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B系統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2 04:36: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EIB系統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EIB系統基本原理分析論文
摘要:文章從EIB系統基本原理的介紹出發,體現出EIB系統在應用中的獨特優越性。
關鍵詞:EIB系統原理應用
1EIB系統的由來
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工業自動控制領域對現場底層設備之間的通訊和控制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促使了現場總線技術的誕生。比較有代表性的有Profibus、FF、CAN、HART等,它們在全世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相對于對實時性、精確性及通訊效率等要求極高的工業自動化領域而言,建筑自動化領域的要求要低一些,從經濟成本角度考慮,上面那些造價昂貴的現場總線技術也并不非常適合于建筑領域。但是作為建筑本身的發展而言,隨著用戶對建筑提出的功能要求越來越高,滿足這些功能而使用的現代化技術也日益復雜,在所謂的智能建筑中就集成了現代的通訊技術、微電子技術等多項尖端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給建筑帶來了較重的建設成本壓力,其運行和維護的管理成本也越來越高,正是建筑對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應變性等各方面的不斷提高的要求成為建筑領域的現場總線技術標準——歐洲安裝總線(EuropeanlnstallationBus)技術產生和發展的基礎。
1990年,由7家德國著名的電氣產品制造商組成聯盟,制定了EIB技術標準并成立了中立的非商業性組織EIBA(EIBAssociate,歐洲安裝總線協會)。EIBA協會的成立極大地推動了EIB標準的發展,迄今為止,已有100多家制造廠商成為了EIBA的會員。按照開放的EIB標準生產能夠相互兼容和交互操作的各種元器件,各類產品品種多達4000多種,幾乎覆蓋了建筑中各個行業和各種用途的需要。經過十多年的發展,EIB不僅成為事實上的歐洲標準,也被成功地引人世界各地。2001年,EIB技術開始被引人中國,在短短的幾年內,以其優越的性能和質量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智能照明總線分析論文
摘要:通過EIB智能安裝系統在陜西師范大學新校區圖書館工程應用實例的分析比較,從系統設計、工程施工、綜合造價、系統功能、用戶界面等方面闡述了EIB智能安裝系統與其他控制系統的區別,探討了EIB系統目前的適用范圍和發展前景,并由此進一步推斷通用智能安裝系統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I-bus智能照明總線系統應用
1概述
陜西師范大學新校區圖書館為陜西師范大學長安新校區內建設的一座現代化圖書館,圖書館內建有一座的學術報告廳和數個多功能小會議室、圖書閱覽室等,總建筑面積44000m2。本工程采用了ABB公司的符合EIB國際總線標準的I-bus系統對圖書館內的學術報告廳、會議室、圖書閱覽室、藏書庫及公共照明部分進行智能照明控制,以達到功能多樣性、方便性、經濟性、靈活性、安全性、兼容性等傳統的安裝系統難以達到的要求。方便、節能、安全、人性化控制是I-bus系統應用在陜西師范大學新校區圖書館的目的。
陜西師范大學新校區圖書館作為陜西師范大學長安新校區內的一座大型公共建筑。該建筑內各功能空間面積較大,對照度的要求比較復雜,經常需要根據具體展品的要求變更照明系統,同時,還需要自動控制數量較多的電動窗簾、新風機組的啟停控制。該工程的主體建筑、結構、設備專業設計與裝潢設計存在較長的時間差,因此,在前期的設計過程中,選用的照明系統必須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如果采用傳統的樓字自控系統,則需要設置數量眾多的二次控制回路,在系統功能變更時,還需要調整二次回路,給控制箱設計、安裝、維護帶來難度,同時,由于增加了很多繼電器等元器件,造成工程造價昂貴,同時,由于傳統的樓宇自控系統僅能在固定的時間開啟照明燈具,全開全關,不能走到真正的人性化按照需求開啟,能源浪費比較大。而采用EIB智能安裝系統則能較好地滿足本工程照明控制系統的使用要求,均能安裝在終端照明控制箱內。而且EIB系統支持的總線拓撲結構豐富,系統容量較大,便于擴展和變更,各功能模塊采用標準導軌安裝,體積小、功能豐富、開發商有實力、總線協議開放、可以與樓宇自控系統融合,有協會組織支持,由較多的生產廠家,業主在產品的選型上有較多的選擇范圍,系統具有較好的性價比。采用了EIB智能安裝系統,在終端箱內預留足夠的標準安裝導軌,便于今后變更需求時擴容;外部公共部位的照明終端箱集中安裝在各區功能用房內,有利于調試、維護,減少了系統維護對讀者的干擾,避免了由于照明控制設備安裝在公共部位而被讀者誤操作帶來的不便,也避免了眾多的照明控制設備對裝潢工程的影響;在內部辦公區根據使用需要設置少量的現場情景控制開關,軟件控制界面基于Windows系統,使用直觀的圖形界面,提供對整個系統的集中控制,系統在大樓的控制中心能配合安全防范系統進行相關區域照明系統的聯動控制。
2I-bus系統介紹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節能設計探討
摘要:本文重點介紹了智能照明系統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簡單介紹了智能照明控制設計系統,闡述當前智能照明對建筑節能的重要意義,合理地分析了智能照明系統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智能照明系統控制;總線;i-bus系統設計
一、背景
隨著社會飛速發展和更新,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成為我國當前的重要任務。我國住建部計劃至2020年在建筑能耗領域,登上新的一級臺階。節能行動,刻不容緩。目前全球經濟正朝著一體化靠攏。歐美發達國家本身經濟的停滯不前,短期內很難有大型的品牌照明企業出現。并且環境保護成為全球化目標后,全世界的各個國家,特別是科學技術先進的地區,對于照明節能的需求將更為強烈,照明節能對于節約能源、保護生態系統、推動社會進步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數據顯示,我國是全球人均能源保有量最低的國家之一。能源的利用效率不足40%,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單位生產量的能源消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3倍。相關部門研究表明,我國能源效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直接經濟效益可達130億元。節能關鍵在于節電,我國或將成為節電市場的最大買家。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是專門針對照明而開發的先進的智能化系統,能夠節約大量的能源和資源,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因此,在實際工程中進行照明控制系統的節能設計勢在必行。
二、智能照明控制的工作原理
電子感應技術和利用電磁原理的調壓技術是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主要技術支撐,實時跟蹤系統的供電情況,對電路的電流值等進行自動調節,改善電路情況,從根本上提高功率因數,從而達到照明節能降耗的目的。在目前國際公認較為成熟的智能照明系統中,ABB公司的i-bus系統較為成熟,采用國際通用的EIB/KNX標準。采用總線網絡拓撲結構,是i-bus系統的主要工作原理,這使得系統具有10Mbit的通訊數率。使用線路耦合器對支線中的信號進行過濾,過濾后的信號進入主線,進而增加干線速率。因為IP局域網接口和EIB/KNX使用,所以使得數據可以在兩者間進行傳遞。IP網關可以高效地在KNX/EIB系統中進行數據的交換。I-bus總線不能接地,其具有屏蔽能力。開關控制模塊具有帶電檢測功能,可以檢測燈光回路的運行情況并且在故障時進行報警。主要應用領域為智能樓宇環境控制系統和智能家居控制系統,其主要控制功能為光控制、中央控制、電動窗簾控制、家居安防控制、溫度控制、AV控制系統信號監視等。
日趨老齡化社會的養老保險研究論文
摘要:伴隨著長壽風險的累積,養老保障型產品提供者管理長壽風險的壓力逐步凸顯,本文主要對比分析了不同長壽風險管理方法,并通過研究SwissRe死亡率證券和EIB/BNP長壽債券的設計,分析了各類養老基金通過資本市場實現長壽風險轉移與對沖管理的可能方式。
關鍵詞:養老基金;長壽風險;死亡率;長壽債券
一、人口老齡化及其發展趨勢
人口老齡化有靜態和動態兩個方面的含義。所謂靜態含義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動態含義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國際上通常認為,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1]。
世界人口年齡分布正發生深刻的變化,即年齡分布因死亡率和出生率下降而逐步轉向人口老齡化。預期壽命在近幾十年中快速增加,并且這一趨勢還將持續。歐洲1955年出生的男嬰的預期壽命為62.9歲,而今已達到70.5歲,女嬰則由67.9歲增至78.8歲。發展中國家的預期壽命增幅更大,例如中國上海的平均預期壽命的年增幅約為3.24個月,男性預期壽命已由1978年的70.69歲增至2009年的79.42歲,女性壽命已74.78歲增至84.06歲。由此人口結構也出現老齡化,如1950年的歐洲,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8%,預計在2050年時將達到28%,其中8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由1950年的1%上升至2050年的10%,亞洲和北美也有同樣的趨勢①。
二、長壽風險的內涵與影響
樓宇自控網絡設計特征論文
摘要:簡要介紹了樓宇自動化系統,分析了傳統集散控制系統和新興的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優缺點以及應用,并介紹了樓宇自控領域中流行的4種現場總線。說明了以太網技術的發展以及在樓宇自控領域中的最新應用情況,對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和以太網進行了比較。
關鍵詞:樓宇自動化控制網絡現場總線控制系統以太網樓宇自動化系統
目前日益流行的智能建筑(InteUigentBuidings)是建筑技術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信息社會的需要,也是未來建筑發展的方向。智能建筑主要由樓宇自動化系統(BuidingAutomationsystem,縮寫為BAS)、通信自動化系統(CAS)和辦公自動化系統(OAS)三大系統組成。其中,樓宇自動化系統是智能建筑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樓宇自動化系統是利用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通信技術構建的高度自動化的綜合管理和控制系統,將大樓內部各種設備連接到一個控制網絡上,通過網絡對其進行綜合的控制,這些設備包括空調、照明設備、電梯、消防設備、安防設備等等。它確保建筑物內的舒適和安全的辦公環境,同時實現高效節能的要求。
一、現場控制系統FCS的出現以及在樓宇自控中的應用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伴隨著計算機可靠性提高,價格大幅下降,出現了由多個計算機遞階構成的集中、分散相結合的分布式控制系統(DistributedControlSystem,簡稱DCS)。DCS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對生產過程進行集中監視、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一種綜合控制系統。它的測量變送儀表一般是模擬儀表,因此它屬于一種模擬數字混合控制系統,這種系統較以前的各種控制系統有了較大的進步。DCS在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也開始應用到樓宇自動化控制領域。但是DCS存在如下一些缺點:
(1)安裝費用高。采用一臺儀表、一對傳輸線的接線方式,導致接線龐雜、工程周期長、安裝費用高、維護困難;
自動化控制網絡技術發展論文
摘要:簡要介紹了樓宇自動化系統,分析了傳統集散控制系統和新興的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優缺點以及應用,并介紹了樓宇自控領域中流行的4種現場總線。說明了以太網技術的發展以及在樓宇自控領域中的最新應用情況,對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和以太網進行了比較
關鍵詞:樓宇自動化控制網絡現場總線控制系統以太網樓宇自動化系統
目前日益流行的智能建筑(inteuigentbuidings)是建筑技術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信息社會的需要,也是未來建筑發展的方向。智能建筑主要由樓宇自動化系統(buidingautomationsystem,縮寫為bas)、通信自動化系統(cas)和辦公自動化系統(oas)三大系統組成。其中,樓宇自動化系統是智能建筑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樓宇自動化系統是利用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通信技術構建的高度自動化的綜合管理和控制系統,將大樓內部各種設備連接到一個控制網絡上,通過網絡對其進行綜合的控制,這些設備包括空調、照明設備、電梯、消防設備、安防設備等等。它確保建筑物內的舒適和安全的辦公環境,同時實現高效節能的要求。
2現場控制系統fcs的出現以及在樓宇自控中的應用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伴隨著計算機可靠性提高,價格大幅下降,出現了由多個計算機遞階構成的集中、分散相結合的分布式控制系統(distributedcontrolsystem,簡稱dcs)。dcs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對生產過程進行集中監視、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一種綜合控制系統。它的測量變送儀表一般是模擬儀表,因此它屬于一種模擬數字混合控制系統,這種系統較以前的各種控制系統有了較大的進步。dcs在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也開始應用到樓宇自動化控制領域。但是dcs存在如下一些缺點:
(1)安裝費用高。采用一臺儀表、一對傳輸線的接線方式,導致接線龐雜、工程周期長、安裝費用高、維護困難;
智能家居總線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智能家居;總線;比較;特點
【論文摘要】:智能家居是未來家庭生活的發展趨勢,闡述了智能家居的基本概念,說明了智能家居中的總線技術的特點和意義,比較了幾種主要的總線技術,指出了項目研究的重點。
智能家居是現代社會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的目標是通過網絡等信息通信技術手段實現對家居電器等的智能控制,使其能夠按照人們的設定工作運行,而不論距離的遠近。智能化與遠程控制是智能家居的兩大特點。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個人開始了對智能家居的研究。
1.智能家居的概念
智能家居(SmartHome)是以家為平臺,兼備建筑、自動化,智能化于一體的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的家居環境。家居智能化技術起源于美國,最具代表性的是X-10技術,通過X-10通信協議,網絡系統中的各個設備便可實現資源的共享。因其布線簡單、功能靈活,擴展容易而被人們廣泛接受和應用。至今,X-10技術產品的銷售已超過兩億個,僅在美國一個國家,便有超過600萬個家庭在使用。自動化的智能家居不再是一幢被動的建筑,相反,成了幫助主人盡量利用時間的工具,使家庭更為舒適、安全、高效和節能。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無線網絡的發展,網絡化智能家居系統可提供遙控、家電(空調,熱水器等)控制、照明控制、室內外遙控、窗簾自控、防盜報警、電話遠程控制、可編程定時控制及計算機控制等多種功能和手段,使生活更加舒適、便利和安全。
GSM網絡優化研究論文
干擾是影響GSM系統通話質量以及掉話率、接通串等網絡指標的重要因素。GSM系統受到的干擾有多種,有上行的、下行的干擾,有同頻、鄰頻的干擾,但是總的來說GSM系統的干擾分為三大類即內部干擾、外部干擾和互調干擾,其中又以內部干擾最為常見和最難處理。內部干擾影響了網絡的正常運行,及時發現和減少來自系統內部的干擾是網絡優化的重點之一,也是提高用戶滿意度的重要措施之一。下面就介紹一下在日常網絡優化工作中常見的系統內部的干擾產生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內部干擾產生的原因
內部干擾是由于網絡規劃的不準確性、網絡運行環境的變化、工程維護中失誤,造成的相鄰小區的頻率干擾較大,從而影響掉話率、接通率、越區切換等指標,并進一步影響話音質量。
1.通常的內部干擾來自一下幾個方面:
頻點不干凈
頻率規劃或頻點選擇不正確,在較近距離內存在同頻、鄰頻現象。目前市區的站點分布越來越密,而分配給網絡的頻率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在頻串規劃時存在同頻,鄰頻的可能性,使用戶在同一地點收到相同頻點且載干比小于9dB或相鄰頻點且載干比小于一9dB的信號,在通話中產生嚴重的背景噪音甚至掉話。
智能家居總線分析論文
1.智能家居的概念
智能家居(SmartHome)是以家為平臺,兼備建筑、自動化,智能化于一體的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的家居環境。家居智能化技術起源于美國,最具代表性的是X-10技術,通過X-10通信協議,網絡系統中的各個設備便可實現資源的共享。因其布線簡單、功能靈活,擴展容易而被人們廣泛接受和應用。至今,X-10技術產品的銷售已超過兩億個,僅在美國一個國家,便有超過600萬個家庭在使用。自動化的智能家居不再是一幢被動的建筑,相反,成了幫助主人盡量利用時間的工具,使家庭更為舒適、安全、高效和節能。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無線網絡的發展,網絡化智能家居系統可提供遙控、家電(空調,熱水器等)控制、照明控制、室內外遙控、窗簾自控、防盜報警、電話遠程控制、可編程定時控制及計算機控制等多種功能和手段,使生活更加舒適、便利和安全。
2.智能家居中的總線技術
要實現家居的智能化,就必須實現家居的網絡化,使家居內的大部分電器設備能夠通過一定的方式連入網絡,從而實現這些設備的遠程控制和自動控制。家居電器的上網實質是網絡最后接入的1公里之內的問題,此類問題要求網絡可靠性高、信心量少,多個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強。就智能家居而言,如何把結構和性能不一的電器設備接入網絡,如何能夠實現這些設備的相互通信是在構建智能家居時主要考慮的問題,所以說,智能家居的關鍵技術其實就是網關技術和總線技術。文章主要討論的是其中的總線技術。
總線技術在智能家居行業當中,目前可以算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技術手段。在總線技術下生成的智能家居系統,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可擴展性,工程安裝也不是很復雜。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生成許多總線協議下的智能家居系統的價格也不是很高,目前市場的銷售情況也很不錯。
家用電器即插即用研究論文
摘要:目前國內市場推出的智能家居產品大多基于公司自定義的某種標準,由于未經長時間的應用驗證和業界的普遍認同,其技術有兩個明顯的缺陷:不同公司的產品無法互聯、互操;產品不具備即插即用功能——易用性差。本文遵循美國電子工業協會標準(EIA600,EIA721),參照微軟和消費總線委員會(CIC)的簡單控制協議SCP,以及家電即插即用技術規范(HomePnP)模型,給出了基于該技術規范的構建技術。HomePnP中傳輸協議的獨立性和上下文綁定等機制,使得不同廠家的家電互聯、互操和即插即用成為可能。
關鍵詞:HomePnPSCPCEBusEIA600,EIA721
智能家居要求家用電器經網絡(總線)實現互聯、互操和即插即用。目前,國內市場的相關產品大多基于自定義的某種技術規范,尚無得到廣泛認同的統一家電接口標準。從技術角度而言,更多意義上還是一種概念性產品。國家經貿委和信息產業部第七標準化小組將在2003年推出有關智能家居網絡系統的標準,其中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家電的接口規范。智能家居產業的健康發展有賴于這一標準和規范的指導。
國際上主流的家庭網絡標準有:美國的X10、消費總線(CEBus)、日本的家庭總線(HomeBus)、歐洲的安裝總線(EIB)。技術上并不先進的X10,只支持開關量,用于面板開關和繼電器類的簡單電器,但憑借價格低廉、性能可靠,尤其是它的易用性,一般用戶均能自行安裝,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450萬戶美國家庭采用X10,累計銷售了1.2億個模塊。1984年,美國電子工業協會(ElectronicsIndustryAssociationEIA)認為X10協議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生活的需要,并在1992年了CEBus(ConsumerElectronicBus)協議,其目標是建立一個針對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開放性協議。1994年,CEBus工業委員會(CIC)成立,其成員為國際知名廠商。2002年6月,微軟和CIC共同宣布支持基于CEBus的簡單控制協議SCP,SCP是微軟UPnP協議的子集。如果說X10是在低技術層次上,通過簡單的操作來達到產品易用性,則CEBus是在高技術層次上,通過家電的互聯、互操和即插即用來實現產品的易用性。HomePnP(HPnP)是CIC制定的基于公共應用語言(CommonApplicationLanguage,簡稱CAL)的家電系統相互協同進行互操的規范。HPnP不是一種語言,它為支持CAL的家電提供統一的應用規則來實現家電的即插即用功能。
1HPnP中傳輸協議的獨立性
傳輸協議的獨立性是HomePnP規范的最主要目標之一。HomePnP規范使生產廠家可以使用一個應用協議,并選擇合適的獨立的傳輸網絡(RF,PL,IR)。由于HomePnP計劃運行于已有的消費電子產品協議如CEBus和IEEE1394(FireWire)之上,所以它對下面的傳輸層只提出最少的要求,保持其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