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飼切碎機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5 14:46: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青飼切碎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青飼切碎機研究論文

1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小

目前,青切機普遍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不足300mm,又無機械喂入裝置,操作者用手喂料時,手指極易觸及切刀發生切手事故。按照國家標準的要求,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應≥850mm。加長喂入口在無機械喂入裝置的情況下,必將導致喂料困難。綜合安全和方便性考慮,建議設計成喂入口與水平方向≤15°角,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550mm,這樣操作者站立時正常操作就不會發生切手事故。此外建議同時采用帶長柄手持式推送機構,將青飼料推送至切刀處,并在推送機構長柄上和喂入口上設置防止推送機構觸及切刀的限位裝置,便可避免切手事故。

2切刀中心孔強度不夠極易斷裂飛出

目前,切刀非刃口厚度<10mm和寬度<100mm,薄而窄的切刀中心孔因應力集中、強度不夠極易斷裂飛出,擊穿防護罩,造成傷亡事故。建議切刀采用65Mn、10、20、或Q235鋼鍛、沖壓而成,非刃口厚度應≥15mm,寬度≥100mm,切刀寬度加工成距中心孔越近越寬,中心孔處最寬,經正規滲碳、淬火處理后,不允許有崩刃、裂紋等缺陷;同時切刀應標注磨損極限刻度,避免過度使用而發生斷裂;切刀應進行靜平衡試驗;整機出廠應做運轉試驗,觀察切刀與防護罩是否碰擦和是否平衡。

3安全防護罩不安全

目前切刀外面的安全防護罩使用不足1mm厚的鐵皮或廢舊鐵皮點焊而成。曾多次發生切刀在2900r/min以上轉速下斷裂飛出,擊穿防護罩,發生傷亡事故。此外目前出料口與切刀最大旋轉外徑的防護罩高度<100mm,出料口距地面高度又不夠,機器運轉時,一是出料口易產生物料堆積;二是操作者用手或腳去清除,結果觸及切刀,發生切傷手或腳事故。建議切刀外面防護罩采用厚度≥3mm的Q235鋼板連續焊接而成,這樣即使切刀在運轉時斷裂飛出,也無法擊穿>>>防護罩;此外加大出料口與切刀最大旋轉外徑的防護罩高度,使之距離為≥250mm,并適當增加出料口距地面的高度,但要將喂入口距地面高度控制在1100mm以內,由此可避免發生切傷手或腳的事故,也可減小物料堆積次數,使用中注意嚴禁用手、腳或金屬工具清除堆積物料。如是采用皮帶等方式傳遞動力的,外露回轉件應安裝防護裝置。

查看全文

青飼切碎機研究論文

1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小

目前,青切機普遍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不足300mm,又無機械喂入裝置,操作者用手喂料時,手指極易觸及切刀發生切手事故。按照國家標準的要求,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應≥850mm。加長喂入口在無機械喂入裝置的情況下,必將導致喂料困難。綜合安全和方便性考慮,建議設計成喂入口與水平方向≤15°角,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550mm,這樣操作者站立時正常操作就不會發生切手事故。此外建議同時采用帶長柄手持式推送機構,將青飼料推送至切刀處,并在推送機構長柄上和喂入口上設置防止推送機構觸及切刀的限位裝置,便可避免切手事故。

2切刀中心孔強度不夠極易斷裂飛出

目前,切刀非刃口厚度<10mm和寬度<100mm,薄而窄的切刀中心孔因應力集中、強度不夠極易斷裂飛出,擊穿防護罩,造成傷亡事故。建議切刀采用65Mn、10、20、或Q235鋼鍛、沖壓而成,非刃口厚度應≥15mm,寬度≥100mm,切刀寬度加工成距中心孔越近越寬,中心孔處最寬,經正規滲碳、淬火處理后,不允許有崩刃、裂紋等缺陷;同時切刀應標注磨損極限刻度,避免過度使用而發生斷裂;切刀應進行靜平衡試驗;整機出廠應做運轉試驗,觀察切刀與防護罩是否碰擦和是否平衡。

3安全防護罩不安全

目前切刀外面的安全防護罩使用不足1mm厚的鐵皮或廢舊鐵皮點焊而成。曾多次發生切刀在2900r/min以上轉速下斷裂飛出,擊穿防護罩,發生傷亡事故。此外目前出料口與切刀最大旋轉外徑的防護罩高度<100mm,出料口距地面高度又不夠,機器運轉時,一是出料口易產生物料堆積;二是操作者用手或腳去清除,結果觸及切刀,發生切傷手或腳事故。建議切刀外面防護罩采用厚度≥3mm的Q235鋼板連續焊接而成,這樣即使切刀在運轉時斷裂飛出,也無法擊穿>>>防護罩;此外加大出料口與切刀最大旋轉外徑的防護罩高度,使之距離為≥250mm,并適當增加出料口距地面的高度,但要將喂入口距地面高度控制在1100mm以內,由此可避免發生切傷手或腳的事故,也可減小物料堆積次數,使用中注意嚴禁用手、腳或金屬工具清除堆積物料。如是采用皮帶等方式傳遞動力的,外露回轉件應安裝防護裝置。

查看全文

青飼切碎機質量對策論文

摘要:青飼切碎機生產率高,作業質量好,工作穩定,是各大農牧場青黃貯最為理想的機具。根據用戶條件可選電機作動力,也可選拖拉機為動力,喂入裝置有喂入槽和皮帶輸送機兩種,均可自行選擇。

關鍵詞:青飼切碎機質量問題對策

引言

目前,在農民的生產中,青飼切碎機的應用還極其廣泛.比較普及的簡易青飼料切碎機,就是用廢鐵回爐熱軋的角鐵點焊一個機架,配上一個劣質的電機,電機軸上安裝一把切刀,切刀外面用不足1mm厚的鐵皮或廢舊鐵皮點焊一個防護罩,含電機整機售價不足120元。這種機器價格低,年銷量數十萬臺,不少個體戶投入生產,已形成惡性價格競爭,偷工減料到了極限,安全隱患嚴重,傷亡事故觸目驚心。據報道,僅某一縣就發生事故1000例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切手機”,是農機中安全隱患最多的。現剖析其安全隱患,提出改進措施,以便企業整改提高和行業監督管理。它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個方面。

1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小

目前,青切機普遍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不足300mm,又無機械喂入裝置,操作者用手喂料時,手指極易觸及切刀發生切手事故。按照國家標準的要求,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應≥850mm。加長喂入口在無機械喂入裝置的情況下,必將導致喂料困難。綜合安全和方便性考慮,建議設計成喂入口與水平方向≤15°角,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550mm,這樣操作者站立時正常操作就不會發生切手事故。此外建議同時采用帶長柄手持式推送機構,將青飼料推送至切刀處,并在推送機構長柄上和喂入口上設置防止推送機構觸及切刀的限位裝置,便可避免切手事故。

查看全文

青飼切碎機質量問題對策分析論文

摘要:青飼切碎機生產率高,作業質量好,工作穩定,是各大農牧場青黃貯最為理想的機具。根據用戶條件可選電機作動力,也可選拖拉機為動力,喂入裝置有喂入槽和皮帶輸送機兩種,均可自行選擇。

關鍵詞:青飼切碎機質量問題對策

引言

目前,在農民的生產中,青飼切碎機的應用還極其廣泛.比較普及的簡易青飼料切碎機,就是用廢鐵回爐熱軋的角鐵點焊一個機架,配上一個劣質的電機,電機軸上安裝一把切刀,切刀外面用不足1mm厚的鐵皮或廢舊鐵皮點焊一個防護罩,含電機整機售價不足120元。這種機器價格低,年銷量數十萬臺,不少個體戶投入生產,已形成惡性價格競爭,偷工減料到了極限,安全隱患嚴重,傷亡事故觸目驚心。據報道,僅某一縣就發生事故1000例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切手機”,是農機中安全隱患最多的。現剖析其安全隱患,提出改進措施,以便企業整改提高和行業監督管理。它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個方面。

一、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小

目前,青切機普遍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不足300mm,又無機械喂入裝置,操作者用手喂料時,手指極易觸及切刀發生切手事故。按照國家標準的要求,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應≥850mm。加長喂入口在無機械喂入裝置的情況下,必將導致喂料困難。綜合安全和方便性考慮,建議設計成喂入口與水平方向≤15°角,喂入口與切刀水平距離≥550mm,這樣操作者站立時正常操作就不會發生切手事故。此外建議同時采用帶長柄手持式推送機構,將青飼料推送至切刀處,并在推送機構長柄上和喂入口上設置防止推送機構觸及切刀的限位裝置,便可避免切手事故。

查看全文

“一場一戶”工程建設的主要做法

摘要:文中闡述了伊犁州“一場一戶”工程發展現狀,總結了加強機藝融合的措施與做法,并針對“一場一戶”健康、持續發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伊犁;畜牧業;建設;做法

為全面推進伊犁州直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步伐,切實改善傳統農區設施養殖肉牛羊機械科技水平低,飼養配套機械裝備欠缺,小型、落后、老化的飼養機械多,先進的養殖配套機械技術處于空白的現狀,2016年,伊犁州農機局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農機化工作會議及自治州黨委政府安排部署,在廣泛研究論證的基礎上,以“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為引領,以農機購置補貼為引擎、開展了州直機械化養殖示范場、示范戶工程建設工作(以下簡稱一場一戶),推進機械化養殖示范場(戶)建設,實現示范場場外應用牧草種植、收割、摟捆、裝運機械化技術;示范場場內應用機械取料、攪拌、投喂、圈舍環控、糞便清(處)理機械化技術;示范戶應用秸稈粉碎、顆粒飼料、裹包(青黃貯)機械化技術,注重機械化與養殖工藝相融合,降低養殖勞動強度,提升養殖生產效率,積極探索,創新實踐,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已成為伊犁州畜牧業增效和養殖戶增收的亮點工程。

1工作成效

1.1優化了機械化裝備結構2016年,新增畜牧機械910臺,涵蓋牧草種植、收獲、裝運、取料、攪拌、投喂、飲水、圈舍環控、糞便清理、秸稈粉碎與加工等機械。其中,為了減少對草地碾壓次數,提高作業效率和拖拉機利用率,示范推廣了旋轉式割草壓扁機,工作幅寬達到3m,可一次連續完成割草→壓扁→集成草條三項作業;牧草補播機,可一次完成松土→補播→施肥→鎮壓等作業。圓草捆纏膜機可完成撿拾→切碎→成捆→纏膜。上述復式、聯合作業機具減少了作業工序,顯著提高了生產率。壓縮成形機具生產率可達7~12t/h,與傳統作業機具相比,減少了作業環節,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養殖效益明顯提高。1.2提升了薄弱環節機械化水平一年來,共建設11個機械化養殖示范場,22個機械化養殖示范戶,養殖規模達到4.26萬頭(只)。其中,肉牛養殖規模達到0.71萬頭(只),肉羊養殖規模達到3.55萬頭(只),針對飼料投喂、糞污處理等機械化養殖示范場場內薄弱環節,示范推廣了TMR、清糞、環境控制等機械化技術裝備,實現了示范場場內機械化配套率達到58%以上,較往年提高了2%。在機械化養殖示范場場外薄弱環節中,示范推廣了草捆加工、青貯收獲和精細加工3種生產模式,主推旋轉割草機、摟草翻曬機、揀拾揉搓壓捆機、青飼收獲機和顆粒飼料機等機具,示范面積800hm2。實現了示范場場外機械化配套率達到64%以上,較往年提高2%。1.3節本增效顯著“一場一戶”通過機械化、集約化養殖,節本增效十分顯著。以伊寧縣天域養殖合作社為例,使用傳統飼養方法時每天用在飼料加工、調制、混合、送喂料的時間約為4小時,需要10個人,而應用TMR技術后,只需要1小時、4個人,每個牧工工資按150元/天計,每年按300天計,僅牧工工資可節約27萬元/年;察布查爾縣關佳養殖合作社養殖規模為500頭牛,平均產奶量約5000kg,應用機械化養殖技術后,產奶量增幅達5%~8%,節約牧工10人,節省干草5%,節省青貯10%;伊寧市達達木圖鄉新生源奶牛養殖合作社為“學生奶”奶源示范基地,在使用機械化養殖技術后,人工效率由過去的100只/人、提高到300頭/人,提高工效3倍,飼料利用率提高8%~12%,平均產奶量增加3%~5%,奶產量達到每年5.5t,目前仍有5%~7%奶產量的增長空間。1.4示范了一批機械化新技術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技術推廣為戰略,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任務,采取電子、液壓精確控制、GPS定位等現代技術。如牧草收獲機械的操縱和控制、切割高度的調整、壓捆密度的監控等,普及了電子、液壓技術。分別完成圓草捆裝載→切碎→混合(與精飼料)→飼喂、青貯飼料取飼裝載→切碎→混合→飼喂、飼草裝載→切碎→混合→飼喂,全程實現裝備機、電、液、儀一體化,提高作業舒適性與安全性。1.5培養了一批高素質農牧民以“機藝融合”、“機械優先”的理念來系統解決飼草料種植加工生產、牛羊規模養殖生產等存在的設施裝備技術問題,確定以機械化技術為出發點來統領“一場一戶”工程建設,利用現有的農機教育培訓體系、農牧民技能培訓“陽光工程”,分期分批對農牧民開展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機械化技術》《設施肉牛(羊)養殖機械化技術》等培訓工作,舉辦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培訓班15期,召開現場演示會5次,培訓基層干部、養殖大戶、技術人員共計500余人次,發放宣傳材料2000余份,發表工程建設動態信息20余篇,利用“一場一戶”工程建設的契機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干,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

2主要做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