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荒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3 00:36: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拋荒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制止耕地拋荒生產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當前正值中晚稻耕種的關鍵季節,堅決制止耕地拋荒,切實抓好中晚稻生產,對確保我市176萬畝糧食播種面積和81萬噸糧食總產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根據省政府辦公廳浙政辦〔2004〕9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制止耕地拋荒,抓好中晚稻生產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堅決制止耕地拋荒,千方百計種足種好中晚稻
各地要把制止耕地拋荒作為當前農業工作的重點來抓,要及時組織力量,對當地農田種植情況開展一次普查,凡是未種農作物的水田應盡快落實種植晚稻;對征而不用、圍而不建、包而不種的撂荒土地(尤其是基本農田),要進行重點督查,凡能種上糧食的要立即復耕。對因組織不力、措施不實,該種不種或不能種的要按省、市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處罰。各縣(區)人民政府要把普查和督查的真實情況,于6月底前上報給市政府辦公室。市將適時組織抽查督查,為迎接省政府7月份開展的全省耕地拋荒專項整治作準備。
二、及時兌現糧補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今年各級政府都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農政策,包括對種糧大戶實行直接補貼,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各縣區要對第一批糧補資金的預發兌現工作情況開展檢查,并加以完善改進;要根據省、市、縣(區)配套補助的優惠政策,督促農業部門做好種植面積的審核工作,財政部門做好直補資金的兌現工作,要求8月底前將糧補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到戶。要加強政策落實情況的跟蹤檢查,對不按時兌現政策,弄虛作假騙取扶持資金的單位和部門,要給予通報批評,并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
棄耕還是復種——土地拋荒現象考察
前不久,我們一行人考察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中寧縣土地拋荒問題、農村稅費負擔和稅費改革問題,下面就我們觀察到的一些事實進行分析。
1.事實
農地的棄耕或拋荒,成為近年來我國農村面臨的一個普遍現象,雖然拋荒地占農地的比例并不很大,但是卻有比例越來越大、范圍越來越廣的趨勢。前些年土地拋荒現象還僅限于南方等較發達的農村,現在則全國各地均有表現。這次調查讓我們吃驚的是,一個少地的、經濟落后的貧困山區,竟也出現了農地棄耕現象,而且拋荒面積還很大。
棗園鄉是中寧縣一個較貧困的鄉,棗一村是棗園鄉較貧困的村。全村人口大約2000人,447戶,農地2480畝,人均農地1畝有余,機動地和荒地有600余畝。主要種植水稻和小麥,套種玉米,一年兩熟,畝均常產670斤原糧,荒地畝均常產320斤原糧。由于種田收益下降,2001年,該村農地被拋荒100多畝(指農地而非荒地和機動地)。
2.農地拋荒的原因
早些年,南方經濟發達地區農地拋荒現象時有發生,近些年農地拋荒漸漸北移,經濟落后地區也是常有農地拋荒現象這似乎不太符合經濟學道理。棗一村經濟落后,農民指著土地吃飯,人均耕地不足2畝,相對于人口數量來說,土地嚴重不足,是極其稀缺的商品。按經濟學理論,稀缺物品價格會很高,但是卻相反,這里被拋荒的農地使用價格竟然為零。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如此稀缺的土地價格竟會是零?這個問題強烈地吸引了我們,不由得對該問題作了細致的考察和探究。
鄉鎮整頓耕地拋荒工作辦法
為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會議精神,切實解決耕地拋荒問題,促進我鄉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發展,結合我鄉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耕地拋荒現象的發生,切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綜合效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
二、目標任務
通過采取綜合治理措施,大力發展拋荒耕地農業生產,努力減少耕地季節性拋荒,堅決制止多年性拋荒,確保耕地不拋荒。
三、工作措施
全縣制止耕地拋荒交流會講話范文
各位領導,同志們:
在今天上午的會議上,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在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報告中,就制止耕地拋荒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縣委書記就此項工作進行了強調。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就制止耕地拋荒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深刻認識抓好制止耕地拋荒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近幾年,由于農村大部分勞動力外出務工、經商、農業比較效益低、自然災害頻發、環境污染影響嚴重、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土地流轉困難等方面的原因,許多農村出現了耕地拋荒現象。據年我縣“四個確保”督查統計,各鄉鎮上報的耕地拋荒總面積為12077畝,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2.87%,其中水田拋荒面積8479畝、旱土拋荒面積3598畝。耕地拋荒較為嚴重的有碧塘、塘門口、七甲、太和、柏林、高亭、湘陰渡、復和等鄉鎮,其中碧塘鄉耕地拋荒面積2330畝,占該鄉總耕地面積的13.19%;塘門口鎮從塘市村到糠泉村一帶大部分水田拋荒;七甲鄉拋荒面積1629畝,占該鄉總耕地面積的9.76%。耕地拋荒數量相對較少的有千沖、大布江、油麻等鄉鎮。同時,我縣的耕地拋荒問題已引起了省、市領導的高度關注,去年8月省農業廳吳新民副廳長親自到我縣核實拋荒情況。我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也是糧食生產大縣,人均耕地面積0.83畝,耕地拋荒已給我縣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糧食生產和農業對外形象造成了不利影響。為解決耕地拋荒問題,前段我縣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廣泛宣傳動員。去年,縣里下發了《關于切實抓好拋荒耕地農業生產的通知》(政辦發[]45號)、《縣制止耕地拋荒工作方案》(辦[]104號)兩個文件,明確了拋荒耕地農業生產和治理工作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和具體要求。同時,向全縣所有農戶發出了《致農民朋友的公開信》,讓農戶認識制止拋荒耕地的重要性,了解國家有關政策法規,鼓勵和引導他們恢復耕種。二是加大督查力度。去年,縣委、縣政府組織5個督查組對各鄉鎮的“四個確保”情況進行了督查,就各鄉鎮在確保耕地不拋荒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和具體要求。三是加快土地流轉。對拋荒耕地,鼓勵和引導農戶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方式進行流轉,促進土地向種植大戶集中。四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利用拋荒耕地,大力發展冰糖橙、馬鈴薯、甜玉米等農產品生產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綜合效益。年,我縣開發的1600畝馬鈴薯、4500畝甜玉米基地有部分就是利用了拋荒耕地。我縣制止耕地拋荒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沒有完全遏制耕地拋荒現象的發生,全縣耕地拋荒形勢依然嚴峻,“雙改單”季節性拋荒尤為突出。另外,從大范圍來看,由于受糧食種植面積減少、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大幅攀升等因素的影響,今年以來全球糧食供應緊張,價格上漲,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甚至出現了糧荒,這使得我們治理耕地拋荒、擴大糧食種植、確保糧食安全面臨更大的壓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要站在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確保糧食安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制止耕地拋荒工作的重要意義,把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和部署上來,切實增強做好制止耕地拋荒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確保耕地不拋荒。
二、強化措施,切實解決耕地拋荒問題
制止耕地拋荒是一項系統工程,工作的難度大、任務重、政策性、原則性強,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狠抓工作落實。
農村耕地拋荒撂荒整治方案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部分農民在城鎮定居并從事非農工作,各村均出現不同程度耕地拋荒撂荒現象,農業生產受到較大影響。為進一步抓好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推動現代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確保農業增產增收增效,鎮人民政府決定對農村耕地撂荒進行集中整治,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管理,堅決糾正和逐步解決農村承包耕地管理中出現棄耕撂荒、毀損耕地等現象和問題,依法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穩定農村生產經營,促進“三農”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二、基本情況
全鎮農業人口2.9萬人,耕地面積1.1萬畝,人均耕地0.37畝。據不完全統計,全鎮常年棄耕撂荒耕地面積將近1000多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0%,若加上改變用途和損毀耕地,面積更大、比例更高,對農業生產經營十分不利。
三、工作目標
鄉鎮抓好耕地拋荒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全力穩定糧食生產,下大力氣抓好早稻栽種面積的落實,確保農民種糧基本收益,穩住糧食播種面積,保障糧食產量“一保二穩”的目標,制定如下防止耕地拋荒工作方案:
一、宣傳發動
主要任務:一是召開全鎮農村耕地撂荒整治工作會議,安排部署農村耕地撂荒整治工作;二是鎮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方案,明確責任;三是充分利用各種宣傳載體,加大對農村耕地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特別是對長期外出務工的農民工,要想法設法將政策送達到其本人或電話告知其本人。
二、調查摸底
各村要深入各農戶和田間地頭,對土地棄耕撂荒土地的承包人、地塊名稱、面積、四至座落、流轉或撂荒年限等基本情況進行逐一登記造冊,將撂荒摸清的情況匯報材料及整治工作方案報鎮春耕備耕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集中整治
非糧化拋荒排查整治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及中央、省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和用途管制,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根據(國辦發〔2020〕44號)、(浙政辦發〔2021〕6號)、(浙農專發〔2020〕49號)和(麗農發〔2021〕27號)等文件精神和上級部署,焦灘鄉人民政府決定對全鄉耕地非糧化、拋荒情況進行排查,并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生產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各級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精神,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防止耕地非糧化、遏制耕地拋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省市、委,省、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和縣委、縣政府的工作要求,扛穩糧食生產政治責任,分類采取有效措施,堅決防止耕地非糧化、遏制耕地拋荒。堅持自下而上摸底排查、建立工作臺賬和自上而下考證數據、核查村組兩條線,開展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工作。
二、總體目標
春耕生產在即,各行政村要把開展耕地非糧化、拋荒排查作為當前的重要任務,迅速組織開展所轄區域耕地非糧化、拋荒基本情況調查,逐村逐戶摸清底數,建立信息臺賬,有序推進非糧化耕地恢復糧食生產,拋荒地復耕復種。嚴守不新增非糧化、拋荒耕地紅線;嚴厲懲處耕地非糧化和拋荒行為。全面推行“宜水稻則水稻、宜旱糧則早糧”生產模式,確保復墾復種的宜種拋荒耕地全部種植水稻、早糧等作物。
三、工作要求
整治耕地拋荒工作會發言稿
同志們:
近年來,由于糧食生產比較效益偏低、自然災害頻發、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員日益增多等原因,全縣各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拋荒現象。前段時間,為切實解決耕地拋荒問題,各級各部門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地耕地拋荒現象還沒有得到徹底根治。下面,我就如何進一步抓好耕地拋荒治理講兩點意見。
一、加強宣傳,充分認識抓好耕地拋荒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民以食為天”。糧食生產是農業的根本。糧食安全是社會穩定的基礎。糧食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各級各部門要站在確保糧食安全、促進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抓好耕地拋荒治理、大力發展糧食生產的重要意義,自覺把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和部署上來,切實增強抓好耕地拋荒治理、發展糧食生產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要采取召開會議、發放宣傳資料、上門做工作等辦法,大力宣傳支農惠農政策、治理耕地拋荒的措施和農田耕地保護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廣大農民群眾要充分認識自己在土地承包中的責任,發揮主動性和主體作用,進一步提高種糧積極性。
二、明確目標,進一步強化和落實治理耕地拋荒的各項措施。今年,省委、省政府將對糧食生產實行目標考核,要求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增長,雙季稻面積恢復到年水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的有關要求,我縣制定了發展糧食生產的總體目標。今年的總體目標是按照“宜糧則糧、宜經則經”的原則,通過開展耕地拋荒治理,減少季節性拋荒,杜絕多年性拋荒,確保年內不出現連片5畝以上季節性拋荒耕地,確保種糧面積穩中有增、糧食總產穩中有增、質量效益穩中有增。為此,各級各部門要創新工作思路,落實工作責任,強化工作措施,堅決打好耕地拋荒治理這場攻堅戰。
一要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在全面落實中央各項涉農補貼等扶持優惠政策的基礎上,今年縣委、縣政府出臺了獎勵制度:對實際種植面積在5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實行與上級糧補資金對等獎勵;對生產能手及集約化經營等從事農業生產的帶頭人,給予政策扶持和獎勵;為種糧農戶購買水稻保險。
二要認真落實部門職責。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各自職責,進村入戶開展勸耕促耕工作,對因水沖沙壓、灌溉設施落后、土地污染等原因造成拋荒的耕地要進行集中整治,大力改善耕作條件;對年老體弱等無能力耕種的,要發動當地群眾開展生產互助或安排組織代耕代播;對棄農經商或外出務工造成耕地拋荒的,要督促承包戶限期恢復耕種或引導其流轉承包土地。今年縣里將創建秋冬農業百里示范帶,大力推廣種植油菜、蔬菜、綠肥等農作物。各鄉鎮和縣直有關單位要結合創建活動積極創辦耕地拋荒治理樣板點,大力推進耕地拋荒治理工作。
春耕備耕暨穩定糧食生產工作方案
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不容忽視,春耕備耕工作同樣迫在眉睫,按照豐辦發[2021]5號文件精神要求,在抓好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抓好春耕備耕生產,嚴防耕地撂荒,實現“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糧食安全和農民增產增收增效目標。經鄉黨政班子聯席會研究決定,結合我鄉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要求各村認真貫徹執行。
一、強化組織領導
為保障我鄉今年春耕備耕、穩定糧食生產工作順利推進,并取得實效,經鄉黨政班子聯席會研究,決定成立鄉春耕備耕暨穩定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鄉農業農村辦公室全體干部、各村蹲點干部及村書記組成。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鄉農業農村辦公室,由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任副主任,農業農村辦公室其他干部任成員,辦公室主要負責工作部署、資料收集、上下聯絡、工作督查等。
二、優化種糧結構,推進土地流轉
1.加大落實經營主體摸排力度。認真開展春耕備耕調查,及時了解糧農、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的種植意愿和農資需求,全面掌握轄區內耕地使用率情況,堅決杜絕耕地撂荒,鼓勵糧農改單季為雙季種植,增加播種面積;落實耕地經營主體,強化主體責任,嚴防經營主體借高標拋荒或土地流轉不履行協議拋荒;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優先種植“雙季稻”,不得違規建設種植和養殖設施、超標準建設農田林網等。加強土地執法監管,堅決遏制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切實糾正基本農田種植草皮、花卉苗木等行為。
全鎮糧食生產指導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市、縣糧食生產工作會議精神,根據《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意見》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明確駐村干部是駐點村的糧食生產工作聯系人和責任人。各村也要相應地成立領導小組,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二、目標任務
1、大力恢復雙季稻。在雙季稻適宜區要采取措施堅決遏止“雙改單”,要扶持雙季稻生產,擴大雙季稻種植面積,確保全鎮完成恢復雙季稻生產1000畝的任務。
2、積極擴大以玉米為主的旱糧生產。要充分利用旱土資源,大力發展以玉米為主的旱糧生產,擴大種植面積4000畝以上。
3、精心培育種糧大戶。積極引導耕地流轉,實現糧食規模化生產,大力扶持和精心培育以種水稻和玉米的種糧大戶。年內新培育耕種30畝以上的大戶4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