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土栽培技術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7 15:42: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無土栽培技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無土栽培技術

蔬菜無土栽培技術及發展對策

摘要: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愈來愈多的人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對有機農產品的品質要求也愈來愈高,對蔬菜的使用量也越來越大,對蔬菜的品類、品質要求也愈來愈高。為能夠滿足人們日益突出的消費需求,蔬菜無土栽培新技術應時而生,并被推行到蔬菜種植生產中,進一步提高了蔬菜的生產量和品質。無土栽培新技術的出現,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提升了農民的經濟收益,對社會經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解析探究了綠色蔬菜無土栽培技術的提升與推行。

關鍵詞:蔬菜;無土栽培;優化推廣

無土栽培新技術是目前農業正處于新動能轉化、蔬菜行業急需優化的歷史背景下的產物,它不但使用了最新的科學理念,也符合了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要求,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觀,使愈來愈多的人更為注重飲食品質,加強了對食品安全的認識。蔬菜無土栽培技術是一類不依靠培養液灌溉,僅借助清水灌溉植株根處的栽培技術,與其他栽培技術相比較,無土栽培技術具備低成本、集約高效化的優勢,并且很適用我國基本國情,更有益于與我國農業科技的協調發展,可以算是把握機遇,很有發展潛力的新一代新技術,所以國家和地市政府主管機構都非常重視無土栽培技術的應用推廣,全國各地也開展了大膽的測試和探究。

1無土栽培技術

1.1新品種優選

培育高品質的優良品種,主要是為了能充分運用無土栽培技術的高產特色,提升單位面積的生產量,因此,選擇優質、高產、抗病的品種,是實現農民增產增收的必要條件。

查看全文

黃瓜無土栽培技術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設施構造;栽培管理

論文摘要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利用固態肥料代替傳統無土栽培營養液,具有節水、節肥、省工、高產優質、不受地域限制和產品潔凈衛生等特點。特介紹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主要包括設施構造、無土育苗、定植、日常管理等內容,以期為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推廣種植提供技術支撐。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是由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無土栽培研究組鄭光華等于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究,到1993年北京海淀區農科所有關科技人員加入研究,經多次試驗總結制定出完整的技術方案,于1996年正式定名為“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該技術利用農業副產品及廢棄物,將其轉化為植物所需營養源及栽培基質,是我國首創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新技術。

1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特點

(1)栽培的植物營養源大部分或全部來自農業副產品及廢棄有機物質,資源豐富,能再生,為傳統無土栽培從無機化走向有機化開辟了道路,不僅可解決土壤障礙問題及非農耕地開發農業生產,更是生產綠色食品的市場需要。

(2)有機基質是重要營養源,需加添的營養元素,可施用固態肥料,可省去營養液的配制及供應系統,故設備大為簡化,較無機營養液無土栽培投資節省70%以上,在經濟上為大量推廣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查看全文

黃瓜無土栽培技術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設施構造;栽培管理

論文摘要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利用固態肥料代替傳統無土栽培營養液,具有節水、節肥、省工、高產優質、不受地域限制和產品潔凈衛生等特點。特介紹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主要包括設施構造、無土育苗、定植、日常管理等內容,以期為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推廣種植提供技術支撐。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是由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無土栽培研究組鄭光華等于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究,到1993年北京海淀區農科所有關科技人員加入研究,經多次試驗總結制定出完整的技術方案,于1996年正式定名為“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該技術利用農業副產品及廢棄物,將其轉化為植物所需營養源及栽培基質,是我國首創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新技術。

1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特點

(1)栽培的植物營養源大部分或全部來自農業副產品及廢棄有機物質,資源豐富,能再生,為傳統無土栽培從無機化走向有機化開辟了道路,不僅可解決土壤障礙問題及非農耕地開發農業生產,更是生產綠色食品的市場需要。

(2)有機基質是重要營養源,需加添的營養元素,可施用固態肥料,可省去營養液的配制及供應系統,故設備大為簡化,較無機營養液無土栽培投資節省70%以上,在經濟上為大量推廣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查看全文

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論文

摘要: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利用固態肥料代替傳統無土栽培營養液,具有節水、節肥、省工、高產優質、不受地域限制和產品潔凈衛生等特點。特介紹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主要包括設施構造、無土育苗、定植、日常管理等內容,以期為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推廣種植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設施構造;栽培管理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是由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無土栽培研究組鄭光華等于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究,到1993年北京海淀區農科所有關科技人員加入研究,經多次試驗總結制定出完整的技術方案,于1996年正式定名為“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該技術利用農業副產品及廢棄物,將其轉化為植物所需營養源及栽培基質,是我國首創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新技術。

1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特點

(1)栽培的植物營養源大部分或全部來自農業副產品及廢棄有機物質,資源豐富,能再生,為傳統無土栽培從無機化走向有機化開辟了道路,不僅可解決土壤障礙問題及非農耕地開發農業生產,更是生產綠色食品的市場需要。

(2)有機基質是重要營養源,需加添的營養元素,可施用固態肥料,可省去營養液的配制及供應系統,故設備大為簡化,較無機營養液無土栽培投資節省70%以上,在經濟上為大量推廣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查看全文

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論文

摘要: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利用固態肥料代替傳統無土栽培營養液,具有節水、節肥、省工、高產優質、不受地域限制和產品潔凈衛生等特點。特介紹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主要包括設施構造、無土育苗、定植、日常管理等內容,以期為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推廣種植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黃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設施構造;栽培管理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是由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無土栽培研究組鄭光華等于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究,到1993年北京海淀區農科所有關科技人員加入研究,經多次試驗總結制定出完整的技術方案,于1996年正式定名為“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該技術利用農業副產品及廢棄物,將其轉化為植物所需營養源及栽培基質,是我國首創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新技術。

1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特點

(1)栽培的植物營養源大部分或全部來自農業副產品及廢棄有機物質,資源豐富,能再生,為傳統無土栽培從無機化走向有機化開辟了道路,不僅可解決土壤障礙問題及非農耕地開發農業生產,更是生產綠色食品的市場需要。

(2)有機基質是重要營養源,需加添的營養元素,可施用固態肥料,可省去營養液的配制及供應系統,故設備大為簡化,較無機營養液無土栽培投資節省70%以上,在經濟上為大量推廣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查看全文

無土栽培發展趨勢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無土栽培現狀發展趨勢

論文摘要:無土栽培是一種用營養液代替天然土壤作基質的栽培新技術,這種營養液可滿足作物整個生命周期對水分、養分、氧氣及溫度的需求。簡述了國外無土栽培的概況,介紹了中國無土栽培的發展,現狀,并對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為推進中國無土栽培技術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無土栽培以人工制造的作物根系環境取代了土壤環境,可有效解決傳統土壤栽培中難以解決的水分、空氣、養分的供應矛盾,使作物根系處于最適宜的環境條件,從而充分發揮作物的增產潛力。目前,世界上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00多個,由于其栽培技術的逐漸成熟和發展,應用范圍和栽培面積也不斷擴大,經營與技術管理水平空前提高,實現了集約化、工廠化生產,達到了優質、高產、高效和低耗的目的。

1國外無土栽培的發展概況

在設施農業中,無土栽培正在改變著傳統種植方式,成為飛速發展的新興學科。實踐證明,無土栽培具有節水、節能、省工、省肥、減少環境污染、防止連作障礙、產品無污染及高產高效等一系列特點。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國家就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生產蔬菜供應部隊。到20世紀60年代無土栽培技術在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70年代后,出現了營養液膜技術(NFT),生產成本有所下降,后來又出現多種人工基質。其中巖棉的應用較廣,發展迅速。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無土栽培商業化生產的國家,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區,主要栽培作物有黃瓜、番茄等蔬菜,無土栽培面積超過2000hm2。荷蘭是無土栽培最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面積達4000hm2,有64%的溫室都采用無土栽培技術。日本也是無土栽培較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以巖棉培和NFT為主,無土栽培面積約300hm2。現在世界上商業性無土栽培是以基質栽培為主。荷蘭的基質栽培占無土栽培總面積的90%以上,法國占81%,加拿大占80%,日本各種循環水栽培占80%以上,比利時基質栽培面積占50%左右。

世界各國采用無土栽培主要生產蔬菜、花卉和水果。在歐盟國家溫室蔬菜、水果和花卉生產中,已有80%采用無土栽培方式。歐盟規定。2010年之前該組織所有成員國的溫室必須采用無土栽培。產量高是無土栽培的最大特點,世界上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其番茄產量可以達到45~55kg/m2,黃瓜產量達到50~70kg/m2。為此,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采用計算機實施自動測量和自動控制,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可以較好的保護環境,生產出綠色食品。近年,發達國家又采用了專家系統的最新技術,應用知識工程總結專家的知識和經驗,使其規范化、系統化,形成專家系統軟件,它可以完成與專家水平相當的咨詢工作,并可為用戶提供建議和決策。

查看全文

無土栽培發展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無土栽培現狀發展趨勢

論文摘要:無土栽培是一種用營養液代替天然土壤作基質的栽培新技術,這種營養液可滿足作物整個生命周期對水分、養分、氧氣及溫度的需求。簡述了國外無土栽培的概況,介紹了中國無土栽培的發展,現狀,并對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為推進中國無土栽培技術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無土栽培以人工制造的作物根系環境取代了土壤環境,可有效解決傳統土壤栽培中難以解決的水分、空氣、養分的供應矛盾,使作物根系處于最適宜的環境條件,從而充分發揮作物的增產潛力。目前,世界上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00多個,由于其栽培技術的逐漸成熟和發展,應用范圍和栽培面積也不斷擴大,經營與技術管理水平空前提高,實現了集約化、工廠化生產,達到了優質、高產、高效和低耗的目的。

1國外無土栽培的發展概況

在設施農業中,無土栽培正在改變著傳統種植方式,成為飛速發展的新興學科。實踐證明,無土栽培具有節水、節能、省工、省肥、減少環境污染、防止連作障礙、產品無污染及高產高效等一系列特點。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國家就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生產蔬菜供應部隊。到20世紀60年代無土栽培技術在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70年代后,出現了營養液膜技術(NFT),生產成本有所下降,后來又出現多種人工基質。其中巖棉的應用較廣,發展迅速。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無土栽培商業化生產的國家,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區,主要栽培作物有黃瓜、番茄等蔬菜,無土栽培面積超過2000hm2。荷蘭是無土栽培最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面積達4000hm2,有64%的溫室都采用無土栽培技術。日本也是無土栽培較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以巖棉培和NFT為主,無土栽培面積約300hm2。現在世界上商業性無土栽培是以基質栽培為主。荷蘭的基質栽培占無土栽培總面積的90%以上,法國占81%,加拿大占80%,日本各種循環水栽培占80%以上,比利時基質栽培面積占50%左右。

世界各國采用無土栽培主要生產蔬菜、花卉和水果。在歐盟國家溫室蔬菜、水果和花卉生產中,已有80%采用無土栽培方式。歐盟規定。2010年之前該組織所有成員國的溫室必須采用無土栽培。產量高是無土栽培的最大特點,世界上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其番茄產量可以達到45~55kg/m2,黃瓜產量達到50~70kg/m2。為此,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采用計算機實施自動測量和自動控制,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可以較好的保護環境,生產出綠色食品。近年,發達國家又采用了專家系統的最新技術,應用知識工程總結專家的知識和經驗,使其規范化、系統化,形成專家系統軟件,它可以完成與專家水平相當的咨詢工作,并可為用戶提供建議和決策。

查看全文

論述無土培植技術發展前景

摘要:無土栽培是一種用營養液代替天然土壤作基質的栽培新技術,這種營養液可滿足作物整個生命周期對水分、養分、氧氣及溫度的需求。簡述了國外無土栽培的概況,介紹了中國無土栽培的發展,現狀,并對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為推進中國無土栽培技術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無土栽培現狀發展趨勢

無土栽培以人工制造的作物根系環境取代了土壤環境,可有效解決傳統土壤栽培中難以解決的水分、空氣、養分的供應矛盾,使作物根系處于最適宜的環境條件,從而充分發揮作物的增產潛力。目前,世界上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00多個,由于其栽培技術的逐漸成熟和發展,應用范圍和栽培面積也不斷擴大,經營與技術管理水平空前提高,實現了集約化、工廠化生產,達到了優質、高產、高效和低耗的目的。

一、國外無土栽培的發展概況

在設施農業中,無土栽培正在改變著傳統種植方式,成為飛速發展的新興學科。

實踐證明,無土栽培具有節水、節能、省工、省肥、減少環境污染、防止連作障礙、產品無污染及高產高效等一系列特點。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國家就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生產蔬菜供應部隊。到20世紀60年代無土栽培技術在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70年代后,出現了營養液膜技術(NFT),生產成本有所下降,后來又出現多種人工基質。其中巖棉的應用較廣,發展迅速。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無土栽培商業化生產的國家,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區,主要栽培作物有黃瓜、番茄等蔬菜,無土栽培面積超過2000hm2。荷蘭是無土栽培最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面積達4000hm2,有64%的溫室都采用無土栽培技術。日本也是無土栽培較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以巖棉培和NFT為主,無土栽培面積約300hm2。現在世界上商業性無土栽培是以基質栽培為主。荷蘭的基質栽培占無土栽培總面積的90%以上,法國占81%,加拿大占80%,日本各種循環水栽培占80%以上,比利時基質栽培面積占50%左右。

查看全文

無土栽培發展趨勢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無土栽培現狀發展趨勢

論文摘要:無土栽培是一種用營養液代替天然土壤作基質的栽培新技術,這種營養液可滿足作物整個生命周期對水分、養分、氧氣及溫度的需求。簡述了國外無土栽培的概況,介紹了中國無土栽培的發展,現狀,并對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為推進中國無土栽培技術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無土栽培以人工制造的作物根系環境取代了土壤環境,可有效解決傳統土壤栽培中難以解決的水分、空氣、養分的供應矛盾,使作物根系處于最適宜的環境條件,從而充分發揮作物的增產潛力。目前,世界上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00多個,由于其栽培技術的逐漸成熟和發展,應用范圍和栽培面積也不斷擴大,經營與技術管理水平空前提高,實現了集約化、工廠化生產,達到了優質、高產、高效和低耗的目的。

1國外無土栽培的發展概況

在設施農業中,無土栽培正在改變著傳統種植方式,成為飛速發展的新興學科。實踐證明,無土栽培具有節水、節能、省工、省肥、減少環境污染、防止連作障礙、產品無污染及高產高效等一系列特點。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國家就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生產蔬菜供應部隊。到20世紀60年代無土栽培技術在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70年代后,出現了營養液膜技術(NFT),生產成本有所下降,后來又出現多種人工基質。其中巖棉的應用較廣,發展迅速。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無土栽培商業化生產的國家,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區,主要栽培作物有黃瓜、番茄等蔬菜,無土栽培面積超過2000hm2。荷蘭是無土栽培最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面積達4000hm2,有64%的溫室都采用無土栽培技術。日本也是無土栽培較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以巖棉培和NFT為主,無土栽培面積約300hm2。現在世界上商業性無土栽培是以基質栽培為主。荷蘭的基質栽培占無土栽培總面積的90%以上,法國占81%,加拿大占80%,日本各種循環水栽培占80%以上,比利時基質栽培面積占50%左右。

世界各國采用無土栽培主要生產蔬菜、花卉和水果。在歐盟國家溫室蔬菜、水果和花卉生產中,已有80%采用無土栽培方式。歐盟規定。2010年之前該組織所有成員國的溫室必須采用無土栽培。產量高是無土栽培的最大特點,世界上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其番茄產量可以達到45~55kg/m2,黃瓜產量達到50~70kg/m2。為此,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采用計算機實施自動測量和自動控制,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可以較好的保護環境,生產出綠色食品。近年,發達國家又采用了專家系統的最新技術,應用知識工程總結專家的知識和經驗,使其規范化、系統化,形成專家系統軟件,它可以完成與專家水平相當的咨詢工作,并可為用戶提供建議和決策。

查看全文

農業無土栽培發展管理論文

摘要:綜述了中國無土栽培設施的由來和發展歷史、設施系統構造、所使用的基質類型以及具有的特點等。提出今后農業設施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研究的基本方向和發展前景。

關鍵詞:農業設施,有機生態,無土栽培,發展

Abstract:Thispaperweresummarizedtheoriginationanddevelopment,theconstructionoffacilitiesSystem,substrategenotypes,andcharactersofeco-organicsoilessculture,andputforwardthedirectionandprospectofEco-organicSoillessCultureSysteminthefuture.

目前世界上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00多個<1,2>。由于其栽培技術的逐漸成熟和發展,應用范圍和栽培面積不斷擴大,經營和技術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逐漸實現了集約化、工廠化生產,現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基礎,并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目前,用營養液灌溉的無土栽培不能生產出合格的AA級綠色食品,全國不少大中城市出現80%以上的蔬菜硝酸鹽含量超標<3>。近年來.隨著人們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對蔬菜等食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是近年來的一種新興技術,能生產出符合人們需要的產品,也是實現設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途徑之一。因此,了解和認識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方法、途徑和方向對于設施園藝工作者有很重要的意義。

1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定義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質,不用傳統的營養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機固態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種無土栽培技術<4>。這種綠色環保型有機農業生產系統是建立在充分利用農業生態系統中有機物質資源的基礎上,其物質的投入與產出,循環與積累均從屬于農業生態系統的存在與發展。對推動我國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實施,促進有機農業的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