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木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4 17:54: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喬木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胡喬木談怎樣研究黨史
自1951年發表《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以后,胡喬木即以中共黨史專家著稱。1980年1月,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成立,胡喬木任主任。到任不久,他就提出編寫一部大型的《中國共產黨歷史》的任務。1982年4月離任以后,作為中央黨史領導小組副組長,他仍然指導該室和全國的黨史工作。可以說,從事和指導中共黨史研究、編撰和宣傳,是他畢生的事業,成為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所提出的研究、編撰中共黨史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是留給黨史學界的寶貴財富。
●研究黨史,要注意四面八方
胡喬木指出:“黨的歷史與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歷史是不能分開的。”“離開社會的發展,孤立地講黨史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方法的。”他認為,注意四面八方寫出來的黨史,才能不只是一線一面,而是立體的。注意四面八方,黨史就必須寫以下幾個方面:
1.要寫人民群眾。黨史要表現黨是在人民中間奮斗的,黨的斗爭是反映群眾要求的,是依靠群眾取得勝利的。要讓人們看了黨史以后,真正感到黨是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的,是尊重人民的;而不只是黨自己在照鏡子,左顧右盼。
2.要寫朋友。黨是依靠與黨密切合作的人共同奮斗的,這些人,如宋慶齡、陳友仁、魯迅、鄒韜奮,如杜重遠、閻寶航等等,在黨史中應當有他們的地位。我們黨在困難時得到人家的幫助,作為勝利者來寫歷史時不能把人家忘了。不寫他們,那是一種狹隘的宗派觀念。
3.要寫地方與普通干部和黨員。黨史既要寫黨的中央和中央領導人的活動,也要寫地方組織、黨的優秀干部和廣大黨員群眾的活動。不能因為領導的錯誤就把黨的群眾性斗爭一筆抹煞。黨史上的優秀干部、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的斗爭,都應該有生動形象的記錄。胡喬木指出:“我們要在人民斗爭歷史的背景下寫黨史,黨中央和領導人要寫,但要避免分量太大。”“黨史不要只講黨中央這樣正確,那樣錯誤,還是應把人民的斗爭、黨的斗爭,熱氣騰騰的局面反映出來。”
工程用喬木成本核算論文
摘要:闡述了成本的定義和成本確認需遵循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三大原則,根據喬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的特點、成本核算范圍,按經濟內容的性質確立成本核算的明細項目,對成本進行歸集,通過個別計價法和約當產量標準法對成本過行分配,從而計算出喬木的產品成本。
關鍵詞:工程用喬木;成本;核算
一、成本的概述及確認
〈一〉成本的定義
大家知道工程用喬木是一種生物資產而且是一種消耗性的生物資產,這種有生命的消耗性生物資產的形態、價值以及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隨著出生、成長、死亡等自然規律和生產經營活動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區別于一般的有形資產,哪它的成本如何核算呢?(以外購小苗種植為例)眾所周知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它是按一定對象所歸集的費用。是對象化了的費用,就是說成本是相對于一定的產品而言所發生的費用,是按產品品種等成本計算對象對當期發生的費用進行歸集而形成的,工程用喬木的成本也符合這個定義,但在具體確認成本時,應遵循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
〈二〉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
喬木成活率園林施工管理技術提升
摘要:隨著經濟以及社會不斷發展以及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得到提升。對于自身居住環境要求逐步提高,因此城市園林工程獲得非常良好的發展。園林工程建設以及施工過程中,喬木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園林施工技術管理會產生關鍵性影響作用。分析了影響喬木成活率的因素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高成活率的方法。
關鍵詞:喬木成活率;園林施工管理;城市園林建設
喬木作為我國城市園林景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整個景觀的組成以及施工質量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而在園林施工技術獲得發展,其重要作用逐漸體現出來的過程中,該如何保證喬木的成活率,提升整體園林的質量,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喬木成活率的提升對于園林工程進步及發展也會起到非常好的促進行所用。
1園林施工管理技術發展的現狀
1.1基本發展。在園林工程建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園林工程施工管理技術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體現出來。其中發展過程對園林施工管理技術影響作用非常重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園林工程建設隊伍的水平,同時這不僅會對施工技術發展和管理水平,對于整個園林工程質量、園林相關理論知識的推廣和傳播起到影響作用。1.2知識體系。園林工程相對來說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其中對于園林工程建設影響最大的三方面就是建筑科學、生物科學以及社會科學,該如何綜合性地掌握這三方面的知識,對于園林工程建設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園林施工管理技術發展在獲得機遇的同時,也面臨非常大的挑戰。而施工隊伍一旦把握好機遇,就會大大地推動園林工程施工建設。園林工程建設的施工隊伍需要對其多加重視及把握。在我國園林工程建設過程中,會有不同特長和專長的工作者,其中存在土建專業缺乏生物科學學方面的知識,而另一方面園林專業人才會缺乏相應的建筑學理論知識,這兩方面的人才會都無法全面綜合地掌握這三方面學科知識,對城市園林工程的質量以及施工進度都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在此基礎下,施工管理部門就需要對工作人員、施工設備以及施工材料等多方面進行把握和管理,科學統籌,保證園林管理施工技術,同時也防止人力、物力、財力嚴重浪費的現象,進一步保證施工順利進行,減小對工期所造成的影響作用。
2影響喬木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問題
漫談工程用喬木的成本核算
摘要:闡述了成本的定義和成本確認需遵循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三大原則,根據喬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的特點、成本核算范圍,按經濟內容的性質確立成本核算的明細項目,對成本進行歸集,通過個別計價法和約當產量標準法對成本過行分配,從而計算出喬木的產品成本。
關鍵詞:工程用喬木;成本;核算
一、成本的概述及確認
〈一〉成本的定義
大家知道工程用喬木是一種生物資產而且是一種消耗性的生物資產,這種有生命的消耗性生物資產的形態、價值以及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隨著出生、成長、死亡等自然規律和生產經營活動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區別于一般的有形資產,哪它的成本如何核算呢?(以外購小苗種植為例)眾所周知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它是按一定對象所歸集的費用。是對象化了的費用,就是說成本是相對于一定的產品而言所發生的費用,是按產品品種等成本計算對象對當期發生的費用進行歸集而形成的,工程用喬木的成本也符合這個定義,但在具體確認成本時,應遵循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
〈二〉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
小議工程用喬木的成本核算
摘要:闡述了成本的定義和成本確認需遵循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三大原則,根據喬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的特點、成本核算范圍,按經濟內容的性質確立成本核算的明細項目,對成本進行歸集,通過個別計價法和約當產量標準法對成本過行分配,從而計算出喬木的產品成本。
關鍵詞:工程用喬木;成本;核算
一、成本的概述及確認
〈一〉成本的定義
大家知道工程用喬木是一種生物資產而且是一種消耗性的生物資產,這種有生命的消耗性生物資產的形態、價值以及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隨著出生、成長、死亡等自然規律和生產經營活動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區別于一般的有形資產,哪它的成本如何核算呢?(以外購小苗種植為例)眾所周知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它是按一定對象所歸集的費用。是對象化了的費用,就是說成本是相對于一定的產品而言所發生的費用,是按產品品種等成本計算對象對當期發生的費用進行歸集而形成的,工程用喬木的成本也符合這個定義,但在具體確認成本時,應遵循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
〈二〉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
胡喬木論的歷史地位和思想
【正文】
【中圖分類號】A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6873(2000)02—0079—04
胡喬木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政論家和社會科學家。他長期擔任的秘書、中共中央政治局秘書。特殊的崗位和素養使胡喬木對和思想研究有其獨到的認識。
粉碎“”后新的歷史時期,如何評價和思想,成為一個在國際國內都具有重要影響的歷史性課題。“兩個凡是”和否定、思想這兩種錯誤傾向的出現,說明人們在這個問題上還存在著相當嚴重的混亂。胡喬木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被吸收進中央領導層。此后,在鄧小平領導全黨進行撥亂反正和確立正確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過程中,他充分發揮了自己在理論和政治方面的才華。在鄧小平的直接主持和領導下,胡喬木對的歷史地位和思想問題進行了認真深入的研究,這方面的成果大部分反映到了他所主持起草的在慶祝建國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和在黨中央、鄧小平主持下由他具體負責起草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兩個文獻中。他在多次談話中也涉及到這一問題,其中不乏真知灼見。
闡述了解決好關于的歷史地位和思想問題的極端重要性。胡喬木反復強調,對的評價應采取謹慎的態度,既要實事求是,又要顧全大局。這個大局就是黨的團結、全國人民的團結、黨和國家的前途。他指出,對怎么提,“這對全黨、全國人民的團結,對我們黨和國家在全世界的形象、在全世界的地位,都有非常密切的關系,一定要采取非常慎重的態度。”[1]他告誡人們,全盤否定和思想只能引起思想混亂和政局動蕩。“如果我們把這面旗幟丟掉,就會使更廣大的群眾對于中國共產黨本身發生懷疑,對馬克思主義也發生懷疑,中國的前途就不堪設想。”[2]當然,胡喬木也絕不主張維護的錯誤。他指出,糾正的錯誤正是維護的歷史地位,正是維護思想的指導作用;糾正過去的失誤是為了發展開創的革命與建設事業和發展思想以及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從而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胡喬木對理論研究工作具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他主張思想工作者應站在與錯誤思潮斗爭的最前線,以科學理論批判錯誤觀點,教育人民。他不是一般的理論研究者,而是一位參加革命工作多年的政治家、黨的理論家,黨中央的許多重大決策、重要思想理論,常常是通過他的論著向全黨全國乃至全世界公布的,因此,他的一些評論、文章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黨中央的有關主張。粉碎“”后的一段時期,不少人在對的評價問題上缺乏清醒的認識,看不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胡喬木從黨和國家前途的角度論述這一問題的極端重要性,既宣傳了黨中央和鄧小平在這一問題上的正確立場、觀點,又有自己的精辟理論分析,這對于澄清人們的模糊思想有重要的意義。從他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他作為黨的理論工作者憂黨憂國的拳拳之心。
提高喬木成活率園林施工管理技術探討
摘要:喬木的種植和養護工作是園林綠化工程中的重點環節,因此只有提出具體可行的養護方案才能有效促進喬木植物的健康成長,從而提升整體園林工程的綠化效果。基于此,本文從目前我國園林施工技術的發展現狀出發,圍繞園林工程中影響喬木存活率的幾個因素,提出了完善前期的準備工作、優化苗木栽植技術以及完善后期的養護與管理等措施,希望進一步提升苗木成活率,促進喬木栽植技術的深化發展。
關鍵詞:喬木成活率;園林施工管理;園林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園林景觀建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促進我國園林業的持續發展,還可以有效提升環境質量。喬木是園林景觀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有效提升喬木成活率成為目前園林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只有提出科學可行的園林施工管理養護方案,才能進一步推進園林行業與建筑行業的良性發展,進而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1我國園林施工技術的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園林工程建設施工水平的要求也隨之升高。完善園林工程施工隊伍建設不僅可以提升園林工程的技術水平還可以促進園林工程相關知識的發展與傳播。園林工程建設融合了建筑、生命科學以及社會科學等多方面的知識,這對園林工程施工人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現階段的園林工程施工建設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限制了園林工程建筑隊伍專業水平的提升與園林施工管理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園林工程建設需要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共同完成建設,但很多園林專業人員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影響了園林工程項目的質量。因此,園林施工管理部門必須加強管理,完善建設人員、施工設備以及建筑材料等多環節的管理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費,只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才能更好地推動園林工程的進一步發展。
2影響喬木成活率的問題與因素
城市園林景觀綠化施工及養護技術探討
摘要:城市建設不斷推進,群眾對城市園林的需求越來越多,規劃建設廣場、公園與城市道路時,通常會引進、移植園林大樹,配置城市綠化植物可以使市政工程中的綠化要求得到滿足,推動城市生態效益提升,改善綠地景觀,加快城市園林建設步伐。分析喬木栽植和養護技術,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城市園林景觀;綠化施工;喬木栽植;養護技術
現階段,在園林景觀建設中,采用較為先進的工程技術及藝術方法改造某些園林項目,比如布置園林道路與種植花草,還有設置地形等,使改造出來的自然環境能夠同群眾出游和休息需求相適應。在綠化建設時,喬木具有關鍵作用,利用喬木改造的園林景觀具有獨特性。提高樹的成活率,減少苗木損失,可有效提升經濟及生態效益,因此應加強對喬木的栽植及養護技術的研究,保證喬木順利成長。
1喬木栽植
1.1樹苗的選擇
喬木最為顯著的特征是高大。喬木的生長能力很強,在較差的環境也能健康成長,因此,大多數城市在建設園林綠化時都會將喬木當成關鍵綠化植物。在選擇喬木時,有關人員應充分了解喬木質量及標準,合理制定選購計劃并要注意有關細節。選擇喬木苗時,要挑選樹形符合標準及比較整齊的苗木,以便栽植之后的補種,降低工作量[1]。
園林綠化施工栽植難點及養護管理探討
摘要:園林綠化中喬木栽植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喬木的種類不同其具有不同的習性,需要園林栽植人員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本文主要探討了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栽植難點與養護管理。
關鍵詞:園林綠化;喬木栽植;難點;養護
園林綠化是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境域。園林包括庭園、宅園、花園、公園、植物園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園林綠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實踐中要充分地發揮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喬木是園林綠化中最為常見的植被之一,主要分為落葉喬木和常綠喬木2種。其樹身高大,由根部發出獨立的主干,樹干和樹冠有明顯區分,通常高達6m至數十米的木本植物。喬木適應性強,具備高大樹身,筆直樹干,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下也能生長,深受園林綠化工作者的喜愛。種植喬木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喬木種類繁多,應根據其習性制定不同的栽培方案。喬木大多分布在土壤肥沃的溫暖區域,在種植過程中要考慮其生長環境,生長過程中要做好病蟲害防治、肥料供應等養護工作,使其健康成長,提高園林的綠化率和植被覆蓋率[1]。
1喬木的選擇及栽種
栽植喬木時要考慮當地的環境是否適合喬木生長,因地制宜,制定出最有效的方案。盡量選擇本地的喬木樹苗,引進外來喬木樹苗應抽樣檢測。選取一部分樣本進行試種,觀察其能否很好地適應當地環境。一般選擇樹干筆直、根系沒有受到明顯破壞、枝葉分布較勻的樹苗,此類幼苗的存活率較高,且觀賞性和美觀性也為上乘。除了考慮樹苗的生長環境外,也要重視它的經濟性,在實踐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在保證存活率的同時降低種植成本[2]。選擇適宜當地栽植的喬木樹苗后可進行栽種工作。相較于苗木的選擇,喬木的栽種也具有一定難度,工作人員要掌握喬木栽植的相關知識,避免在苗木的種植環節出現問題。科學有效的苗木栽種方法可以實現苗木的良好適應性。由于喬木成年之后根部和葉部會迅速發展并壯大,栽植的過程中要在2棵樹之間隔出一定的距離。在挖掘坑時一定要保證坑洞的直徑大于喬木根部的范圍,避免在種植環節造成根系斷裂;深度要達到10cm以上,避免由于根系過淺導致風力等對植物造成較大的破壞。栽種前要對種植地的土質以及環境氣候等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如果土質較為疏松,需要進行土壤的回填作業,將其他地方較為濕潤的土壤填到樹坑中,再加入少許水,保證喬木苗根部的泥土滿足植物的生長要求;還要考慮可能出現的大雨、暴風以及大雪等惡劣天氣對喬木生長造成影響,相關人員要采取有效地保護措施,防止樹苗出現折斷及彎曲現象。
2園林綠化中喬木栽植的難點
綠化評估論文:公路綠化綜合效益評估與分析
本文作者:王志科余華殷云龍馬元屾王中生工作單位:南京大學
研究區概況和研究方法
公路綠化情況實地調查于2011年10月上旬在蘇南地區實地抽樣調查,用皮尺測量各級公路兩側喬木帶的寬度以及喬木冠幅、株距和行距、樹高和胸徑等基礎數據,并計算各級公路的喬木密度。文獻資料查閱查閱文獻,收集江蘇省各行政區的氣候、土壤和植被地帶性分布及喬木生產力等數據。喬木綠化面積計算根據公路綠化喬木的栽植特點,由單株喬木的冠幅乘以喬木密度來計算各級公路的單位里程喬木綠化面積。公路綠化綜合效益[9]8-9包括:①直接經濟效益:公路綠化喬木的木材價值;②生態經濟效益:包括涵養水源、保育土壤、維持生物多樣性、固碳釋氧(包括固定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以及凈化空氣(包括提供負離子、吸收污染物、滯塵和降低噪音);③社會經濟效益:包括減少交通設施投入和景觀美學價值。依據目前對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研究的2種主要方法計算生態經濟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中的景觀美學價值。直接經濟效益計算利用市場價值法[14]計算公路綠化的直接經濟效益。每年由喬木蓄積量增長而產生的木材價值的計算公式為U木材=A×P×E×NPP地上/D。式中,U木材為年木材價值(元•a-1);A為喬木綠化面積(hm2);P為平均木材價格,其值為700元•m-3;E為出材率,其值為75%[2];NPP地上為喬木地上部的凈生產力(t•hm-2•a-1);D為木材密度,即木材干質量與鮮材積的比值,其值為0.47t•m-3[15]。根據江蘇各地氣候帶[16]確定NPP地上值,其中,暖溫帶地區[17](徐州、宿遷和連云港)的NPP地上值為6.2t•hm-2•a-1,北亞熱帶地區[17](其他各市)的NPP地上值為6.5t•hm-2•a-1。生態經濟效益計算利用當量法[6]評估江蘇省公路綠化在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及維持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生態經濟效益價值;利用LY/T1721—2008評估法[7]計算江蘇省公路綠化在固碳釋氧和凈化空氣方面的生態經濟效益價值。涵養水源價值計算通過專家問卷調查得到的涵養水源(水文調節)的生態服務價值當量為4.09[6],那么,其價值的計算公式為U涵水=A×4.09×54×E匯率。式中,U涵水為公路綠化年涵養水源的價值(元•a-1);A為喬木綠化面積(hm2);E匯率為當年匯率。保育土壤價值計算保育土壤(保持土壤)的生態服務價值當量為4.02[6],那么,其價值的計算公式為U保土=A×4.02×54×E匯率。式中,U保土為公路綠化年保育土壤的價值(元•a-1);A為喬木綠化面積(hm2);E匯率為當年匯率。維持生物多樣性價值計算維持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服務價值當量為4.51[6],那么,其價值的計算公式為U多樣性=A×4.51×54×E匯率。式中,U多樣性為公路綠化年維持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元•a-1);A為喬木綠化面積(hm2);E匯率為當年匯率。固碳釋氧價值計算固碳價值的計算公式為U碳=A×C碳×(1.63R碳×B年+F土壤碳)。式中,U碳為公路綠化年固碳價值(元•a-1);A為喬木綠化面積(hm2);C碳為固碳價格,其值為1200元•t-1;R碳為CO2中碳的含量,其值為27.27%[8];B年為林分凈生產力(t•hm-2•a-1);F土壤碳為單位面積林分土壤年固碳量,其值為1.48t•hm-2•a-1[18]。根據江蘇各地氣候帶[16]確定B年的值,其中,暖溫帶地區[17](徐州、宿遷和連云港)B年值為6.4t•hm-2•a-1,北亞熱帶地區[17](其他各市)B年值為8.9t•hm-2•a-1。釋氧價值計算公式為U氧=1.19×C氧×A×B年。式中,U氧為公路綠化年釋氧價值(元•a-1);C氧為氧氣價格,其值為1000元•t-1;A為喬木綠化面積(hm2);B年為林分凈生產力(t•hm-2•a-1),其值同上。凈化空氣價值計算根據相關研究,當空氣中負離子濃度在700cm-3以上時,人體感覺舒適;在1000cm-3以上時,有利于人體健康;在8000cm-3以上時,可以起到治病作用[19]。而道路綠地的空氣負離子濃度通常在600cm-3以下[20-21],因此,公路綠化提供負離子的價值可忽略不計。吸收污染物價值的計算公式為:U吸=K二氧化硫×Q二氧化硫×A+K氮氧化物×Q氮氧化物×A+K氟化物×Q氟化物×A。式中,U吸為公路綠化年吸收污染物價值(元•a-1);K二氧化硫、K氮氧化物和K氟化物分別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的治理費用,其值分別為1.20、0.69和0.63元•kg-1[7];Q二氧化硫、Q氮氧化物和Q氟化物分別為單位面積林分年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的量,其值分別為88.65、6.00和4.65kg•hm-2•a-1[2];A為喬木綠化面積(hm2)。滯塵價值計算公式為U滯=K滯×Q滯×A。式中,U滯為公路綠化年滯塵價值(元•a-1);K滯為降塵清潔費用,其值為0.15元•kg-1[7];Q滯為單位面積林分年滯塵量,其值為10110.33kg•hm-2•a-1[2];A為喬木綠化面積(hm2)。降噪價值計算公式為U降噪=K噪音×A噪音。式中,U降噪為公路綠化年降噪價值(元•a-1);K噪音為降噪費用,其值為13333元•km-1•a-1[7];A噪音為森林面積折合為隔音墻的公里數(km•hm-2),因30m寬的林帶與4m高隔音墻的隔音效果近似[22],故可由喬木綠化面積A換算得到A噪音。社會經濟效益計算社會經濟效益是指公路綠化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活動提供的服務,主要體現在交通服務方面。其效益包括減少交通設施投入和景觀美學價值,其中減少交通設施投入的價值依據替代市場價值法[14]計算,景觀美學價值采用當量法[6]計算。1減少交通設施投入的計算道路的中央綠化帶可以代替防眩板的作用,減少交通設施的投入,其價值以節省道路中央防眩板建設的費用來計算。計算公式為U減投=S綠化×K防眩板。式中,U減投為公路綠化年減投價值(元•a-1);S綠化為有中央綠化帶公路的里程數(km);K防眩板為防眩板造價(元•km-1•a-1)。景觀美學價值計算森林提供景觀美學的生態服務價值當量為2.08[6],那么,其價值的計算公式為U美學=A×2.08×54×E匯率。式中,U美學為公路綠化年景觀美學的價值(元•a-1);A為喬木綠化面積(hm2);E匯率為當年匯率。公路綠化綜合效益計算將上述各項效益計算值相加,得到當年江蘇省公路綠化的綜合效益。投資收益率計算投資收益率為投資凈收益與投入成本的比率,以百分數計。
結果和分析
2000年至2010年江蘇省公路綠化綜合效益評估結果2000年至2010年江蘇省公路綠化綜合效益評估結果見表1。由表1可見,2000年江蘇省公路綠化的綜合效益為3.25×108元,隨著公路綠化里程的不斷增加,全省公路綠化綜合效益逐年穩步增長,2010年已高達9.40×108元,是2000年的2.9倍,年均增長10%以上。此外,2000年至2010年間,公路綠化的直接經濟效益占綜合效益的比例約為20%,生態經濟效益在綜合效益中的比例約為76%,社會經濟效益最低,僅占綜合效益的3%~5%。以2010年數據為例,對當年江蘇省公路綠化綜合效益具體組成進行分析。2010年江蘇省每個行政區公路綠化綜合效益占全省的比例約為5%~12%,其中,常州最低,為4.63%;南通、鹽城和徐州所占比例均在10%以上。按地區分,蘇南占32.51%,蘇中占23.40%,蘇北占44.09%。在2010年江蘇省公路綠化的綜合效益組成中,社會經濟效益的比例最低,為3.51%;生態經濟效益的比例(76.06%)最高,占綜合效益的3/4以上,是直接經濟效益(20.43%)的近4倍。在構成生態經濟效益的5項價值類型中,按占生態經濟效益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排序為:固碳釋氧(60.00%)、凈化空氣(22.80%)、維持生物多樣性(6.15%)、涵養水源(5.59%)、保育土壤(5.45%)。另外,公路綠化對減少碳排放也有一定的貢獻。以2007年為例,2007年江蘇省交通運輸及倉儲郵政業的終端能源消費碳排放量為5.5834×106t[23],而當年全省公路綠化固碳量為1.023×105t,約占前者的1.8%。可見公路綠化作為森林碳匯,在減少碳排放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2000年至2002年江蘇省公路綠化投資收益分析利用2000年至2002年江蘇省公路綠化的投入費用,結合對應年份公路綠化產生的經濟效益繪制公路綠化投資收益表,結果見表2。由表2可見:公路綠化產生的綜合效益隨綠化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公路綠化每年產生的木材價值(直接經濟效益)遠小于當年的綠化投入費用,而當年公路綠化的生態經濟效益價值則高于其綠化投入費用,在綜合效益中占主要地位。2000年和2001年公路綠化的投資收益率都在100%以上,雖然2002年的綜合效益最高,但由于當年的綠化投入明顯增加,導致其投資收益率在這3年中最低,但也達到65%以上。
討論和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