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1 13:53: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行政公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行政公文

行政公文寫作要求

行政公文,是公務文書的簡稱,是人類在治理社會、管理國家的公務實踐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權威和規范格式的應用文。它是特殊規范化的文體,具有其它文體所沒有的權威性,有法定的制作權限和確定的讀者,有特定的行文格式(注意:比模式更進一步)并有行文規則和辦理辦法。我國公文一律按照國務院辦公廳1987年2月18日、1993年11月修訂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寫作和辦理。

公文寫作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起草者具有工作實踐的基礎,懂得工作中許多微妙的關節,而在具體起草中要求較好的文字語言工夫。公文語言總的要求是莊重、平實、概括。公文語言功夫的核心是選詞。選詞一:要根據所反映的客觀實際需要,二:要符合明晰、確切、簡練的標準,三: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為避免上下文重復而選擇不同的詞語,注意文中所涉及對象和閱讀對象。多用書面語和文書用語,少用形象和描繪性詞語和口語,不用方言土語,十分規范。

需要特別提出公文結構用語。一是開頭用語,用來表示行文目的、依據、原因,伴隨情況等。如:為(了)、關于、由于、對于、根據、按(遵、依)照、據、查、奉、茲等。二是結尾用語。如: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報告、函告)等。三是過渡用語。如為(對、因、據)此、鑒于、總之、綜上所述等。四是經辦用語。如:經、已經、業經、現經、茲經、辦理、責成、試行、執行、貫徹執行、研究執行、切實執行等。五是稱謂用語。有第一人稱:我、本;第二人稱:你、貴;第三人稱:該。等等。

國家行政公文有12類13種,即命令(令);議案;決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函;會議紀要。公務員之家

公文主文結構,是指除了公文格式(外部組織形式即文頭、主文和文尾及其各項設置)之外的公文核心部分。

這一部分的寫作,是公文寫作的難點。

查看全文

行政公文文種選擇論文

【摘要】行政公文文種有很多,有些文種的意義和性質很相似,因此有必要對公文文種的選擇進行探討,這有利于我們正確地使用公文文種。文章對常見的文種選用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進行了剖析,進而提出了正確選用公文文種應該參考的標準,目的就是能使讀者在實際工作中對如何正確選用公文文種有所借鑒。

【關鍵詞】行政公文;文種;錯誤類型

公文是在管理國家機關政務和企業、事業單位事務過程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公務文書,是制定與政策法令,傳達方針政策與意圖,部署、指導、商洽與報告工作,交流工作經驗和情況,記錄工作活動的書面文字工具,因此,它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科學活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所說“章表奏議,經國之樞機”就直接指明了公文在治理國政方面所起的紐帶和關鍵的巨大作用。

公文的文種有很多。它包括上級政策指令性文件、法令性文件、對有關問題的批復等;有本單位工作中形成的工作計劃、工作總結、規章制度、統計報表、領導的講話稿、會議紀要、電話記錄、收發文登記冊等;有下屬機關或單位送來的工作報告、請示、情況反映等。因此,有必要對現在使用的公文文種按照實際需要和一定的標準,劃定每一公文的種類的適用范圍,有利于我們正確認識和選擇文種,以免錯用和混用;有利于提高公文寫作的質量和規范化;有利于提高公文運轉和公文處理的效率;還有利于公文的立卷歸檔和科學管理。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公文文種的劃分和公文處理工作,并就公文處理問題多次下文進行修改和強調,因此,弄清公文種類的范圍、明白確定公文文種的意義、掌握選用公文文種的方法十分重要。

從公文的適用范圍分,可以把公文劃分為通用公文和專用公文兩大類。通用公文是指在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中普遍使用的、規范化的公文。我國現行通用公文一般專指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修訂)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的我國各級行政機關使用的公文文種有命令(令)、決定、公告、通告、通知、通報、議案、報告、請示、批復、意見、函、會議紀要等共十二類十三種。另外,1996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規定中國共產黨各級各類機關使用的公文文種有決議、決定、指示、意見、通知、通報、公報、報告、請示、批復、條例、規定、函、會議紀要等文種。綜合上述規定,我國現行各級各類黨政機關單位通用公務文書的主要文種歸納起來共十八種,它們是命令(令)、公報、公告、通告、決定、決議、指示、意見、條例、規定、議案、報告、請示、批復、通知、通報、會議紀要、函。它們的特點是具有統一的名稱、格式和使用方法。專用公文是指在一定工作部門和特殊專業業務范圍所使用各種專業文書,如外交文書、司法文書、軍事文書、計劃文書、統計文書、財會文書、科技文書等。每一種專用文書還各有許多具有專業特色的文書名稱,如外交文書有照會、國書、外交函件、備忘錄、議定書、外交公報等。其特點是專業性強,文種繁多。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只討論我國現行的通用公文的名稱的劃定和使用。

查看全文

行政公文的寫作技巧

行政公文,是公務文書的簡稱,是人類在治理社會、管理國家的公務實踐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權威和規范格式的應用文。它是特殊規范化的文體,具有其它文體所沒有的權威性,有法定的制作權限和確定的讀者,有特定的行文格式(注意:比模式更進一步)并有行文規則和辦理辦法。我國公文一律按照國務院辦公廳1987年2月18日、1993年11月修訂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寫作和辦理。

公文寫作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起草者具有工作實踐的基礎,懂得工作中許多微妙的關節,而在具體起草中要求較好的文字語言工夫。公文語言總的要求是莊重、平實、概括。公文語言功夫的核心是選詞。選詞一:要根據所反映的客觀實際需要,二:要符合明晰、確切、簡練的標準,三: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為避免上下文重復而選擇不同的詞語,注意文中所涉及對象和閱讀對象。多用書面語和文書用語,少用形象和描繪性詞語和口語,不用方言土語,十分規范。

需要特別提出公文結構用語。一是開頭用語,用來表示行文目的、依據、原因,伴隨情況等。如:為(了)、關于、由于、對于、根據、按(遵、依)照、據、查、奉、茲等。二是結尾用語。如: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報告、函告)等。三是過渡用語。如為(對、因、據)此、鑒于、總之、綜上所述等。四是經辦用語。如:經、已經、業經、現經、茲經、辦理、責成、試行、執行、貫徹執行、研究執行、切實執行等。五是稱謂用語。有第一人稱:我、本;第二人稱:你、貴;第三人稱:該。等等。

國家行政公文有12類13種,即命令(令);議案;決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函;會議紀要。

公文主文結構,是指除了公文格式(外部組織形式即文頭、主文和文尾及其各項設置)之外的公文核心部分。

這一部分的寫作,是公文寫作的難點。

查看全文

政府單位行政公文寫作要求技巧

行政公文,是公務文書的簡稱,是人類在治理社會、管理國家的公務實踐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權威和規范格式的應用文。它是特殊規范化的文體,具有其它文體所沒有的權威性,有法定的制作權限和確定的讀者,有特定的行文格式(注意:比模式更進一步)并有行文規則和辦理辦法。我國公文一律按照國務院辦公廳1987年2月18日、1993年11月修訂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寫作和辦理。

公文寫作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起草者具有工作實踐的基礎,懂得工作中許多微妙的關節,而在具體起草中要求較好的文字語言工夫。公文語言總的要求是莊重、平實、概括。公文語言功夫的核心是選詞。選詞一:要根據所反映的客觀實際需要,二:要符合明晰、確切、簡練的標準,三: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為避免上下文重復而選擇不同的詞語,注意文中所涉及對象和閱讀對象。多用書面語和文書用語,少用形象和描繪性詞語和口語,不用方言土語,十分規范。

需要特別提出公文結構用語。一是開頭用語,用來表示行文目的、依據、原因,伴隨情況等。如:為(了)、關于、由于、對于、根據、按(遵、依)照、據、查、奉、茲等。二是結尾用語。如: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報告、函告)等。三是過渡用語。如為(對、因、據)此、鑒于、總之、綜上所述等。四是經辦用語。如:經、已經、業經、現經、茲經、辦理、責成、試行、執行、貫徹執行、研究執行、切實執行等。五是稱謂用語。有第一人稱:我、本;第二人稱:你、貴;第三人稱:該。等等。

國家行政公文有12類13種,即命令(令);議案;決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函;會議紀要。

公文主文結構,是指除了公文格式(外部組織形式即文頭、主文和文尾及其各項設置)之外的公文核心部分。

這一部分的寫作,是公文寫作的難點。

查看全文

行政公文會議紀范文

年月日,區委副書記、副區長,在地區鎮主持召開了對地區放寬政策和發展第三產業的現場辦公會議。

會議決定事項如下:

一、關于放寬政策問題

(一)為了貫徹地區工作會議精神,對退耕還林地區所造成的農民口糧減少問題,區委決定保證該地區每人每年斤口糧,由糧食部門調給議價糧,按平價銷售。價差由鄉、鎮財政部門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補貼。由農林部門與鄉、鎮政府作出年度計劃,經農林、糧食、財政部門認定后,報農林部門核批。

(二)貸款問題。支持地區的經濟發展,只有發展企業和廣開多種經營門路,為此農業銀行在貸款上給予支持。

(三)興辦企業,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問題。區政府確定一位副區長,定期召開區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現場辦公會,現場審查核批。

查看全文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使國家行政機關(以下簡稱行政機關)的公文處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行政機關的公文(包括電報,下同),是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文書,是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

第三條公文處理是指公文的辦理、管理、整理(立卷)、歸檔等一系列相互關聯、銜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條公文處理應當堅持實事求是、精簡、高效的原則,做到及時、準確、安全。

查看全文

行政機關公文寫作方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使國家行政機關(以下簡稱行政機關)的公文處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行政機關的公文(包括電報,下同),是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文書,是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

第三條公文處理指公文的辦理、管理、整理(立卷)、歸檔等一系列相互關聯、銜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條公文處理應當堅持實事求是、精簡、高效的原則,做到及時、準確、安全。

第五條公文處理必須嚴格執行國家保密法律、法規和其它有關規定,確保國家秘密的安全。

查看全文

行政公文文種選擇探討論文

【摘要】行政公文文種有很多,有些文種的意義和性質很相似,因此有必要對公文文種的選擇進行探討,這有利于我們正確地使用公文文種。文章對常見的文種選用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進行了剖析,進而提出了正確選用公文文種應該參考的標準,目的就是能使讀者在實際工作中對如何正確選用公文文種有所借鑒。

【關鍵詞】行政公文;文種;錯誤類型

公文是在管理國家機關政務和企業、事業單位事務過程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公務文書,是制定與政策法令,傳達方針政策與意圖,部署、指導、商洽與報告工作,交流工作經驗和情況,記錄工作活動的書面文字工具,因此,它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科學活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所說“章表奏議,經國之樞機”就直接指明了公文在治理國政方面所起的紐帶和關鍵的巨大作用。

公文的文種有很多。它包括上級政策指令性文件、法令性文件、對有關問題的批復等;有本單位工作中形成的工作計劃、工作總結、規章制度、統計報表、領導的講話稿、會議紀要、電話記錄、收發文登記冊等;有下屬機關或單位送來的工作報告、請示、情況反映等。因此,有必要對現在使用的公文文種按照實際需要和一定的標準,劃定每一公文的種類的適用范圍,有利于我們正確認識和選擇文種,以免錯用和混用;有利于提高公文寫作的質量和規范化;有利于提高公文運轉和公文處理的效率;還有利于公文的立卷歸檔和科學管理。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公文文種的劃分和公文處理工作,并就公文處理問題多次下文進行修改和強調,因此,弄清公文種類的范圍、明白確定公文文種的意義、掌握選用公文文種的方法十分重要。

從公文的適用范圍分,可以把公文劃分為通用公文和專用公文兩大類。通用公文是指在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中普遍使用的、規范化的公文。我國現行通用公文一般專指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修訂)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的我國各級行政機關使用的公文文種有命令(令)、決定、公告、通告、通知、通報、議案、報告、請示、批復、意見、函、會議紀要等共十二類十三種。另外,1996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規定中國共產黨各級各類機關使用的公文文種有決議、決定、指示、意見、通知、通報、公報、報告、請示、批復、條例、規定、函、會議紀要等文種。綜合上述規定,我國現行各級各類黨政機關單位通用公務文書的主要文種歸納起來共十八種,它們是命令(令)、公報、公告、通告、決定、決議、指示、意見、條例、規定、議案、報告、請示、批復、通知、通報、會議紀要、函。它們的特點是具有統一的名稱、格式和使用方法。專用公文是指在一定工作部門和特殊專業業務范圍所使用各種專業文書,如外交文書、司法文書、軍事文書、計劃文書、統計文書、財會文書、科技文書等。每一種專用文書還各有許多具有專業特色的文書名稱,如外交文書有照會、國書、外交函件、備忘錄、議定書、外交公報等。其特點是專業性強,文種繁多。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只討論我國現行的通用公文的名稱的劃定和使用。

查看全文

行政公文文種選擇和使用論文

【摘要】行政公文文種有很多,有些文種的意義和性質很相似,因此有必要對公文文種的選擇進行探討,這有利于我們正確地使用公文文種。文章對常見的文種選用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進行了剖析,進而提出了正確選用公文文種應該參考的標準,目的就是能使讀者在實際工作中對如何正確選用公文文種有所借鑒。

【關鍵詞】行政公文;文種;錯誤類型

公文是在管理國家機關政務和企業、事業單位事務過程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公務文書,是制定與政策法令,傳達方針政策與意圖,部署、指導、商洽與報告工作,交流工作經驗和情況,記錄工作活動的書面文字工具,因此,它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科學活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所說“章表奏議,經國之樞機”就直接指明了公文在治理國政方面所起的紐帶和關鍵的巨大作用。

公文的文種有很多。它包括上級政策指令性文件、法令性文件、對有關問題的批復等;有本單位工作中形成的工作計劃、工作總結、規章制度、統計報表、領導的講話稿、會議紀要、電話記錄、收發文登記冊等;有下屬機關或單位送來的工作報告、請示、情況反映等。因此,有必要對現在使用的公文文種按照實際需要和一定的標準,劃定每一公文的種類的適用范圍,有利于我們正確認識和選擇文種,以免錯用和混用;有利于提高公文寫作的質量和規范化;有利于提高公文運轉和公文處理的效率;還有利于公文的立卷歸檔和科學管理。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公文文種的劃分和公文處理工作,并就公文處理問題多次下文進行修改和強調,因此,弄清公文種類的范圍、明白確定公文文種的意義、掌握選用公文文種的方法十分重要。

從公文的適用范圍分,可以把公文劃分為通用公文和專用公文兩大類。通用公文是指在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中普遍使用的、規范化的公文。我國現行通用公文一般專指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修訂)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的我國各級行政機關使用的公文文種有命令(令)、決定、公告、通告、通知、通報、議案、報告、請示、批復、意見、函、會議紀要等共十二類十三種。另外,1996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規定中國共產黨各級各類機關使用的公文文種有決議、決定、指示、意見、通知、通報、公報、報告、請示、批復、條例、規定、函、會議紀要等文種。綜合上述規定,我國現行各級各類黨政機關單位通用公務文書的主要文種歸納起來共十八種,它們是命令(令)、公報、公告、通告、決定、決議、指示、意見、條例、規定、議案、報告、請示、批復、通知、通報、會議紀要、函。它們的特點是具有統一的名稱、格式和使用方法。專用公文是指在一定工作部門和特殊專業業務范圍所使用各種專業文書,如外交文書、司法文書、軍事文書、計劃文書、統計文書、財會文書、科技文書等。每一種專用文書還各有許多具有專業特色的文書名稱,如外交文書有照會、國書、外交函件、備忘錄、議定書、外交公報等。其特點是專業性強,文種繁多。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只討論我國現行的通用公文的名稱的劃定和使用。

查看全文

行政公文教學方法

隨著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勝利召開,黨中央和自治區領導高度重視新疆經濟發展與教育問題,現今全疆范圍內開展的雙語教育已初見成效,在此基礎上如何讓高職民族班的學生系統掌握應用文寫作的相關知識,深化他們對于漢語書寫的應用能力成為我們應該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高職民族班學生學習特點、應用文寫作中“行政公文”教學方法的初步探索,希望對高職民族班應用文寫作教學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一、民族班學生學習特點

(一)上課認真,課堂紀律情況較好。在授課過程中,筆者發現,民族班學生絕大多數都能夠認真聽講,較好地保持課堂記錄,上課如有遲到者,必知會授課教師并等待教師指示再進入班級。充分說明民族班學生的求知欲高,且有尊敬師長的思維習慣。(二)漢語基礎薄弱,理解知識點有困難。民族班學生成績普遍較差,究其原因,一方面,他們的漢語基礎較差,從小接觸的基本上是本民族的語言;另一方面,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與其他地區學生相差很遠。他們存在問題的課程主要集中在漢語授課的相關課程中。這是因為大部分民族班學生雖然接受了為期一年的預科教育,但受主客觀因素影響,漢語水平提高有限,再者絕大多數民族學生原來很少接觸像“行政公文”這樣專業的應用文課程,其中一些課程的難度遠遠超出了他們接受能力的范圍,他們學習起來感到很吃力,進而失去學習的興趣,最終導致成績不理想。如現代漢語中的標點符號多,相似的符號難以區別,民族班學生掌握起來難度較大;又如請假條、病假條等具體文種寫作格式多樣,由于民族班學生對這類寫作不重視,導致對書寫格式不理解,或者即使理解了也記不住書寫格式,結果書寫出了各種各樣的錯誤格式。(三)課堂互動較為困難。在授課過程中明顯感到,雖然學生都在認真聽課,但如若教師提出一些具體問題,鮮有人能夠主動作答。通常必須按花名冊點名問答,但互動效果較為一般。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民族班學生因為自身漢語基礎較弱,即使知道教師提問的相關答案,但在解題表達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語言組織困難,進而不敢回答,慢慢形成不愿回答的習慣。

二、《行政公文》授課特點

(一)以基本概念為基礎。行政公文類別繁多,但基礎是其具體概念,學生只有牢記基本概念,才能在具體學習中掌握各文種的具體差別,以免混淆。(二)文種多樣。行政公文,文種多樣,相互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授課有一定難度。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最新版本有15種,分別是決議、決定、命令(令)、公報、公告、通告、意見、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議案、函、紀要,比2000年8月的版本多了決議和公報兩個文種。如此多的文種,讓高職民族班學生完全掌握、理解難度較大。(三)寫作格式固定。行政公文寫作有固定的格式,根據不同內容選擇相應文體。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帶領學生掌握不同文種的具體用法、寫作格式,使之牢記并能初步掌握應用。

三、在民族班講授《行政公文》的技巧方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