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保障金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4 15:46:3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欠薪保障金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企業欠薪保障金收繳實施制度
為貫徹實施《**市小企業欠薪基金試行辦法》和《關于本市小企業欠薪保障金收繳的實施意見》,現就小企業欠薪保障金(以下稱“欠薪保障金”)的收繳及使用,制訂如下實施細則:
一、管理機構
**市小企業欠薪保障金委員會下設辦公室(以下稱“保障金辦公室”),負責欠薪保障金的收繳、使用及追償。保障金辦公室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促進小企業發展協調辦公室及市財政局派員組成,設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欠薪保障金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設專戶管理。
二、收繳范圍
欠薪保障費由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一征收。
農民工工資清欠意見
一、加強對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的領導
關系社會的和諧穩定。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站在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黃岡的高度,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涉及農民工合法權益。充分認識解決好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重要意義,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強化監管、落實責任,完善制度,建立預防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長效機制,切實做好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市解決企業工資拖欠問題部門聯席會各成員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切實維護廣大農民工的勞動報酬權和社會和諧穩定。
二、建立和完善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的長效機制
(一)全面落實工資支付保障金制度。建設、交通、水利、鐵路等使用農民工較多的行業。依法查處拒不繳納工資保障金的行為,切實加強工資保障金管理,實行依法收繳、專款專用。建設、交通、水利、鐵路等行政主管部門要督促企業按規定繳納工資支付保障金,確保工資支付保障金落實到位。對拒不繳納保障金的單位,有關部門不得批準項目開工。
(二)全面建立工資支付監控制度。各縣(市、區)要建立工資支付監控制度。適時組織專項檢查行動。其他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加強監管,密切配合。各地可結合當地實際,采取全面監控和重點監控相結合的辦法,將建筑企業以及其他行業中有拖欠、克扣工資行為的企業作為重點監控對象,要求其定期將工資支付的情況報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對存在拖欠、克扣工資問題和有欠薪苗頭的企業,勞動保障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采取措施及時處理。要推行施工單位工資支付專用賬戶和農民工實名制。項目建設中,施工單位要設立2個賬戶,將工程人工費和工程款分戶管理,工資支付專用賬戶的管理采取業主、施工單位、勞動保障部門、銀行共同監管,專款專用。
(三)暢通舉報投訴渠道。設置舉報投訴信箱,暢通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投訴渠道,做好舉報投訴案件的調查處理工作。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機構對因拖欠工資引發的勞動爭議,要開辟爭議處理“綠色通道”對符合立案條件的拖欠工資爭議案件,按照“快立、快審、快結”原則,及時受理,及時裁決。
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意見
一、全面規范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
施工企業招用農民工,必須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明確約定勞動期限、工作內容、各項社會保險權益、勞動保護及勞動條件、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和工資支付標準、支付項目、支付時間等,并依法履行。勞動合同一式二份,建筑業企業和農民工各一份。建筑企業不得以任何理由扣壓農民工勞動合同文本。
施工企業應在開工10個工作日內到所在地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勞動合同備案。凡不按規定簽訂勞動合同和備案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每招用一人給予500元罰款處罰。
建設單位、施工企業違反規定非法轉包、分包工程造成勞動關系混亂,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教育、處罰拒不糾正違法行為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將案件函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責令停業整頓,情節嚴重造成群訪后果的降低或取消其建設施工資質。
二、依法強化薪酬管理,完善工資支付機制
施工企業農民工工資實行月薪制,由企業以法定貨幣形式按月直接支付給農民工。實行計件工資的,工程量在一個月以上的,按每月完成的工程量實行月結月發。工程量在一個月以內的,應在工程完工后15日內全額支付農民工工資。
小議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學思考
一、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法治化之路的必要性
拖欠民工工資的問題一直不能得到根治,原因有多方面。我國實行城鄉隔離的二元戶籍制度、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行業違規操作、法律、法規不完善;執法部門監督不力;保障措施不到位;農民工自身法律意識不強等原因。而現行法律法規不完善,立法對拖欠工資行為缺乏強力制裁措施、執法部門監督不力和保障措施不到位是導致拖欠民工工資問題非常重要原因。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不僅在于損害了農民工本人的合法權益,影響到農民工家庭的生活。隨之而來的危害是,此類糾紛易引起農民工集體上訪和群體性事件發生;有的甚至導致了惡性案件的發生,嚴重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對社會治安構成潛在的危機。依法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關系社會的公平正義與和諧社會的建立。在以往農民工工資清欠行動中,主要采取的是行政手段,而僅依靠行政手段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頑癥”,問題的徹底解決需要有法律的保障,充分運用法律手段是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根本途徑。
二、通過立法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我國盡管通過行政手段為農民工清回數以億計的被拖欠工資,取得了一定效果,而立法相對滯后的現象應該引起反思。“有法可依”凸顯了立法在建構法治拖欠農民工工資方面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事實上立法也的確一直成為中國法治建設的重心所在。我國立法對農民工工資的保護力度不夠,主要依據的仍是勞動主管部門的部門規章,雖然國務院有關部門先后下發了一些個文件、規范,現有待提高立法層次。目前,應將各地好的創新制度和規范性文件吸納為國家立法,通過立法加大對惡意拖欠工資者的懲治力度,運用立法手段建立長效機制,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從法律法規體系上來遏制源頭的拖欠問題,為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提供法律保障。為此,應采取以下法律措施:
(一)制訂《勞動合同法》立法。由于農民工有其特殊性,用工單位和農民工一般不簽勞動合同,是導致頻頻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無法受到法律的保護的原因。我國現有法律、法規對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未作明確有效的規定。因此,勞動監察部門在實際執法工作中由于沒有勞動合同依據,查處難度較大。為規范用工行為,嚴格勞動合同管理,全國人大常委會應制定《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用工單位與農民工必須依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并具體規定勞動合同的簽訂應具備勞動報酬及支付標準、支付形式、支付時間、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等相關條款。
(二)修訂《建筑法》的法律條文。解決建筑業拖欠農民工工資頑癥需要涉及修訂《建筑法》。重點增加和修改以下條款:(1)制定“建設單位開工前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交納工資保障金”條款。規定在建設項目開工前,建設單位必須按工程中標價一定比例繳納農民工工資保障金,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監督使用。建設單位無法按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從工資保障金中劃支,用于墊付拖欠的農民工工資。對于拒絕繳納保障金的建設單位,主管部門不批準其開工建設;已開工的項目,有權責令其暫停施工。制定在房地產開發項目中施行工資支付保障金條款,是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問題的有效法律保障。(2)規定“開發商與承包商承擔連帶擔保責任”條款。制訂以發包人工程擔保制度重點的擔保條款,要求開發商與承包商共同提供履約擔保函,雙方在拖欠民工工資范圍內共同承擔連帶責任。(3)制定“工程建設項目立項和審批聯動”條款。凡存在拖欠行為的單位在申請辦理立項、規劃、施工許可等手續時,欠款單位必須先結清欠款后,審批部門才給予辦理相關手續。對已完成開發建設項目有拖欠工程款的,不批準其新開發建設項目。并在資質年檢中予以降級,情節嚴重的注銷資質證書。(4)加大和細化法律責任處罰力度。現行的法律法規對拖欠工程款的行為缺乏處罰條款,難以有效制約拖欠行為。為加大對用人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經濟處罰力度,加重用人單位因拖欠工資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應在《建筑法》中法律責任部分增加對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最高可處30萬元的罰款的規定。
勞保局欠薪治理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為指導,按照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清防并舉、統籌兼顧、綜合治理,屬地管理、落實責任”的原則,通過在全縣范圍內深入開展欠薪治理工作,全面貫徹《勞動合同法》、《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依法推進我縣各類用人單位用工主體工資支付行為法制化、規范化,切實維護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一)落實屬地化管理原則,建立健全全縣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防欠工作日常監管責任體系和部門聯動的防欠工作機制;
(二)全縣2008年欠薪投訴舉報案件發案量比上年下降20%以上;
(三)當年新發生的欠薪案件在30個工作日內辦結;
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調查報告
勞動保障監察是人社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行為依法做出處理的行政執法活動。近幾年來,我區人社部門及其所屬的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認真貫徹《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有效化解調處了諸多矛盾糾紛,在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做出了應有貢獻。
一、我區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工作基本情況
2014年,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著力開展整頓勞動力市場、打擊非法用工、勞動合同簽訂、社會保險繳納、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等專項檢查活動,專項檢查活動有計劃、有整頓、有成效。組織案件專題討論會8次,全面提升了監察水平,保證了勞動保障行政執法的公平、公正、公開。通過加大實地檢查面、重點監控、動態跟蹤等監察措施,實行關口前移,對一些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掌握、早處理。
一是認真開展勞動保障年審工作。全年開展勞動保障年審147個用人單位,日常巡查91個用人單位,審查用人單位規章制度43條,督促補簽勞動合同561份,32家未參審或參審不合格單位被責令整改,實現了各類用人單位巡查全覆蓋。
二是加大投訴舉報處置力度。全年接待投訴舉報37起,結案36起,按期結案率100%,無一起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案件。加大排查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力度,共排查涉及欠薪單位16家,拖欠農民工工資4240.7萬元,涉及農民工1971人。截止2014年12月,已追討回農民工工資1559.4萬元,涉及農民工784人。依法移交公安立案偵查涉嫌欠薪逃逸案件1件。
三是建立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金機制。2014年,我們持續開展了建筑行業農民工工資清欠專項執法監察活動,積極推進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提請區政府辦轉發了《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預防和解決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辦法的通知》,聯合區住建局、區交運局、區農林水局下發了《關于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金繳納、監管、支付程序的通知》,建立了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金制度,截止目前,共征收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金3萬元。
縣委加強工資清欠工作方案
為建立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長效機制,有效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切實化解勞資矛盾,構建和諧平安,根據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和《市聯合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為宗旨,以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為重點,以創新社會管理方式為手段,強化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切實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二、工作目標
全面梳理排查,規范部門職責,實現齊抓共管,切實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建立清欠工作長效管理機制,堅決遏制新的拖欠行為發生;創新勞動關系管理模式,構建和諧平安法治。
三、組織機構
白領討回欠薪不必卻步
本市的勞動力市場百日檢查已經進行了大半個月了。被檢的近900戶企業中,竟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企業存在各種違法用工的行為,欠薪仍舊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市勞動保障部門透露,盡管各類舉報幾乎都來自于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但事實上如今受欠薪問題困擾的不再僅僅是農民工了,不少白領也悄然成為欠薪受害者,令人擔憂的是,大部分被欠薪的白領還沒有學會說“不”!
[企業]扣錢是按制度
通常,企業欠農民工工資的時候,手段都比較“迂回”,超時加點班啊、漏繳點保障金啊,再或者干脆不簽勞動合同……和這些情況比起來,白領們遭遇的欠薪問題似乎更“文明”些,多是因完不成規定業績工資被打折扣。
王先生是某汽車企業的銷售主管,他所在的公司每月發放工資倒挺準時,但公司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如員工沒有完成銷售任務,工資則只能按比例發放。因為任務額度比較高,很多員工常常不能完成,這不僅影響了員工自己的收入,也影響了王先生的收入,常常拿不到全額工資,春節時的年終獎也因此“縮水”。
[白領]好像是我的錯
白領討回欠薪不必卻步
本市的勞動力市場百日檢查已經進行了大半個月了。被檢的近900戶企業中,竟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企業存在各種違法用工的行為,欠薪仍舊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市勞動保障部門透露,盡管各類舉報幾乎都來自于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但事實上如今受欠薪問題困擾的不再僅僅是農民工了,不少白領也悄然成為欠薪受害者,令人擔憂的是,大部分被欠薪的白領還沒有學會說“不”!
[企業]扣錢是按制度
通常,企業欠農民工工資的時候,手段都比較“迂回”,超時加點班啊、漏繳點保障金啊,再或者干脆不簽勞動合同……和這些情況比起來,白領們遭遇的欠薪問題似乎更“文明”些,多是因完不成規定業績工資被打折扣。
王先生是某汽車企業的銷售主管,他所在的公司每月發放工資倒挺準時,但公司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如員工沒有完成銷售任務,工資則只能按比例發放。因為任務額度比較高,很多員工常常不能完成,這不僅影響了員工自己的收入,也影響了王先生的收入,常常拿不到全額工資,春節時的年終獎也因此“縮水”。
[白領]好像是我的錯
全市清理農民工會議講話
一、從講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略)
二、必須采取有力措施,求真務實地抓好清欠工作的落實
要緊緊圍繞省政府提出的“確保農民工在春節前按時足額拿到工資,確保不發生新的拖欠,確保不發生因欠薪而引發的重大群體性事件”三個確保和探索完善政策機制的要求,迅速在全市開展農民工工資清欠專項行動,初步建立治理企業欠薪長效管理機制。當前,必須著重抓好以下八項工作:
(一)集中力量開展專項檢查。要按照勞動保障部、建設部、全國總工會和省政府的統一部署,認真組織實施好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的專項檢查。專項檢查的重點是建筑業企業,服裝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服務類企業和使用農民工較多的個體私營企業。要督促各類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及時申報工資拖欠情況,發現弄虛作假的,要依法嚴肅處理。有關部門要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進行一次大排查,力求做到逐戶檢查、不留死角。一旦發現有拖欠工資行為的,責令其作出限期支付的承諾,有關部門要跟蹤到底。市勞動、建設和總工會等部門要組織聯合督查組,對欠薪高發地區、高發行業開展重點督查。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采用“監控一批、處理一批、曝光一批”的手段,使工資拖欠企業受到制裁。
(二)抓緊做好清理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一直是民工欠薪投訴的重點。從我市的情況來看,也是下一步清欠工作的重點所在。最近被省政府公開曝光的我市四家企業拖欠農民工284萬元工資款案件,經過上下的努力,目前已基本償還到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市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已經解決,近期又陸續發生了諸暨第二建筑公司拖欠171名農民工工資款60.9萬元等案件,說明我市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象依然十分嚴重,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形勢非常嚴峻,絕不能掉以輕心。此外,工程款清欠工作難度較大,進展緩慢。截止目前,已清欠建筑工程款4.49億元,清欠率為46.4%,低于全省51.3%的平均水平。對照省政府目標責任書今年年底清欠率達到60%的要求,差距很大。必須引起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大清欠力度,確保按時完成工作目標任務,確保在我市務工的農民工春節前都能足額拿到工資。對不能按計劃完成政府項目清欠任務的地區,將采取控制新建項目等措施。
(三)建立和完善“有報必接、有案必查、有欠必追”的查處機制。勞動保障等有關部門要加大勞動監察和查處力度,進一步健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充分發揮12345市長熱線電話、“12333”勞動保障投訴舉報電話、110社會聯動、群眾團體維權熱線的作用,及時受理、及時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案件。對于群眾投訴舉報案件要快立、快辦、快結,及時解決問題。要總結推廣建立“民工法庭”的做法和經驗,提高審理和執行涉及農民工的民商事案件速度。要以宣傳貫徹國務院《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為契機,結合貫徹落實《浙江省企業工資支付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扎實有力地開展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確保企業欠薪違法行為及時得到查處,確保農民工工資權益得到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