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保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4 10:53: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續保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社保續保宣傳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精神,努力實現養老保險全覆蓋的目標,根據省勞動廳關于開展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專項活動的要求,我局決定x月x日在縣中心廣場開展一次聲勢浩大、注重實效的社保政策宣傳活動。現將宣傳活動安排如下:

一、目的意義

通過廣泛深入宣傳社會保險政策法規,提高各類企業對社會保險的認識程度,切實履行法定的社會保險義務,增強勞動者的維權意識,營造良好的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環境,促進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工作開展,實出企業養老保險全覆蓋。

二、宣傳內容

(一)重點宣傳《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x省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和《x社會保險登記、申報管理辦法》、《x個體私營企業養老保險暫行辦法》。

(二)向下崗失業人員宣傳社會保險接續的意義、斷保的危害性和社會保險接續的方法程序等內容。

查看全文

縣農村住房續保的通告

各鎮鄉、縣各有關部門:

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工作的通知》(政發〔2006〕67號)文件精神,我縣自去年12月份開始在全縣范圍內全面開展了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參保受災戶的災后重建工作。為做好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續保工作,根據市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做好政策性農村住房續保工作的通知》精神,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務。各鎮鄉的參保面不低于95%。

二、時間安排。年月日前全面完成續保工作。

三、保費及賠付標準。保費每年10元/戶,其中農戶交1元,省、縣兩級財政補助9元。農村低保戶和沒有實現集中供養的“五保”人員,其自交部分保費由縣財政給予全額補助。每戶農戶最高賠付1.8萬元,每間最高賠付3600元(具體參照保險條款)。

四、保險主體和對象。保險主體為具有本縣農業戶籍的所有農戶。保險對象為農村居民自有的生活住所。一戶多宅者,應以農戶參保時居住的一處住所為參保對象。

查看全文

歷史文化地區的持續保存及利用

1緒論

東亞文化圈的各國首都的建設具有兩個轉折點,即7世紀和20世紀。7世紀前后主要導入的是以周禮考工記為基礎的都成制。例如,日本的藤原京(694年)、平成京(710年)、長岡京(784年)、平安京(794年)等。這些都城都是模仿唐朝的長安城建造的。之后中國、日本、韓國的首都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過程。20世紀前后東亞各國受到了西方的影響進入了現代化過程。主導現代化的主體及方式有所不同帶來了不同的發展方式,但以此為起點流入了很多西方的城市規劃。二次大戰結束之后各國的發展經歷了一場相同的急速的城市化變革。提高城市化發展速度的契機之一就是奧運會。1964年在日本首都東京舉辦了第14屆夏季奧運會。20年之后,1988年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辦了第24屆夏季奧運會。2008年在中國首都北京舉辦了第29屆夏季奧運會。這三個國家通過舉辦奧運會得到了高速發展。城市的高速發展在于開發,因此歷史城市東京、首爾、北京也因城市化和開發受到破壞。1980年日本打算對東京站周邊進行再開發。對此日本研究人員及市民團體聯合舉行了保護歷史建筑物的運動。當時日本已經意識到歷史建筑物的價值對于地區識別以及地區活躍具有很大的貢獻,所以極力保存歷史建筑物。2000年前后韓國建立了保護歷史文化區北村地區的計劃。人們此時開始意識到我們應該保存周邊的歷史文化區,將其轉換成我們寶貴的資產。本文主要想通過對日本及韓國的歷史文化區的保存及利用事例,考察東亞的歷史文化區的保存趨勢。因為每個城市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所以對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筑物及地區的保存及利用也有所不同。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近年來對于歷史文化地區的保存及利用經驗,尋求適合各國發展需求的歷史文化地區的持續保存及利用方法。

2首爾的歷史文化區保存及利用事例

2.1首爾站及中區的歷史

2.1.1中區的歷史

漢陽定都于漢江的北側。圍繞白堊、駱山、南山、仁王四座山建造了都城。用四個大門、四個小門、兩個水門將漢陽城內和城外進行了鏈接,并形成了以這些門為中心的城市結構。目前指的中區是南山周圍以崇禮門和光熙門為界線的漢陽南側地區。朝鮮時期漢陽的官門即崇禮門和1900年開始成為京城和首爾出入口的首爾站都位于中區。以崇禮門為中心有南大門市場,宣布大韓帝國的德秀宮,以及各國公使館及傳教士所建立的學校。稱為近代的商業中心及百貨商店誕生地明洞也屬于中區。當時日本有名的三越百貨商店、丁字屋百貨商店、三中井百貨商店都入住于明洞。

查看全文

縣實施住宅續保工作的通知

為做好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續保工作,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工作的通知》(政發〔2006〕67號)和市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做好政策性農村住房續保工作的通知》(農險辦〔2008〕1號)精神,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務。全縣參保率不低于98.51%,本輪已不存在特殊情況的鄉鎮必須確保參保率不低于95%。

二、時間安排。年月日前全面完成續保工作。

三、保費及賠付標準。保費每年10元/戶,其中農戶交1元,省財政補助5元,縣財政補助4元(由縣財政局列入年財政預算)。農村低保戶和沒有實現集中供養的"五保"人員,其自交部分保費由縣財政給予全額補助。每戶農戶最高賠付1.8萬元,每間最高賠付3600元。具體參照保險條款。

四、保險主體和對象。保險主體為具有本縣農業戶籍的所有農戶。保險對象為農村居民自有的生活住所。一戶多宅者,應以農戶參保時居住的一處住所為參保對象,不得將閑置房、雜物間、出租房等作為參保對象。

五、保險責任及運作方式。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只保住房倒塌,不保住房受損。房屋倒塌的界定標準和裁定辦法按省有關規定執行。因遭受自然災害(地震除外)和意外事故造成農民保險房屋倒塌,責任范圍由保險條款界定,保險公司按約定標準賠償。人民財產保險磐安支公司承擔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業務工作。

查看全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續保工作方案

為切實做好2021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續)保工作,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21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續)保率需達100%、且人均繳費不低于500元/人。具體目標任務見附件1。

二、參保范圍

全鎮范圍內16-59周歲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所有城鄉居民(不含在校學生)。

三、繳費標準

查看全文

水資源可持續保障分析論文

一、水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人類有史以來,就逐水草而居。因此,水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命脈和生命線。水決定經濟發展和城市的規模,水決定經濟的結構和生產方式,水決定人居的生存環境和健康水平與生活質量,水決定國家的發展方向,水決定國家的興衰,水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水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城市國家安全的首要保障條件。尤其是在水資源緊缺的地區,水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命運的關聯尤為突出。

進入90年代,中國水旱災害和水污染頻繁發生,水多、水少、水臟與水環境惡化三大災害中干旱缺水與水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一是洪澇災害:平均每年經濟損失約為120億美元。二是干旱災害:平均每年經濟損失約為350億美元。三是水環境災害:平均每年因水和大氣造成的污染,經濟損失為540億美元。

以上這三大災害合計年均經濟損失己達1000億美元,占全國年GDP的15%左右。從這組數字我們不難看出,中國水的的主要矛盾己轉移到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惡化方面。據悉荷蘭的一位發展學家專門研究發展中國家的動亂,他用計量方法做分析,認為發展中國家群眾鬧事跟缺水相關,而且相關度很高。盡管這種結論未必完全正確,因為動亂起因的原因很多,有政治的、經濟的,也有自然的。但干旱缺水引起的動亂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屢見不鮮。嚴峻的現實表明水已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

進入21世紀,到2050年,專家們預測,我國總用水量將達到7500億到8000億立方米,比現狀供水量要凈增2000億立方米左右(不包括生態環境用水),從總體來看,中國缺水的整體態勢十分嚴峻。首先是農業干旱缺水。目前,全國僅灌區每年就缺水300億立方米左右。干旱缺水已成為我國農業穩定發展和糧食安全供給的主要制約因素。其次是城市缺水。我國城市缺水現象始于70年代,以后逐年擴大,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缺水愈來愈嚴重。據1999年統計資料,全國668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供水不足,日缺水量約1600萬立方米,年缺水量約60億立方米。北方城市主要是資源型缺水,南方城市主要是水質型缺水。目前中國城市化水平為36%,未來50年要達到60%左右,城市對水的需求將會大幅度增長。

進入21世紀,人類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面臨著水資源短缺的嚴峻挑戰。聯合國和世界水論壇會議發出警告:除非各國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否則到2025年,世界上將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以中國為例,其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約有400多個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00多個城市水資源嚴重短缺。到21世紀初期世界大城市的水需求量可能要大大高于現在的水平。由于人類對水資源的無節制索取,不合理的開發利用,造成水土流失、湖泊萎縮,河流斷流、水體污染,加上對土地不合理的利用,濫墾亂伐,土地沙化、生態惡化,人為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

查看全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續保繳費工作意見

為進一步統籌城鄉發展,保障城鄉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續保繳費工作機制,實現城鄉居民應保盡保的目標,特制定2016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續保繳費工作實施意見:

一、工作目標

完成全鎮2016年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數和續繳目標作務數(詳見附件)。

二、組織實施

(一)宣傳動員(2015年12月下旬起)。各村要召開宣傳動員會議,對征繳工作任務進行周密部署,落實工作目標任務。采取各種形式加強宣傳,營造良好工作氛圍,引導廣大城鄉居民“自愿參保、主動續保”。

(二)開展參保、續繳工作(2016年1月1日-2月28日)。各村根據鎮勞保所提供的2015年度已參保人員信息名單,進組入戶動員應保未保人員新增參保和續保人員繳費工作。1月31日前續繳費率完成80%以上,2月29日前續繳費率完成90%以上.

查看全文

供水資源可持續保障管理論文

在世界水日即將到來的3月18日,聯合國發出警告,除非各國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否則到2025年,世界上就將有近1/3的人口(23億人)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其主要原因是這些地區的水資源短缺。目前,隨著人類生產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以每年接近5%的速度遞增,照此下去,每15年用水總量就翻一番,在2030年以前,地球上將有1/3以上的人面臨淡水資源危機。然而,毋庸諱言,另有一派專家認為地球上并不缺水。那么,世界、中國和北京到底缺不缺水呢?

一、世界、中國和北京到底缺不缺水

對世界、中國和北京缺水的形勢應有科學的分析,否則是難以達成共識的。

(一)世界缺不缺水

世界海水占地球水總量的97%,淡水(以下簡稱水)之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這些水人類都難以開發利用。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為7342立方米,遠在3000立方米每人的缺水上限之上,折合地表徑流深達296毫米,也遠在150毫米的生態缺水線以上。因此,總體而言世界上是不缺水的。

但是,世界上水資源分布極不均勻。世界上許多重要的地區和國家是缺水的。最缺水的是中東北非地區,在1000立方米每人的缺水下限之下,也就是在危險線之下,如埃及為47立方米每人,沙待阿拉伯為124立方米每人,以色列為299立方米每人;其次是中亞地區的一些國家,如土庫曼斯坦為217立方米每人,烏茲別克斯坦為702立方米每人;南亞和東亞的一些人口大國如巴基斯坦(1858立方米每人)、印度(1954立方米每人)和中國(2304立方米每人)也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給人山清水秀印象的一些歐洲國家也是缺水國家,如荷蘭為644立方米每人,德國為1172立方米每人,英國為1208立方米每人;南非(1190立方米每人)和西非(如尼日利亞1929立方米每人)等一些國家也是缺水國家;美國總體而言不缺水,但中西部局部地區嚴重缺水。

查看全文

養老保險的工作調研報告

所謂“續保”,就是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參保人員停保、斷保后的養老保險關系再續接。

近年來,隨著我市經濟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有、集體企業向民營、股份制等多元化經濟成份轉變的節奏在不斷加快,大批職工或與原企業解除了勞動關系,或進行了“身份置換”,這部分職工中有相當人員中斷了養老保險關系。據統計,到2005年4月,全市中斷了社會保險關系的人員達到42285名,占全部參統職工數的13.7%;其中,市本級中斷繳費9874人,占本級參統職工數的6.7%。這不僅造成繳費人數減少,降低了社會保險的抗風險能力,也給未來社會留下了安全隱患。雖然我市各級社保經辦機構為堵塞參保職工流失的缺口,采取了不少手段來確保參保職工的穩定性,但由于這些人員的年齡、參保意識、經濟收入各不相同,以及自謀職業人員流動性大,隨意性強,跟蹤管理服務困難等原因,給“續保”帶來了相當的難度。從近年我市續保情況看,存在“三多三少”現象,即接近退休年齡續保的多,年輕的續保的少;女職工續保的多,男職工續保的少;收入相對穩定的續保的多,收入偏低的續保的少。因此,進一步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續保”工作,是當前養老保險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加大輿論宣傳力度。要大張旗鼓的宣傳國家的相關政策、法律和規定,幫助斷保人員提高對養老保險的認識,激發他們自覺續保地積極性。首先,在宣傳形式上,要將過去的“點式宣傳”變為“鏈式宣傳”,確保宣傳的持續性和持久性。其次,在宣傳方式上,做到報上有文、電視有影、廣播有聲。在報紙上建立“政策平臺”,專欄進行政策解答,在電視臺推出系列報道,在電臺舉辦熱線直播,在市區繁華路段進行現場咨詢,大張旗鼓地宣傳養老保險政策,要通過剖析典型事例、宣傳職工個人續保的好處和斷保的危害,激發他們的續保熱情,真正營造出一個強大的宣傳聲勢,形成人人參與社保、人人關心社保的良好氛圍。第三,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適時舉辦自謀職業人員短訓班,講清養老保險待遇和職工繳費情況密切相關,既繳費越多、時間越長,退休時享受待遇越高,反之享受待遇就低。第四,舉辦企業領導和勞資人員養老保險政策培訓班,提高他們對續保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他們做好續保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感。第五,通告,宣傳繳費程序,公布各繳費網點地址、聯系人和電話等,使廣大參保者了解政策,熟悉政策,掌握政策,從而把續保變為自覺行動。

二、強化續保責任。針對企業改革不同階段養老保險關系接續工作中存在的新難點、新問題,各級政府和勞動保障部門要高度重視,要層層簽定工作目標責任書,將養老保險接續工作明確列入量化考核目標,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逐月量化考核,嚴格獎懲兌現。勞動保障部門要堅持把養老保險關系接續工作作為工作重點,實行專人專班負責制,定時定量進行考核,要定領導、定班子、定責任、定時間、定任務,將接續工作任務細化、量化,責任落實到人。

三、摸清斷保人員底數。隨著就業市場化的不斷發展,靈活就業人員日益增多,崗位變換日趨頻繁。對此,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切實改變工作作風,大力推進“一線工作法”,建立起有效的參保人員信息跟蹤管理系統,努力實現就業到哪里,服務就在哪里。同時,要充分發揮社區保障服務機構的作用,借助他們的力量準確掌握社區職工的流向和基本情況,為斷保人員提供續保服務,使其脫離隱性狀態,通過調查、座談、走訪、張貼告示、審核稽核等多種方式,了解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解除、轉移等相關信息,及時掌握企業參保職工的變動情況,分析變動原因,使整個斷保情況明顯化,為做好續保工作奠定基礎。

四、明確續保工作程序。為解除自謀職業人員的后顧之憂,使他們老有所養,要結合我市實際,盡快制定我市的續保操作辦法,明確規定有關政策和辦事程序。為自謀職業人員養老保險關系接續提供政策依據,使他們真正感受到“社會保險作保障,那里就業都一樣”。首先,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接到職工與企業解除、中止勞動合同的通知后,及時審核職工在職期間的繳費記錄,計算個人繳費年限。如發現有欠繳養老保險的情況,講清有關政策,督促企業或個人補繳欠費。其次,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及時打印個人帳戶對帳單,填制《職工養老關系接續通知單》,通過企業逐一發放到自謀職業手中,并告知職工本人接續養老關系的具體手續和方式。第三,對已實現再就業的人員,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及時為其接續養老保險關系,記錄個人賬戶;對未實現再就業或沒有固定工作的人員,要開辟個人繳費窗口方便其繳費,或委托勞動保障服務機構辦理續保、繳費手續;對暫無繳費能力的人員,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妥善保存其養老保險關系,并隨時提供個人賬戶結存情況。

查看全文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考核方案

為保證完成我鎮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城鄉居保)民生工程目標管理任務,各村能夠按序時進度推進,根據縣城鄉居保工作相關規定,結合我鎮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對象

各村及包片干部。

二、考核目標

全面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續保、領取、退保等相關政策;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和內控制度。到2020年3月底,完成縣下達續保任務的80%,6月底完成年度續保任務的100%以上;2020年10月底人均繳費水平達到全省統一標準300元以上;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率達100%;當月死亡當月統計報告,次月終止保險關系比例100%;待遇發放率100%。

三、考核辦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