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脹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3 08:37: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膨脹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宇宙加速膨脹分析論文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做了大量有關于引力的試驗或觀察,例如,超負載力的發現和通過天文觀測得出宇宙在加速膨脹的結論。
現在的引力理論已無法解決這些問題,但如果從相反的角度看待引力,建立一個新的模型似乎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里必須提到“布朗運動”。這是布朗通過觀測植物花粉粒發現其無規則運動,愛因斯坦在1905年的一篇論文中提出花粉的無規則運動實際上是花粉顆粒受到各方向液體分子不平衡的撞擊作用造成的,同樣在關于引力的這一模型中也有類似的問題,在看似虛無的真空中應當存在這一種特殊的實體,這種實體應有兩個基本的特性:
1、在一定空間范圍內,它的分布是均勻的,而且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它分布的密度是不變的。
2、任意一個這種實體在任意時刻向任意方向運動的概率相等。
如果將一個物體置于充滿了這種特殊實體的背景中,這種特殊實體給了這個物體一種“推力”,與布朗運動不同的是,這個物體在任意方向上受到的力都是等大的,物體應保持受力平衡狀態,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將兩個物體A和B都置于這一背景中,A和B之間隔一段距離(O1O2分別為物體A、B重心)
直線L經過A、B兩個物體重心,由于空間背景中的特殊實體具有前面提到的兩種特性,可證得在除了直線L的方向上,物體任意方向上受到的力都是相等的。
通貨膨脹原因分析論文
一、通貨膨脹的原因
(一)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
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是指總需求過渡增長所引起的通貨膨脹,即“太多的貨幣追逐太少的貨物”,按照凱恩斯的解釋,如果總需求上升到大于總供給的地步,此時,由于勞動和設備已經充分利用,因而要使產量再增加已經不可能,過渡的需求是能引起物價水平的普遍上升。
(二)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
成本或供給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貨膨脹,即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又稱為供給型通貨膨脹,是由廠商生產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價格總水平的上漲。造成成本向上移動的原因大致有:工資過渡上漲、利潤過渡增加進口商品價格上漲。
(三)需求和成本混合推進的通貨膨脹
貨膨脹警示論文
【文章摘要】本文從導致日本經濟衰退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礎上分析我國出現潛在通貨膨脹的簡單對策。
【關鍵詞】通貨膨脹;金融危機;外匯儲備;投資;金融制度
一、日本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分析
1、非獨立的金融制度是導致危機的根本原因
日本的主銀行體制不同于英美等國的模式,銀行運作缺乏自身的獨立性,嚴格按照官方的命令行事。政府對于金融市場的控制一旦脫離現實基礎,只是為了政府經濟目標而設定金融政策,將會導致嚴重的后果。沒有立法為依據的金融監管,最終使銀行等金融機構喪失了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
2、銀行經營錯位是加劇泡沫的重要誘因
通貨膨脹的研究論文
假期留校,有了充足的時間看書,此乃夢寐以求之事,遠離外面的嘈雜之聲,埋頭于字里行間,快哉!樂哉!若不讀一下《全球視覺的宏觀經濟學》,實為遺憾。哪怕對它只有一點感性認識,也是有益而無弊。諸位是否也有同感,當你看的書日漸增多的時候,先不論自己掌握的程度如何,以及觀點是否成熟,你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書中的有些理論讓你感覺到茫然,似乎有不明之處,但又不敢枉自批判,汗顏!!我想我們應該以合理批判的態度去看待問題。不論是經濟學,即使是別的事物也應該抱著這樣的態度,將會發現對你大有益處。
今閑暇之余,拿起經濟學書隨意的翻閱,思維在“通貨膨脹與失業”這章停滯下來。便想寫點什么。許多經濟學者相信‘通貨膨脹’和‘失業‘二者之間存在’此消彼漲‘的關系,于是他們悉心的構造了各種模型(確實模型在分析實際問題的時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對這點我深信不疑)其中以來自倫敦經濟學院A.W.菲利普斯教授所創建的“菲氏曲線”為代表,試圖摸索其中的規律,但其對“菲氏曲線”的精彩描述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賴于研究者提出的工資和價格理論。應該說首先對通貨膨脹與失業的關系做研究的是歐文.費雪,而非菲利普斯教授。菲利普斯對這一現象的研究,并沒有像今天這樣的細致。他側重于名義工資和實際失業率,沒有考慮通貨膨脹預期和自然失業率,而這些概念在菲利普斯研究問世后的10年里才得到解釋。其風靡一時的模型后來都被陸續的推翻了,經濟學家總喜歡以假設為理論前提,但是過多的假設也正反映出其理論的不可推敲性。紛擾過后,我不禁要問經濟學里還有多少可靠的解釋呢?
下面就通脹的成因發表一下見解,
通貨膨脹,就是“貨幣總量”相對“物品總量”不斷增大的現象,粗略地說,就是貨幣“過多”的現象。(弗里得曼的觀點)而大家都知道,只有政府才有權印刷鈔票,所以,通貨膨脹的成因,就是政府發行了過量的鈔票。這是通貨膨脹的成因,也是通貨膨脹的唯一成因。政府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多印鈔票,比如,在一些稅制不健全的國家,政府為了負擔開支,就要通過增印鈔票來暗中征稅;另外,政府為了增加教育、基礎建設或國防的開支,或為了援助災民,也會增印鈔票。
增印鈔票的理由數之不盡,有些是正當的,有些是不正當的——更準確地說,對某些人來說是正當的,而對另外一部分人來說是不正當的。正當與否,經濟學無法作出“科學的”判斷。但不管怎樣,經濟學要指出的是,通貨膨脹的成因,就是政府發行了過量的鈔票。
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出,凱恩斯至于的需求管理政策在“滯脹”面前失靈,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主義學派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說和和自然率假說來解釋“滯脹”現象,并對凱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發難。
小議通貨膨脹的貨幣因素
一、引言
2008年美國房貸危機引發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機,為了應對危機對中國經濟造成的負面沖擊,中國政府于2008年10月開始采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廣義貨幣供給量迅猛增加。2010年年初開始,與生活較大關聯的農產品價格比如蒜、姜、糖等接連漲價,到下半年各類生活資料價格接連攀升,直接推動CPI逐月升高,而在通脹壓力下,很多著名學者指出貨幣超發是通脹背后的主因。但是,央行行長周小川否認貨幣超發一說,其理由是:一方面,高儲蓄國家和低儲蓄國家的廣義貨幣占GDP的比重不一樣,中國是高儲蓄國家,因此M2占GDP比重高;另一方面,在間接融資占比高的情況下,廣義貨幣占GDP的比重就高,美國是典型的直接融資發達的國家,而中國間接融資比重大,因此拿中國的M2跟美國的比不太恰當。
那么,本輪通貨膨脹到底是不是由貨幣超發引起的?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有很大研究意義的問題。基于此,本文以中國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的月度數據為基礎,擬采用因果檢驗、協整分析、誤差修正模型等來分析中國M2與通貨膨脹之間的相互關系。
二、相關文獻綜述
以弗里德曼為首的貨幣主義學派始終認為通貨膨脹歸根結底是一種貨幣現象。貨幣主義學派從交易方程式開始推導,在假設貨幣流通速度為常數的條件下,超過GDP增長率的貨幣供給增長率,就是通貨膨脹率。弗里德曼認為,在短期內貨幣增加既可以引起物價上漲也可以引起產量增加,只是在長期內貨幣增加才全部反映在物價上漲上。這也意味著短期內貨幣是非中性的,長期內貨幣是中性的。
近幾年來我國也有學者從貨幣主義的視角,運用計量經濟分析,對我國貨幣供給和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但是取得了不同的結果。
議國內通貨膨脹成因及策略
摘要: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物價出現了快速上漲的勢頭,通貨膨脹預期加大,這嚴重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生活和社會的穩定,也給中國政府帶來了一定程度壓力和負面的影響。雖然通貨膨脹的原因是多方面,究其根源在哪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防治通貨膨脹對中國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影響。
關鍵詞:通貨膨脹;成因分析;對策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就業持續增加,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但是,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物價出現了快速上漲的勢頭,通貨膨脹預期加大,這嚴重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生活和社會的穩定,也給中國政府帶來了一定程度壓力和負面的影響。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一、通貨膨脹的成因
為什么會出現物價快速上漲的勢頭,出現通貨膨脹預期加大這種情況呢?導致物價上漲的因素比較多,如供求關系、自然災害、戰爭和通貨膨脹等因素,這些因素歸納起來不外乎是有兩大因素即國際因素和國內因素,這兩種因素相互作用導致了中國現階段物價上漲過快這種現象。物價上漲并不等于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指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的金屬貨幣量,從而紙幣的貶值和物價的上漲,這種現象就是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的成因也同樣是多方面的,如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供求混合型通貨膨脹以及結構型通貨膨脹等基本內容,而這次通貨膨脹往往是多因素混合型的通貨膨脹。具體來說,這次物價上漲,主要因素是:
(一)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
政府規模膨脹原因論文
【摘要】中國的行政體制改革以機構改革作為主線和中心,而貫穿機構改革過程的一條主線則是精簡政府機構和縮小政府規模的理想。建國以后,我國已經進行了多次機構精簡的行動。但是每次改革過后都會出現機構數量的劇增、財政預算的擴張和政府規模的增長。文章擬采用公共選擇理論的視角對這種機構病予以解讀,給出解決政府規模問題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公共選擇理論;政府規模;原因
一、對政府機構改革中“怪圈循環”現象的剖析
所謂“怪圈循環”,是系統論中的一個術語,是指事物在特定的等級系統中逐漸上升或者逐漸下降,結果卻意外發現又回到了原來的出發點。根據有關資料的統計,我國的政府規模膨脹經過了四個“怪圈循環”:第一個怪圈:1949—1959年的循環。1949年確立(35個)機構→1952年小膨脹(42個)機構→1954年較大膨脹(64個)機構→1956年的大膨脹(81個)機構→1959年的精簡(60個)機構;第二個怪圈:1960~1970年的循環。1960年初(60個)機構→1965年底大膨脹(79個)機構→1970年裁減(32個)機構;第三個怪圈:1971~1982年的循環。1971年恢復,1975年增加(52個)機構→1981年大膨脹(100個)機構→1987年精簡(61個)機構;第四個怪圈:1983~1993年的循環。1982年開始精簡(61個)機構→1986年膨脹(72個)機構→1988年精簡(68個)機構→1992年膨脹(86個)機構→1993年精簡(59個)機構。
政府規模是政府履行其職能的活動范圍及其質與量,它既指政府職能與權力范圍,又指政府機構與人員。衡量政府規模的指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政府機構和工作人員作為指標;另一種是以財政支出比率作為指標。一般說來,政府規模過大或者過小都是有害的,都不利于政府發揮正常的職能和效率。所以對于現代國家的政府來說,保持適度的政府規模,抑制政府規模增長是行政改革的重要目標和內容。
二、政府規模膨脹的原因:公共選擇理論的分析
當前通貨膨脹假象探索
論文關鍵詞: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激勵機制,房地產
論文摘要:市場其實就是一種激勵機制,如果出現了通脹,則市場就不會給股票高估值,因為此時不需要激勵投資人,為了爭取財富保值增值大家的投資熱情已經很高了;如果出現通縮,那么市場反而會給股票高估值,為的是鼓勵大家用核心競爭力而不是寬松的信貸賺錢,到時候行情究竟會漲多高,且拭目以待。
我認為當前的通脹是假象,被掩蓋的真相就是我們可能要經歷一段時間的通縮。在此情況下,“通脹無牛市”和“通縮導致牛市”這兩個判斷并不矛盾。近幾天一直有讀者在質問我是否改變了“通脹無牛市”的立場。他們問我,當前通貨膨脹勢頭這么嚴重,你卻說什么大牛市,這不是和你自己的觀點相違背嗎?我并沒有背棄自己的任何判斷,我的理論體系始終是完整的。
為什么我判斷通貨膨脹是假象呢?先舉例說明吧。近期我國南方地區的氣候反常得厲害,我內心猜測這是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氣候異常反應,而氣象專家則認為這種猜測沒有科學依據。他們認為,沒有直接證據表明人類生產建設活動導致了氣候變化。言下之意,似乎說的是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模式完全不必改變,也不必為氣候變化而自責和內疚。我相信科學,尊重專家意見,只補充一點看法,要證明某事沒有科學依據和證明其不符合我們現在認識的科學規律,是兩碼子事兒。氣象專家好像沒有注意到這個邏輯問題的脫節。
進而我還在猜想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政府過度干預是否會使得市場出現異常現象呢?這種異常現象是否又會招致政府更頻繁地干預呢?由此反復震蕩下去,將會是怎樣的一幅互動畫面呢?為應對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政府果斷出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些政策扭轉了危機中不斷下滑的GDP,并在大量的信貸投放下,CPI于2009年中結束了持續的負數狀態,而上證指數也恰于那時登上了那次行情的最高點。
這些政府和央行的干預固然幫助了當時的實體經濟,但也給我們的未來帶來了更多新的不確定性。有人把當前的物價上漲歸因于政府前期采取的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稱其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演變成了“失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我認為,這種指責是不負責任的,也是不科學的。我不認為中國政府的危機應對措施有任何失誤的地方,我相信正是這些措施使我們渡過了當時的危機,卻也不可避免地給我們今后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更大挑戰。
應對通貨膨脹的策略透析
[內容提要]防止物價結構性上漲轉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之一。新一輪物價上漲主要是由部分農產品供給波動引起的。當前抑制通脹的對策是在堅持從緊的貨幣政策的同時更多地運用財政政策。長遠來看,我國有幾種短缺資源對進口的依賴程度較高,是引起國內市場價格上漲的重要潛在因素,對此應有長遠的戰略措施。
[關鍵詞]居民消費價格,通貨膨脹,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宏觀調控
防止物價結構性上漲轉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是2008年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之一。1~5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8.1%,實現全年4.8%左右的調控目標難度很大。必須認真分析這一輪物價上漲的深層次原因,從近期和長期結合上采取針對性強的措施,把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長期保持下去。
一、新一輪物價上漲主要是由部分農產品供給波動引起的
2007年以來,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不斷升高,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由于部分農產品供給波動,特別是生豬供應受周期性波動影響,價格大幅上漲并帶動相關食品價格上升;二是連續5年投資的高增長,對能源、原材料的需求持續增加,對進口資源性產品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加之進口價格迅猛上升,加大了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三是由于外貿順差持續增加和國際熱錢流入,導致國家外匯儲備不斷增多,銀行貨幣流動性過剩。貨幣流動性過剩支撐了投資的高增長,為通貨膨脹提供了必要條件,但還不是充分條件。豬肉等農產品供給的波動是這次通貨膨脹的直接誘發因素,在它的帶動下,其他條件對通貨膨脹產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007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8%,其中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占83.3%。2008年一季度消費價格上漲因素中,食品價格影響占85%。在食品價格上漲因素中,豬肉價格首當其沖,5月份同比上漲48.0%。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首先是因為2006年豬肉供過于求,生豬價格大幅下跌,挫傷了養豬農民的積極性。2006年生豬收購價格降到每斤2元左右,而生豬的飼養成本每斤3.5元,逼得農民宰殺母豬,直接導致了去年生豬供應量的大幅下降。根據經驗,合理的豬糧比價應為6:1,即每斤生豬的價格相當于6斤糧食的市場價格。2006年肉糧比價最低時降為3:1,2007年年底則上升到9.3:1,加上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生豬喂養的政策,估計2008年9月份生豬將大量上市。到時奧運會剛好開過,消費需求下降,四季度或2009年會不會重現2006年豬肉供過于求、價格大幅下跌的情況?所以有必要建立生豬生產保護體系,當肉糧比價低于6:1時,應啟動保護價收購機制,增加儲備,通過吞吐調節,平抑價格,保證豬肉供給的穩定。
膨脹土礦物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首先利用X射線衍射(XRD)對鄂北膨脹土中的不同礦物組成成分進行了鑒定,并根據衍射峰的強度和半高寬定量分析了各成分的含量,然后利用X射線能譜(EDX)對鄂北膨脹土中的化學元素組成進行了測定和分析,最后對鄂北膨脹土的結核現象進行了分析。其研究成果對評價鄂北膨脹土頁巖的潮解特性,揭示膨脹土和改性膨脹土特性以及強度形成機理具有重要的意義;并為今后膨脹土的研究和應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膨脹土礦物成分化學成分XRDEDX
1前言
膨脹土的特殊工程性質是受其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控制的。研究膨脹土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不僅是了解控制膨脹土工程性質的內在因素;探討其膨脹機理所必須的,而且是膨脹土性質改良和加固,以及探討膨脹土研究的新技術和新方法所必不可少的。膨脹土在路堤施工和路堤使用時期,其特性不僅取決于膨脹土頁巖的剝蝕和潮解的性質,而且取決于其主要的粘土礦物類型以及其它物理化學性質[1][2]。本文利用X射線衍射(XRD)和X射線能譜(EDX)等技術手段,研究了鄂北膨脹土和改性膨脹土的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以及膨脹土的結核現象。
2膨脹土的礦物組成
X射線衍射儀可對膨脹土中的不同礦物進行準確鑒定。粘土礦物的測定可利用粘土礦物X射線衍射圖譜,通過比較主要的峰值和判斷其強度來達到,并可根據衍射峰的強度和半高寬定量分析某種礦物在膨脹土中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