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3 12:56:2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申論熱點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國考申論熱點
“活拔絨”事件進入今年河南公考申論題目了,很多考生大呼申論題“出偏了”。是這樣嗎?關注時事的考生應該注意到,這是2014年3、4月間的新聞熱點,許多媒體對此刊發了評論文章。事實上,“活拔絨”事件是在整個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國際間為擺脫危機而采取的媒體攻略,貿易保護在動物保護外衣掩蓋下的表現,同時,它也切切實實地給國內羽絨行業在國家競爭中既要熟悉規則,又要主動公關上了一課。
回頭看考卷,要求寫的題目有四:
1、針對前六段材料,概括“活拔絨”事件的過程(不超過400字);
2、針對后七段材料,分析媒體載文觀點的異同(不超過300字);
3、要求對中國政府及羽絨行業協會提建議(要有針對性、合理性及可行性,不超過300字);
4、針對材料中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在網上發出的“不要再繼續宣傳和生產活拔絨制品”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1000-1200字)。
申論熱點教育公平
近年來,中央在民生領域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思路和具體措施,給老百姓帶來了新的希望。民生問題屬于比較熱、比較大眾化的問題,屬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雖然迄今為止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命題尚未涉及教育、醫療、住房等領域,但目前地方公務員考試中已多次出現相關的申論題,因此各位考生切不可掉以輕心。2014年7月10日湖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即將舉行,廣大考生要熱切關注教育公平問題,以期為申論考試做好全面充分的準備。
一、政策鏈接
2014年2月28日起《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開始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這部醞釀數年、歷經十數次易稿的規劃綱要的完整文本首次面世。一如許多專家事先預估的那樣,“綱要”把促進教育公平擺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已困擾中國多年。在今年的兩會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問計于民,再度成為廣大網民熱切關注的焦點話題。如何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解決好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問題,不僅是政府工作的重點,也是申論考試的熱點。
二、申論考點直擊
(一)教育公平的內涵及要求
教育公平包括受教育權利和受教育機會的公平,簡單說包括起點的公平、過程的公平和結果的公平。關于教育公平概括起來可以說是“四個享有”、“一個傾斜”。
湖南申論熱點
湖南公務員考試申論
湖南公務員考試申論
近年來,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在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總體上還有不小差距。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需要總結新鮮經驗,不斷深化對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認識,不斷強化國有企業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一、著眼于發揮國有企業功能
國有企業是“企業”一般和“國有”特殊的統一體。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既要借鑒一般企業法人治理的成熟機制,又要著眼于發揮國有企業承擔的特殊功能。
國有企業首先是企業,要遵循企業治理的一般規律,其治理機制不能采用傳統的管理黨政機關的模式來構建。按照這樣的要求,國有企業的組織設置和資本、人員配置應遵循企業發展的內在規律,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益和服務質量。通過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企業治理模式,使國有企業在成本一定的條件下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或者在提供產品和服務一定的條件下付出更低的成本。
申論熱點之黨員培訓
如果你是一名黨員,你有多久沒參加黨員教育培訓了?答案可能因人而異,千差萬別。但是,一份文件將使這個問題有“標準答案”。《2014—201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近日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文件規劃,要從2014年起,用5年時間,對未納入各級黨委干部教育培訓范圍的廣大基層黨員普遍進行培訓。
按照今年7月1日公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底,中國共產黨已有黨員7593.1萬。巨大的數字,反映了黨的發展壯大,也讓人看到黨建工作中必然會面臨的一些困難,比如培訓。
近7600萬黨員,來自各行各業,年齡、身份、個性甚至生活方式都不盡相同,要對這么龐大的黨員群體進行培訓教育,必然會很困難。比如,統一學習的“共性”,如何才能滿足每個黨員的“個性”所需?再比如,對于越來越多的流動黨員,教育培訓如何跟住人口遷移的腳步,也“流動”起來?
細讀這份文件,我們會發現,盡管困難很多,但辦法總會更多。“菜單式選學”成為被推廣的模式,而案例分析、知識競賽等方式,也讓人看到培訓的多姿多彩。再比如,針對流動黨員,文件中還規劃專門開設“流動課堂”,組織“教師團”,流動辦學、送教上門,“力求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教育課堂”。
然而,黨員的教育培訓,絕不僅僅是中央發文件、上一級黨組織實施、各個黨員參加這樣的簡單過程。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也不僅僅是在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上。每一個參加培訓的黨員,可能都會遇到各種困難。從工作生活實際上說,教育培訓能給個人帶來什么?是否值得花上一兩天的時間去學?從思想信仰狀況上說,教育培訓能否解答每個黨員在消費主義的沖擊下都會面臨的困惑?
對于組織、方式方法上的問題,用網絡、視頻等現代科技,用流動課堂、自主選學等靈活手段,都能夠解決。更多的困難,實際上存在于思想意識深處。如果仍是戴上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眼鏡去看教育培訓,如果仍是把教育培訓看成走過場、裝樣子,那么,別說是每年16小時,就算是160小時怕都不會有良好效果。
國考申論熱點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走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之路,是21世紀中國給予世界的一個承諾,也是給中華民族以及我們的炎黃子孫的一個承諾。
山西省“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曾做出努力走出能源基地和老工業基地創新發展、資源型地區可持續發展、欠發達地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內陸省份對外開放的“四條路子”,以及實現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大省跨越、老工業基地向新型工業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跨越、自然人文大省向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跨越“三個跨越”,總結出了建設國家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新思路。
改革開放以來,山西的工業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狀態,特別是省內重工業以及資源開采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近些年,由于能源和資源總需求迅速擴大,資源供需緊張的矛盾、經濟發展與環境惡化的矛盾日益凸顯,而且能源利用率低效也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電力、石油、煤炭、化工等行業已經多次向我們發出了預警:山西如果繼續以大規模的資源開采為代價換取高速的經濟發展,我們的生態環境將越來越糟,生存環境越來越差,后代也將因此所承受沉重代價,山西未來的發展也將因此受到制約。本文來源:考試大網
合理開發、利用、保護資源,不斷改善生態和生存環境是山西發展不能回避的:今天,在我們大談經濟建設,大談GDP增長時,卻很少有人關注綠色GDP的增長,很少有人關注科學發展。很多企業確定了自己長遠的經濟發展目標,卻忽略了把技術進步和環境保護引入發展戰略,忽略了借力高新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在注重環境保護同時促進企業利潤增長。因此,在新的發展階段,發展循環經濟、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省域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走出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的協調公進的道路勢在必行,也是解決當前山西,乃至全國解決能源緊缺、減少環境污染與加強生態文明的最好途徑。
那么,要有效解決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的“矛盾”,如何走出新興工業化道路,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就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是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各級領導應真正把節能減排當作硬指標,切實處理好經濟增長速度與節能減排的關系,下大力氣實現既定的環保目標。不斷建立、健全節能工作責任制和問責制,以各級地方政府為負總責,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把節能減排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作為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和企業負責人績效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以確保政策的執行力度。
公務員申論熱點
背景資料鏈接:
1.09年7月24日,吉林通鋼集團通化鋼鐵股份公司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部分職工因不滿企業重組而在通鋼廠區內聚集上訪,反對河北建龍集團對通鋼集團進行增資擴股,一度造成工廠內7個高爐停產,建龍集團派駐通化鋼鐵股份公司總經理陳國軍被毆打,不治身亡。
2.云南孟連事件。該縣勐馬鎮膠農因橡膠林產權歸屬一事多次與當地橡膠公司發生爭執和沖突。7月19日,勐啊村5位膠農被警察強行帶走,數百名村民手持器械,與警察發生激烈沖突。警察被圍困達11個小時,2名群眾死亡,41名民警和19名群眾受傷,9輛執行任務車輛不同程度損毀。
3.湖北石首事件。湖北荊州市管轄石首市一酒店內發現一具尸體,死者為酒店廚師,還留下一份遺書,因死因不明,死者家屬將尸體停放在酒店大廳。事后兩天,數千群眾圍觀,阻礙交通,部分警民發生沖突,多部消防車輛和警車被砸壞。
4.伴著各地不斷涌現的抗暴浪潮,出租車司機為生存而抗爭的罷工運動也已席卷全國,自11月以來,重慶城區、海南三亞、甘肅永登和廣東汕頭等地發生一連串出租車罷運事件,至12月1日,廣州市區又發生1萬多輛出租車罷駛,雖然當局事前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出租車司機待遇的措施,但被認為是“杯水車薪”,罷駛行動不斷爆發。
一、群體性事件的特點
申論熱點之醫改
新聞背景
兩會工作報告論述:
國務院總理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今后三年各級政府擬投入85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3318億元,以保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順利推進。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醫改五項重點除了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還包括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以及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從財政預算報告披露的今年中央財政醫療衛生支出安排上看,也充分體現了財政資金對上述五項工作的支持。
預算報告指出,2014年中央財政醫療衛生支出安排1180.56億元,增長38.2%。
兩會報告解讀:醫改明確五大“抓手”
申論熱點:三網融合
2014年6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名單:北京市、遼寧省大連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上海市、江蘇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廈門市、山東省青島市、湖北省武漢市、湖南省長株潭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四川省綿陽市。
北京移動、北京電信、北京聯通3家運營商和歌華有線已經被確定為北京三網融合的試點企業。
所謂“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大網絡的業務應用的融合,以及由此引發的行業管制和政策方面的統一趨勢。建立現代信息網絡,將電話網、電視網、互聯網等既有網絡融為一體,不僅節約社會資源,也將給社會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三網融合會給相關產業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網絡建設和改造、終端設備制造、軟件服務和元器件制造。三網融合將消除壁壘,促進跨屏幕之間的信息分享,內容和服務的集成將創造出一個很大的產業。
三網融合對產業的巨大帶動和推進作用,但帶動巨大市場并推進中國產業結構升級還需注意以下問題:
一方面,政府要引導行業相關部門構建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廣電和電信行業部門要以開放的心態迎接融合,形成統一的發展目標,步調一致。三網融合的大市場來自“融合”,在新一輪系統建設中,如果還采取封閉和各自為政的做法,將違背產業做大做強的初衷。
另一方面,在三網融合環境下,廠商需要更多地具備系統整合與產業協調能力,才能實現技術和應用上的融合。企業需要開闊視野,積極與產業鏈中的相關各方合作,才有可能做到與三網融合市場的同步發展。
申論熱點考試之閱讀能力
在公務員考試筆試中,申論作為筆試中的一個科目,重在測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設定申論科目至今,申論命題日趨成熟,題型不斷變化,難度在加大。
但從命題分析,申論一直遵循在給定材料的基礎上設定題目。從考生的答卷來看,議論文寫作,考生都具有一定的謀篇布局能力,具備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出現的問題常常是偏離主題。在小題目中,考生的問題是要點不全,看不到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便是考生忽略材料的閱讀,說明考生閱讀方法,閱讀理解能力欠缺,這方面殛待加強。
申論材料把握的重要意義在于,申論能力的考查是在材料背景下進行的。命題的設計圍繞材料主題展開,問題的回答也要從材料中尋找素材,如果把握不了材料,思維就沒有了方向,問題回答便無從著手,考生的思考和分析必須緊緊圍繞材料。小題目的答案,從近十年來的眾多命題規律可以得出結論,評卷的采分點都在材料中,當然這需要考生進行挖掘和歸納。議論文同樣是在材料主題的基礎上進行論證分析,文章立意,角度選取、論證取材都無法脫離材料。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申論都是在給定背景材料的基礎上回答特定問題。
那么如何提高閱讀能力?考生應當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給閱讀以充分的時間,并提高閱讀速度。考生拿到試卷后常常急于做答,要知道知答案只是分析的結果,沒有對材料的充分了解何談回答。在時間分配上,閱讀不要匆忙,在兩個半小時的整個考試時間里,考生要在閱讀上分配50分鐘左右的時間。閱讀有兩個目的要實現:一是把握材料的主題和主要線索,二是要把握題目涉及的材料。總之,要對材料形成整體印象。由于閱讀不充分,在做題時必然反復閱讀,那么整個做答時間一定很緊張。把握這一點的同時,考生還要在訓練中提高文字閱讀速度,提高快速反映能力,迅速捕捉材料相關信息。
二、閱讀順序要科學。從試卷來看,大致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題目總體說明,第二部分為交代背景材料,第三部分為題目要求。從閱讀順序來看,應首先閱讀總體說明,了解注意事項。這部分內容在考試主考機關的考試大綱中會有說明,考生應提前了解。然后再閱讀題目要求,對題目要求考生要字斟句酌,明確題目數量,題目的問題到底是什么,這樣注意力在閱讀時會有意識地思考相關問題。最后是材料閱讀,閱讀重點、時間的絕大部分要放在材料閱讀上。
申論熱點醫改問題
任何改革,都會有分歧,醫改也不例外。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醫改始終伴隨著不同觀點的爭論。醫療衛生是公益事業還是產業?政府主導和市場機制是什么關系?中國特色的醫療衛生發展道路在哪里?能否厘清這些問題,關系醫改成敗,關系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方向,關系人民群眾健康權益的保障。
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政府不能缺位。
醫療衛生既是公共產品,也是商業產品,具有公益和產業的雙重屬性。這種雙重屬性,增加了醫療衛生定位的復雜性。
30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走了不少彎路。教訓之一就是,公益性讓位于產業性,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沒有得到應有體現。最突出的表現是,公共財政中的衛生投入比例逐年縮減。多年來,我國財政用于衛生的支出占GDP不到1%,公共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在世界各國中處在最低水平行列。2014年,全國衛生總費用11289億元,其中政府支出占20.3%,社會支出占34.5%,居民個人支出占45.2%。居民看病主要靠自費,負擔很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如果一個家庭總的自費醫療支出超過了非生存必需支出(即家庭總支出減去食品支出)的30%,就意味著發生了“災難性醫療支出”。照此估算,在我國,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家庭發生災難性醫療支出,有病不醫、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