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延后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5 22:09: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秋延后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探討番茄秋延后豐產培植技術特征

摘要:總結了番茄秋延后的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培養優質壯苗、搞好田間管理、加強溫室管理、及時防病治蟲等內容,以為番茄秋延后栽培在東北地區大面積推廣提供參考。

關鍵詞:番茄;秋延后;高產;栽培技術

大石橋市金橋管理區是營口、大石橋2市的蔬菜供應基地。近年來,溫室栽培秋延后番茄的面積逐年擴大,效益連年增加,2009年平均產量72t/hm2,收入12.75萬元/hm2。現將該區番茄秋延后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一、培養優質壯苗

1.1品種選擇

秋延后栽培的番茄由于苗期正處在盛夏高溫高濕季節,對番茄的生長十分不利,因此最好選擇優質、高產、抗病、耐熱、耐儲運、生長勢強又不易徒長的品種,如金冠、佳粉15、中蔬4號、L—402、早魁等。

查看全文

探究番茄秋延后豐產培植技術論文

摘要:總結了番茄秋延后的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培養優質壯苗、搞好田間管理、加強溫室管理、及時防病治蟲等內容,以為番茄秋延后栽培在東北地區大面積推廣提供參考。

關鍵詞:番茄;秋延后;高產;栽培技術

大石橋市金橋管理區是營口、大石橋2市的蔬菜供應基地。近年來,溫室栽培秋延后番茄的面積逐年擴大,效益連年增加,2009年平均產量72t/hm2,收入12.75萬元/hm2。現將該區番茄秋延后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培養優質壯苗

1.1品種選擇

秋延后栽培的番茄由于苗期正處在盛夏高溫高濕季節,對番茄的生長十分不利,因此最好選擇優質、高產、抗病、耐熱、耐儲運、生長勢強又不易徒長的品種,如金冠、佳粉15、中蔬4號、L—402、早魁等。

查看全文

辣椒白粉虱的防治論文

摘要總結了溫室白粉虱的生活習性與發生規律,針對溫室辣椒白粉虱的危害特點,提出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合理使用農藥,結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綜合防治技術。

關鍵詞秋延辣椒;白粉虱;發生;防治

大棚秋延辣椒是臨泉縣重要經濟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達600hm2,是當地菜農重要的經濟來源。但是,近年因白粉虱為害,辣椒產量大幅度下降,品質降低,給菜農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極大地挫傷了菜農種植辣椒的積極性。為了搞好秋延后辣椒病蟲防治工作,在國際植物營養研究所(IPNI)的資助下,我縣采用平衡施肥技術,同時根據白粉虱發生情況,結合其生活習性和發生規律,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現將秋延辣椒白粉虱綜合防治技術總結如下。

1白粉虱的生活習性與發生規律

溫室白粉虱是大棚、溫室害蟲,較蚜蟲小,繁殖能力極強,在溫室條件下1年發生10余代,世代重疊嚴重。每年7月份以后蟲口密度迅速增多,危害加重;10月份以后隨著氣溫的下降,數量減少,向棚室內轉移并在溫室內越冬。溫室白粉虱喜食黃瓜、番茄、茄子、菜豆、草莓等植物,保護地辣椒受害比露地辣椒更為嚴重。成蟲多在上午羽化,約取食半天后方可飛行,飛翔能力不強,向周圍遷移擴散較緩慢,田間分布不均勻,初期呈點片狀發生。成蟲性喜群集在植株上部嫩葉背面產卵,還有向上性或向嫩性,植株上部葉片主要是成蟲和卵,中部葉片主要是若蟲。成蟲對黃色有一定趨性,活動最適宜溫度是25~30℃。該蟲因世代多,發育快,棚室內天敵少,繁殖速度快,存活率高,有少量蟲源就可造成嚴重危害,若防治不及時,椒農將遭受較大的經濟損失。

2溫室白粉虱危害特點及癥狀

查看全文

秋延辣椒白粉虱防治研究論文

摘要總結了溫室白粉虱的生活習性與發生規律,針對溫室辣椒白粉虱的危害特點,提出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合理使用農藥,結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綜合防治技術。

關鍵詞秋延辣椒;白粉虱;發生;防治

大棚秋延辣椒是臨泉縣重要經濟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達600hm2,是當地菜農重要的經濟來源。但是,近年因白粉虱為害,辣椒產量大幅度下降,品質降低,給菜農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極大地挫傷了菜農種植辣椒的積極性。為了搞好秋延后辣椒病蟲防治工作,在國際植物營養研究所(IPNI)的資助下,我縣采用平衡施肥技術,同時根據白粉虱發生情況,結合其生活習性和發生規律,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現將秋延辣椒白粉虱綜合防治技術總結如下。

1白粉虱的生活習性與發生規律

溫室白粉虱是大棚、溫室害蟲,較蚜蟲小,繁殖能力極強,在溫室條件下1年發生10余代,世代重疊嚴重。每年7月份以后蟲口密度迅速增多,危害加重;10月份以后隨著氣溫的下降,數量減少,向棚室內轉移并在溫室內越冬。溫室白粉虱喜食黃瓜、番茄、茄子、菜豆、草莓等植物,保護地辣椒受害比露地辣椒更為嚴重。成蟲多在上午羽化,約取食半天后方可飛行,飛翔能力不強,向周圍遷移擴散較緩慢,田間分布不均勻,初期呈點片狀發生。成蟲性喜群集在植株上部嫩葉背面產卵,還有向上性或向嫩性,植株上部葉片主要是成蟲和卵,中部葉片主要是若蟲。成蟲對黃色有一定趨性,活動最適宜溫度是25~30℃。該蟲因世代多,發育快,棚室內天敵少,繁殖速度快,存活率高,有少量蟲源就可造成嚴重危害,若防治不及時,椒農將遭受較大的經濟損失。

2溫室白粉虱危害特點及癥狀

查看全文

秋延辣椒白粉虱防治管理論文

摘要總結了溫室白粉虱的生活習性與發生規律,針對溫室辣椒白粉虱的危害特點,提出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合理使用農藥,結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綜合防治技術。

關鍵詞秋延辣椒;白粉虱;發生;防治

大棚秋延辣椒是臨泉縣重要經濟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達600hm2,是當地菜農重要的經濟來源。但是,近年因白粉虱為害,辣椒產量大幅度下降,品質降低,給菜農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極大地挫傷了菜農種植辣椒的積極性。為了搞好秋延后辣椒病蟲防治工作,在國際植物營養研究所(IPNI)的資助下,我縣采用平衡施肥技術,同時根據白粉虱發生情況,結合其生活習性和發生規律,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現將秋延辣椒白粉虱綜合防治技術總結如下。

1白粉虱的生活習性與發生規律

溫室白粉虱是大棚、溫室害蟲,較蚜蟲小,繁殖能力極強,在溫室條件下1年發生10余代,世代重疊嚴重。每年7月份以后蟲口密度迅速增多,危害加重;10月份以后隨著氣溫的下降,數量減少,向棚室內轉移并在溫室內越冬。溫室白粉虱喜食黃瓜、番茄、茄子、菜豆、草莓等植物,保護地辣椒受害比露地辣椒更為嚴重。成蟲多在上午羽化,約取食半天后方可飛行,飛翔能力不強,向周圍遷移擴散較緩慢,田間分布不均勻,初期呈點片狀發生。成蟲性喜群集在植株上部嫩葉背面產卵,還有向上性或向嫩性,植株上部葉片主要是成蟲和卵,中部葉片主要是若蟲。成蟲對黃色有一定趨性,活動最適宜溫度是25~30℃。該蟲因世代多,發育快,棚室內天敵少,繁殖速度快,存活率高,有少量蟲源就可造成嚴重危害,若防治不及時,椒農將遭受較大的經濟損失。

2溫室白粉虱危害特點及癥狀

查看全文

辣椒栽培技術分析論文

1品種選擇

選擇長勢旺、抗病能力強、產量高、耐高溫和干旱、高抗病毒病、炭疽病的品種,如湘研3號、皖椒1號等。

2種子處理

播種前適當條件下曬種1d,清洗后放在涼水中浸種6~8h,然后放在保溫、透氣、30℃的環境中催芽,待種子有50%露白時播種。

3苗床選擇

選擇地勢高、排灌方便、條件好的地塊,1hm2椒田需苗床750m2、種子750~900g。

查看全文

提高蔬菜主要生產基地產能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保護地;蔬菜;生產效益;對策

論文摘要:針對臨夏州以日光溫室為主的保護地栽培中存在的利用率低、阻礙栽培效益的提高等問題,建議廣大菜農應適應市場要求,采用先進技術,優化生產模式,發展規模種植,提高農產品的經濟效益。

近年來,以日光溫室為主的保護地栽培在臨夏州迅猛發展,面積不斷擴大,蔬菜供應總量不斷提高。但生產中依然存在著日光溫室利用率低等問題,阻礙栽培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現在:蔬菜茬口安排不當,秋冬茬和冬春茬栽培面積大,而深冬茬栽培面積相對較小;溫室蔬菜品種單一,農民在生產中受種植習慣的影響較大,缺乏市場信息;多數溫室在夏季處于閑置狀態,對光能、土地及設施等造成了很大的浪費。針對這些問題,廣大菜農適應市場要求,應用先進技術,優化生產模式,發展規模種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合理安排種植茬口

1.1越冬茬在l0月份播種或定植,翌年6月初采收結束,商品菜上市期主要集中在1—5月份。栽培的主要蔬菜有黃瓜、番茄、辣椒、西葫蘆、茄子、厚皮甜瓜、香椿等。

1.2秋延后茬在8月份播種或定植,元旦前采收結束,商品菜上市期主要集中在9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種植的主要蔬菜有黃瓜、番茄、西葫蘆、茄子、菜豆、芹菜、甘藍、生菜、筒篙和芫要等。

查看全文

辣椒漂浮育苗技術探索

漂浮育苗技術,即在水上漂浮的裝有吸濕力較強的營養基質的格盤中播撒種子,由水床與介質將營養物質、水分提供給植物。和傳統的育苗技術相比,漂浮式育苗技術的優勢顯著:第一,具有較高的出苗率,辣椒苗生長旺盛;第二,辣椒苗具有發達的根系,壯苗較多,移栽緩苗時很容易成活;第三,操作和管理方便快捷,勞動效率較高。

1育苗準備

1.1育苗池準備。可以和大棚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對漂浮池長度進行設計,立足于各地育苗盤的規格確定寬度。使用土坯或空心磚、紅磚堆砌池埂,寬度最好保持在50cm[1]。用1~1.2mm的厚膜或黑色尼龍塑料薄膜鋪底,在池埂上蓋上膜的邊緣。最好可以在薄膜一側制作一個標尺,為之后更好地掌握施肥濃度預計灌水高度提供方便。做好苗床后,在播種前7d灌水,將薄膜蓋上,達到促進水溫提高的目的。同時對有無漏水情況進行檢查,若是發現滲漏應第一時間將漏洞補好或更換薄膜。育苗池中撒入粉末狀漂白粉,比例為1t水中撒入10kg漂白粉,之后將棚膜關閉,提高大棚溫度,2d后對育苗池水進行攪動,以自動釋放出消毒中產生的氯氣,為播種做好準備。1.2育苗盤準備。漂浮育苗盤規格為68cm×34cm,育苗盤孔徑和深分別為2.5cm、0.8cm,向下呈V型,盤底部留1個圓孔,借助圓孔根系可以向育苗池中延伸,單盤200穴[2]。1.3育苗基質準備。漂浮育苗能否成功與基質密切相關,配制好的專用基質為最佳選擇。也可以自主配制基質,主要原料為蛭石、珍珠巖、草炭,比例為1∶1∶2。需要將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添加到基質中。

2裝盤和播種

運用材質為聚苯乙烯塑料泡沫的160穴漂浮育苗盤,規格為52cm×33cm×6cm,用1%漂白粉對舊盤進行消毒處理[3]。使用與DB53/IT12-2004標準相符的基質。用水打濕育苗盤基質,只要用手能夠捏成團、松手便散開即可,入盤輕擲2~3次,用竹片刮平,借助壓穴板將播種穴進行擠壓處理,在其中放入2粒種子,之后把一層基質蓋上,刮平后放入營養池。

3苗期管理

查看全文

某縣科技扶貧工作總結

一年來,我縣科技扶貧工作在上級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科技部扶貧團的幫助下,深入貫徹國家、省、市科技工作會議及全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結合國家“振興蘇區”戰略,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主攻項目、決戰兩區,做大總量、加快集聚”戰略目標,扎實有效地開展各項工作,進一步加大科技傳播、成果轉化和技術人才培育的工作力度,科技扶貧工作取得可喜的成效。現將一年來我縣的科技扶貧工作總結如下:

一、科技項目組織申報取得新突破

依托我縣藥化、皮制品、銅加工、繭絲綢等重點產業及糧食、畜牧、蠶桑、蔬菜、林果等主導農業產業,科技扶貧團深入企業、鄉村及有關單位進行調研,把我縣科技創新與上級政策對接,幫助梳理項目,積極組織項目申報,爭取資金和技術扶持,不斷推動主導產業做大做強。

今年以來已上報項目15個,其中國家級項目8個,包括星火計劃3項、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2項、火炬計劃1項、科技支撐計劃備選項目1項和科技惠民計劃項目1項;省級項目7個,分別為重點新產品2項、支撐計劃1項、成果推廣1項、對外合作1項和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1個,以及依靠科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示范縣。目前正在準備申報2013年的星火扶貧項目。

截至目前,已獲批國家級項目5項,其中國家星火計劃項目課題2項(分別為井岡蜜柚節水灌溉技術示范、白蓮生態種植技術示范),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2項(分別為U型滴灌技術開發和F—60001多層撓性印制板)、火炬計劃1項(多層柔性線路板)和科技惠民計劃——縣健康服務平臺構建和常見多發病防治技術應用示范;獲批省級項目3項,分別為高新技術企業1個、對外合作1項和重點新產品1項;共獲批項目資金1900多萬元,為二十幾年來獲得國家、省、市項目經費支持最高。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實現了零的突破,我縣光榮成為科技惠民計劃項目全國第一批及截至目前我省唯一一個試點縣。

項目申報過程中,科技部扶貧團盡心盡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別是科技惠民計劃項目的組織申報,扶貧團帶領我局及相關單位,多次召開研討會,從政策分析、項目篩選設計、組織協調到申報材料修訂、咨詢論證準備,周密部署,細致跟進為項目組織申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尤其是項目在京答辯期間,在我縣掛職的副縣長親自帶領我縣答辯組加班加點,反復研討,不斷完善項目實施方案和答辯PPT,使我縣的科技惠民計劃項目在眾多項目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全國第一批及我省第一個試點縣,獲批項目資金1695萬元。

查看全文

四季豆栽培技術論文

1茬口安排

種植秋四季豆,茬口安排比較靈活,前茬作物可為葉菜類蔬菜、玉米或空閑地。

2品種選擇

應選用早熟、抗病、耐高溫的蔓性品種,如白珍珠、綠珠等。

3播種

秋季高溫干旱,故應選擇土層深厚、保水保肥力強、疏松肥沃、排灌方便、通透性好、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栽培四季豆。底肥施農家肥15~30t/hm2、過磷酸鈣450kg/hm2、復合肥450kg/hm2、氯化鉀150kg/hm2。秋四季豆適宜深溝高畦,畦高0.3m,寬1.0~1.2m,每畦種2行。寧國地區秋四季豆播種期一般在7~8月。播前種子要晾曬12~16h,再用多菌靈拌種,搶墑直播。過早播種,開花結莢期正值炎熱高溫夏季,易引起落花落莢;播種過遲,氣溫下降,影響后期質量及產量。可采用直播法,避免與當年豆科作物連作。秋四季豆開花節位比春四季豆高,但分枝少,播種密度較春四季豆可適當加大。一般采用(90~100)cm×20cm或66cm×(27~30)cm的株行距,每穴播3~4粒,播4.50~5.25萬穴/hm2,用種量30.0~37.5kg/hm2。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