋友非常新奇,一方面沒見過,另一方面很好奇那是什么,會有什么變化。接著我邊說故事邊操作沙畫,讓幼兒看到一塊“餅”被不同的動物一口一口咬掉,而且牙齒印不一樣。這樣,讓本來簡單、有趣的情節,再加上流動的畫面,將每一位孩子深深地吸引住了。對,是每一位孩子。同時通過觀看感受,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們感受到不同的動物不同的齒印,獲得綜合性知識的目標。特別在剛開始作時,就有孩子發現了:“呀,快看,是老師在動?!本o接著所有孩子看得更加認真,更加期待老師會給他們變出什么“魔術”。最后我鼓勵孩子們學習講述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貫穿活動的始終,讓孩子們在視覺享受中、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輕輕松松達到活動目的。
2.傳統課是看靜態的圖片或者是多媒體,沙畫課則有很強的流動性,教師可以根據課堂需要隨時操作沙畫。
例如在語言課《動物的雨傘》中,傳統課大概是看PPT圖片或者多媒體視頻,但是現在的社會孩子與多媒體的接觸很多,iPad、電腦隨手可得,所以像課堂中出現的單純的PPT或者多媒體視頻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興趣,看過一次兩次后就會覺得枯燥無味、興趣缺乏,然后個別兒童就是開小差。然而將沙畫融入這堂課中就有所改變了,老師不僅可以根據詩歌語言操作沙畫,對于后面環節的知識拓展,讓幼兒想想還有哪些動物有自己的雨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當一個幼兒說到“孔雀”,老師立馬變化沙畫,操作繪畫出一只孔雀,并根據幼兒所說的詩歌語言“尾巴傘”加大操作,讓幼兒清楚明了,也調動了其他幼兒的積極性,紛紛絞盡腦汁參與其中,希望自己的想法也能讓老師用沙畫的形式展現出來。
3.傳統課語言課上過后,幼兒幾乎沒有操作性。但是沙畫課不一樣,老師可以讓幼兒發揮想象及創造能力來操作沙畫,并且加上微格分析,讓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邊展示邊說。
例如語言課《有趣的風》,這是一首散文詩,我想老師都比較頭疼怎樣上好散文詩。因為散文不像故事,沒有趣味性的情節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也不像詩歌,沒有對稱押韻朗朗上口的語句。特別對于學前兒童來說,要長時間地讓他們專注在有些枯燥的散文上有很大的難度。但是我們將沙畫融入課堂就大大不一樣了。首先老師用沙畫的形式邊操作邊講述散文,讓幼兒看到流動性的畫面,初步了解到了散文詩的內容。接著老師根據散文的情節,分段來操作沙畫提問學習,讓幼兒不失興趣。最后是讓幼兒來做主角,大膽想象創造,并加上微格分析,將幼兒操作的沙畫展示到集體面前,我想傳統課肯定做不到這一點。
篇9
方舟:男,1955年出生,乳山人?,F居青島,在新華通訊社工作,青島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詩集《最初的感覺》,散文詩集《午夜的長廊》、《游在城角邊的魚》,兒童詩集《飄在童年的蒲公英》等。散文詩觀:散文詩無可非議!散文詩在其散淡和自由之中,突顯著新詩所不具備的更為深邃與飽滿的美學特性。她與古體詩、詞、曲、自由詩等形式共存,倡領著一種有別于自由詩的詩意承載,屹立于文學藝術之林。
三杯之后,東籬醉卻也。
那日我穿過酒杯厚厚的墻,驀地發現穿墻而過的,遠勝過嶗山道士那瀟灑的一躍,墻只是一層薄薄的紙,只是一杯仰脖的爽快,在一瞬之間,我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不過時空太遙遠了,蒲翁早已仙逝,嶗山道士穿過厚厚的歷史,醒來一看,今天已是另外一個世界了。
當皓月升空,滿地,人比黃花還憔悴的時候,你可否感到霜的威嚴,是擋不住的深秋細雨,正點點滴滴,濕了我的一片心跡。而我還坐在太清宮里,桂花樹下,看你漠然的神態,朦朧在酒杯之后。
而你依舊全然不知雁來雁去的消息,不知冬天的雪在關外,正在醞釀一場鋪天蓋地的寒意,飄過黃河,飄過長江,再一次席卷杭城的湖。
蘇堤橫亙,斷橋無痕,梅雪襲人。那日我站在湖畔,目睹雪花飄飄灑灑,紛紛揚揚,漫天地飄舞。
我沉醉在那場雪里如沉醉在一個女人的溫柔之中。
當我面對一杯酒,面對自己孓孓坦然的一生。杯中明月,壺中春秋,胸中塊壘,試問人生有幾多眷念不能割舍、不能遺棄,還有幾多榮光值得炫耀、值得留戀。
江山永在,人生易逝。五花馬、千金裘都沽酒了,你還有什么值得將去?
一切都是虛無飄渺。一切都是真實存在。一切都是穿過酒杯之中的醉。
在瞬息之間,酒意濃濃之時。當你橫身在大海的灘頭,聽任潮起潮落,帆來船往,幸福莫過如斯!
當你追逐著生活,窮途在風口浪尖之時,人啊,榮耀只是一朵美麗的浪花,瞬息破滅;生命只是一個短短的過程,稍縱即逝。
就陶醉在三杯好酒之中吧!就失意在三生有幸之巔峰下!那是生命的善始與善終啊。
在穿墻而過的瞬間,我已穿過幽深幽深的浪谷,穿過悠然見南山的詩意。
魚龍混雜,泥沙泛起。跌落是一種超脫,你匍匐在深深的海底,如眠著的鯊。
墻是一道高高的門,在你洞開一道罅縫的時候,穿墻而過的是一尾疲憊的魚,醒來一地黃黃的野。
稻谷部族
河姆渡,稻谷之渡。
一粒稻谷的發現,一百噸稻谷的發現。那是史前期的份量,震撼了世界。
一棵稻谷的生長,一百畝或者更多。
七千年遺下的稻谷,還有玉蟾巖和江西的仙人洞,也許一萬年了。
從一棵稻谷的發現,到蔓延成一大片。是誰發現的呢?是誰移植在房前屋后,植成一片稻浪滔滔?
河姆渡,河姆渡。一個稻谷的部族。
從播種到收割,從脫粒到屯藏,有多少艱辛,孕育了史前的智慧。
石的鐮刀,骨的鐮刀。
鈍器的敲打,碌碡的碾壓,直到舂啊舂:
在地臼陶臼和木石之臼里舂出明亮,舂出雪白,舂出香噴噴的好味道。
自此人與獸的角逐,人與日月的狩獵,圈歸為一片田園,一方生存的水土。
豬鴨雞狗,驢馬牛羊,都豢養成家的一部分。
干欄居、木結構的井,陶器的燒制,像榫卯一樣楔入了生活。
女人的微笑,女人的自信,和告別的巢居之穴。
一百噸稻谷的遺失。一粒稻谷的發現,從金黃到瞬息的烏黑,歷過七千年的漫長,歷過強地震后的死寂,陷落在深深的地表之下。
等待著發掘。等待著炭14的測定,等待我們的驚訝和震顫。
該有多少汗水的承載,該有多少雙粗糙的手,為把草進化為糧食,在耒耜,在刀耕火種。
河姆渡。河姆渡。
余姚江―水的流去,四明山―巔的起伏。七千年的渡口,而今還在擺渡。
閑置的只是橫下的獨木舟,擱淺在博物館里,展示著古老的過去。
歲月是一把骨梭,織就了七千年的經經緯緯,風風雨雨。
長江也是一根臍帶,與黃河一樣連系著中華民族。
稻谷的發現,自草莽中開始。
稻谷的延續,歷過千萬年了。
它是最偉大的發現。它不僅養育了河姆渡,也養育了全人類。像宇宙之謎,費盡我們的猜想和考究。一如水稻雜交之父袁隆平,他至今還在一粒粒稻谷上,掀起二次綠色的革命。
河姆渡只是遠古發現的一點。我們是稻谷的部族,今天我們還在發現,還在繁衍不息。
園里園外
風雨過后,枝頭的花凋謝了。
紅的時節,火的日子,一片春風蕩漾,人們站在園里園外,相互凝視。
果子沒有熟,青澀如晦。
上蒼的聲音躲在葉子的后面,目光穿過幽深幽深的痕,聽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的流水,喘息著那片流著奶淌著蜜的土地。
幾千年堆積的灘涂。伊甸園。伊甸園。
夢的伊甸園。蛇的步履如彎曲的鳥道,一步一步,在思索中經受火的炙烤。
幾千年之后,水的流失,岸的走向。
豁然的開朗,誘惑的人,知道羞恥,知道愛情的果子成熟了。
就沐浴在河邊,站在高處一望,身后的快樂如炬,燃亮了每個日子。
茫然前顧,高山路斷,天涯何處是歸宿?
一時命運調整著方向,我的未來,我的美夢。
樂園是滿地的黃花,開出了浪漫,開出了風采。
人在冰天雪地,目睹烈焰之后,冷卻的高山湖,蒸騰著氤氳之霧,并且浮動。
只是簾后的月光如醉,櫻花瀟瀟細雨,落瓣似淚。
一縷采擷的意念之羽,飄然于峽谷草地之間,銜著唇邊融融的冰涼,直透過心底,深入精髓之幽之疼。
之后的空寂,或是鼠的覬覦,或是蛇的游弋,轟然如大廈之傾,一片狼藉。
一片饕餮之后的余孽,排除在生命之外,又真真實實的存在,像兩滴溶解的生命,閃亮在無謂的嘆息里。
然后風干,然后塵羽。
失卻的樂園,再也沒有攀撫之力了。巔峰就是一座墓冢,銘下我們一切的歡樂,一切的美好,和一切的悲哀。
該上路了,多么坦然,多么瀟灑,像一次輕松的旅行。
疊起。生命的直行道光燦炫目,玫瑰之紅轟然開放,涓涓如滴,潤著青山綠水藍天白云。
篇10
幼兒散文是用凝煉、生動、優美的文學語言寫成的,供幼兒學習敘事、記人、狀物或寫景的文學作品。幼兒散文可以通過某些片斷的生活事件來表達一定的所思所感,一人、一事、一草、一木均可成為散文的題材。當前,幼兒散文在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中普遍存在著幼兒難學、教師難教的狀況。散文教學也走入了種種誤區:如:片面強調幼兒會讀會背,然而散文抽象概括的語言要背就必然會抹殺幼兒的興趣;又如片面強調散文中詞匯的豐富,然而散文中的詞匯更多的是朦朧的、可意會而不可解釋的,往往會讓你越教越糊涂
如何改進這種現象?新《綱要》理念指導我們要從研究教師的教轉向幼兒如何來學,我們從觀察幼兒學習散文的興趣點、分析幼兒學習散文的特點出發,進行了系列的實踐與探索,形象生動的總結了幼兒散文學習五步曲。
一、從直觀的經驗中進入散文
散文活動會把幼兒一開始就帶入到一個抽象的概括的語言環境中,而與幼兒的經驗是不相符合的。幼兒的經驗來自生活,而直觀的生活經驗更能讓幼兒與散文產生共鳴,更容易讓幼兒有話可講,有興趣來講。因此,我們必須豐富幼兒的有關經驗,讓幼兒在直觀的經驗中進入散文,這是幼兒學習散文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那么怎么來幫助幼兒從直觀的經驗進入散文呢,這就需要老師來觀察、來了解幼兒已經具備哪些經驗,還不具備哪些經驗,并且能根據散文內容的需要來做細致的分析,作出對應的鋪墊。主要有以下3種情況:
1、散文內容描寫的對象幼兒是否有經驗。在散文學習前,教師要觀察了解幼兒對散文內容描寫的人物或事物是否有經驗,如果沒有經驗,那么我們就應該作好鋪墊。
例如:在中班散文活動《芽》中,活動前,我們先試探一下幼兒對芽這個事物是否熟悉,結果發現大部分人不清楚,有的幼兒甚至認為芽是指的牙齒。我們就在課前做了經驗的鋪墊,帶孩子來到花園里找嫩芽兒。結果孩子一下就來了興趣,很快的就進入了散文的學習。
2、散文中新詞匯的量是否適合幼兒接受。有的散文中,新詞匯量很多,如果一下子要讓孩子接觸那么多新詞匯,又要幫助幼兒理解,幼兒會產生畏難情緒,如果老師一個一個做解釋,那會破壞散文的整體感受,影響幼兒的學習。碰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就要做詞匯的前期豐富,對于幼兒來說,一個活動中,能接觸三~四個新詞匯就已經足夠,那么教師就要選擇那些不一定要在集體活動中學習的新詞匯在課前提前豐富。
例如:在中班散文活動《芽》中,出現了5個新詞匯,其中有一個詞語“雨露”,我們就放到了早晨來園后教師有意的帶孩子觀察樹葉上的露水,解釋陽光雨露是促進植物生長的關鍵。幼兒很容易就掌握了,如果在課堂中又講不清楚。這樣不僅化解了散文學習的難度,也便于讓幼兒理解散文。
3、散文中游戲是否是幼兒熟悉。我們常會設計不同的游戲讓幼兒來反復感知、體驗、跟誦散文。這些游戲如果都是幼兒不熟悉的,那么不但不能給幼兒的學習帶來樂趣,相反會帶來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們盡可能選擇幼兒熟悉的游戲。這樣可以把重點關注到散文上,而不是游戲規則上。
在幼兒學習散文前,根據不同的需要做好經驗的鋪墊,幫助幼兒從直觀的經驗進入,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動態的情境中感知散文
散文有一種特殊的美,能讓讀者從其有限的篇幅里體味出言盡意遠、耐人尋味的美麗情愫。幼兒必須通過反復感知才能與作者的情感、情緒、心靈感受、生命體驗產生共鳴,產生對話,由此接受和喜愛。眾所周知,幼兒的思維是形象性思維,因此直觀具體的情境刺激更能吸引幼兒,把幼兒帶入散文所要表達的情境之中,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因此,在動態的情境中感知散文,是幼兒進入散文后的第一感覺,也是一種直覺,是幼兒學習散文的第二步。我們知道,散文所承載的很多信息,不是靠教師直接的“告訴”幼兒或理性的講解,而更為主要的是以情激情,以情感人,讓幼兒在傾聽的過程中感悟、體會。此時,教師如能創設一個有音樂、有朗誦、有畫面的動感情境,把孩子帶入散文的意境中,讓孩子從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來感知散文,讓幼兒的原有經驗和文學作品碰撞,獲得自己的理解,產生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師急于走過程,而不能讓幼兒反復的、充分的感知的話,往往孩子的主動學習的興致就會被破壞,起不到相應的效果。
例如:大班散文詩《夏天》:樹葉打著卷兒……風來了,雨來了,打閃了,雷公公跑來了!……柳葉、小花滴著水珠,像剛洗完澡。……詩人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抒發在炎熱的夏天里微生物對風、雨的渴望。
我們把優美的散文繪制成色彩鮮艷的投影片、多媒體課件、錄制成配樂散文錄音,這種目有所見,耳有所聞的方法,一下子就讓幼兒帶著愉悅、好奇之心進入作者所描繪的美妙意境之中,為幼兒感知散文提供了多方位的刺激。
三、在寬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
通過反復感知,幼兒對散文有了自己的初步感受,然而要對作品進一步理解,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因此,幼兒學習散文的第三步就是在寬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這里的交流可以說是教師引導下的交流,在這一步中,教師可以設計幾個關鍵問題,或者關鍵詞拋出來讓幼兒展開討論,幫助幼兒正確的理解散文所要表達的意義。
例如:在中班散文活動《芽》中,我們首先設計了這樣2個關鍵詞:“膽怯”“勇敢”,讓幼兒來交流、模仿自己對這2個詞的理解,最后老師拋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芽會從膽怯的小姑娘變成勇敢的小女孩呢?”每個孩子生活經驗不同,你一句我一句,通過相互交流很快就理解了散文所表達的情感,就是陽光、春風、雨露幫助芽勇敢長大。
這里還強調了寬松的交流氛圍,因為散文中有些詞語很難用語言來直接描述,我們一定要放寬要求,可以讓孩子用自己的話,用動作,用比喻來說出自己的理解,只要意思接近,不可強求統一。例如:剛才提到交流“膽怯”一詞,一個女孩就做出一個膽怯的表情,非常容易意會。因此,寬松的交流環境可以釋放孩子的緊張心理,讓孩子放松的表達,更加深了對散文的理解。
四、在趣味的游戲中跟誦散文
語言活動的目的就是要在言語訓練中讓幼兒掌握運用語言的規律,從而發展幼兒的言語能力。因此,散文學習要引導幼兒通過語感實踐反復朗讀,反復體會為什么用這樣的語言文字,而不用那樣的語言文字,從而懂得這樣運用的“所以然”。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我們認為幼兒散文學習中在趣味的游戲中跟誦散文,是最適合幼兒語言訓練的一個步驟。《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因此,在散文跟誦方面我們嘗試游戲化教學。根據每個具體的作品內容設置相應的游戲情境和游戲情節,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跟誦作品,學習詞匯,達到活動目標。
例如:在大班散文詩《雪花》活動中,我們設計了“高山、房頂、大地”的場景,讓幼兒扮演高山、房頂、大地的角色,隨著音樂的伴奏下,用動作、體態自由表現,自然的跟誦。又如:在散文詩《芽》中,我們設計讓幼兒分別表演太陽、春風、雨露、芽等角色,分別跟誦對話語言,幼兒完全置身于角色游戲當中,絲毫不覺得跟誦是件枯燥的事情。
跟誦散文一定要以游戲貫穿始終,既激發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又促進了幼兒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充分發展。千萬不可教師讀一遍,幼兒跟讀一遍,這樣只會讓孩子學的無味,教師教的很累。
五、在簡單的遷移中創編散文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散文學習有創編要求,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要求,如:小班學習創編詞,中班學習創編句子,大班可以學習創編段等。在幼兒欣賞、理解、熟悉作品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參照散文作品的框架結構,在保留個另段落的基礎上,利用遷移性的原則,調動幼兒個人的經驗進行擴展想象,依照散文的結構進行簡單的遷移,創編出自己的散文詞、句、段等,拓展原作品意境。可以說,在簡單的遷移中創編散文是幼兒散文學習的第五步,是拓展、提升的環節。在這一步中,我們覺得要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散文結構是否適合幼兒創編。哪一個地方可以創編,可以創編到什么程度,等,教師都要做好一定的了解,對幼兒創編能達到的效果要有一個心理預期,不是說拿到什么散文都要求有這個環節,應該有選擇性、有針對性的引導幼兒創編。
例如:中班的散文《芽》,整個散文優美,詞句精練,并且有角色的互動,適合讓幼兒感受欣賞,就不適合幼兒創編,教師不能強求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增加這個環節,否則只會起到畫蛇添足的效果。
其次,創編內容是否簡單。是否是幼兒通過簡單的遷移就能夠做到的,孩子的經驗是有限的,直觀的,因此教師選用的創編點應該是簡單的,由簡單入手,適當累加,便于引導孩子進行經驗的遷移,幫助幼兒獲得成功感。
例如:散文詩《綠色的眼鏡》,《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等,內容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幼兒通過自己簡單的遷移就可以達成,容易獲得滿足。
最后,已有框架結構是否熟練。幼兒創編散文必須建立在對已有結構熟悉的基礎上進行,如果對創編結構已經達到熟練程度,那么就可以引導孩子遷移經驗,進行創編。但如果原有的節奏沒有掌握,那么就談不上還能舉一反三,進行遷移。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教師在一個散文活動還沒有讓幼兒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就讓幼兒仿編,導致無效,只能起到形式主義的反作用。我們說,一節課不求完整,但求有效,教師一定要讓幼兒在熟悉樣本的基礎上,幫助拓展,展開創編環節。超級秘書網
例如:在大班散文《蒲公英》教學中,教師如果整堂課只給幼兒欣賞了2遍,沒有跟誦環節,也沒有一個示范,就要求按照圖譜提示來又畫又編,最終導致幼兒只有一個答案,就是:“我不會”。
幼兒散文學習五步曲,它只是我們進行散文教學實踐的一些經驗和思考,它并不是一種模式,我們覺得教師更需要靈活的取舍,靈活的運用。在幼兒學習散文的五步曲中,我們更強調的是重視幼兒的生活經驗,重視文學作品的本身魅力,重視幼兒的感知學習,重視幼兒的體驗行為,重視幼兒的審美情趣等。如果你把握好了這些,我想,也就解決了散文教學中的“幼兒難學、教師難教”的難題。
參考文獻
1.黃云生.兒童文學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