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栽培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2 04:11: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杜仲栽培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杜仲栽培

杜仲栽培管理論文

摘要:杜仲為我國特有經濟林樹種之一。從播種繁育、造林、撫育管理、皮葉的采收與貯藏等方面介紹了杜仲的栽培管理技術,以期促進杜仲的栽植生產。

關鍵詞:杜仲;栽培;管理;采收

杜仲為落葉喬木,是我國特有經濟林樹種之一。杜仲皮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益腰膝、除酸痛、降血壓等功效;杜仲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及人體需要的10余種元素;杜仲除木質部外均含有重要的工業原料杜仲膠,其具有良好的絕緣性和粘著性,廣泛應用于電器工業、化學工業和電訊器材工業;杜仲干直,枝葉茂密,根系發達,樹姿優美,適應性強;既是優良園林綠化樹種,又是丘陵山地和平原造林的重要經濟林樹種?,F將杜仲育苗、栽培管理及采收技術總結如下。

1播種繁育

杜仲播種育苗一般春、秋播均可,但以春播為多。播種的圃地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播種前要對圃地進行翻耕凍垡,并做成寬1m、高15~25cm的苗床。同時,結合翻耕,施腐熟有機肥30t/hm2。為了減少地下害蟲,還可適量施生石灰、福爾馬林等對圃地進行消毒。為保證種子純度和質量,提高發芽率,播種前要精選種子,并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將種用30℃左右的溫水浸泡2~3d,每天換水2次,待種子吸水膨大時,撈出晾干,即可播種。杜仲播種常采用條播方法,播種溝深3cm,行距20~25cm,用種量一般為150~225kg/hm2。播種后覆1~2cm細土,并澆水蓋草保墑。種子出芽后,要趁陰天或傍晚揭草,幼苗在生長過程中要及時進行除草。當幼苗長出2~4片真葉時,要進行間苗,并進行第1次追肥,施用尿素22.5~30.0kg/hm2,此后每月結合除草追肥1次,并逐漸增加施肥量,最后1次追肥應在立秋前進行,以鉀肥為主。當幼苗形成5~6片真葉時,結合間苗進行移稠補稀,保留30~45萬株/hm2左右。

2造林

查看全文

杜仲栽培管理技術論文

論文關鍵詞杜仲;栽培;管理;采收

論文摘要杜仲為我國特有經濟林樹種之一。從播種繁育、造林、撫育管理、皮葉的采收與貯藏等方面介紹了杜仲的栽培管理技術,以期促進杜仲的栽植生產。

杜仲為落葉喬木,是我國特有經濟林樹種之一。杜仲皮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益腰膝、除酸痛、降血壓等功效;杜仲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及人體需要的10余種元素;杜仲除木質部外均含有重要的工業原料杜仲膠,其具有良好的絕緣性和粘著性,廣泛應用于電器工業、化學工業和電訊器材工業;杜仲干直,枝葉茂密,根系發達,樹姿優美,適應性強;既是優良園林綠化樹種,又是丘陵山地和平原造林的重要經濟林樹種?,F將杜仲育苗、栽培管理及采收技術總結如下。

1播種繁育

杜仲播種育苗一般春、秋播均可,但以春播為多。播種的圃地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播種前要對圃地進行翻耕凍垡,并做成寬1m、高15~25cm的苗床。同時,結合翻耕,施腐熟有機肥30t/hm2。為了減少地下害蟲,還可適量施生石灰、福爾馬林等對圃地進行消毒。為保證種子純度和質量,提高發芽率,播種前要精選種子,并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將種用30℃左右的溫水浸泡2~3d,每天換水2次,待種子吸水膨大時,撈出晾干,即可播種。杜仲播種常采用條播方法,播種溝深3cm,行距20~25cm,用種量一般為150~225kg/hm2。播種后覆1~2cm細土,并澆水蓋草保墑。種子出芽后,要趁陰天或傍晚揭草,幼苗在生長過程中要及時進行除草。當幼苗長出2~4片真葉時,要進行間苗,并進行第1次追肥,施用尿素22.5~30.0kg/hm2,此后每月結合除草追肥1次,并逐漸增加施肥量,最后1次追肥應在立秋前進行,以鉀肥為主。當幼苗形成5~6片真葉時,結合間苗進行移稠補稀,保留30~45萬株/hm2左右。

2造林

查看全文

杜仲栽培綜合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杜仲栽培;綜合開發;調研;思考

論文摘要對杜仲研究的概況和景德鎮市杜仲產業發展概況進行了介紹,對景德鎮市杜仲產業調研結果進行了分析,對當地如何進一步發展杜仲產業提出了建議。

景德鎮市位于江西省的東北部,全市有林業用地面積35.47萬公頃。屬亞熱帶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山地基石為千枚巖、石灰巖,土壤為黃紅壤。野生和散生杜仲遍布全市鄉村,是種植杜仲得天獨厚的好地方。由于我市氣候有利于杜仲生長,具有優良品種,又有一定規模的杜仲基地,加上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引導,杜仲栽培必將成倍增長,產量、質量和綜合開發的經濟效益也一定會取得突破性發展。

1杜仲的用途與開發現狀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屬杜仲科(Eucommiaceae),僅1屬1種,是我國特有的名貴經濟樹種,全樹都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杜仲作為中藥材,在中國、東南亞及世界華人當中長期盛行。近代研究發現杜仲在降低血壓、增強人體免疫機能、抗疲勞、抗衰老、抗癌、預防骨質疏松等方面具有良好療效,被美國哈佛大學胡秀英教授譽為世界最高質量的天然降壓藥,美國、俄羅斯宇航家也把杜仲作為宇航保健品。據資料介紹,日本某公司1994年杜仲茶產值近100億日元,杜仲葉2200t,日本杜仲茶也已銷售到香港市場,貴州遵義的杜仲茶已出口到日本、歐洲等國家。杜仲的保健作用正在被世界所認識和接受。

查看全文

景德鎮杜仲栽培技術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杜仲栽培;綜合開發;調研;思考

論文摘要對杜仲研究的概況和景德鎮市杜仲產業發展概況進行了介紹,對景德鎮市杜仲產業調研結果進行了分析,對當地如何進一步發展杜仲產業提出了建議。

景德鎮市位于江西省的東北部,全市有林業用地面積35.47萬公頃。屬亞熱帶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山地基石為千枚巖、石灰巖,土壤為黃紅壤。野生和散生杜仲遍布全市鄉村,是種植杜仲得天獨厚的好地方。由于我市氣候有利于杜仲生長,具有優良品種,又有一定規模的杜仲基地,加上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引導,杜仲栽培必將成倍增長,產量、質量和綜合開發的經濟效益也一定會取得突破性發展。

1杜仲的用途與開發現狀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屬杜仲科(Eucommiaceae),僅1屬1種,是我國特有的名貴經濟樹種,全樹都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杜仲作為中藥材,在中國、東南亞及世界華人當中長期盛行。近代研究發現杜仲在降低血壓、增強人體免疫機能、抗疲勞、抗衰老、抗癌、預防骨質疏松等方面具有良好療效,被美國哈佛大學胡秀英教授譽為世界最高質量的天然降壓藥,美國、俄羅斯宇航家也把杜仲作為宇航保健品。據資料介紹,日本某公司1994年杜仲茶產值近100億日元,杜仲葉2200t,日本杜仲茶也已銷售到香港市場,貴州遵義的杜仲茶已出口到日本、歐洲等國家。杜仲的保健作用正在被世界所認識和接受。

查看全文

杜仲栽培技術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杜仲;栽培;管理;采收

論文摘要杜仲為我國特有經濟林樹種之一。從播種繁育、造林、撫育管理、皮葉的采收與貯藏等方面介紹了杜仲的栽培管理技術,以期促進杜仲的栽植生產。

杜仲為落葉喬木,是我國特有經濟林樹種之一。杜仲皮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益腰膝、除酸痛、降血壓等功效;杜仲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及人體需要的10余種元素;杜仲除木質部外均含有重要的工業原料杜仲膠,其具有良好的絕緣性和粘著性,廣泛應用于電器工業、化學工業和電訊器材工業;杜仲干直,枝葉茂密,根系發達,樹姿優美,適應性強;既是優良園林綠化樹種,又是丘陵山地和平原造林的重要經濟林樹種?,F將杜仲育苗、栽培管理及采收技術總結如下。

1播種繁育

杜仲播種育苗一般春、秋播均可,但以春播為多。播種的圃地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播種前要對圃地進行翻耕凍垡,并做成寬1m、高15~25cm的苗床。同時,結合翻耕,施腐熟有機肥30t/hm2。為了減少地下害蟲,還可適量施生石灰、福爾馬林等對圃地進行消毒。為保證種子純度和質量,提高發芽率,播種前要精選種子,并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將種用30℃左右的溫水浸泡2~3d,每天換水2次,待種子吸水膨大時,撈出晾干,即可播種。杜仲播種常采用條播方法,播種溝深3cm,行距20~25cm,用種量一般為150~225kg/hm2。播種后覆1~2cm細土,并澆水蓋草保墑。種子出芽后,要趁陰天或傍晚揭草,幼苗在生長過程中要及時進行除草。當幼苗長出2~4片真葉時,要進行間苗,并進行第1次追肥,施用尿素22.5~30.0kg/hm2,此后每月結合除草追肥1次,并逐漸增加施肥量,最后1次追肥應在立秋前進行,以鉀肥為主。當幼苗形成5~6片真葉時,結合間苗進行移稠補稀,保留30~45萬株/hm2左右。

2造林

查看全文

杜仲栽培管理與采收技術論文

摘要:杜仲為我國特有經濟林樹種之一。從播種繁育、造林、撫育管理、皮葉的采收與貯藏等方面介紹了杜仲的栽培管理技術,以期促進杜仲的栽植生產。

關鍵詞:杜仲;栽培;管理;采收

杜仲為落葉喬木,是我國特有經濟林樹種之一。杜仲皮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益腰膝、除酸痛、降血壓等功效;杜仲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及人體需要的10余種元素;杜仲除木質部外均含有重要的工業原料杜仲膠,其具有良好的絕緣性和粘著性,廣泛應用于電器工業、化學工業和電訊器材工業;杜仲干直,枝葉茂密,根系發達,樹姿優美,適應性強;既是優良園林綠化樹種,又是丘陵山地和平原造林的重要經濟林樹種?,F將杜仲育苗、栽培管理及采收技術總結如下。

1播種繁育

杜仲播種育苗一般春、秋播均可,但以春播為多。播種的圃地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播種前要對圃地進行翻耕凍垡,并做成寬1m、高15~25cm的苗床。同時,結合翻耕,施腐熟有機肥30t/hm2。為了減少地下害蟲,還可適量施生石灰、福爾馬林等對圃地進行消毒。為保證種子純度和質量,提高發芽率,播種前要精選種子,并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將種用30℃左右的溫水浸泡2~3d,每天換水2次,待種子吸水膨大時,撈出晾干,即可播種。杜仲播種常采用條播方法,播種溝深3cm,行距20~25cm,用種量一般為150~225kg/hm2。播種后覆1~2cm細土,并澆水蓋草保墑。種子出芽后,要趁陰天或傍晚揭草,幼苗在生長過程中要及時進行除草。當幼苗長出2~4片真葉時,要進行間苗,并進行第1次追肥,施用尿素22.5~30.0kg/hm2,此后每月結合除草追肥1次,并逐漸增加施肥量,最后1次追肥應在立秋前進行,以鉀肥為主。當幼苗形成5~6片真葉時,結合間苗進行移稠補稀,保留30~45萬株/hm2左右。

2造林

查看全文

杜仲的藥理作用及其開發應用論文

【摘要】綜述了國家重點保護藥用植物杜仲的生物學特性、藥理作用、栽培、組織培養、活性成分等方面的研究概況,并對其以后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旨在為該物種資源的進一步有效開發利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杜仲;生物學特征;化學成分;藥理作用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又名思仙、思仲、石思仙,是僅存于我國的第三紀孑遺植物,屬于國家二類保護植物,主產于四川、重慶、陜西、湖北、河南、貴州等省,江西、甘肅、湖南、廣西等省區也有種植。杜仲作為藥材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我國第一部藥書《神農本草經》記載了杜仲藥效:“杜仲性味甘、微辛、溫、無毒,有補肝腎、強筋骨、益腰膝、除酸痛的效能”。杜仲適應性很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不但在平原生長良好,而且可綠化荒山、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杜仲樹形美觀、葉色濃綠、病蟲害少,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一、杜仲的生物學特征

1形態特征杜仲為落葉喬木,高達20m。小枝光滑,黃褐色或較淡,具片狀髓。皮、枝及葉均含膠質,折斷后均具有白絲。單葉互生;橢圓形或卵形,長6~18cm,寬3~7.5cm,葉的先端漸尖,基部廣楔形,邊緣有鋸齒。幼葉上表面被柔毛較疏,下表面毛較密;老葉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葉脈處疏被毛,葉柄長1~2cm。花單性,雌雄異株,同葉或先葉開放,生于一年生枝基部苞片的腋內,有花柄,無花被。雄花有雄蕊6~10枚;雌花有一裸露而延長的子房,子房1室,頂端有2叉狀花柱。翅果卵狀長橢圓形而扁,先端下凹,內有種子1粒?;ㄆ?~5月,果期9月。

2核型研究張延東等以萌發種子的根尖為材料,對蘭州地區引種的杜仲進行了體細胞染色體核型分析。結果顯示:杜仲染色體較小,數目均為34條。杜仲體細胞染色體核型有2類,第1類為2n=34=20m(2SAT)+10sm+4st,第2類為2n=34=20m(2SAT)+12sm+2st。在2類核型中均見到了隨體染色體,隨體均位于中部著絲點染色體的短臂上。2類核型中最長染色體與最短染色體的比值小于2,臂比值大于2:1的染色體的比例在1%~50%之間,按照Stebbin的核型分類標準應屬2A核型。

查看全文

杜仲采收技術分析論文

摘要:杜仲為我國特有經濟林樹種之一。從播種繁育、造林、撫育管理、皮葉的采收與貯藏等方面介紹了杜仲的栽培管理技術,以期促進杜仲的栽植生產。

關鍵詞:杜仲;栽培;管理;采收

杜仲為落葉喬木,是我國特有經濟林樹種之一。杜仲皮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益腰膝、除酸痛、降血壓等功效;杜仲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及人體需要的10余種元素;杜仲除木質部外均含有重要的工業原料杜仲膠,其具有良好的絕緣性和粘著性,廣泛應用于電器工業、化學工業和電訊器材工業;杜仲干直,枝葉茂密,根系發達,樹姿優美,適應性強;既是優良園林綠化樹種,又是丘陵山地和平原造林的重要經濟林樹種?,F將杜仲育苗、栽培管理及采收技術總結如下。

1播種繁育

杜仲播種育苗一般春、秋播均可,但以春播為多。播種的圃地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播種前要對圃地進行翻耕凍垡,并做成寬1m、高15~25cm的苗床。同時,結合翻耕,施腐熟有機肥30t/hm2。為了減少地下害蟲,還可適量施生石灰、福爾馬林等對圃地進行消毒。為保證種子純度和質量,提高發芽率,播種前要精選種子,并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將種用30℃左右的溫水浸泡2~3d,每天換水2次,待種子吸水膨大時,撈出晾干,即可播種。杜仲播種常采用條播方法,播種溝深3cm,行距20~25cm,用種量一般為150~225kg/hm2。播種后覆1~2cm細土,并澆水蓋草保墑。種子出芽后,要趁陰天或傍晚揭草,幼苗在生長過程中要及時進行除草。當幼苗長出2~4片真葉時,要進行間苗,并進行第1次追肥,施用尿素22.5~30.0kg/hm2,此后每月結合除草追肥1次,并逐漸增加施肥量,最后1次追肥應在立秋前進行,以鉀肥為主。當幼苗形成5~6片真葉時,結合間苗進行移稠補稀,保留30~45萬株/hm2左右。

2造林

查看全文

退耕還林工程自評估報告

一、項目區的自然氣候條件與人口、土地使用狀況

蘆溪縣位于江西省西部,萍鄉市的東南部,320國道、浙贛鐵路復線橫貫東西,319國道縱穿南北,交通運輸十分便利。全縣總人口27.4萬人,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帶,全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較長,土壤以紅壤為主,土層深厚,適宜各種油茶、毛竹、中藥材等植物的生長。

由于外出人口的不斷增加,土地利用率逐漸下降,造成要求退耕的山區坡耕地面積不斷增加,據統計,全縣已有3000余公頃的坡耕地要求退耕。

二、退耕還林工程實施情況

國家下達我縣2002年退耕還林計劃3萬畝,2003年計劃5萬畝。2002年,全縣完成退耕還林任務30050.2畝,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的100%,其中:退耕地造林15000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5050.2畝;樹苗成活率達90%。通過省級檢查驗收,我縣2002年度完成的退耕還林工程各項指標均達到上級要求。2003年,全縣完成造林面積4萬余畝,并即將申報省級檢查驗收。從退耕還林工程的政策落實情況來看,錢糧補助基本得到兌現,責任合同全部簽訂,林權證正在發放之中。

三、退耕還林工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退耕還林工程自評估報告

蘆溪縣退耕還林工程自評估報告

一、項目區的自然氣候條件與人口、土地使用狀況

蘆溪縣位于江西省西部,萍鄉市的東南部,國道、浙贛鐵路復線橫貫東西,國道縱穿南北,交通運輸十分便利。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全縣總人口萬人,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帶,全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較長,土壤以紅壤為主,土層深厚,適宜各種油茶、毛竹、中藥材等植物的生長。

由于外出人口的不斷增加,土地利用率逐漸下降,造成要求退耕的山區坡耕地面積不斷增加,據統計,全縣已有余公頃的坡耕地要求退耕。

二、退耕還林工程實施情況

國家下達我縣××年退耕還林計劃萬畝,××年計劃萬畝?!痢聊?,全縣完成退耕還林任務畝,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的,其中:退耕地造林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畝;樹苗成活率達。通過省級檢查驗收,我縣××年度完成的退耕還林工程各項指標均達到上級要求?!痢聊?,全縣完成造林面積萬余畝,并即將申報省級檢查驗收。從退耕還林工程的政策落實情況來看,錢糧補助基本得到兌現,責任合同全部簽訂,林權證正在發放之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