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電機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5 15:33: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大電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電力電子技術在大型風力發電機的應用
1電力電子器件在風力發電領域中的應用介紹
1.1IGBT。作為風力發電中最為重要的功率器件之一,IGBC的電壓源流器具備著關斷電流的主要作用,通過采用PWM技術來實現無源逆變,這對于直流輸電向無交流電源的負荷點送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風力發電過程中風速并不穩定,因此在風力發電的過程中IGBT模塊的溫度始終無法得到一個統一的調控,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會導致芯片與銅底片之間或者銅底片與基板之間焊接部分所承受的周期性負荷過高。針對這些問題,目前大力推廣IGBC的“H”型SPWM逆變器應用于風力發電中,其原理是通過控制其開關波形,對輸出的電流進行控制,并且改變初始角度來促使逆變器以功率因素為一的方式對電網輸送能源,這對于畸變因素有著良好的改進作用。1.2交直交變頻器。變頻裝置系統主要作用在于變頻恒頻風力發電系統中起到一個能量傳遞的作用,其中交直交變頻器能有有效克制交變頻器的輸出電壓諧波多問題,針對輸入測功率因數低以及功率元件數量過多等問題,起到一個控制策略的實現作用,其主要適用于變速恒頻雙饋電機風力發電系統以及無刷雙饋電機風力發電系統。并且在海上風電場采用電力電子變頻器還可以針對有功與無功的控制實現一個穩定維持,使其以最低的機械應力與噪音獲取最高的風能。1.3矩陣變換器。矩陣變換器一直是電力電子技術研究的熱門之一,在整個風力發電系統中有著較為開闊的發展前景,并且作為新型的交電源編花器,其對于交流電主參數的變換可以實現系統發方面的多角度實現,并且相對于風力發電系統中以往的變換器,其功能更加強大,可以通過調節輸出頻率,電流以及電壓等對變速恒頻實現控制,并且可以最大化的實現風能捕獲,與有功功率與無功功率的解耦控制。
2電力電子技術在風力發電中的應用研究
目前,隨著清潔環保資源的不斷研究與發展,除了水力發電以外,風力發電占據了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與研究的重要地位,并且風力發電是目前能夠具備大規模商業開發價值以及技術較為成熟的一種新能源。2.1風電并網技術應用。風電并網技術具備著良好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其是目前電子電力技術在風力發電研究中主趨勢之一,風電并網的運行與電力電子應用技術的研究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方式一直接與電網相連;方式二借助電力電子器件所組成的變換器實現與電網相連。首先,直接與電網相連接,可以在消耗與克制異步發電機并網瞬間所產生的強大沖擊流,在配有軟并網裝置的發電裝置上,通過在異步發電機定子與電網之間所嵌入的雙向晶閘管,實現并網后由一個接觸器來操作動合觸頭實現短接。目前我國采用最多的就是變速雙饋異步發電機與變速同步發電機進行風力發電研究,由于其結構特征與技術要求都十分高,勢必需要電力電子技術的支撐與改進。2.2變速恒頻發電系統在風力發電中的應用。風力發電最大劣勢就是不穩定,其穩定效果較差,目前我國風電并網較為常用的是異步店里發電機組運行模式,該運行模式主要應用的是風電并網技術,而風電并網技術最大的劣勢就是不穩定性,并且不易被控制,因此風力變化屬于自然因素,其自然因素具有不可抗力,風速與風向都無法實現人為控制,即使在未來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風速與風向可以實現人為操作,但是成本也會務必巨大,因此,在短時間內要想即采用風力發電還要改善這一不穩定因素所導致的種種問題,那么采用變速恒頻發電系統這一技術就十分重要,即使在風速與風力都不可逆的時候,風力與風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采用這一技術也可以穩定輸出功率的頻率,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如圖1所示。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技術而言,還存在很多難題亟待攻克,像是并網問題以及風機控制等方面的系統操作都對風力發電的未來發展有著一定的阻礙,要想更進一步的實現風力發電的最大值效益化,那么采用更加先進的電力電子技術與風力發電系統的融合十分重要。2.3恒速恒頻發電系統在風力發電中的應用。恒速恒頻系統所采用的是普通異步發電機,其主要是超同步狀態運行,并且我們常見的這一類風力機主要有三個葉片,在北方一些高山發電區域極為常見,其主軸系統通過高速軸與低速軸的齒輪箱相聯系而運轉。目前在我國恒速恒頻風電機組應用的較為普遍,該風電機組一般情況下不適用電力電子期間,主要應用可控硅來對電阻中的電流的速度進行調整,該風電機組雖然在國內應用交廣,但是也存在很明顯的弊病,由于該風電機組采用的是三葉式槳葉發電模式,等風速達到一定程度,假若風速達到最高值,那么槳葉運轉速度也會達到最高值,此時就會產生較高的機械應力,這時候風電機組的主軸,齒輪箱與發電機都會由于速度過快而產生磨損,這對整個發電系統都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損耗,此外恒速恒頻風電機組發電系統在運轉的過程中,即使是正常運轉對于電壓始終都無法提供支持,假設出現電網故障,那么將是全面癱瘓,這一直都是使用恒速恒頻發電系統較為嚴峻的難題之一,同時也作為普通異步電機的典型問題代表。
3電力電子技術在風力發電中的應用展望
首先風力發電的發展一直備受全球關注,并且作為全球可循環清潔環保資源其技術研究也在不斷加強,而要想風力發電發揮更大的效益與作用,那么結合現代科學的電力電子技術勢在必行,首先要解決目前所存在的問題,例如并網過程中由于風速與風力不穩定所導致的電流過大對發電裝置造成的磨損問題等,針對這些問題制作有效地應急方案跟處置方案,其次,風電機組如何實現固定風速運轉也是一直在攻克的難題之一,采用永磁多極同步發電機組所產生的交流電通過整流器轉變為直流電,雖然經過一定的技術改造進入了電網,減少了并網過程中的大量電流沖擊,但是系統穩定性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如何進一步提高我國電力電子技術在風電發電系統中的應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我國研制最大水電機組 單機容量將超70萬千瓦
單機容量超70萬千瓦,有望2020年面市
十七大代表、長江三峽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昨日上午在參加湖北代表團分組討論時透露,該公司正與武漢大學等高校聯合研制世界最大水電機組,單機容量超過三峽電站目前安裝的世界最大水電機組(70萬千瓦),并計劃在金沙江上游水電站投入使用。
李永安說,十七大報告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令人振奮。過去,有很多企業只注重引進外國先進設備,不注意引進先進技術,結果關鍵技術受制于人,吃了很多虧。三峽工程興建時,我們利用自己的市場優勢,促成發達國家核心技術全面轉讓。
在三峽左岸機組采購前,我國只有自主設計制造32萬千瓦水電機組的經驗。李永安透露,三峽總公司在左岸機組招標文件中明確要求“投標者必須向中國制造企業全面轉讓核心技術”。參與投標的外國企業接受了這些條件,國內企業東方電機股份公司、哈爾濱電機廠通過吸收、消化這些核心技術,只用8年時間就生產出了全國產化70萬千瓦水電機組。而如果完全依賴自主研發,從32萬千瓦到70萬千瓦通常需要30年時間。
在此基礎上,我國現在又開始自主研發更大容量的水電機組,這種容量連外國發達國家都還沒有。李永安說,這種世界最大水電機組有望在2020年前研制成功。
大型圓環形力矩電機裝配工藝設計研究
1裝配前的準備工作及裝配環境
因為力矩電機的轉子具有強磁場,所以要求裝配場地內必須清潔,不能有灰塵、毛絮、雜物等,特別是要對力矩電機的定子和轉子進行清潔防護,以保證圓環形力矩電機的裝配和使用精度。裝配前要對與之配合的機械零部件進行清潔,不允許殘留鐵屑等雜物,并將與裝配無關的鐵質零件和工具移出裝配區域。禁止用力拖拽電纜,電纜出線端部要做好絕緣處理。操作人員需將手表、手機及金屬飾品等取下,放置在安全區域內,防止由于強磁性而損壞。
2定子的裝配
我公司選用的力矩電機定子外徑φ2300mm,由于直徑過大制造和運輸比較困難,所以將整圓均勻分成9塊進行組合安裝。安裝定子時首先將9塊定子進行編號,并按順序放置在機械部件的安裝位置上,做好把合螺釘孔的裝配標記。裝配時要保證定子上的冷卻水孔與機械部件上的冷卻水孔對正,以保證能對定子進行正常的水冷卻,確保力矩電機的正常工作。定子內圓面與機械部件的垂直定位面保證0.04mm的間隙,并控制每塊定子之間的間隙均勻,間隙值約為0.4mm左右。在緊固定子把合螺釘前要將防水密封圈安裝在定子的密封槽內,注意槽上的棱角,避免劃傷密封圈,影響密封效果。緊固把合螺釘時要求使用力矩扳手,鎖緊力矩約為83Nm,按40%、70%、100%分3次進行鎖緊,鎖緊后配作銷釘孔,裝入銷釘。在定子的整個裝配過程中必須注意裝配環境的清潔,避免鐵屑等雜物吸附在定子上損壞線圈,如果有鐵屑等雜物已經吸附在定子上,可以使用橡皮泥將其取下。
3轉子的裝配
我公司選用的轉子外徑同樣為φ2300mm,與定子一樣,為了制造和運輸的方便,轉子也將整圓平均分成12塊進行組合安裝。因為轉子具有強磁場,所以每塊都帶有N極和S極標志,并且在安裝時必須N極和S極交替分布。裝配時轉子內圓面與機械部件的垂直定位面之間保證0.15mm間隙,這比定子間隙值要大一些,同時控制每塊轉子之間間隙均勻,約為0.4mm左右,這與定子要求相同。鎖緊轉子把合螺釘時同樣要求使用力矩扳手,鎖緊力矩約為83Nm,按40%,70%,100%分3次進行鎖緊,鎖緊后配作銷釘孔,裝入銷釘。因為轉子具有強磁場,所以在裝配過程中更要注意裝配環境的清潔,特別是永磁片部分更要注意保護。如果有鐵屑吸附到轉子上同樣可以使用橡皮泥取下,如果工具吸附上用手很難直接取下,這時可以使用木楔塊和錘子進行輔助,將工具與轉子進行分離取下。在存放轉子時注意不能疊放。
步進電機基本原理分析論文
步進電機是一種將電脈沖轉化為角位移的執行機構。當步進驅動器接收到一個脈沖信號,它就驅動步進電機按設定的方向轉動一個固定的角度(稱為“步距角”),它的旋轉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運行的。可以通過控制脈沖個數來控制角位移量,從而達到準確定位的目的;同時可以通過控制脈沖頻率來控制電機轉動的速度和加速度,從而達到調速的目的。步進電機可以作為一種控制用的特種電機,利用其沒有積累誤差(精度為100%)的特點,廣泛應用于各種開環控制。
現在比較常用的步進電機包括反應式步進電機(VR)、永磁式步進電機(PM)、混合式步進電機(HB)和單相式步進電機等。
永磁式步進電機一般為兩相,轉矩和體積較小,步進角一般為7.5度或15度;
反應式步進電機一般為三相,可實現大轉矩輸出,步進角一般為1.5度,但噪聲和振動都很大。反應式步進電機的轉子磁路由軟磁材料制成,定子上有多相勵磁繞組,利用磁導的變化產生轉矩。
混合式步進電機是指混合了永磁式和反應式的優點。它又分為兩相和五相:兩相步進角一般為1.8度而五相步進角一般為0.72度。這種步進電機的應用最為廣泛,也是本次細分驅動方案所選用的步進電機。
步進電機的一些基本參數:
純電動汽車電機驅動系統分析
當前推廣的新能源汽車,包括燃料電池汽車、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其中,純電動汽車因為顯著的環境效益和能源節約效益,尤其是在使用過程中無大氣污染物直接排放,所以受到國家層面的大力推動。純電動汽車主要由電機驅動系統、整車控制系統和電池系統3部分構成。其中,電機驅動系統的主要部件包括電機、功率轉換器、控制器、減速器以及各種檢測傳感器等,功能是將電能直接轉換為機械能。電機驅動系統作為純電動車行使過程中的主要執行結構,其驅動特性決定了主要駕駛性能指標[1]。因此,要改善純電動汽車的行駛性能,就需研究電機驅動系統的優化方案。
1電機驅動集成裝置
純電動汽車的電機驅動系統中,電機將電能轉換為動能以產生驅動轉矩,而減速器與電機傳動連接,在電機和執行機構之間起匹配轉速和傳遞轉矩的作用。目前,電機驅動系統的這3部分主要采用分體設計,然后由整車廠組裝成為一個整體。這種組裝形成的電機驅動裝置,整體體積一般很大,因而對空間需求也大。為使電機驅動裝置能便利地在整車機艙布置,現有的一種解決方案是集成關聯的電機驅動部件。如圖1所示,此新型裝置由驅動電機、控制器、減速器和連接軸等主要部件集成。在電機驅動集成裝置中,減速器位于驅動電機的第一端,且與其延伸出的輸出軸傳動連接。連接軸與減速器傳動連接,且沿驅動電機的側面向其第二端延伸。控制器位于連接軸的上方,與其連接的接線盒用于容置驅動電機的電源線和控制線[2]。減速器的連接軸沿驅動電機的側面延伸,使得整個電驅動裝置的長寬尺寸相對較少。由于連接軸的尺寸遠小于電機的尺寸,且其所處位置的高度相對較低,將控制器直接設置在連接軸上方,就實現整體高度的降低。相比于將控制器設置于電機的上方,此電機驅動集成裝置充分利用連接軸上方的空間,做到較小體積,因而對空間需求也小。
2定子鐵芯繞組絕緣隔離部件
純電動汽車的驅動電機由定子和轉子組成,通過它們的相對旋轉實現電能與機械能的轉換。定子由鐵芯和繞設在鐵芯上的繞組構成,是旋轉電機的固定部分。鐵芯上通常開設有安裝槽,繞組所包含的繞組導線則穿設在安裝槽中。為了確保繞組與鐵芯之間以及繞組導線之間的電氣絕緣,安裝槽內通常設置有絕緣隔離件。絕緣隔離件占據的槽內空間越大,安裝槽的槽滿率越小,旋轉電機的功率密度和轉矩也會越小。為提高繞組導線占據安裝槽內空間比例,現有的一種解決方案是減少鐵芯繞組電氣絕緣隔離件。如圖2所示,鐵芯的安裝槽中布設有多個導線組,多個導線組在安裝槽的深度方向逐個分布。傳統的絕緣隔離件通常由絕緣紙折彎成占據較大槽內空間的S型或B型。此新型絕緣隔離部件則利用同一安裝槽中依次兩兩分布的繞組導線相位基本相同的特點,將隸屬于同一個導線組的兩根繞組導線直接接觸,避免在兩者之間設置絕緣隔離件,進而采用絕緣折彎組件來絕緣隔離相鄰的兩個導線組及導線組與安裝槽的內壁[3]。由于同一個導線組內的兩根繞組導線之間無需設置絕緣隔離件,因此能減少安裝槽內的絕緣隔離部件所占據的空間,相應地提高繞組導線的布設空間,即安裝槽的槽滿率。
3并聯逆變功率模塊
磁懸浮電機替代傳統技術經濟分析
摘要:磁懸浮電機采用無接觸式磁軸承,避免了轉子與定子間的摩擦造成的功率損失,在使用成本方面,磁懸浮電機降低了維護過程的費用,同時避免了轉子磨損情況,大幅度的提升了電機的使用壽命,與此同時,較小的摩擦功損失提升了電機的能量轉化效率,提升了電機的使用經濟性,通過將磁懸浮電機目前技術現狀、使用成本與使用限制等因素的分析,得出結論,在使用效果與經濟性方面,部分領域磁懸浮電機相比傳統電機具有一定的優勢。
關鍵詞:磁懸浮電機;技術;經濟性;可行性分析
1緒論
磁懸浮電機是磁懸浮軸承電機的簡稱,磁懸浮電機與傳統電機的最大差別在于,磁懸浮電機采用磁懸浮軸承,代替傳統電機中的滾珠軸承或浮動軸承,在使用過程中,磁懸浮電機的轉子不與定子發生相對滑動,因此可以降低因滑動摩擦造成的功率損失,同時在維護時也無需額外對運動面進行潤滑維護,但是磁懸浮電機對溫度要求較高,過高的溫度會導致磁懸浮軸承失穩,影響轉子正常運行,同時,磁懸浮軸承需額外消耗電能,以維持其懸浮能力,磁懸浮電機是否能夠代替傳統電機,有必要從技術與經濟方面開展可行性分析。
2磁懸浮電機應用優勢分析
磁懸浮電機作為一種新型的電動機形式,一經推出即得到了良好的市場反饋,以下針對磁懸浮電機的應用優勢開展分析。
混合動力汽車雙電機驅動系統分析
1前言
為了有效降低汽車燃油消耗量和尾氣排放,滿足雙積分政策的要求,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進行推廣和研發混合動力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利用電池給電機提供動力來源,并通過電機來調節發動機的工作點,可以有效降低油耗和排放,進一步提高整車動力性和經濟性[1-2]。同時,混合動力汽車利用電機制動,借助新增零部件,可以進行有效的能量回收和能量管理,不同的混合動力系統構型方案可以實現不同的扭矩分配功能[3]。在構型方案上,混合動力汽車可以采用單電機動力系統構型也可以采用雙電機動力系統構型,而深混的混合動力系統多采用雙電機構型,以便實現全部的混合動力功能,比如串聯功能、并聯功能和串并聯混合功能等。本文通過對兩款典型的雙電機系統車型進行技術分析,包括構型方案、系統功能及工作模式等,旨在為后續混合動力系統開發提供借鑒意義。
2本田i-MMD雙電機系統構型
本田雅閣i-MMD(IntelligentMulti-ModeDrive)系統技術方案結構如圖1所示[4],其動力驅動系統主要包括2.0L發動機、驅動電機、發電機、離合器以及傳動機構等。其中,驅動電機、發電機以及離合器集成形成了電動耦合e-CVT,取代了傳統的變速箱,發電機始終與發動機相連,主要用于發電,驅動電機與驅動車輪相連,主要用于驅動車輛行駛,在制動的時候,電機可以回收能量對電池進行充電。雅閣混合動力汽車搭載了i-MMD雙電機系統,整車動力來源采用了以驅動電機為主,發動機為輔的設計,可以實現純電動、混合動力以及發動機直驅的模式功能。純電動模式下利用驅動電機驅動車輪;混動模式下發動機啟動通過發電機給驅動電機充電,再讓驅動電機驅動車輪;發動機直驅模式下離合器閉合,發動機作為動力源與傳動系相連驅動車輪。通過三種模式有效切換,使得車輛表現出了更為出色的動力與節油優勢。圖1i-MMD系統技術方案結構[4]
3本田i-MMD雙電機系統工作模式
3.1純電動模式驅動。在純電動模式下,動力系統能量傳遞如圖2中所示的箭頭方向。在這種模式下,發動機不工作,動力分離裝置離合器斷開,驅動車輛行駛的能量直接來源于動力電池,動力電池儲存的電能經由逆變器提供給驅動電機,驅動電機驅動車輛前進或者后退。在車輛制動時,所產生的能量將被回收充入動力電池內進行儲存。3.2混合動力模式驅動。在混合動力模式下,動力系統能量傳遞如圖3中所示的箭頭方向。在這種模式下,仍由驅動電機驅動車輪,雖然發動機工作但動力分離裝置離合器斷開,發動機只負責發電,不直接參與驅動,發動機運行在能發揮最高效率的轉速區間內,通過發電機向驅動電機輸送電能,產生足夠多的電能可以為動力電池充電。車輛需要急加速時,動力電池可以輸出額外的電能給驅動電機,使驅動電機瞬時產生大扭矩輸出。在車輛減速制動時,可為動力電池提供額外的能量回收。3.3發動機直驅模式驅動。在發動機直驅模式下,動力系統能量傳遞如圖4中所示的箭頭方向。在此模式下,發動機工作時動力分離裝置離合器處于閉合狀態,駕駛員直接控制油門,發動機輸出扭矩,并通過傳動機構將動力直接傳遞給車輪。動力電池一般情況下是處于待機狀態,為了在加速時候提供更大的動力,在需要大扭矩輸出的時候可提供電能給驅動電機,讓驅動電機和發動機共同驅動車輛。3.4模式切換控制。從整個系統的燃油經濟性上來講,在不同的工況下,采用合適的模式控制,使得發動機運行在最小有效燃油消耗率曲線上,通過三種模式之間的合理切換,可提高從發動機到驅動軸之間的能量傳輸效率。在起步和低速行駛時,采用純電動模式,以避免發動機在低負載工況下運行增加油耗。在中速行駛時,采用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模式為主適時切換,使發動機效率和電池充放電之間達成平衡。在高速行駛時,采用純電動模式和發動機直驅模式為主適時切換,能量的傳輸更加直接及效率更高。
單片機控制步進管理論文
步進電機是機電控制中一種常用的執行機構,它的用途是將電脈沖轉化為角位移,即當步進驅動器接收到一個脈沖信號,它就驅動步進電機按設定的方向轉動一個固定的角度(及步進角)。通過控制脈沖個數即可以控制角位移量,從而達到準確定位的目的;同時通過控制脈沖頻率來控制電機轉動的速度和加速度,從而達到調速的目的。其優點是結構簡單、運行可靠、控制方便。尤其是步距值不受電壓、溫度的變化的影響、誤差不會長期積累,這給實際的應用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它廣泛用于消費類產品(打印機、照相機)、工業控制(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醫療器械等機電產品中。
1步進電機原理簡介
步進電機是數字控制電機,它將脈沖信號轉變成角位移,即給一個脈沖信號,步進電機就轉動一個角度,因此非常適合于單片機控制。步進電機可分為反應式步進電機(簡稱VR)、永磁式步進電機(簡稱PM)和混合式步進電機(簡稱HB)。
步進電機區別于其他控制電機的最大特點是,它是通過輸入脈沖信號來進行控制的,即電機的總轉動角度由輸入脈沖數決定,而電機的轉速由脈沖信號頻率決定。
步進電機的驅動電路根據控制信號工作,控制信號由單片機產生。其基本原理作用如下:
(1)控制換相順序
汽車電機故障診斷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闡述了汽車電機故障診斷的特點和意義,并詳細介紹了多種汽車電機故障診斷的方法。
關鍵字:汽車電機故障方法
1.電機故障診斷的特點及實施電機故障診斷的意義
1.1電機故障診斷的特點
電機的功能是進行電能與機械能量的轉換,涉及因素很多,如電路系統、磁路系統、絕緣系統、機械系統、通風散熱系統等。哪一部分工作不良或其相互之間配合不好,都會導致電機出現故障。因此,電機故障要比其它設備的故障更復雜,其故障診斷所涉及到的技術范圍更廣,對診斷人員的要求也就更高。一般來說,電機故障診斷涉及到的知識領域主要有[20]:電機理論、電磁測量、信號處理、計算機技術、熱力學、絕緣技術、人工智能等。電機故障診斷的復雜性還表現在故障特征量的隱含性、故障起因與故障征兆之間的多元性。一種故障可能表現出多種征兆,有時不同故障起因也可能會反映出同一個故障征兆,這種情況下很難立即確定其真正的故障起因。另外,電機的運行還與其負載情況、環境因素等有關,電機在不同的狀態下運行,表現出的故障狀態各不相同,這進一步增加了電機故障診斷難度,所以要求對電機進行故障診斷首先必須掌握電機本身的結構原理、電磁關系和進行運行狀況分析的方法,即掌握電機各種故障征兆與故障起因間的關系的規律。
1.2實施電機故障診斷的意義
自動捆鈔機原理分析論文
摘要:介紹了五點式全自動捆鈔機的原理與實現,并給出了相應的硬件結構框圖和部分軟件框圖以及各種非正常情況的處理方法。 關鍵詞:五點式全自動捆鈔機可靠性
捆鈔機是金融系統中的辦公用品,其功能是將現鈔打把每百張紙幣為一把、打捆每十把為一捆,以便進行現鈔的清點、運輸和保存。國內的捆鈔機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機械式的,即通過杠桿、螺旋或液壓機械按壓后由手工捆扎,因此工作人員勞動強度較大,且操作不規范。第二類是半自動的,即用電腦控制實現其中連續的一個或兩個動作,然后在工作人員配合下完成捆鈔。第三類捆鈔機是全自動的,由工作人員把捆扎的現金放在工作臺上,按下自動捆扎鍵后,自動捆鈔機將完成全部動作。采用全自動方式可以真正地把操作人員從重復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同時大大提高效率。目前金融部門用的捆鈔機大部分是三點式的半自動捆鈔機,由于三點式捆鈔機會引起現鈔的丟張現象,因此金融部門要求捆鈔機能實現現金的五點捆扎。基于以上原因,開發了五點式的全自動捆鈔機,在實際應用中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1五點式全自動捆抄機的工作原理
五點式全自動捆鈔機連續捆鈔的動作可以分為兩步:第一步把現鈔進行橫向捆扎,第二步將現鈔進行兩次縱向捆扎。具體實現過程如下:
(1)將現鈔放在工作臺上,按下自動捆扎鍵,壓幣電機開始動作,將現鈔壓緊。當檢測到現鈔被壓緊時,壓幣電機停止工作。
(2)啟動進帶電機,進帶機構開始進帶,當帶頭碰到帶道上的“進帶到位”行程開關時,進帶電機停止工作。同時,凸輪電機開始動作,將帶頭壓住。壓好帶頭后,凸輪電機停止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