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2 04:29: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鄂爾多斯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鄂爾多斯民間借貸分析論文
一、鄂爾多斯民間信貸的基本情況及特點
(一)機構多、數量大
融資服務功能是典當公司最主要的也是首要的社會功能,是典當行的社會交易功能,在鄂爾多斯民間融資中,“典當行”和“投資公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00年對典當行的監管職能從人民銀行向經貿委移交后,鄂爾多斯典當行發展迅速,至2008年6月末,全市典當行由2000年的1家發展到15家及27家分支機構,注冊資金1.79億元。此外,專事民間融資活動的類似融資機構還有很多,據調查,到2008年6月末,經鄂爾多斯市工商部門注冊的投資公司414家,注冊資金82.47億元,擔保公司159家,注冊資金7.8億元,委托寄賣商行46家,注冊資金499.46萬元,小額貸款公司1家,注冊資金1億元,鄂爾多斯市民間融資公司總計635家,注冊資金93.1億元。
(二)業務發展迅速,規模大
由于民間融資形式多樣且大多無法通過正規統計渠道進行統計測算,因此鄂爾多斯市民間借貸的規模一直沒有準確權威的數據統計,目前根據注冊機構的注冊資金發放情況調查測算,2008年末鄂爾多斯市的民間借貸機構借貸資金總額達到220億元左右,約占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貸款余額的28%和34.4%;然而另外根據一份對企業、家庭及個人的問卷調查測算,鄂爾多斯市民間融資規模達到410億元,約占同期全市本外幣各項存貸款余額的66.72%和71.65%。
(三)民間借貸利率水平總體較高
鄂爾多斯區域文化產業探究
【摘要】鄂爾多斯歷史悠久,文化資源十分豐富。然而這些資源并沒有有效地作用于鄂爾多斯區域的良性發展。文章通過分析鄂爾多斯文化產業概況、梳理鄂爾多斯文化品牌,并以此為基礎,對鄂爾多斯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提出具體對策,進而實現區域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鄂爾多斯;區域文化;文化產業
鄂爾多斯地區的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中,這片土地上的多個文明發展繁盛又逐漸消失,直到蒙古部落的人來到鄂爾多斯并在此定居后,這里的群體逐漸的趨于穩定,從五百多年前,這個地區開始被稱作為鄂爾多斯,蒙古族占據該地區的主體。后漢族逐漸融入該地區,人數越來越多,形成了以蒙漢為主要群體的共榮地區。在這之后,鄂爾多斯的文化主要就是由這兩個民族共同繁衍發展的,以兩個民族的文化為主,其中也不斷地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明加以發展,多種文化在鄂爾多斯地區誕生、發展、成熟直至璀璨繽紛,不斷地形成了鄂爾多斯獨特的區域文化。
一、鄂爾多斯文化產業概況
(一)鄂爾多斯文化產業概況1.鄂爾多斯文化產業的政策近幾年,鄂爾多斯為了發展其文化產業,出臺了《鄂爾多斯市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只有在整個社會擁有基礎政策性文件做標準與支持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發展相關文化產業。然而在政策的操作與執行中,還是會出現過分強調原則而忽略實際的問題;同時,這些政策也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和觀念,有些政府部門對于文化產業的扶持大多流于形式,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因此受到影響和阻礙;此外,政策的制定太過于理想化而沒有對于現實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只能說作用有限。例如,相關的民族文化傳承者沒有得到政府和社會民眾的重視,因此缺乏保護民族文化藝術的優秀人才,人才流失導致民族文化瀕臨失傳的情況愈加嚴峻。且部分民族文化所能帶來的經濟收益有限,致使缺少從事這一行業的職業人士,從事文化產業的人才總人數和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人才仍需大力補充。2.鄂爾多斯文化產業的發展基礎強大的經濟能力支撐文化產業的發展。在1976年之前,鄂爾多斯在內蒙古地區十分貧困,而且八旗地區都十分貧窮。自1994年以后,鄂爾多斯緊抓西部大開發機遇,充分發揮鄂爾多斯當地的能源優勢,找到了鄂爾多斯經濟發展新道路。總體來看,近三年來,鄂爾多斯人均GDP都在14萬元以上。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北京市2017年人均GDP約為12.89萬元,2016年為11.8萬元,2015年為10.6萬元。可見,鄂爾多斯市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對文化發展的投入力度大小和發展目標,也決定著該地區文化的最終類型和結構。文化的發展需要資金投入,不管是人才隊伍的培養、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文化產品的生產供給,都需要經濟基礎的支撐。因此鄂爾多斯強大的經濟實力是文化產業化發展的基礎。而文化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經濟大發展又刺激鄂爾多斯居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費,因此鄂爾多斯市有著巨大的文化消費市場。(二)鄂爾多斯文化品牌概況1.服飾文化品牌想要建立一個品牌,首先要有好的產品,因此鄂爾多斯想要建立屬于自己的文化品牌,也必須選擇最優質和最精髓的文化部分。例如,聞名全國的鄂爾多斯羊絨衫選擇的都是上乘原料,在羊絨衫集團的產品做到質量和樣式都好的前提下,打造高品質的文化產品,即給品牌使用者最佳的體驗。如今鄂爾多斯的服飾文化品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符號,更是一種民族標識,吸引著全國乃至世界的消費體驗者。2.祭祀文化品牌祭祀是古代蒙古族社會生活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祭敖包、祭天、祭火、祭成吉思汗等都體現著游牧民族獨特的民族特點,其中成吉思汗陵墓祭祀最具代表性。成吉思汗陵墓是我國非常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簡稱“成陵”。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正是由于有成陵和當時的守陵部落(達爾扈特部落)在這一地區的存在,使得其最大限度地傳承了蒙古族十三世紀時的文化。[1]它的存在對研究草原文化乃至整個民族文化都具有極高的價值。成吉思汗祭祀過程豐富,在內容上表達了對長生天、蒙古族祖先及英雄人物的崇拜,在形式上再現了蒙古族古老的奶祭、歌祭和牲祭等形式[2]。成陵祭祀中的宮廷文化流傳于民間后,逐漸形成了如筷子舞、頂碗舞等蒙古族經典舞蹈。成吉思汗祭祀可以說是鄂爾多斯特有的文化祭祀品牌。3.民族歌舞文化品牌內蒙古地域十分遼闊,地廣人稀,其各個區域的文化交融交匯的程度低,因此蒙古族各地區的婚禮形式也多種多樣,而其中以鄂爾多斯婚禮的過程最為精彩。它起源于成吉思汗時代,是由生活在伊金霍洛旗的蒙古族子民世代相傳所保留下來的婚禮形式,這些蒙古族子民大多為達爾扈特部落的后裔,都是直接為元代宮廷服務的衛士、歌手的子孫[3]。這就造就了獨特與魅力共存的鄂爾多斯婚禮,是其他任何地方的蒙古族婚禮都無法比擬的。《鄂爾多斯婚禮》情景舞臺劇正是基于這一民族文化所形成的,距今已傳承七百余年,到現在依舊保持著古老而傳統的風格和情趣。鄂爾多斯婚禮的程序獨特而嚴格,婚禮一般要舉行數天。《鄂爾多斯婚禮》也集中體現了鄂爾多斯文化中獨特的宮廷文化、祭祀文化和游牧文化。2006年5月20日,鄂爾多斯婚禮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
二、鄂爾多斯區域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
鄂爾多斯生態建筑設計策略分析
摘要:新時代,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人、建筑和環境的關系,建筑師開始思考從根源上解決建筑對能源和環境的影響,生態建筑應運而生。鄂爾多斯地區在經濟建設飛速發展的同時,尊重對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的保護。文章從分析地理狀況、氣候特點、資源能源及人文特征入手,希望找到適合鄂爾多斯地區發展生態建筑的策略,為實踐提供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生態建筑;建筑設計;應用策略
1人、建筑、環境的相互依存關系
c建設,每一個建筑都消耗著各種資源,如何平衡這一關系,已成為人類不得不面對問題。另一方面,環境不同,對建筑也產生了極大影響。如在我國緯度較高的東北地區,太陽入射角很小,冬季漫長,建筑朝向注重爭取更多的太陽輻射,避免相互遮擋,形成了東北大院;華南亞熱帶地區,夏季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空氣濕度大,熱量不易散發,因此,該地區的宅院的主要目的為遮陰、避陽,建筑物間距盡可能縮小,借助建筑間互相遮擋獲得較大的陰影區,因此這一地區的合院就演變成了明堂;而熱帶地區合院民居的院落演變為小小的采光天井。除了采暖、遮陽、通風等基本功能外,即使在同一氣候區其他條件的變化,也使得建筑的構造形式或功能處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水文、地質、人文等條件的不同。因此人類既不能無休止地因建筑而消耗其他資源,也不能用一種建筑和構造形式去適應所有地區,因而這就需要從具體情況出發,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狀況、氣候溫度、資源環境、生產力水平、人文特質等因素來考慮建筑的空間布局、能量轉換、材料結構、建造技術手段等要素。
2生態建筑要點
通過對鄂爾多斯地區環境的分析,得出其以高原、山地結合等地形地貌為特點,具有風大沙多,雨雪較少而集中,空氣干燥,冬季漫長夏季短促,夏季陽光充足的氣候特點,經濟發展速度快,能源豐富且儲備量大,游牧與定居的雙重人文特征。在設計過程中盡可能尊重和保護留有原生態要素,維護其完整性,使建筑環境與自然環境融合共生;建筑設計應遵循整體有序、平衡、循環再生的原則,實現低能耗,從而降低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與能量輸出;環境氣候的變化也對地方文化的發展有深刻影響,甚至地域文化是在千百年來環境氣候的影響下形成的。
鄂爾多斯市的民族文化探索
本文作者:旺楚格工作單位:鄂爾多斯文化局
鄂爾多斯各地具有豐富的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資源。其中包括傳統民間歌舞文化、祭祀文化、婚俗文化、蘇勒德文化、圣火文化、敖包文化、馬文化、駱駝文化、禮儀文化、民俗文化、漫瀚調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酒文化等等。鄂爾多斯蒙古族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扎根于這塊神奇的土地,形成獨具特色、珍貴的文化遺產。鄂爾多斯蒙古族傳統文化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以成吉思汗祭典為代表的鄂爾多斯祭祀文化。成吉思汗傳統祭典,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形式獨特、內容豐富、內涵深刻,是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集中體現,鄂爾多斯祭祀文化的經典。包括成吉思汗祭典在內的鄂爾多斯傳統祭祀,顯示著祭祀內容的原始性,祭祀內涵的神秘性,祭祀形式的獨特性和祭祀傳承的唯一性特點。鄂爾多斯祭祀包括長生天祭祀、圣主成吉思汗祭祀、蘇勒德祭祀、圣火祭祀、山水神靈祭祀;在祭祀形式上集中體現了古老的奶祭、火祭、牲祭、酒祭、歌祭;在祭祀儀式上,保持了蒙古王朝時期的宮廷祭祀禮儀,成為舉世矚目的蒙古族傳統文化經典。2.以鄂爾多斯婚禮為代表的鄂爾多斯民俗禮儀文化。鄂爾多斯婚禮,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鄂爾多斯婚禮,集民俗禮儀、民間歌舞、傳統祝頌、民族服飾、特色飲食為一體的民俗禮儀活動,成為民間藝術的殿堂,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包括鄂爾多斯婚禮在內的鄂爾多斯民俗禮儀禮俗滲透到民族民間文化和生產生活當中,使鄂爾多斯民俗文化形成獨特的特點。鄂爾多斯祭祀禮俗,外迎(路途迎送)、內迎(門前迎賓)等迎賓禮俗以及問候禮俗、待客禮俗、敬酒禮俗、獻全羊禮俗、宰畜禮俗、節慶禮俗、喪葬禮俗等多種多樣,顯示出鄂爾多斯蒙古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3.以宮廷“古如歌”為代表的鄂爾多斯音樂文化。古如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如歌,是鄂爾多斯蒙古族從十三世紀傳承的蒙古王朝宮廷“禮儀國歌”,在盛大慶典開始時所唱的長調歌曲,它與普通的長調民歌截然不同,可謂世界唯一。包括古如歌在內的鄂爾多斯民歌,有幾千首,從韻律上分長調和短調。長調民歌悠揚、舒展、豪放;短調民歌歡快、熱情、奔放。鄂爾多斯民歌內容豐富,包括贊頌、思念、訴說、諷刺等多方面,曲調優美、語言流長、幽默,流傳面廣。《圣主的兩匹駿馬》、《森吉德瑪》、《敬酒歌》、《送親歌》等諸多歌曲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4.以民間《筷子舞》為代表的民間舞蹈藝術。鄂爾多斯民間舞蹈,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筷子舞》,鄂爾多斯人幾乎無人不會跳。民間《筷子舞》,一般在婚禮等喜慶場合,興高采烈的人們拿起筷子、酒盅等,隨著歡快的鄂爾多斯民歌,進行舞蹈。《筷子舞》、《盅子舞》、《盤子舞》、《珠嵐舞》、《頂碗舞》等鄂爾多斯民間舞,歷史悠久,流傳廣泛,是鄂爾多斯民間文化之精華,蒙古族民間舞蹈之經典,社會上產生深刻影響。5.以民間祝贊詞為代表的鄂爾多斯禮俗文化。鄂爾多斯祝贊詞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鄂爾多斯傳統祝贊詞非常豐富,其曲調、韻律、語言等保留著蒙古民族古老文化特點,以口頭文學形式世代相傳。鄂爾多斯傳統祝贊詞有數百部,包括成吉思汗祭奠祭詞、神靈祭奠祭詞、婚禮祝贊詞、祝福詞、招福詞、祝禱詞、人物贊、物體頌、駿馬贊、五畜贊等多種多樣。其中成吉思汗祭奠祭詞就有50多部,5000多行;婚禮祝贊詞就有20多部。這些祝贊詞,都是通過民間藝人“洪晉”來展現。除此之外,鄂爾多斯有豐富的民間故事、民間詩詞等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了獨特的民間說唱藝術。6.以“珠拉格”為代表的鄂爾多斯節慶文化。珠拉格,亦稱馬奶節。是鄂爾多斯草原牧人慶賀豐收,祈求長生天的盛會。當年,成吉思汗在客魯倫河畔拉起萬群牲畜的練繩,用九十九匹白騍馬鮮乳獻祭長生天,舉行“查干蘇魯克大典”,祈求草原人畜興旺,大地平安。這一慶典活動,在成吉思汗陵以“查干蘇魯克大典”世代傳承,鄂爾多斯各地以“珠拉格”(馬奶節)形式一直在傳承。每逢盛夏季節,草原風調雨順、水草豐美、牛羊肥壯,鮮奶像湖水一樣豐溢,呈現一派豐收的景象。經過一年辛勤勞動的牧人,在這豐收的季節里,聚集在一起,舉辦“珠拉格乃日”(馬奶節)。珠拉格舉辦那天,牧人們從四面八方牽來帶駒的騍馬,系在草灘上準備好的練繩上。祝頌人捧起吉祥的哈達,念誦《馬駒贊》,用鮮奶抹畫馬駒,并舉行選好馬儀式。一群男性牧馬人提著奶桶擠馬奶,然后將馬奶灑祭蒼天和大地,這時祝頌人念誦祝贊詞。儀式之后,聚集在草原上的牧人痛飲酸馬奶,慶賀牧業豐收。接著舉行賽馬、摔跤、射箭等“好漢三項那達慕”,使草原充滿歡樂……珠拉格,是鄂爾多斯那達慕大會的原型,鄂爾多斯各地除珠拉格外,還有敖包盛會、廟會、駱駝圣火祭典等諸多群眾性傳統節慶活動,顯示著草原原始文化特點。7.以宮廷“珠瑪宴”為代表的鄂爾多斯飲食文化。宮廷“珠瑪宴”,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蒙元時期的“內廷大宴”,是最為隆重的宮廷宴會,融宴飲、歌舞、游戲和競技于一體的貴族慶典娛樂活動。鄂爾多斯蒙古族傳承的珠瑪宴,集古老傳統的禮儀、風俗、歌舞、祝頌以及傳統服飾、特色飲食為一體,展現蒙古族宮廷禮儀文化、飲食文化風采。鄂爾多斯特色飲食非常豐富,分白食(奶食)、紅食(肉食)等幾大類。其中敬獻“秀斯”(全羊)就有多種多樣,其中包括“全羊宴”、“羊背子”、“半羊宴”(包括“哈嘎斯秀斯”“、呼古斯秀斯”、“斡熱勒秀斯”)“羊頭宴”、“肩胛宴”、“胸叉宴”等等,顯示出蒙古族古老宮廷飲食習俗。鄂爾多斯,是一塊引人矚目的古老的土地。這里具有悠久神秘的歷史、燦爛神奇的文化。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自古以來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創造了舉世聞名的燦爛文化。鄂爾多斯,歷史的變遷中成為守護成吉思汗宮廷部落鄂爾多斯人的故鄉,成吉思汗八白室的供奉之地,成為蒙古族傳統文化最集中的地方。8.以婦女頭飾為代表的鄂爾多斯服飾文化。鄂爾多斯婦女頭飾制作工藝等,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鄂爾多斯婦女頭飾,以金銀、瑪瑙、珊瑚組成,每個頭飾約十多斤重,保留了蒙古族古代的裝飾傳統,制作工藝精湛,顯示出高雅、莊重、華麗的特點。包括婦女頭飾在內的鄂爾多斯服飾,如蒙古袍、帽子、坎肩、皮靴、瑪海、腰帶、鼻煙壺袋、銀碗袋、針扎袋、火鐮、蒙古刀、耳飾等,色彩斑斕、做工精細,具有蒙古族宮廷服飾特點。特別是鄂爾多斯貴族服飾,更具有特點,成為蒙古族服飾文化之經典。9.以漫瀚調為代表的鄂爾多斯民族和諧文化。鄂爾多斯東部盛行的漫瀚調,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漫瀚調主要流行地準格爾旗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漫瀚調)之鄉”。鄂爾多斯是蒙漢民族交融的地區。特別是近現代以來,蒙漢民族和睦相處,共同創造了獨具風格的蒙漢交融文化。漫瀚調是蒙漢勞動人民在生產和生活的交往中創造的以蒙古族民歌為基調,以漢族唱法為風格,精妙地揉合而成的一個獨特的鄂爾多斯民歌歌種。是蒙漢兩族人民和睦相處、團結互助的象征,是共同創造的寶貴的民族民間音樂財富。這種文化形式,滲透到民族歌舞、服飾、飲食、習俗、語言文字等諸多方面。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并具有極強的群眾性、娛樂性,形成民族和諧交融文化。
鄂爾多斯傳統文化固有的價值,是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在歷史的各個時期,為社會的進步,發揮重要的作用,顯現出自己特有的價值。現代化日益發展的當今社會,鄂爾多斯傳統文化面臨新的課題。如果不尋求新的途徑體現鄂爾多斯傳統文化的價值,這一珍貴的資源也會枯竭,它固有的價值也會消失。鄂爾多斯,是一塊引人矚目的古老的土地。這里具有悠久神秘的歷史、燦爛神奇的文化。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自古以來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創造了舉世聞名的燦爛文化。鄂爾多斯,歷史的變遷中成為守護成吉思汗宮廷部落鄂爾多斯人的故鄉,成吉思汗八白室的供奉之地,成為蒙古族傳統文化最集中的地方。鄂爾多斯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所創造的傳統文化,傳承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與博大精深的精神,體現出杰出的歷史價值,成為鄂爾多斯人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鄂爾多斯傳統文化價值主要體現在:一是精神價值內涵。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成為凝聚民族精神的動力。傳統文化,包涵形式、內容、理念、意識等多方面。對人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生活在這一地區的人民,長期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培育共同的意志、共同的精神,進而生成強有力的自信心和維護地區利益的精神動力;二是歷史價值內涵。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產物,在不同歷史時期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體現了應有的價值。傳統文化始終是一個民族精神生命和群體人格得以發育、生長的根源,也是這種精神生命和群體人格能夠綿延不斷、演變發展的取之不竭的資源;三是藝術價值內涵。豐富多彩的鄂爾多斯傳統文化,本身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比如,早期的鄂爾多斯青銅器,除了歷史價值以外,更有藝術價值。鄂爾多斯傳統文化中,蒙古族民間歌舞藝術的影響更為突出,它直接滲透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些影響很深的傳統文化,經過漫長歷史的錘煉成為給人們極強的藝術感染力的經典,體現出自身特有的價值;四是經濟價值內涵。傳統文化,作為文化資源,與礦產資源一樣具有經濟價值。傳統文化可衍生為表演藝術價值、音像制品價值、旅游觀光價值,進而又帶動包括娛樂、餐飲等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體現出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價值。
鄂爾多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在世界各種文明中獨樹一幟。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始終保持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堅持以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為根基,大力繁榮發展民族優秀文化,不斷增強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在社會現代化水平日益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鄂爾多斯傳統文化,面臨著保護與傳承的挑戰。保護和發展鄂爾多斯傳統文化,是擺在我們這一代人面前的歷史使命。對鄂爾多斯傳統文化的保護,一是政府主導,出臺保護、傳承的政策,建立投入機制,形成有利于保護、傳承鄂爾多斯傳統文化的社會氛圍;二是創造整體性社會保護的環境,形成有效的保護形式與保護生態。只有這樣,諸多傳統文化才會在相互的影響中得到更好的延續和發展;三是不斷提高社會公眾的參與意識,形成社會公眾主動參與保護和承擔保護職責的文化自覺,特別是重視發揮好傳承主體與保護主體的作用;四是提升傳統文化的現實價值,成為公共文化內容,形成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會公眾文化享受,使鄂爾多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對接,成為順應社會發展的新的文化供給。傳統文化真正體現出社會價值,而且這一價值不是它固有的價值,而且是提升了的價值,它將形成社會公眾的文化自覺,成為保護與發展鄂爾多斯傳統特色文化的有效途徑。四、鄂爾多斯傳統文化的創新與發展傳統文化的保護,不應是靜止的、凝固的保護,而是要體現保護中的發展,發展中的保護。文化的發展繁榮,不僅是文化量的增長,而應是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文化質的提升與突破,使文化精品不斷涌現,文化樣式不斷推陳出新,文化傳播更加深入人心。而傳統文化質的提升,關鍵在于創新。文化的創新,事實上是對傳統文化進行有效地保護。傳統文化的保護,原封不動地保護下來,顯然不現實。如果將其融入現代生活、促進新的發展,就得創新。這樣,不僅可以豐富現代人的精神生活,還可以維系對傳統文化本身的傳承,在新形勢下真正體現傳統文化的價值。因此說,對傳統文化的創新,事實上就是保護、傳承傳統文化,提升傳統文化價值的有益途徑。我們要開發利用鄂爾多斯獨特、豐厚的傳統文化資源,保護傳統文化,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時代性,充分體現傳統文化的有益價值。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發展,都是在既有文化傳統基礎上進行的文化傳承、變革與創新。如果離開傳統、割斷血脈,就會迷失方向、喪失根本。我們要充分認識鄂爾多斯傳統文化的歷史根脈、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使鄂爾多斯優秀傳統文化以創新的手段得以傳承,并不斷發揚光大。傳統文化的創新,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把傳統文化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提升價值提供新的機遇和創造新的社會環境。鄂爾多斯以傳統文化為基礎,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使傳統文化以現代新面孔出現在世人面前,充分體現現代價值。實踐告訴我們,把傳統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關鍵是開展公共文化活動要以民族特色文化為基礎。比如,鄂爾多斯農牧區的公共文化活動,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間文化資源,把民間具有深厚基礎的傳統那達慕、馬奶節、敖包盛會、賽馬節、駱駝文化節、民歌坐唱、民間歌舞賽、農牧民詩歌賽、故事會等豐富的內容,變成公共文化活動內容。鄂爾多斯農牧區具有廣泛基礎的祭祀活動,如成吉思汗祭祀、蘇勒德祭祀、圣火祭祀、山水樹木祭祀等民俗文化活動,可融入公共文化活動。在舉辦形式上,充分發揮全市公共文化網絡作用,打造各自的文化品牌,舉辦不同規模的文化活動。鄂爾多斯市定期舉辦“鄂爾多斯國際那達慕大會”、“鄂爾多斯國際民歌節”、“農牧民社區文藝會演”;各旗區固定舉辦“伊金霍洛•成吉思汗文化節”、“東勝•萬家樂文化節”、“烏審•薩拉烏蘇民間文化節”、“鄂托克•阿爾寨民間文化節”、“鄂前旗•上海廟賽馬節”、“杭錦•千峰駱駝節”、“準格爾•漫瀚調藝術節”、“達拉特•黃河民俗文化節”等品牌文化藝術節;全市各文化站和文化室利用當地節慶活動和民俗活動,舉辦各類民俗文化活動;扶持農牧區民間文化組織和民間文藝團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活動;鼓勵和扶持農牧民群眾開展家庭那達慕、珠拉格(馬奶節)、馬文化節、駱駝文化節等各種民俗文化活動,擴大民俗文化活動范圍,使民俗文化活動延伸到農牧民家庭,覆蓋全市農村牧區;建立民族文化藝術之鄉和文化生態保護區,把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公共文化建設有機地結合,為鄂爾多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注入更多的內涵,使鄂爾多斯民族特色文化貫穿于整個公共文化活動,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公共文化活動,極大地活躍農村牧區群眾文化生活。
中小型房地產企業融資分析
鄂爾多斯中小型房地產企業融資現狀及問題
(一)鄂爾多斯中小型房地產企業融資現狀2011年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重在調控房價,限購政策的持續實施以及高利貸危機導致鄂爾多斯房地產市場低迷。2011年11月不斷從網上爆出鄂爾多斯房地產崩盤的消息,有人稱康巴什房地產已經全面崩盤,從高利貸危機以后,康巴什房地產就大面積降價,從2010年的均價10000元/平方米降到了3000多元/平方米。鄂爾多斯房地產的寒冬似乎來臨。鄂爾多斯許多中小型房地產企業資金難以回籠,面臨嚴重資金短缺的問題,資金鏈持續緊繃,市場資金壓力持續增大。(二)鄂爾多斯中小型房地產企業融資問題鄂爾多斯中小型房地產企業資金緊張的問題日益嚴峻。政府和銀行都采取相應的措施,但成效甚微。當地中小型房地產企業依然存在諸多融資問題。面臨這些融資問題,1.鄂爾多斯中小型房地產企業目前依然以間接融資為主鄂爾多斯的經濟發展起步晚于中國的其他城市,甚至落后于周邊的其他城市。2006年隨著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價格的上漲,鄂爾多斯憑借其資源優勢迅猛崛起,資本的積累促進了城市建設規模,大量房地產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但是由于其生長時間短,內部資金積累薄弱,無法滿足企業的長期發展。我國資本市場尚未健全,上市準入門檻高,創業板市場于2009年才開始試行,而且開放對象限制嚴格,鄂爾多斯中小型房地產企業無法達到其要求。這就使得這些企業只得向銀行等金融機構伸手。2.銀行貸款規模偏小,無法全部滿足企業貸款需求近年來鄂爾多斯經濟高速增長,其資金需求量遠超于鄂爾多斯銀行機構的資金供給量。據鄂爾多斯東勝區金融辦獲悉,截止到2011年七月底,鄂爾多斯銀行的本外地存款余額為1930.46億元,其中東勝區存款余額為1125.12億元;同期,鄂爾多斯銀行貸款額為1806.84億元,其中東勝區貸款額為1148.78億元。從這些數據中容易看出,東勝區的貸款額大于存款額,資金最為活躍。這樣,銀行的資金狀況也非常緊張,很難再拿出多余的資金來給中小型房地產企業放貸。壯大。3.民間資本供需失衡鄂爾多斯擁有極其雄厚的民間資本,且民間借貸盛行,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鄂爾多斯匯集在民間金融系統的資金量,保守估算已有2200億元,當地民間金融系統規模已遠遠超過當地銀行存款規模。然而,這些民間資本并沒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甚至,某些個人將部分民間資本聚集起來并未發展什么實業,甚至是用來揮霍浪費、享受、賭博等。這樣民間資本不僅沒得到有效利用,還可能被嚴重流失。
解決中小型房地產企業融資難的對策措施
許多發達地區采取各種金融支持政策和手段來幫助中小型房地產企業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并收的良好的效果。應該借鑒這些國家和地區先進經驗,全面結合鄂爾多斯實際來有效解決鄂爾多斯中小型房地產企業的融資問題。(一)優化中小型房地產企業自身素質,建立信譽形象鄂爾多斯的很多中小型房地產企業還具有明顯的家族特色。用人方面任人唯親,決策獨斷專行,嚴重阻礙著中小型房地產企業的科學發展,降低企業自身信用水平,導致其融資難。要提高管理人的信息披露意識,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強與銀行長期合作關系,降低企業信貸成本。此外還要樹立良好的信用觀念意識,注重保護誠實守信的良好形象。(二)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創建新的融資方式企業融資有很多種,中小型房地產企業之所以出現融資難是因為其只考慮向銀行、民間借貸機構獲得資金,沒有認真的去尋求其他融資渠道。(三)強化政府扶持,引導社會產業分工政府要出臺合理公平的產業政策,強化社會產業分工。鄂爾多斯政府還應出臺政策積極促進新的融資渠道的發展,下大力氣完善當地資本市場結構,建立多層次的市場體系,建立安全的資本市場,增加中小型房地產的融資渠道,緩解其融資壓力。政府政策的出臺往往向社會傳遞出特定信息,對社會資金有很大的導向作用,因此政府在出臺優惠政策的同時也要考慮其公平性,構建相對公平的融資環境。
本文作者:康峰工作單位: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煤電硅谷用能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對鄂爾多斯地區能源利用狀況和面臨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在該地區采用太陽能、風能與天然氣、煤電互補的用能方案進行了分析。為當地在不同條件下,選擇最佳用能方案提供參考。
關鍵詞:煤炭天然氣太陽能風能節能環保
0引言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使得如何有效利用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新能源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全球性大課題。我國資源儲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已探明的煤炭儲量居世界第3位,天然氣儲量居第19位,石油儲量居第11位,水能儲量居第1位[2],但還面臨石油和天然氣不足的問題。從2001年我國能源結構來看,煤炭占67.0%,石油和天然氣占26.1%,水電和核電占6.9%,這種以煤為主的消費結構將面臨環境保護和提高能源經濟效益的雙重壓力。能源問題的解決不但依賴國家制定合理的方針政策,更有依賴于地方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位于我國西部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資源豐富,擁有我國最大的整裝氣田蘇格里氣田和世界上煤質最好的神府煤田、同時還具有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是我國的“煤電硅谷”,肩負著向華北、東北、華東、華南供應煤炭和電力,并向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美國出口精煤。該地區如何合理利用當地資源緩解國家能源壓力,同時保護尚未污染的大草原是開發西部所面臨的一個具有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的課題。
鄂爾多斯地區的能源
鄂爾多斯地區的化石能源
淺談如何走出房地產困局
發揮人力資本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原動力
經濟學專家吳敬璉認為所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就是要發揮人力資本,也就是人的知識和技能的作用。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并不一定會減少就業,但前提是要提高現有勞動者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人才引進應該筑巢引鳳,不要光是把人弄出去,不僅把生態環境搞好,還要把生活環境搞好,吸引外地的人才來發展定居。由此可見人才對地方發展的重要性。破解鄂爾多斯房地產困局,又為什么引進人才呢?原因如下。第一,人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對于想要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鄂爾多斯市來說,人才是影響鄂爾多斯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對于鄂爾多斯市經濟發展形勢及未來愿景來看,當前人才數量相對匱乏,人才質量需要跨越式的提高。第二,從世界著名的德國魯爾工業區、法國洛林市到我國山西大同市等資源性城市的發展路徑來看,都經歷第二產業的快速發展并在總產值中占絕對優勢,再到第三產業發展并超越第二產業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從鄂爾多斯市2006年到2010年的三次產業結構看,第二產業產值占到總產值的近六成,第三產業產值不到總產值的四成,鄂爾多斯市第三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第三產業作為吸納就業人群的主體,引進人才是支撐鄂爾多斯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主要途徑。第三,據新華社消息,2008年我國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體為35%,而發達國家的這一比率大體為75%,這說明我國及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也說明人力資本是鄂爾多斯市今后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需要重點加強的領域。第四,根據鄂爾多斯當前的發展形勢和戰略規劃,當前鄂爾多斯人才相對匱乏,這甚至影響到一些對高層次人才依賴程度大的企業來鄂爾多斯市投資發展。那么制定吸引高層次人才的政策將促使高新技術企業來鄂爾多斯市投資發展。第五,鄂爾多斯地大物博、物華天寶、資源富集、人口稀少,當前的條件下不適宜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而適宜發展科技含量、單位人均產值高的產業。因此,引進人才,特別是引進高素質人才對鄂爾多斯實現跨越式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破解鄂爾多斯房地產困局及引進高素質人才的方法
如何才能贏得房地產持續健康發展和吸納人才的雙贏局面呢?那就需要將房地產作為誘餌或者一定程度的獎勵賣給高素質人才。揚州市常務會于2010年4月提出提高對低收入人群購房補貼的政策,提高后針對低收入人群購房補貼達600元/平米;蘇州市于2012年6月再次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標準和購房補貼標準,補貼標準達3570元/平方米,購房補貼可享受到近20萬/套;各地紛紛出臺針對低收入人群的補貼。與此同時,安徽銅陵市出臺《中共銅陵市委辦公室銅陵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中針對本科生出臺300元/平方米的購房補貼;深圳市出臺的《深圳市人才安居暫行辦法》,辦法針對購房、租房補貼覆蓋了從院士到僅有學士學位的中初級人才,各類人才可享受的房租補貼每月從200元到4800元不等;從人才匱乏的安徽銅陵等地到高新技術人才集聚地的深圳、上海等地都紛紛出臺租房及購房補貼政策,這不僅溫暖了高素質人才的心,更解決了高新技術人才短缺的問題,又優化了地方人才結構,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推進了地方房地產健康發展。制定引進高素質人才機制和對鄂爾多斯市經濟社會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引進高素質人才的機制有很多,這里僅從房地產的角度給出一些建議:對于來鄂爾多斯市發展的高層次人才視緊缺程度,給予租房補貼和免房租的措施吸引高層次人才來鄂市發展;對于來鄂市發展并購房的高層次人才,按學歷層次給予購房補貼,本科按500元/平米且最高不超過6萬元每人的標準給予補貼;碩士按800元/平米且最高不超過10萬元每人的標準給予補貼;博士按1000元/平米且最高不超過15萬元每人的標準給予補貼;對于新興產業的高層次人才且對產業發展影響較大的人才簽訂協議贈送住房。對于高層次人才的租房及購房優惠政策均制定相應完善的制度,防止個別人員鉆政策漏洞。
破解鄂爾多斯房地產困局和引進高素質人才的效果
第一,該政策的實施促使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金來消化鄂爾多斯市存量房,這將使財政資金效用放大。假定鄂爾多斯市房價均價是4500元/平米,房子均按100平米記,財政補貼為5萬元,這將促使40萬元的社會資金注入到鄂爾多斯房地產市場之中。按照財政資金與社會資金1∶8的比例來算,10億元的財政補貼將促使80億元的社會資金注入到鄂爾多斯房地產之中。再假定市政府每年拿出20億元的專項資金來實施購房補貼政策,那么撬動160億元的社會資金注入到鄂爾多斯市房地產市場之中,也將消化40000套房產,這對于低迷的房地產市場來說將意義重大(對于政府購買樓盤改建保障房而言只是空房子換了主人而已,房子的意義在于有人住,因此政府購買樓盤對于房地產市場復蘇及促進市經濟發展的意義不大)。根據鄂爾多斯市奇巴圖秘書長在2011年10月提到鄂爾多斯市目前累計建成房屋23.54萬套和在建11.15萬套的數據,消化存量房還任重道遠。那么實施高素質人才購房補貼政策以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顯的尤為重要。第二,高素質人才對存量房的消化將逐步化解鄂爾多斯市房地產市場面臨的巨大壓力,這將逐步使房地產企業扭轉資不抵債甚至破產的局面,也有利于房地產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將逐步化解民間借貸存在的尖銳問題,也逐步釋放市民的消費潛力。這將有力推動鄂爾多斯市第三產業發展。第三,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將化解鄂爾多斯市高素質人才短缺的局面,也將促使高新技術企業來鄂爾多斯市投資發展,進而豐富鄂爾多斯市相對單一的能源型經濟結構。第四,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優化了鄂爾多斯市的人才結構和促使該市第三產業的發展,對提高經濟發展水平起極大的推動作用,也為該市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房地產經濟發展狀況與問題思考
摘要:房地產經濟一直作為鄂爾多斯的地方經濟,伴隨著“煤炭輝煌十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漸成為鄂爾多斯市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相當的貢獻。但是隨著全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當地地房產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本文就房地產發展狀況和趨勢分析鄂爾多斯房地產的發展狀況和問題,由此提出的思考。
關鍵詞:房地產;發展狀況;問題;思考分析
改革開放之初,鄂爾多斯市(原伊克昭盟,2001年9月撤盟設市)是內蒙古最貧困落后的地區之一。近年來,鄂爾多斯市依托資源優勢,搶抓西部大開發等一系列重大機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打造國家級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戰略目標,全力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初步實現了經濟總量由小到大,發展布局由亂到治,產業層次由低到高,增長方式由粗放到集約的歷史性轉變,特別是“鄂爾多斯發展模式”得到中央和自治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視,成為改革開放30周年全國十八個典型地區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五個典型城市之一。2011年,榮獲了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榮譽稱號。鄂爾多斯房地產經濟作為鄂爾多斯的支柱經濟之一,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隨著當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商品房的需求不斷增加,房地產業得到舉世矚目的發展。但是近幾年,隨著當地煤炭產業的持續低迷,居民收入驟減,成交量相應減少,導致大量商品房積壓。加之政府對房地產提出了許多敏感性政策,如稅收、信貸、限購等,使得鄂爾多斯房地產行業受到重創。
一、鄂爾多斯市經濟發展及房地產用地管理基本情況
(一)房地產開發情況。鄂爾多斯房地產經濟開發主要以東勝、康巴什為起點,向周邊縱向延伸。近10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房地產開發也如火如荼。但是從2010年開始開發規模開始下降,購地和竣工規模的增速也減緩。由于房地產開發用地大多來自拆遷,但是由于拆遷費用較高,由此產生諸多的安置問題,帶來了不少的社會矛盾。尤其在近幾年,拆遷工作處于停滯狀態。(二)房地產的投資情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自主發展的房地產業,在近20年投資規模不斷增長,而鄂爾多斯的房地產業投資規模卻不平衡。從2005年到2015年,鄂爾多斯市商品房的規模出現井噴式增長,大量的商品房積壓。從地區分布來看,市區不斷增加。從增速來看,近幾年的房地產經濟幾乎處于停滯狀態。從資金投資來源來看,由于房地產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而其中絕大部分資金都來自于銀行信貸,而銀行對房地產貸款的審批也處于停滯狀態。(三)房價情況。從2001年到2010年期間。面對均價7000以上的商品房,投機與投機需求鋪天蓋地而來,推動房價呈現出一種非理性的增長,嚴重脫離了經濟增長和人民收入水平增長的水平。大量的商品房由于價格過高,老百姓能買得起得很少,買得起的大多都是投資客。從11年開始,一方面鄂爾多斯支柱產業嚴重跌落,居民收入驟減;另一方面國家出臺各種宏觀調控政策打壓房價的過快增長,抑制房價泡沫。
二、鄂爾多斯房地產存在的問題
盆地石油地質勘探理論探討
摘要:針對鄂爾多斯盆地來說,其位于中部區域,具有較為適宜的氣候條件,水土資源豐富,主要為中、新生代的盆地疊加,屬于華北古生代克拉通淺海臺地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在具體的構造中,處于相應的幾大構造應力場的交會情況,能有效借助于相互均衡性作用而造成較為穩定的內部構造,主要涉及到相應的主要幾個構造單元。對于油氣資源的主要集中于天環坳陷、伊陜斜坡等構造單元中。其中,盆地中生代屬于大型內陸坳陷湖盆,體現出沉積范圍大、湖盆寬緩、穩定性較強的特點。在全面論述鄂爾多斯盆地地質條件基礎情況下,結合自身從事本區域的地質勘探開發工作的實際經驗,從多角度全面分析了鄂爾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地質發展的情況,最后總結了鄂爾多斯盆地的勘探開發中體會,希望對于全面提升今后的整體鄂爾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及開發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鄂爾多斯盆地;石油地質;石油勘探;勘探實踐
隨著我國石油地質勘探水平快速發展,對于大面積的鄂爾多斯盆地開展了一系列的勘探和開發工作,逐步發現了馬嶺油田、西峰油田等。在逐步的深層次的勘探環節中,我們正在突出面對在此區域中存在的含油性變化大、儲油層變薄等問題,這意味著在勘探開發方面有著巨大的挑戰性[1]。當前在逐步惡劣的外部環境影響下,隨著油田開發技術的不斷創新,為了全面推動油田的可持續化發展,一定要重點落實突破石油勘探中遇到的問題,全面積極滿足我國的經濟社會建設發展需求,保障順利完成供油量的要求。
1鄂爾多斯盆地概述
針對鄂爾多斯盆地來說,其位于中部區域,具有較為適宜的氣候條件,水土資源豐富,主要為中、新生代的盆地疊加,屬于華北古生代克拉通淺海臺地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在具體的構造中,處于相應的幾大構造應力場的交會情況,能有效借助于相互均衡性作用而造成較為穩定的內部構造,主要涉及到相應的主要幾個構造單元。對于油氣資源的主要集中于天環坳陷、伊陜斜坡等構造單元中。其中,盆地中生代屬于大型內陸坳陷湖盆,體現出沉積范圍大、湖盆寬緩、穩定性較強的特點。結合油區勘探開發的實際情況來看,儲層特點主要集中表現為三低的特點。從整體來看,在鄂爾多斯盆地中,油藏優勢體現如下:儲層面積較大,埋藏深度適中,儲層分布較穩定,具有較好的流動性等。
2鄂爾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地質理論及實踐
鄂爾多斯市經濟發展研討
改革開放以前,鄂爾多斯“沙多草木稀,地多產量低,人窮文化低”,經濟發展緩慢,是內蒙古最貧窮落后的地區之一,全市8個旗全是貧困旗。今天的鄂爾多斯,已是沙漠深處營造的一塊綠洲,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生態惡劣的貧困地區,到綜合實力躍居全國地級城市前列,全國百強縣,鄂爾多斯市有三個。改革開放30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發展速度令人矚目。
一、鄂爾多斯市的產業結構分析
鄂爾多斯市快速實現以農牧業為主向重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的轉變。2007年,三產比重見表1和圖1。鄂爾多斯市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50.91億元,比1978年翻了8番多,2001—2007年平均增速高達24.8%。人均地區生圖22007年人均GDP比較產總值突破10000美元,人均GDP達到1.0451萬美元,超過上海市(9259美元)和北京市(7849美元)的數據,見圖2。自2001年,國務院批準鄂爾多斯設市后,短短6年,鄂爾多斯以跨越式發展的強勁勢頭從全國最貧困地區之一發展到具有相當競爭力的城市。綜合經濟實力躍居全國百強城市第28位。從欠發達地區到經濟發達的地區,鄂爾多斯市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工業化的跨越式發展,從傳統的農牧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到以工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結構的轉變。2007年,農牧業產值只占有4%。
二、鄂爾多斯市經濟跨越發展的動因分析——實現經濟“起飛”的條件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論把社會發展分為六個階段,一是傳統社會階段,二是“起飛”創造階段,三是“起飛”階段,四是成熟階段,五是高額群眾消費階段,六是追求生活質量階段。要想實現經濟的起飛,在起飛創造階段實現起飛的三個條件。用這三個條件來分析鄂爾多斯市經濟快速發展得以實現的動因。
(一)較高的資本積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