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癥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06:47:3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病癥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茶葉病害發病癥狀及防治技術論文
論文關鍵詞茶葉;常見病害;發病癥狀;防治方法
論文摘要介紹茶樹常見病害即茶白星病、茶葉斑病、茶炭疽病、茶餅病的發病癥狀及其防治方法,以期為廣大茶農防治茶樹常見病害提供參考。
近年來,上白石鎮茶樹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茶樹品種多樣化,有黃觀音、金觀音、早春毫、溫州早等茶樹新品種。現在全球氣候變化大,高溫高濕的氣候使茶葉易發生病害。上白石鎮茶樹主要病害有茶白星病、茶葉斑病、茶炭疽病及茶餅病,現將它們的發病癥狀與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茶白星病
1.1發病癥狀
在春茶期發生,為害芽梢和有果的果皮。病斑呈褐色小點,暗紫褐色,病斑直徑0.3~2.0mm,圓形。大型病斑周圍呈暗紫褐色,中部灰褐色至白色。病原菌在病斑內以菌絲態越冬,翌春在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成為春茶期芽梢的初次侵染源。枝梢上病斑形成的分生孢子量比葉片上多。病斑上必須有水濕潤方可形成分生孢子,成熟的病斑用水浸漬4~6h后即可形成分生孢子。環境溫度為5~32℃時均可形成孢子,適宜溫度為12~18℃,降雨時分生孢子混在雨滴中進行傳播。
狂犬病癥狀表現
人被病犬咬傷以后,一般經過4~8周的潛伏期才發病,但短的只有8天,偶有長達1年以上者。潛伏期較短的多見于年齡幼小者;咬傷頭、頸、面、上肢者;咬傷較深者;病毒毒力較強者。外傷、受寒、勞累等也能促使患者提早發現。
全病程僅5~6日,病勢兇險,迅速惡化,自然痊愈者極罕見。患病后一般病程分3期:
1.前趨期有低熱、頭痛、疲倦、全身不適、煩躁不安和情緒不穩等現象。80%病人在早已愈合的被咬傷處,又出現疼痛;當溫度變化或氣流通過時,傷愈處感覺過敏,有疼痛、發冷、麻木、發癢,甚至有蟻行似的感覺。這時對強光、高聲敏感,肌張力增高,特別是咽喉肌肉有緊縮感,流口水。此期約1~4日。
2.興奮期興奮和恐懼是本期的突出表現,病人恐水、怕風,有發作性咽喉部和呼吸肌肌肉痙攣。每當喝水時,痙攣便發作,以至飲水難咽,并可引起呼吸困難,被迫把水吐出。結果病人極渴,但又怕喝水,甚至看到水或聽到水流的嘩嘩聲也引起發作。微風和扇扇也能引起痙攣發作。因此,我國古代民間均把犬咬傷后,用扇子扇病人而發生畏懼者診為狂犬病。此外,聲音、光亮、觸動等刺激也可引起痙攣發作,每次發作時病人煩躁、大汗淋漓、發熱、流涎滿口、聲音嘶啞,進而譫語、全身不自主地抽動、狂躁和昏迷交替,但發作的間歇期病人神智清楚。病人多死于痙攣發作中,此期一般持續1~4日。
3.麻痹期病人由狂躁不安轉入安靜,出現軟癱,以四肢為主,面部和咀嚼肌次之;病人表情淡漠、口閉不合、下頜下墜、失音,神智漸不清至昏迷死亡。此期僅約6~18小時。
大多數病人呈上述表現的暴躁型,極少數是麻痹型,從四肢麻痹發展到全身,迅速衰竭死亡。
綜述痤瘡病癥中醫藥臨床診療法
【摘要】綜合近年來的文獻報道,從臨床治療及實驗研究兩個方面闡述了痤瘡的研究進展,臨床治療包括辨證論治、選方用藥、內治與外治結合、飲食調攝,實驗研究主要探討了中草藥對痤瘡丙酸桿菌、皮脂分泌及性激素的影響。
【關鍵詞】痤瘡;中醫藥臨床;綜述
痤瘡是一種常見多發的皮膚病,多見于青春期男女,青春期過后大都可自然痊愈。痤瘡好發于面部、胸背部等處,形成粉刺、丘疹、膿瘡結節或囊腫。常伴有皮脂溢出,分布對稱。初起為毛囊口黑色圓錐形丘疹,擠壓可見黃白色半透明性蠕蟲樣脂栓排出。周圍可形成炎癥性丘疹,其頂端可形成結節囊腫,消退后遺留瘢痕或瘢痕疙瘩。
現代醫學認為,其病因為青春期性激素分泌亢進,刺激皮脂腺分泌過旺,使皮脂腺毛囊口阻塞形成脂栓,伴發細菌感染而發病。此病與微量元素鋅在發育期相對缺乏也有一定的關系,稱之謂“青年痤瘡”。
中醫學認為,過食肥甘厚味,脾胃濕熱內蘊上蒸;肺經蘊熱,外受風邪;或冷水漬洗,使血熱蘊結,均可釀成本病。近年來,在診治過程中,人們發現,用中醫藥治療痤瘡,療效明顯,且劑型多樣,副作用小,現就其研究進展闡述如下:
一、臨床研究
剖析男性不育慢性病癥臨床診療策略
摘要:男子不育癥是指男子婚后二年以上,且在女方無病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情況下與其長期同居而無子女者。近年來該病癥有不斷增加的趨勢。該癥病因病理復雜,治療困難。古今醫者均以頑癥、疑難癥而視之。祖國醫學對該癥有許多描述。如《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曰:“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諸病源候論·虛勞無子候》說:“泄精,精不射,但聚于頭,亦無子。”筆者多年來不斷探求男子不育的診治技巧,對該病的診治積累了一些臨床體會,茲敘述于下,以饗同道。
關鍵詞:男子不育癥臨床證治
一、辨證論治是取得臨床效果的關鍵
近年來由于受現代醫學的影響,對該病的治療多以對癥治療為主,而忽視了辨證論治的重要性,往往使效果很不理想。大體上該病可分為三個證型。
1.1濕熱下注型該型多見性欲減退,陽痿不舉,時有遺精,納呆口苦,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精液多表現為液化不良,死精子多。治以清化濕熱為先,再以滋陰補腎善后。清化濕熱可用四妙散,滋陰補腎以知柏地黃湯合七子填精湯為佳。
1.2陰虛火旺型該型多見睡眠不安,多夢易醒,陽事易舉,或早泄,遺精,頭暈心悸,神疲乏力,口苦口干,小便黃,舌質紅,脈細數。精液檢驗多表現為精液數量少,活力低下。治以滋陰降火、填精補腎。方用七子填精湯加減。藥用金櫻子、枸杞子、菟絲子、車前子、五味子、覆盆子、當歸、仙茅、知母、黃柏等。
探討玉米空稈病癥防治策略
摘要:總結了引起玉米空稈的原因,主要包括種植密度過大、施肥不合理、水分供應不足、授粉不均和病蟲危害等,并從因地制宜選用優良品種、實行合理密植、科學運籌肥水和加強田間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防止措施,以期為防止玉米空稈提供參考。
關鍵詞:玉米空稈;原因;防止措施
玉米生產過程中常出現不結穗或結穗不結籽粒空稈的現象,除先天性不育外,還有后天不育型,即植株上有效的雌穗不出花絲,不結籽粒。引起空稈的原因很多,主要和果穗分化發育期間玉米體內是否獲得充足的營養用于穗的發育有關。近幾年來東港市玉米空稈率在3%~36%,已成為影響玉米單產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玉米發生空稈的原因
1.1種植密度過大
對于同一品種,在同等施肥條件下,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大,玉米的空稈率逐漸增加。在同一塊地上,每個玉米品種都有適宜的栽培密度,栽培密度過大,造成田間郁閉,通風不良,光照不足,光合作用減弱,合成有機營養減少,因此空稈率增加。
溫室黃瓜病癥防治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溫室黃瓜;結瓜期;病癥;防治方法
論文摘要介紹溫室黃瓜結瓜期的主要病癥,即花打頂癥、瓜皮發黃癥、缺瓜癥、化瓜癥、脆葉癥、干葉癥、秧蔓“虛癥”、真菌病、細菌病等病癥,并針對上述病癥提出相應的防治方法,以供黃瓜種植戶參考。
日光溫室黃瓜結瓜期,因受水、肥、氣、溫、光的影響,棚與棚之間長勢不同,往往表現出影響產量的各種癥狀。現將黃瓜結瓜期常見的幾種不良癥狀的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花打頂癥
花打頂即瓜打頂,瓜蔓生長點內縮,葉色黑綠,幼瓜上揚而高出生長點,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同時產生障礙。這類蔓是一次性施肥過多(尤其是磷肥)或噴農藥量過大造成的。防治措施:一是重澆第1次水,隨水施入少量糞尿;二是在生長點噴赤霉素;三是追肥應少量多次。
2瓜皮發黃癥
行業企業文化病癥研究論文
[摘要]解析保健品行業的企業文化現狀及其危機,已成為當前中國保健品企業發展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中國保健品企業存在企業遠景失明癥、企業信用失缺癥、企業營銷短視癥、企業人才匱乏癥、行業制度混亂癥等病癥。對現存的各種企業文化病癥進行診斷分析和綜合治療,才能給保健品行業自己做好“保健”,并能使廣大的消費者健康。
[關鍵詞]保健品行業企業文化病癥診斷
中國保健品行業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品正以異乎尋常的速度飛入尋常百姓家,形成當前中國消費的一大景觀。然而,正是這樣一個本應充滿生機、朝氣的行業,近年來卻陷入所謂“五年生死時限”的企業文化怪圈,幾乎成了“病態行業”,嚴重困擾著諸多業內人士。
一、中國保健品行業企業文化病癥的外在表現
縱觀中國保健品行業企業文化,目前存在的最大病癥就是誠信文化危機。一些企業由于粗制濫造、夸大宣傳和違規營銷,一次次地被政府通報和媒體曝光。具體而言,中國的保健品行業企業文化面臨著以下嚴重的病癥和潛在危機:
1.夸大其詞、虛假偽劣的廣告文化漫天飛舞
茶葉病害發病癥防治論文
論文關鍵詞茶葉;常見病害;發病癥狀;防治方法
論文摘要介紹茶樹常見病害即茶白星病、茶葉斑病、茶炭疽病、茶餅病的發病癥狀及其防治方法,以期為廣大茶農防治茶樹常見病害提供參考。
近年來,上白石鎮茶樹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茶樹品種多樣化,有黃觀音、金觀音、早春毫、溫州早等茶樹新品種。現在全球氣候變化大,高溫高濕的氣候使茶葉易發生病害。上白石鎮茶樹主要病害有茶白星病、茶葉斑病、茶炭疽病及茶餅病,現將它們的發病癥狀與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茶白星病
1.1發病癥狀
在春茶期發生,為害芽梢和有果的果皮。病斑呈褐色小點,暗紫褐色,病斑直徑0.3~2.0mm,圓形。大型病斑周圍呈暗紫褐色,中部灰褐色至白色。病原菌在病斑內以菌絲態越冬,翌春在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成為春茶期芽梢的初次侵染源。枝梢上病斑形成的分生孢子量比葉片上多。病斑上必須有水濕潤方可形成分生孢子,成熟的病斑用水浸漬4~6h后即可形成分生孢子。環境溫度為5~32℃時均可形成孢子,適宜溫度為12~18℃,降雨時分生孢子混在雨滴中進行傳播。
豬鏈球菌病癥狀及綜合防治
摘要:隨著近些年來我國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生豬養殖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廣大養殖者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收益。但是在養殖生豬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感染一些疾病,影響到養殖的效果。豬鏈球菌病作為一種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常見的疾病,對其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就此進行討論。
關鍵詞:生豬養殖;鏈球菌病;臨床癥狀;綜合防治措施
豬鏈球菌病作為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在生豬受到感染之后會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特征。在這些復雜的臨床特征中,有些與其他豬病的發病特征較為相似,因此在進行診斷和治療時存在諸多困難。隨著養殖技術的不斷革新,通過采取各種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對這種疾病進行預防和治療。本文將就此進行研究。
1豬鏈球菌病的臨床癥狀分析
1.1出現敗血癥癥狀。這種癥狀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病較為突然。生豬一旦發病,其體溫會在較短時間內升高到40℃~42℃左右。在發病后的12h之內甚至過后耳尖會出現紫色瘀血,豬的頸部上端可見明顯充血現象。隨著病情的發展,生豬背部會大量充血,有些會有明顯出血點出現。發生這種疾病的生豬糞便較干且外部有白膜。病情嚴重的生豬其身體兩側發紫,出現氣喘、呼吸困難等現象。同時排出的尿液呈現出褐色,如果不進行及時治療會在2~3d內出現死亡現象。1.2出現腦膜炎癥狀。這種癥狀在哺乳期和幼齡仔豬中發生幾率較大。在生豬受到豬鏈球菌感染之后,由于這些仔豬抵抗力較差,就會引發腦膜炎。發生這種疾病之后仔豬的體溫升高,隨著病情的發展會表現出焦躁不安、轉圈、攤臥、四肢麻痹等臨床癥狀。如果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會在短時間內出現死亡。1.3引發關節炎癥狀。由豬鏈球菌病引發的關節炎的生豬在發病早期會表現出四肢關節腫脹的情況。在對病豬進行解剖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病豬的四肢腫脹處存在較多的淡黃色黏稠組織液。發生這種疾病的生豬食欲不佳。其體溫變化不太明顯,但是患有慢性關節炎的生豬會由于食欲下降導致其體型消瘦,影響正常出欄時間。雖然這種疾病的致死率較低,但是依然應該引起重視。1.4淋巴結化膿。這種臨床癥狀主要表現在病豬的咽喉處、頸部的淋巴結會出現腫脹,觸診時會引發生豬疼痛。同時此處的體溫較高。在生豬發病之后其食欲會下降。但是這種疾病致死率較低,在生長一段時間后,受到感染的淋巴結會逐漸成熟變軟,待其化膿后會逐漸潰破,經過一段時間的養護生豬會自動痊愈。但是與關節炎癥狀類似,雖然不會致死,但是由于發病后會影響進食,因此會導致生豬出欄時間延長。
2豬鏈球菌病的綜合防治措施簡介
剖析楊扇舟蛾病癥防治對策
摘要:通過觀察與調查,總結出楊扇舟蛾的形態特征、危害癥狀及發生規律,提出其綜合防治措施,以為楊扇舟蛾的監測與防治提供指導。
關鍵詞:楊扇舟蛾;楊樹;發生;防治
楊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又名白楊天社蛾、小葉楊天社蛾,屬鱗翅目舟蛾科扁舟蛾屬,是我國林木十二大害蟲之一。自2005年以來,楊扇舟蛾在濱州市濱城區的危害日趨嚴重,特別在梁才辦事處黃河灘區的張王、大鄭等村的楊樹上為害尤其嚴重。為此,濱城區梁才辦事處農技站成立了調查小組,對其進行認真的觀察與調查,并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防止楊扇舟蛾的進一步蔓延。
一、形態特征
成蟲:雄蟲體長13~17mm,翅展28~38mm;觸角單櫛齒狀。雌蟲體長15~20mm,翅展38~42mm,觸角單櫛齒狀。蟲體灰褐色,頭頂有一個橢圓形黑斑。臀毛簇末端暗褐色,前翅呈褐色,翅面有3條明顯的灰白色橫線,后翅無斑紋,色澤略淺于前翅,中間有一條橫線。雄蟲體色略深于雌蟲,觸角羽毛狀,雌蟲觸角短羽毛狀。卵:初產時橙紅色,孵化時暗灰色,圓形,底平似包子,直徑0.9mm左右。幼蟲:老熟幼蟲體長35~40mm,頭黑褐色,身體灰褐色,背面淡黃綠色,密被灰黃色長毛。腹部背面灰黃綠色,每節著生有環形排列的橙紅色瘤8個,其上具有長毛,兩側各有較大的黑瘤,其上著生白色細毛1束,向外放射,腹部第1、8節背面中央有較大的紅黑色瘤,臀板儲色。胸足褐色。蛹:長15~19mm,紅褐色,臀棘上的鉤刺長錨狀。繭:灰白色,橢圓形。
二、危害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