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常識判斷范文10篇
時間:2024-03-31 19:20:1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行測常識判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行測常識判斷備考分析
定于2014年4月25日舉行的**省公務員考試,已經進入最后10天的倒計時階段。在此,對20**年**省行測常識判斷部分的真題進行了回顧和分析,總結出一定的規律、提出了科學的備考策略,幫助廣大考生了解命題趨勢,更有針對性地準備沖刺復習,最后圓夢考場,一舉成“公”!
一、真題分析
(1)真題分布
20**年**行測常識部分設置為第一部分,為常識判斷。其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內容。共25題,每題1分。具體如下表:
20**年**行測常識判斷部分真題分布
(2)題型設置
公考行測常識判斷
2014年下半年北京社會在職公務員考試于23日開始報名,29日下午四點網報結束,報名人數已是歷年之最。在2014年北京社會在職公務員招考中,專家將為考生制定《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常識部分的備考策略。常識判斷部分涵蓋法律、政治、經濟、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內容,考查范圍非常廣泛,在這些廣泛的范圍里,考察的內容又比較雜亂,可謂雜亂無章可循,主要依賴應試者平時的知識積累。
建議一、法律部分需格外重視。
專家經過仔細研究2014社招大綱和歷年真題,建議廣大考生在法律備考的過程中注意掌握最基本的法律知識和新近出臺的法律條文。這兩部分是常考點。
第一,一些法律最基本的知識是最常出題的地方。
例如,城市的土地所有權()。
A.屬于國家所有
公考行測常識判斷
辯證法
“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三大規律”是辯證法的理論主干。“四對范疇”是辯證法規律的補充。
普遍聯系這個重要范疇和與此關聯的系統整體性原理,是重要的考點,可能用來命制材料分析題。發展觀和過程論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在理論上,發展觀問題具有世界觀方法論意義,形而上學這種錯誤片面的觀點正是與辯證法對立的發展觀。在實踐上,發展觀問題又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哲學基礎。
作為唯物辯證法的理論主干。量變質變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形式和狀態;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它們都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對于量變質變規律,首先要把握質、量、度這三個概念的含義,其次,應該把握量變質變的辯證關系,這是高頻命題點。對于對立統一規律,要做到透徹理解,牢固記憶。因為這一規律包含了密集而多樣的考點和命題角度。
第三方面的問題是唯物辯證法“范疇”。唯物辯證法的諸范疇從不同的側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系和發展的基本環節。范疇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普遍聯系的基本概念,人類理性思維的邏輯形式。在認識過程中,范疇使知識和經驗條理化,幫助主體在思維中把握客體。
兩大特征
公考行測常識判斷
.4成語的使用與辨析:
①成語的含義(引申/比喻義)
②固定用法
③近義辨析
(02’A類真題)今年年初以來,馬其頓多次爆發大規模反西方抗議示威,麥當勞快餐廳[a],成為人們發泄的目標。
[a]出恰當的措辭是:A如履薄冰B身當矢石C首當其沖D禍從天降
行測真題常識判斷
1.2014年1月17日至18日,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同事在講話中指出:“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中央專門針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布置,提出要求,這種做法在哲學上的依據是()。
A.事物各有自己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有嚴格界限的
2.同志曾在南水北調開工典禮上強調:“我想引用恩格斯的一段名言與大家共勉,以使我們更加警醒:“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因此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住:……我們對自然界的全部統治力量,就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生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
行測真題特訓系列常識判斷
1.2014年1月17日至18日,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同事在講話中指出:“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中央專門針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布置,提出要求,這種做法在哲學上的依據是()。
A.事物各有自己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有嚴格界限的
2.同志曾在南水北調開工典禮上強調:“我想引用恩格斯的一段名言與大家共勉,以使我們更加警醒:“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因此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住:……我們對自然界的全部統治力量,就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生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
行測常識判斷題型解析
【例1】下列人員中,通常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是()。【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101題】
A.局長、廳長、委員會主任
B.副局長、副廳長、委員會副主任
C.人民法院副院長、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D.副省長、副市長、副州長、副縣長、副區長
【解析】本題正確答案為D。根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8條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選舉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選舉省長、副省長,自治區主席、副主席,市長、副市長,州長、副州長,縣長、副縣長,區長、副區長;選舉本級人民法院院長和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選出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須報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選舉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所以,正確答案是D。
行測常識判斷題剖析
【閱讀提示】2014年公務員考試將于4月25日進行,備考時間較為緊張,備考效率是考生成功邁入面試行列的關鍵一步。如何才能提高備考效率?教研中心對近年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中常識判斷典型試題的講解,希望能夠助考生了解考試知識點的范圍,把握命題難易程度,以便掌握自己的復習程度,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
市2014年公務員考試將于4月25日進行,考生備考時間較為緊張,因此各位考生需盡快開始備考,并注意備考過程中的效率。在考生備考時,考試真題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材料,這里的真題既包括近年考試真題,也包括近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在真題中一方面可以了解考試知識點的范圍,另一方面,對真題的分析還有助于我們把握命題難易程度,以便掌握自己的復習程度,更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教研中心對市近年真題中的典型試題進行了解析,希望能夠幫助各位考生備考。
2014年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常識判斷為20題,相對于國家公務員考試的25題來說題量不大。從歷年公務員考試真題來看,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常識判斷的考察范圍一直較為廣泛,需要考生對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有所涉獵。下文張硯青老師將從幾道經典例題來分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常識判斷題型的特點。
1、《行政許可法》規定,對于有數量限制的行政許可,兩個以上申請人的申請均符合法定要求的,行政機關應當()。【2014年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18題】
A.根據發出申請的先后順序作出許可決定
B.根據受理申請的先后順序作出許可決定
公考行測常識判斷刑法基本常識八
第八章刑罰概說
第一節刑罰的概念
一、刑罰及其特點:1、刑罰的屬性:懲罰性、剝奪性痛苦;2、刑罰的社會政治內容:在我國,刑罰是掌握在代表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手中、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利益與公民合法權益的工具。3、刑罰的法律特征:刑法規定,審判機關適用,嚴格依法定的程序。4、刑罰的目的性:是預防犯罪。手段是懲罰與教育相結合。
二、刑罰權及其根據:1、刑罰權:是基于犯罪行為對犯罪人實行刑罰懲罰的國家權能。2、內容:制刑權(只能由僵國人大及常委會行使)、求刑權(由檢察院和自訴人行使)、量刑權(由人民法院行使)、行刑權(特定機關將人民法院對犯罪人判處的刑罰付諸現實執行的權力)。3、根據:因為有犯罪并且為了沒有犯罪。根據是實現社會正義觀念、維護合法權益免受犯罪的侵犯。
三、刑罰與其他法律制裁的關系:嚴厲程度不同;適用對象不同;適用機關不同;適用根據不同;確立機關不同。
第二節刑罰的目的
公考行測常識判斷刑法基本常識七
第七章罪數
第一節罪數的區分
一、區分罪數的意義:有利于準確定罪;有利于適當量刑。
二、區分罪數的標準:1、符合一個犯罪構成就是一罪;符合數個犯罪構成就是數罪;數次符合同一個犯罪構成也是數罪。2、注意問題:以犯罪的構成為準;堅持主客觀相統一;注意刑法分則的特殊規定(盜竊并使用他人信用卡的是盜竊罪、保險詐騙數罪并罰、貪臟枉法的依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
第二節實質的一罪
一、繼續犯:也稱持續犯,是指行為從著手實行到由于某種原因終止以前,一直處于持續狀態的犯罪。特點:1、必須是犯罪行為與不法狀態同時繼續(區別于狀態犯,其是指行為結束后,造成的不法狀態仍然在持續的情形);2、必須是犯罪行為在一定時間內不間斷地持續;3、必須是一個行為侵犯了同一具體的社會關系(從始至終都針對同一對象,侵犯同一社會關系);4、必須出于一個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