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7 07:05: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單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單片機探究論文

這些單片機的抗干擾性能大多數鄙人親自測試過,所用機器是上海三基出的兩種高頻脈沖干擾儀,一種是歐洲采用的標準,一種是日本采用的標準;日本的標準是高頻脈沖連續發出,脈沖寬度從50ns到250ns可調,歐洲采用的標準是脈沖間歇(間歇時間和發出時間可調)發出,脈寬也是從50ns到250ns可調;我們國家采用的是歐洲標準。

一般情況下,脈沖干擾這一項能夠耐受2000V以上就算不錯了(好像我國家電標準是1200V),有些可以達到3000V,于是很多人為此很得意。

單片機在高頻脈沖干擾下程序運行是否正常,或者說抗干擾是否通過,有些人以程序不飛掉,或者說“死機”為標準,有些人以不復位并且程序正常運行為標準。很多情況下,芯片復位程序是可以繼續運行的,表面上看的不是很清楚。我一般就看單片機在干擾下是否復位,復位了我就認為不行了。不復位并且程序正常運行當然比復位來說要好了。

好多人看到自己做的電路抗干擾達到2000V或者3000V就很高興,實際上芯片的抗干擾并不一定就很好。這里我不能不說一下日本的標準,高頻脈沖連續發出的形式。別小看一個連續和一個間歇的區別,實際上,大家如果有機會,用日本的標準測試一下你的芯片和電路,你就會發現,幾乎和歐洲標準差別很大很大,采用日本標準你會很傷心,因為大多數單片機過不了!

日本的標準是1600V。上面我提到的十幾家單片機:

意法的也就是ST的≥1800

查看全文

單片機中的Proteus軟件

一、Proteus仿真軟件在單片機教學中的應用

Proteus軟件界面友好,功能強大,直觀性好,在教學中引入Proteus仿真軟件,能彌補單片機理論教學的不足,使學生增強動手能力,培養學習興趣,消除對本課程的畏懼感。下面以基于單片機的數碼管靜態顯示數字“89C52”為例,介紹利用Proteus軟件實現電路的硬件設計、軟件調試與系統仿真,實現單片機控制電路的功能要求,完成對控制方案的驗證。1硬件設計本例中的CPU采用AT89C51單片機,顯示單元為5位數碼管,其中采用單片機的2位I/O口來控制數碼管的串行靜態顯示電路,將5位“89C52”的斷碼通過串行方式輸出到5片74LS164移位鎖存器的輸出端鎖存,并由5位數碼管顯示。學生根據實驗題目的控制要求及所需元器件在Proteus仿真軟件中設計出電路圖。在此過程中,能幫助學生更進一步了解單片機及外圍相關元器件的功能及引腳特點,鞏固硬件知識。2軟件設計(1)畫程序流程圖。學生根據實驗控制要求,整理好編程思路,在實驗冊上畫出程序流程圖,即可在Proteus仿真軟件上進行程序的編寫。(2)編寫源程序。本課程采用匯編語言教學,而Protues仿真軟件自帶匯編編譯器,可通過源文件菜單創建“ASM”源文件,打開相應文件的SourceEditer即可進行程序編寫,并編譯成HEX文件。3系統調試與仿真將編譯后生成的HEX文件載入到到單片機仿真系統中,通過調試菜單進行仿真機調試,即可看電路運行顯示效果,5個數碼管會從左到右依次顯示字符“89C52”。在電路仿真過程中,單片機及相應芯片的每個引腳都有電平指示,紅色代表高電平,藍色代表低電平,編程者即可對程序做最基本的判斷。當程序沒達到預期效果時,可根據引腳電平的變化判斷出程序出錯部分。Proteus系統中具有全速、單步、設置斷點等調試功能,當仿真結果與理論不相符時,學習者還可打開程序調試面板(8051CPUSourceCode)進行調試。

二、Proteus仿真軟件在單片機教學中取得的教學效果

(1)教學質量有很明顯的提高。在傳統的理論教學方法下學生普遍覺得單片機入門難,一開始就失去了學習的信心。而將Proteus引入到單片機教學課堂后,學生自己親自動手畫電路圖、編寫程序、調試程序,在其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單片機學習的抽象性,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教學質量明顯提高。(2)學生手腦結合,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明顯提高。Pruteus仿真軟件中的電路與實際硬件電路接近,仿真沒問題即可直接根據電路圖焊接電路板。如果在電路仿真上出了問題,學生可以通過調出示波器等仿真器測量波形等物理量,并對電路加以修改。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培養了設計電路、修改電路、調試電路的動手能力。

三、結束語

引入Proteus仿真軟件到單片機理論教學課堂上,其優點和教學效果是顯著的。這不僅減少了單片機教學的難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其以后的學習及工程設計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查看全文

單片機導游應用論文

凌陽單片機在電子導游器中的應用是小柯論文網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后的,凌陽單片機在電子導游器中的應用是篇質量較高的學術論文,供本站訪問者學習和學術交流參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目的,凌陽單片機在電子導游器中的應用的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因網絡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詳,敬請諒解,如需轉摘,請注明出處小柯論文網,如果此論文無法滿足您的論文要求,您可以申請本站幫您論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本文設計一種智能電子解說系統,具有智能化、個性化、高音質、實用性強等特點。讓游客按照設定的經典路線,選擇景點或展位的講解使每個觀眾不但得到每個展位、景點的完整信息,而且感受到高清晰、低噪聲的音響效果,電子旅游解說系統的出現,使看起來簡單的解說系統融入了科技的因素。

本文正是基于凌陽公司的SPCE061A單片機并采用A2000語音壓縮算法對語音信號進行了壓縮存儲以及播放。由游客控制選擇按鍵來播放語音,這樣大大降低了外面的干擾,使每個觀眾不但得到每個展位、景點的完整信息,而且感受到高清晰、低噪聲的音響效果。

關鍵詞:旅游;電子解說;電子導游;凌陽單片機

1緒論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發展,旅游業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節假日外出旅游已成為人們的首選。對大多數零散游客來說,希望有一種不受制于人的輔助導游手段,迫切需要一種攜帶方便、操作簡便的電子語音導游器。

查看全文

單片機應用分析論文

一、單片機的特點應用

單片機的特點主要有:高集成度,體積小,高可靠性;控制功能強;低電壓,低功耗,便于生產便攜式產品;易擴展;優異的性能價格比。目前,單片機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辦公自動化設備;單片機在機電一體化中的應用;在實時過程控制中的應用;單片機在日常生活及家用電器領域的應用;在各類儀器儀表中引入單片機,使儀器儀表智能化,提高測試的自動化程度和精度,簡化儀器儀表的硬件結構,提高其性能價格比;在計算機網絡和通信領域中的應用;商業營銷設備;單片機在醫用設備領域中的應用;汽車電子產品;航空航天系統和國防軍事、尖端武器等領域,單片機的應用更是不言而喻。

二、單片機開發中的幾個基本技巧

在單片機應用開發中,代碼的使用效率問題、單片機抗干擾性和可靠性等問題仍困擾著。現歸納出單片機開發中應掌握的幾個基本技巧。

1、如何減少程序中的bug。對于如何減少程序的bug,應該先考慮系統運行中應考慮的超范圍管理參數如下。物理參數:這些參數主要是系統的輸入參數,它包括激勵參數、采集處理中的運行參數和處理結束的結果參數。資源參數:這些參數主要是系統中的電路、器件、功能單元的資源,如記憶體容量、存儲單元長度、堆疊深度。應用參數:這些應用參數常表現為一些單片機、功能單元的應用條件。過程參數:指系統運行中的有序變化的參數。

2、如何提高C語言編程代碼的效率。用C語言進行單片機程序設計是單片機開發與應用的必然趨勢。如果使用C編程時,要達到最高的效率,最好熟悉所使用的C編譯器。先試驗一下每條C語言編譯以后對應的匯編語言的語句行數,這樣就可以很明確的知道效率。在今后編程的時候,使用編譯效率最高的語句。各家的C編譯器都會有一定的差異,故編譯效率也會有所不同,優秀的嵌入式系統C編譯器代碼長度和執行時間僅比以匯編語言編寫的同樣功能程度長5-20%。對于復雜而開發時間緊的項目時,可以采用C語言,但前提是要求你對該MCU系統的C語言和C編譯器非常熟悉,特別要注意該C編譯系統所能支持的數據類型和算法。雖然C語言是最普遍的一種高級語言,但由于不同的MCU廠家其C語言編譯系統是有所差別的,特別是在一些特殊功能模塊的操作上。所以如果對這些特性不了解,那么調試起來問題就會很多,反而導致執行效率低于匯編語言。

查看全文

單片機應用設計論文

1硬件設計

本設計采用MicrochipPIC16C54單片機,選用南通光電器件廠GR40101紅外發射二極管和GD1611硅PIN型光敏二極管作為紅外發射和接收器件,舟山海山電器有限公司生產的微型電機QDB-30-3.0作為泵液晶驅動。系統采用單鍵模式完成暫停、設定泵液量等功能。電路采用節電方式設計,待機電流小于100μA,并可提供微型電機所需的500mA負載電流,可監測電池電壓,欠壓報警。系統原理如圖1所示。

圖中TX(紅外發射管)、R1、R5、Q4組成紅外發射電路,單片機RA1口輸出一定頻率的脈沖控制三極管Q4的通斷,從而控制紅外發射管TX的發射頻率。由單片機RA3口為發射電路提供電源,是為了節能。當RA1口將要發射脈沖時,RA3口置高,發射電路加電。RX(紅外接收管)、R2、R11、R12、R13、R16、Q6、C3組成紅外接收電路,RX接收紅外脈沖,整形后由Q6放大。接收電路必須嚴格控制放大倍數,確保紅外反射接收距離在10cm左右。接收電路電源由單片機RB1口提供,在發射脈沖后,將RB1口置高。R6、R7、R8、Q3組成電池電壓監測電路,當電源電壓降到一定值時,Q3截止,單片機RB3口為高電平,欠壓報警。D2、D3、R9、R10、Q1、Q5組成電機供電電路,提供微型電機所需的3V電壓、500mA負載電流,當需驅動電機泵液時,由單片機RB2口輸出低電平,Q發射極為電機供電。D1、C4、Q2、R3組成電機控制電路,泵液時先為電機供電,然后單片機RA2口輸出高電平驅動電機運轉。LED為工作狀態指示燈,單一按鍵SW為多功能鍵,可完成設定泵液量、暫停、手動泵液等功能。

2軟件設計

本電路硬件設計通過控制各單元電路供電達到節能的目的,軟件上利用PIC單片機的休眼、看門狗溢出喚醒特性以及對發射脈沖個數的控制進一步降低能耗,使其待機電流小于100μA,4節4號堿性電池可提供15000次以上的使用次數或200天以上的使用時間。程序流程如圖2所示。

程序開始先對單片機各端口初始化,并設置好看門狗溢出時間,程序工作一個周期后,自動進入休眠模式,由看門狗溢出喚醒單片機進入下一周期。進入一個工作周期前,首先判斷是電池上電第1次工作,還是看門狗溢出喚醒單片機。如果是電池上電第1次工作,指示燈應給出指示,并對泵液量進行設定。進入工作周期后要判斷按鍵是否按下,若按下按鍵,則判斷是手動泵液還是暫停泵液器工作,這兩者靠按鍵時間長短決定。

查看全文

單片機應用論文

一、單片機的特點應用

單片機的特點主要有:高集成度,體積小,高可靠性;控制功能強;低電壓,低功耗,便于生產便攜式產品;易擴展;優異的性能價格比。目前,單片機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辦公自動化設備;單片機在機電一體化中的應用;在實時過程控制中的應用;單片機在日常生活及家用電器領域的應用;在各類儀器儀表中引入單片機,使儀器儀表智能化,提高測試的自動化程度和精度,簡化儀器儀表的硬件結構,提高其性能價格比;在計算機網絡和通信領域中的應用;商業營銷設備;單片機在醫用設備領域中的應用;汽車電子產品;航空航天系統和國防軍事、尖端武器等領域,單片機的應用更是不言而喻。

二、單片機開發中的幾個基本技巧

在單片機應用開發中,代碼的使用效率問題、單片機抗干擾性和可靠性等問題仍困擾著。現歸納出單片機開發中應掌握的幾個基本技巧。

1、如何減少程序中的bug。對于如何減少程序的bug,應該先考慮系統運行中應考慮的超范圍管理參數如下。物理參數:這些參數主要是系統的輸入參數,它包括激勵參數、采集處理中的運行參數和處理結束的結果參數。資源參數:這些參數主要是系統中的電路、器件、功能單元的資源,如記憶體容量、存儲單元長度、堆疊深度。應用參數:這些應用參數常表現為一些單片機、功能單元的應用條件。過程參數:指系統運行中的有序變化的參數。

2、如何提高C語言編程代碼的效率。用C語言進行單片機程序設計是單片機開發與應用的必然趨勢。如果使用C編程時,要達到最高的效率,最好熟悉所使用的C編譯器。先試驗一下每條C語言編譯以后對應的匯編語言的語句行數,這樣就可以很明確的知道效率。在今后編程的時候,使用編譯效率最高的語句。各家的C編譯器都會有一定的差異,故編譯效率也會有所不同,優秀的嵌入式系統C編譯器代碼長度和執行時間僅比以匯編語言編寫的同樣功能程度長5-20%。對于復雜而開發時間緊的項目時,可以采用C語言,但前提是要求你對該MCU系統的C語言和C編譯器非常熟悉,特別要注意該C編譯系統所能支持的數據類型和算法。雖然C語言是最普遍的一種高級語言,但由于不同的MCU廠家其C語言編譯系統是有所差別的,特別是在一些特殊功能模塊的操作上。所以如果對這些特性不了解,那么調試起來問題就會很多,反而導致執行效率低于匯編語言。

查看全文

單片機應用實踐教學探索

摘要:單片機這一門課程是高校廣泛開設的一項工程技術類課程,其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單片機系統分析、單片機設計以及初步產品開發等實際應用能力。而實踐教學則是工程技術專業應用能力培養的重要方法,與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息息相關。本文主要基于此背景,首先分析當前單片機教學的現狀,然后提出以能力為導向的單片機應用實踐教學具體措施,給相關教學工作者以參考。

關鍵詞:能力導向;單片機;應用實踐;實踐教學

單片機的優勢包括功能強、可靠靈活、成本低廉以及面向控制等,因此在工業控制、儀器儀表、家用電器以及電子通信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單片機教學課程是一門硬軟件結合,技術實踐性十分強的專業課程,實踐教學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各個學校都在研究分析應該怎樣施行以能力為導向的單片機應用實踐教學,并保證實踐的質量與效果。本文主要基于此,研究分析以能力為導向的單片機應用實踐教學。

一、單片機教學現狀

當前單片機傳統教學現狀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體現于以下方面:(1)教學內容與課堂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過于側重理論知識的完整具體,而忽視了實踐內容環節,以至于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脫節。(2)實踐教學體系中的內容十分單一,大多是驗證性的實驗,并沒有過多涉及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與開發等方面的實踐教學。(3)實訓內容教學環節缺乏綜合性、工程性與創新性,以至于學生不知道應該怎樣去設計方案、選擇模塊以及設計電路。總結來講,傳統單片機應用教學偏向于“知識本位”,過于重視知識教學的系統完整性,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且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落后,不利于學生單片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這一狀況,實現以能力為導向的單片機應用實踐教學模式[1]。

二、以能力為導向的單片機應用實踐教學具體措施

查看全文

單片機實驗系統設計論文

摘要:為了在實驗室模擬工業場合,研究和解決工業現場檢測和控制問題,設計了一種基于AT89C51的單片機綜合實驗系統.以單片機為核心,通過A/D和D/A轉換模塊實現模擬量的采集和控制,利用按鍵控制模塊完成系統參數設置,利用液晶和可編程時鐘等模塊進行采集數據和時間等的顯示,通過串行通信模塊、RS232和RS485總線實現單片機與計算機的通信,通過仿真機在線編寫、調試和修改單片機程序.結果表明系統能夠進行多路模擬信號的采集、處理、顯示、控制和遠距離通信,而且采集數據正確率高、通信實時性強,控制可靠.

關鍵詞:單片機;串行通信;總線;計算機;接口

隨著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論文工業過程的智能化、自動化監測與控制系統的應用日益廣泛.單片機系統由于其抗干擾性能較好被大量應用到工業過程控制的各個領域。因為工業現場環境較惡劣,單片機系統在使用過程中通常會出現一些設計時想不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這就需要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因此,有必要設計一套單片機綜合實驗系統,根據工業現場反饋的各種問題,隨時對系統中的功能模塊進行實驗研究和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本文設計的這套單片機綜合實驗系統具有自動采集多路模擬量、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和顯示、根據設定的參數自動調節和控制輸出、與計算機進行遠距離數據通信等功能.

1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綜合實驗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89C51單片機及其仿真系統,溫度、壓力等模擬量傳感器及其接口電路,A/D轉換模塊,數據存儲模塊,按鍵控制模塊,日歷時鐘模塊,看門狗電路模塊,FP—GA模塊,液晶顯示模塊,通信模塊及上位計算機,其組成框圖如圖1所示.系統采用89C51單片機作為主控芯片,A/D轉換模塊將多路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外部數據存儲模塊為該系統采集的數據提供存儲空間;按鍵控制模塊向CPU傳回鍵值,用來設置和調節系統參數;日歷時鐘芯片不僅可以給系統提供準確的時間,而且為系統提供掉電保護功能;看門狗電路模塊為系統提供了精確復位和低電壓監控功能,一旦系統出現故障或程序跑飛,它就可以在超時周期之后使CPU復位,提高系統的整體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FPGA模塊是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通過編程可將它作為多種數字邏輯器件使用;LCD液晶顯示模塊可以同時顯示多行字符及自造圖形,主要用來顯示采集到的數據、系統時間等;兼容RS485和RS232兩種協議的全雙工串行通信接口,可以與上位計算機進行遠(約1200m)近(約15m)距離的數據通信[1];上位計算機將接收的數據進行存儲、顯示、繪制模擬曲線、打印曲線和數據文件,按照用戶的具體要求作進一步的數據分析和處理,同時發送控制參數,對被測對象的溫度、壓力等進行控制和調節.

2系統硬件設計

查看全文

中職單片機課程實踐分析

1大幅度革新教學內容

經過分析學生的就業情況和對相關企業的調研,我們發現傳統單片機課程的教學內容已不符合社會對中職生的要求。傳統的中職單片機課程的教學內容基本采用高等院校單片機課程的壓縮版,把大部分的教學課時安排在掌握單片機的內部結構和軟件編程上。而現實的情況卻是:軟件編程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抽象思維能力,這對現在的中職生來說難度偏大;學生畢業后只有極少數人從事單片機軟件編程工作;而對中職生更為實用的以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的電路系統的安裝調試與故障診斷排除,反而安排的教學課時不多。我校單片機課程改革前的情況基本也是這樣。在學期初,先安排6個課時讓學生在電子線路實訓室完成整個實訓電路板的焊接和調試,接下來的課時都安排在計算機機房進行一個個具體項目的軟件編程學習與訓練。在每個項目的硬件電路原理、軟件指令分析中,我們會采用proteus虛擬仿真輔助教學,盡量使教學內容形象、直觀。但教學效果也不太理想,大部分學生在課程結束都還是不能掌握簡單程序的編寫。我校就業辦統計的數據顯示,近4年來,我校每年約300人的電子類畢業生中,從事單片機軟件開發的不超過10人。為適應企業對中職人才需求的變化,我們對單片機課程內容進行大幅度的革新。從2011級開始,我們把這門課拆分為一門必修課和一門選修課。必修課中,大幅度削減軟件編程的內容,只要求學生掌握對I/O端口的編程控制;重點學習單片機電路的安裝調試和故障診斷排除;把課程拓展為大單片機課程,以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融入模電、數電、傳感器、顯示器等內容。選修課中,全校只開設一個班,主要加強單片機的軟件編程,對單片機感興趣、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選修,給學生進一步學習提升的機會,也為培養優秀學生參加單片機技能競賽提供支持。

2構建基于項目制作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將課程的知識體系打散,把知識點、技能點融入到各個具體的項目中;讓學生在“做”這些項目制作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動手體驗,從而掌握相應的知識與技能,達到“學”的目的。以此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緊密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在必修課中,按照實用、有趣的原則,我們設計了6個項目,如下表1所示。我們把單片機課程的知識點、技能點融入到以上項目中。比如,項目四貪吃蛇游戲機,包括的知識點、技能點如下:知識點:(1)按鍵、LED點陣、蜂鳴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2)矩陣鍵盤電路、LED點陣驅動電路、蜂鳴器驅動電路的工作原理。技能點:(1)按鍵、LED點陣、蜂鳴器的質量檢測;(2)矩陣鍵盤電路、LED點陣驅動電路、蜂鳴器驅動電路的安裝調試和故障診斷排除;(3)STC-ISP軟件的使用。我們就是通過這些生動、有趣的制作項目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愉悅的精神狀態中完成項目任務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檢修,并從中掌握相應的知識與技能,養成良好的職業安全習慣。

3研制配套的實訓裝置

為實現以上的項目,我們研制了相應的實訓裝置。實訓裝置包括兩大部分:單片機實訓電路板和小車底盤。實訓電路板需學生安裝調試,每人一套,歸學生所有。這樣學生在課室、宿舍都可以進行實訓操作,無形中增加了實訓時間,擴大了實訓空間。出于經濟考慮,部分貴重元件和小車底盤則由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提供給學生使用。為提高實訓電路板使用的靈活性,我們設計的實訓電路板采用積木式、模塊化設計,學生不僅可以用這些模塊完成課程設定的項目任務,還可以利用它們制作自己感興趣的小產品。我們的實訓電路模塊包括:最小系統模塊、4獨立按鍵模塊、6矩陣按鍵模塊、兩位數碼管顯示模塊、8×8LED點陣模塊、LCD1602顯示模塊、溫度測量模塊、繼電器模塊、蜂鳴器模塊、小車驅動模塊、小車循跡模塊、小車測速模塊以及小車底盤一個。小車底盤采用帶兩減速電機底盤,上面介紹的驅動模塊、循跡模塊、測速模塊分別獨立安裝,然后組裝到小車底盤合適的位置中;其他所有的模塊都安裝在一塊電路板上。這電路板上的每個模塊都可獨立工作,接口用插針引出,模塊與模塊之間采用杜邦線連接。

查看全文

單片微機檢測儀分析論文

摘要介紹一種以單片微機為核心的可測量壓力的新型智能儀器。該檢測儀可消除現在普遍使用的現場安裝壓力表或短距離毛細管傳輸壓力表所存在的觀察不便的缺陷,具有測量準確、能減輕值班人員勞動強度、可遠距離傳送測量數據進行集中監控等優點。

發電廠(站)的壓力參數包括發電機、汽輪機、水輪機等旋轉機械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需要測量的各處油壓、汽壓或水壓。由于這些壓力參數可以反映出旋轉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所以只有準確地加以測量,才能使上述設備的正常運行有保障。現在發電廠(站)使用的各種壓力測量儀,一般都采用現場安裝壓力表或短距離毛細管傳輸壓力表,需要安裝在要測量的壓力現場附近,由值班人員定時巡查記錄。這樣的測量方式,不但值班人員勞動強度大,而且無法做到隨時觀察各處壓力參數的變化,難以預防事故發生于未然。

本文介紹的單片微機壓力檢測儀,是一種能夠遠距離測量壓力參數的智能儀器。在單片微機的管理下,檢測儀的測量過程完全是自動進行的,工作狀態的轉換操作也非常簡單,測量結果既可以用顯示器顯示或打印機打印,也可以送至上位計算機進行遠距離集中監控,便于實現發電廠(站)管理的自動化和現代化。

1電路的構成和原理

檢測儀共有8路檢測通道,各路通道的模擬放大電路及基準電源電路均相同,而壓力傳感器的輸入則按實際需要選擇不同量程的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分別為各路壓力檢測通道的測壓元件,當壓力作用于傳感器時,芯片上的電橋在壓力的作用下出現不平衡,輸出正比于壓力變化的電壓信號,基準電源采用恒流源電路給電橋供電。從傳感器輸出的信號是比較小的,須經過模擬放大電路放大。為了消除放大電路的輸出端的溫漂,采用了基本差動運算放大電路。

由于檢測儀具有對多路測壓點進行自動巡回檢測的功能,所以需用自動轉換開關對多個壓力傳感器送出的信號進行選取。為此,采用了CMOS8選1多路模擬開關(選用4051),由它控制8路通道的通斷狀態,相當于一個單刀八擲開關。從多路轉換開關輸出的信號是模擬量,在把它輸入單片機運算處理之前,必須先轉換成數字量,完成這一功能的電路就是A/D轉換器。檢測儀使用了MC1433雙積分型A/D轉換器,其工作原理是將輸入電壓變換成與其平均值成正比的時間間隔,然后用計數器記下此時間間隔內的時基脈沖的數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