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機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1 07:35: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停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呼吸機使用病人停機時的護理論文
關鍵詞:長期呼吸機停機護理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變化,免疫功能低下,許多高齡患者同時伴隨有心肺系統的疾病和功能不全癥。當原發疾病對機體的損害加之手術創傷對機體產生的應激反應,不少患者特別是老年人在術后由于各種原因并發呼吸功能衰竭而需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維持生命,以度過疾病的危重期,我科ICU病區在1998.1—1999.10共收治呼吸機患者47例,臨床護理發現,短時間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的病人,呼吸功能恢復后能很快停機。但使用呼吸機較長時間者,一般為二周以上者,就會對呼吸機產生較強的依賴性,需要一個逐步撤機的過程,同時需要護理人員把握好停機的原則,更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心理負擔,取得病人的配合,循序漸近,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果,本文主要介紹長期使用呼吸機患者停機時的護理體會。
1、臨床資料
1998年1月—1999年10月我普外ICU病區共收治各種病因并發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機患者47例,其中使用呼吸機超過二周以上34例,最長者為90天,34例病例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齡55—88歲,平均72歲,病種胃癌12例、結腸癌6例、肝癌5例、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7例、斜疝1例、膽囊3例,患者使用呼吸機原因主要為原有老慢支肺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致術后排痰無力呼衰者4例,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致肺呼吸功能抑制引起呼衰7例,晚期腫瘤全身衰竭23例。
2、撤離呼吸機的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DragerEvita2呼吸機行機械通氣。(潮氣量8-10ml/kg,f12次/分,FiO240%。)待病情穩定,考慮脫機時,先逐步改變呼吸模式(從原來的IPPV—SIMV—ASB+CPAP),等ASB+CPAP適應24H后再開始逐漸脫機。開始時每日停用3—5次,每次30分鐘左右,以后逐漸增加到每次停用1—2小時。在停用期間患者如無異常,再逐漸增加停用時間,直到連續兩個白天病人能自己呼吸,才考慮夜間停機。必須經過一段時間呼吸肌鍛煉及物理治療,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前功盡棄,一旦脫離呼吸機后情況良好,可考慮拔管。
長期使用呼吸機病人停機時護理論文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變化,免疫功能低下,許多高齡患者同時伴隨有心肺系統的疾病和功能不全癥。當原發疾病對機體的損害加之手術創傷對機體產生的應激反應,不少患者特別是老年人在術后由于各種原因并發呼吸功能衰竭而需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維持生命,以度過疾病的危重期,我科ICU病區在1998.1—1999.10共收治呼吸機患者47例,臨床護理發現,短時間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的病人,呼吸功能恢復后能很快停機。但使用呼吸機較長時間者,一般為二周以上者,就會對呼吸機產生較強的依賴性,需要一個逐步撤機的過程,同時需要護理人員把握好停機的原則,更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心理負擔,取得病人的配合,循序漸近,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果,本文主要介紹長期使用呼吸機患者停機時的護理體會。
1、臨床資料
1998年1月—1999年10月我普外ICU病區共收治各種病因并發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機患者47例,其中使用呼吸機超過二周以上34例,最長者為90天,34例病例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齡55—88歲,平均72歲,病種胃癌12例、結腸癌6例、肝癌5例、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7例、斜疝1例、膽囊3例,患者使用呼吸機原因主要為原有老慢支肺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致術后排痰無力呼衰者4例,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致肺呼吸功能抑制引起呼衰7例,晚期腫瘤全身衰竭23例。
2、撤離呼吸機的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DragerEvita2呼吸機行機械通氣。(潮氣量8-10ml/kg,f12次/分,FiO240%。)待病情穩定,考慮脫機時,先逐步改變呼吸模式(從原來的IPPV—SIMV—ASB+CPAP),等ASB+CPAP適應24H后再開始逐漸脫機。開始時每日停用3—5次,每次30分鐘左右,以后逐漸增加到每次停用1—2小時。在停用期間患者如無異常,再逐漸增加停用時間,直到連續兩個白天病人能自己呼吸,才考慮夜間停機。必須經過一段時間呼吸肌鍛煉及物理治療,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前功盡棄,一旦脫離呼吸機后情況良好,可考慮拔管。
3、結果
膠帶機控制改革論文
摘要:結合現場膠帶機的實際情況及經常出現的設備故障,對膠帶機的控制系統做了改造,主要有:膠帶機啟停機控制原理的改造、膠帶機的控制中增加下游皮帶打滑保護的改造。
關鍵詞:控制系統啟停機控制堵料打滑
引言
隨著計算機控制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可編程控制器(PLC)已逐步取代繼電器控制,選煤廠也不例外。神華集團準格爾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選煤廠,其原煤車間的輸煤系統即為PLC控制,控制系統采用美國AB公司的ControLogix控制系統。PLC控制器采用32位總線的Logix5562,基本內存750K,擴展內存1.5M,通過SRM熱備模塊實現雙CPU間的互為備用。控制系統各框架通過連接模塊CNBR組成雙通道冗余(ControlNet)網絡,網絡傳輸速率可達5M/s。畫面監控軟件為ifix4.0中文版,采用OPC通訊方式通過上位機內置的網卡連接到控制網上。整個控制過程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方便維護、運行可靠等特點。在使用過程中,結合現場膠帶機的實際情況及經常出現的設備故障,對膠帶機的控制系統做了改造,主要有:膠帶機啟停機控制原理的改造、膠帶機的控制中增加下游皮帶打滑保護的改造,現具體簡述如下:
一、膠帶機啟停機控制原理的改造
在原煤車間哈爾烏素分區設備剛投入生產運行期間,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設備忽然停電的事故時有發生。但是發現,在設備忽然斷電情況下,個別設備,如膠帶機M11、M21、M13、M23,不能正常閉鎖停機,即使由集控發出停機命令也不能起到控制的作用,而且現場的保護裝置也不起作用,造成設備堵料嚴重,若發現不及時,會造成膠帶機機頭滾筒包膠損壞、膠帶磨擦損傷及機頭保護開關砸壞等事故,給設備和生產造成很大的影響。聯系電工,翻閱這幾條膠帶機的控制圖紙,發現這幾條膠帶的控制原理和黑礦分區的M11膠帶機極為相似,其啟停控制繼電器是觸發式的,其起機及停機需要兩個繼電器,發出的起機及停機信號是個脈沖信號,起機信號采集發出起機命令的上升沿信號,停機命令采集發出停機命令的上升沿信號,在起機信號發出后,控制系統會對各個保護進行掃描。當具備起機條件時,對起機繼電器發出吸合指令,起機繼電器吸合,電機運行,電機的運行返回信號是通過綜保保住的,待電機運行信號正常,起機繼電器斷開,皮帶正常運轉。停機的過程和起機過程是類同的,但是,當設備忽然發生斷電事故,控制模塊得不到設備發出的連鎖停機信號,即采集不到停機信號的上升沿指令,停機繼電器無法吸合,設備便無法正常停機。
機組運行可靠性分析論文
1背景
2003年7月10日,三峽左岸電站首臺機組并網投產發電,在半年時間內有6臺單機容量為70萬kW的水輪發電機組相繼投產,創造了裝機投產速度的世界之最。三峽機組的投產對全國電力短缺無疑是及時雨,投產當年發電量達到86億kW?h,極大地緩解了“電荒”局面。然而,與所有新投產電廠一樣,機組進入穩定運行期有一個過程,在此階段機組相繼出現了多次強迫停運,運行可靠性較低。
由于三峽機組是我國首次從國外引進的70萬kW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大,一旦故障停運對系統影響大,加之三峽工程長期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其機組運行可靠性一度成為各界關心的問題。
針對機組投運初期運行可靠性低的問題,三峽電廠在外方和安裝單位的配合下,在半年的時間內提出并實施了60余項反事故技改措施,優化、完善了機組保護和控制邏輯,有效地提高了機組運行可靠性,機組強迫停運次數從2003年初始的0.7次/臺月下降到2004年0.13次/臺月。
2三峽機組運行可靠性狀況及強迫停運原因分析
三峽機組投產以來強迫停運26次,2003年半年內強迫停運16臺次,2004年前10個月強迫停運10臺次。造成強迫停運的原因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類。
病人使用呼吸機護理論文
關鍵詞:長期呼吸機停機護理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變化,免疫功能低下,許多高齡患者同時伴隨有心肺系統的疾病和功能不全癥。當原發疾病對機體的損害加之手術創傷對機體產生的應激反應,不少患者特別是老年人在術后由于各種原因并發呼吸功能衰竭而需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維持生命,以度過疾病的危重期,我科ICU病區在1998.1—1999.10共收治呼吸機患者47例,臨床護理發現,短時間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的病人,呼吸功能恢復后能很快停機。但使用呼吸機較長時間者,一般為二周以上者,就會對呼吸機產生較強的依賴性,需要一個逐步撤機的過程,同時需要護理人員把握好停機的原則,更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心理負擔,取得病人的配合,循序漸近,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果,本文主要介紹長期使用呼吸機患者停機時的護理體會。
1、臨床資料
1998年1月—1999年10月我普外ICU病區共收治各種病因并發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機患者47例,其中使用呼吸機超過二周以上34例,最長者為90天,34例病例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齡55—88歲,平均72歲,病種胃癌12例、結腸癌6例、肝癌5例、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7例、斜疝1例、膽囊3例,患者使用呼吸機原因主要為原有老慢支肺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致術后排痰無力呼衰者4例,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致肺呼吸功能抑制引起呼衰7例,晚期腫瘤全身衰竭23例。
2、撤離呼吸機的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DragerEvita2呼吸機行機械通氣。(潮氣量8-10ml/kg,f12次/分,FiO240%。)待病情穩定,考慮脫機時,先逐步改變呼吸模式(從原來的IPPV—SIMV—ASB+CPAP),等ASB+CPAP適應24H后再開始逐漸脫機。開始時每日停用3—5次,每次30分鐘左右,以后逐漸增加到每次停用1—2小時。在停用期間患者如無異常,再逐漸增加停用時間,直到連續兩個白天病人能自己呼吸,才考慮夜間停機。必須經過一段時間呼吸肌鍛煉及物理治療,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前功盡棄,一旦脫離呼吸機后情況良好,可考慮拔管。
用電切換系統分析論文
1廠用電系統特點及切換存在問題
目前,該發電公司機組廠用電一般采用“并聯切換”或“串聯切換”方式。采用這2種切換方式的前提條件是相互切換的2個電源在同一電網內。在此情況下,機組啟停和事故情況下廠用電切換已無技術問題。而該發電公司2期機組廠用工作電源和備用電源在2個不同電網,系統的相角差較大,機組啟停時的廠用電切換無法采用常規的切換方式。
2廠用電同期切換裝置研制
針對廠用電切換出現的問題,該發電公司經過調研分析,明確了2期機組啟停機廠用電切換方案。即機組啟動時,采取先判同期合工作開關、跳開備用開關,機組自帶廠用電,之后判同期合機組出口開關并入1000kV特高壓電網;正常停機時,先與1000kV特高壓電網解列,然后再以單機自帶廠用電的方式與安徽電網并聯切換廠用電。通過與深圳市智能公司技術人員合作,研制了廠用電同期切換裝置,實現了對該發電公司2期機組啟停機廠用電的安全切換。廠用電同期切換裝置主要由自動準同期裝置、選線器及備自投裝置組成;結合該發電公司2期機組實際情況,對該裝置進行了邏輯組態設計。
3廠用電同期切換裝置工作原理
3.1切換流程
水電站機組轉速下降分析論文
摘要:在水電站機組運行中,絕對不允許出現機組轉速在沒有達到停機要求的情況下即水輪機在轉速較高的情況下進行剎車異常停機事件。文章對官溪水電站機組異常停機事件的起因進行分析并提出處理辦法,供同行們參考。
關鍵詞:水電站;水輪機;機組轉速;異常停機
1引言
官溪水電站共有三臺水輪發電機組,其型號為ΖΖ560А—LH280,是立軸轉漿式機組,調速器為ST—100,雙調節。近幾年三臺機組相繼出現了轉速下降不到停機要求的現象,運行人員為了縮短停機時間,往往在機組轉速較高(超過35%)的情況下進行剎車,危及機組安全運行;同時,機組在低轉速下長時間運轉,增加了機組各部軸承的磨損,縮短了檢修周期。
2水輪機導葉漏水檢查及原因分析
官溪水電站機組轉速降不下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首先,看三號機組,該機關機后漿葉一直處于關閉狀態,經檢查是聯鎖閥未動作造成漿葉啟動閥不動作;其次,一號機組,轉速下降50%時不再下降,漿葉也處在關閉位置,檢查聯鎖閥已動作,而漿葉啟動閥未動作;最后,看二號機,二號機的現象是關機后,導葉全關,漿葉回到啟動位置,運行人員在轉速50%的情況下將機組剎車,解除剎車后機組又轉動起來,因此,判斷是導葉漏水過大引起。
汽輪機組系統保護分析論文
汽輪機保護系統是汽輪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汽輪機組的安全運行影響很大,任何誤動或拒動都將導致嚴重后果。我廠1號機就曾發生一起磁力斷路油門卡滯保護不能復歸、四起因保護誤動、一起因電磁閥誤動、二抽止回閥桿折斷而超速的故障,從所發生的故障和影響看,雖然非計劃停運時間較短,但已嚴重威脅了機組的安全運行。因此,盡快消除保護系統缺陷,對原汽輪機保護系統進行部分更新、改造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在對1999年以來影響1號機熱工保護系統可靠性的因素進行歸納分析的基礎上,按照汽輪機熱工保護改造要根據“保護系統必須最大限度地消除可能出現的誤動作和完全消除可能出現的拒動作”的原則,結合公司實際情況,提高每一路保護信號的檢測、保護回路及執行機構的可靠性,進而保證整個保護系統的可靠,達到消除保護缺陷,保證機組運行安全的目的。在上述原則的指導下,提出了改進方案,經過反復論證,從投資、現場條件、可靠性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形成了比較穩妥的設計,并于2000年8月在1號機組大修期間實施。
2汽輪機保護系統故障回顧我廠2臺25MW汽輪發電機組系長江動力集團公司武漢汽輪發電機廠設計制造,型號為C25—35/3,汽輪機用油為30號防透平油,控制系統為全液壓調節系統,保安系統操作箱內裝有磁力斷路油門、超速限制電磁閥等保護機組安全的關鍵部件。近兩年來,汽輪機保護系統曾發生過幾次較典型的故障。
2.1保護執行機構拒動1999年12月24日17時05分1號機自動主汽門、調速汽門、旋轉隔板突然關閉,負荷降至零,鍋爐安全門動作。事故前1、2號機帶抽汽并列運行。事故發生后檢查保護繼電器時,電超速保護中間繼電器(6ZJ)動作(3360r/min),轉速表記憶最高轉速達3526r/min,經分析認為是1號機二抽止回閥沒有全關,2號機抽汽倒流引起。事故后檢查電磁滑閥沒有復位。后經現場拆驗清洗電磁閥,暫時消除了卡滯,20時45分1號機并列。在后來小修抽汽閥解體檢查中發現閥桿斷裂,執行機構拒動,止回閥沒有全關。
2.2磁力斷路油門卡滯2000年2月5日17時16分因磁力斷路油門誤動停機,只是因為采取了預防超速的臨時措施(故障后快速關閉抽汽齒輪閥門,再手拉油開關與系統解列),機組才沒有再次超速。事故后檢查熱工、電氣保護繼電器沒有動作,磁力斷路油門沒有復位,判斷與上次事故原因相同。由于有上次的經驗,本次事故處理順利,19時33分機組并列。經分析磁力斷路油門卡滯的原因認為是由于電磁閥機械和液壓部分引起的。
2.3保護繼電器誤動
2000年2月20日8時50分1號機因低油壓保護動作(8ZJ繼電器接點閉合)而停機。停機后進行了低油壓保護傳動試驗動作正常,于10時55分并列;14時22分電動油泵自啟動(12ZJ接點閉合),為保證機組安全運行,把低油壓保護退出。經分析此次停機事故原因是壓力控制器性能差,抗振能力弱,因振動引起誤動造成的停機。
電廠重錘關機系統控制回路改造研究
[摘要]重錘關機系統是貫流式機組常采用的事故狀態停機保護系統,若重錘關機系統拒動將導致機組發生嚴重飛逸事故。本文論述百龍灘電廠對重錘關機系統進行控制回路設備增設及改造工作,并介紹新增設的設備功能及運用情況。改造后,分別在不同時期對重錘關機系統進行聯調測試,結果表明改造效果滿足機組關機保障要求。
[關鍵詞]重錘關機;貫流式機組;控制回路;保障;百龍灘電廠
1工程概況
紅水河百龍灘水電廠位于都安瑤族自治縣與馬山縣交界的紅水河中游,為紅水河干流梯級開發的第七級電廠,水電廠安裝有6臺單機容量為32MW的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92MW。百龍灘水電站于1992年10月進場籌建,1999年5月21日6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百龍灘水電站建成投產以來,至今已運行20余年,由于上游龍灘梯級電站的興建、大化梯級的擴建以及下游樂灘梯級電站的投入運行等情況變化,百龍灘水電廠的運行條件發生了較大變化,時常出現變化較大的運行水頭,給電廠的機組穩定運行帶來巨大挑戰。
2重錘關機系統存在的問題
百龍灘水電廠在建廠初期未設計安裝快速門,僅配置了重錘,未配置重錘關閉閥,在過速或者其他緊急狀態時,通過手動排油方式才能將重錘以自重形式關閉導葉,或者依賴調速器電氣部分來實現機組的緊急制動,無法及時通過純手動操作關閉機組,且可靠性較低。改造前廠內機組停機流程如圖1所示[1]。由圖1可知,事故停機流程以電磁空氣閥引導進行關導葉動作保護機組,流程中關聯各種配壓閥以及繼電器,極大可能地產生很多不可靠因素,當有如下所述情況之一時就會導致停機失敗。(1)緊急停機閥失效。當緊急停機電磁閥失效時,油路切換功能不能正常動作,導致導葉及隨動槳葉關閉失敗,燈泡貫流式機組因轉動慣量小極易達到飛逸轉速,從而造成水輪機轉動部分損壞事故[2]。(2)導葉主配壓閥卡阻拒動。當機組發生過速事件時,人為觸發緊急停機按鈕后,壓力油通過主配壓閥換向油路使導葉關閉,這時的重錘裝置只起到了輔助關閉的作用,關閉速度由主配管口的大小所控制。當機組甩負荷時,如果導葉主配壓閥卡阻拒動,開腔油無法通過主配壓閥換向回到集油槽內,導葉將無法及時關閉使機組轉速快速上升,達到飛逸轉速后,引發過速事故。(3)發生壓力管路爆裂。廠內的操作油額定工作壓力為6.0MPa,屬于高壓力等級。當油管堵塞,疊加重錘自重,在主配壓閥前的進油管路易發生壓力過大現象,當壓力過大且無法釋壓造成管路爆裂失壓后,導葉將失控,機組轉速快速上升,造成過速事故。
熱電廠第一季度經濟分析
今年一至三月份我廠深入學習集團公司的各項文件精神,確立了以安全為基礎,以效益為中心,堅持經濟運行,原創:努力完成生產指標任務的工作思路,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強化管理,加快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自年月日發電截至月日,我廠安全生產天。各項生產指標完成情況較好,詳細如下:
一、主要生產指標完成情況:
年一季度生產指標完成情況表
月份
發電量
供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