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5 03:48:5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證券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證券業競聘報告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和同事們:
大家好!我競聘的崗位是****。
我叫******,從93年開始從事證券業,94年被派往深交所,任場內紅馬甲,當年被評為年度優秀出市代表;96年回來后,就一直在客戶服務部任客戶經理;2001年取得證券經紀從業資格。
這次參加競聘,是對我以往工作的回顧,也是對我今后工作的促進。我有信心,也有決心面對這次挑戰。我覺得自己有以下三方面優勢: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為人忠誠實在,有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和無私奉獻精神,有善于和他人合作的良好職業道德。
本人忠于********證券事業,某證券公司曾以優厚的待遇許諾,讓我加入他們的團隊,但我謝絕了,因為十幾年來我與********證券公司、與我們的客戶、與我們的同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且我也堅信********證券公司的明天一定會更好!我熱愛證券事業,勤奮工作,盡心盡責,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項任務。在歷次基金銷售中,共銷售基金五百多萬,名列營業部前茅,特別是********基金的銷售達100萬,受到公司總部的嘉獎,獲得“先進個人”稱號;在理財2號的銷售中,也銷售了110萬。
證券業合作探究論文
摘要:世界經濟逐漸走向全球一體化,我國證券業在追逐利潤和加入WTO的內、外部推動力的作用下,開始尋求與國內、外銀行業的多方面合作,而組建數個以證券公司為母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是未來證券業合作的趨勢。
關鍵詞:證券業;銀行業;合作
我國證券業在近年來迫于競爭的壓力與追逐利潤的內在驅動力,開始逐步與銀行業聯手,開展了諸種形式的非股權合作。與此同時,由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證券業開放正式啟動,外資投資銀行勢將大量涌入我國證券市場,與我國證券公司開展角逐。因此,在此形勢下,我國證券公司也開始與國外投資銀行業和國內銀行業“握手”,展開了諸多合作。
一、我國證券業與銀行業合作動力
1.追逐利潤化是加快證券業合作的內部推動力。
從美國證券業和銀行業融合的進程來看,推動力主要來自于證券業的利潤最大化,我國證券業合作的內部推動力也來自于此。隨著時間的推移,證券行業的飛速發展,以資本市場為中心的金融衍生商品的開發和需求的創造使證券市場的功能日趨突出,資金需求的迅猛增長需要在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之間架設融通渠道。我國證券公司自有資金少,外源資金更少,融資渠道狹窄易誘發證券市場的支付性風險,因此,為證券商建立合法的融資渠道關鍵是要打通銀行和資本市場的資金通道。同時,加快與銀行業的合作,可以借助商業銀行營業網點眾多的優勢實現證券公司低成本、跨越式的擴張。
證券業競聘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和同事們:
大家好!我競聘的崗位是****。
我叫******,從93年開始從事證券業,94年被派往深交所,任場內紅馬甲,當年被評為年度優秀出市代表;96年回來后,就一直在客戶服務部任客戶經理;2001年取得證券經紀從業資格。
這次參加競聘,是對我以往工作的回顧,也是對我今后工作的促進。我有信心,也有決心面對這次挑戰。我覺得自己有以下三方面優勢: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為人忠誠實在,有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和無私奉獻精神,有善于和他人合作的良好職業道德。
本人忠于********證券事業,某證券公司曾以優厚的待遇許諾,讓我加入他們的團隊,但我謝絕了,因為十幾年來我與********證券公司、與我們的客戶、與我們的同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且我也堅信********證券公司的明天一定會更好!我熱愛證券事業,勤奮工作,盡心盡責,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項任務。在歷次基金銷售中,共銷售基金五百多萬,名列營業部前茅,特別是********基金的銷售達100萬,受到公司總部的嘉獎,獲得“先進個人”稱號;在理財2號的銷售中,也銷售了110萬。
證券業監管體制
1、上市公司數量增加、結構有所改善。截至2000年底,中國境內上市公司達1088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從1990年的13家增加到955家,B股上市公司114家。2000年,經過科技部和科學院認證的高科技企業和金融類企業發行上市,開始改變傳統產業一統天下的局面,上市公司結構也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境外上市公司52家,其中38家單獨在香港上市,8家在香港和紐約同時上市,3家在香港和倫敦同時上市,1家在香港、紐約、倫敦同時上市,2家在紐約和新加坡上市。
2、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直接融資進一步增強。截止2000年底,我國境內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股票3791.70億股,市價總值達48090.9億元,相當于GDP的57%。10年中,通過境內外證券市場累計籌資近10000億元。其中,2000年境內籌資1541億元,加上境外上市公司和紅籌股籌資,我國上市公司當年籌資金額3249億元,比上年增長130.3%。寶鋼等特大型企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順利發行上市,表明我國證券市場承受大盤股的能力明顯增強。中石化、中石油等特大國有企業海外路演、和發行上市成功,表明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已經消除。
3、投資者開戶數大量增加,機構投資者隊伍逐步壯大。截止2000年底,投資者開戶數達到5801.1萬戶。其中機構投資者28萬戶,比上年末增長40%。盡管散戶投資者仍占到開戶數的99.5%,但機構投資者隊伍在證券市場的影響正在穩步擴大。一是證券投資基金在試點的基礎上穩步發展。到目前為止,已設立基金管理公司10家,另有4家獲準籌建,發行封閉式契約型證券投資基金33只,總規模達560億元。去年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證監會頒布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試點辦法》,試點工作將在今年展開。二是證券公司的增資擴股工作穩健推進。在清理整理證券公司的基礎上,26家證券公司進行增資擴股,其中13家成為我國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現有101家證券公司的資產總額5753億元,比1999年的3081億元增長87%;凈資本236.4億元,比1999年的24.6億元增長8.6倍。從客戶交易結算資金情況看,2000年底,余額總計3037億元,比上年末的1642億元增長127%。三是證券公司與基金管理公司融資渠道得到解決。經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商定,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可以進入同業拆借市場,債券回購市場,一部分證券公司還允許以股票作抵押向商業銀行進行質押貸款。四是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控股企業和上市公司獲準有條件進入股票市場。五是保險資金通過證券投資基金間接進入股票市場。
4、證券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全國集中統一的證券監管體制初步建立。到2000年底,我國證券期貨市場法律法規主要有:2部法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多件行政法規和法規性文件,150多件部門規章。證券期貨市場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證券法》為核心,以行政法規為補充,以部門規章為主體的證券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與之同時,根據1997年11月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決定和1998年4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國證監會作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是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的主管部門。中國證監會在全國中心城市設有9個證券監管辦公室,2個直屬于中國證監會的辦事處,25個證券監管特派員辦事處,并直接管理2家證券交易所和3家期貨交易所。
5、證券市場風險進一步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正在逐步解決中。從1998年開始,中國證監會對證券市場開展了五項清理整頓工作,即清理整頓場外非法股票交易、清理整頓證券經營機構、清理整頓證券交易中心、整頓和規范期貨市場、清理規范原有投資基金。到目前為止,期貨交易所由14家撤并為3家,交易品種由35個壓縮到12個,179家期貨經紀公司完成增資和重組,69家證券公司完全歸還了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由于各項清理工作基本完成,證券市場的風險與隱患得到了有效化解和消除。與之同時,長期以來形成的歷史遺留問題正在妥善解決中。2000年4月,中國證監會允許轉配股在2年內分期分批上市流通。目前,已有128家公司的29.85億轉配股上市流通,沒有對市場造成大的沖擊。為我國進一步解決其他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寶貴經驗。
二、中國證券監管體制的形成、發展和完善
證券業合作探究論文
摘要:世界經濟逐漸走向全球一體化,我國證券業在追逐利潤和加入WTO的內、外部推動力的作用下,開始尋求與國內、外銀行業的多方面合作,而組建數個以證券公司為母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是未來證券業合作的趨勢。
關鍵詞:證券業;銀行業;合作
我國證券業在近年來迫于競爭的壓力與追逐利潤的內在驅動力,開始逐步與銀行業聯手,開展了諸種形式的非股權合作。與此同時,由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證券業開放正式啟動,外資投資銀行勢將大量涌入我國證券市場,與我國證券公司開展角逐。因此,在此形勢下,我國證券公司也開始與國外投資銀行業和國內銀行業“握手”,展開了諸多合作。
一、我國證券業與銀行業合作動力
1.追逐利潤化是加快證券業合作的內部推動力。
從美國證券業和銀行業融合的進程來看,推動力主要來自于證券業的利潤最大化,我國證券業合作的內部推動力也來自于此。隨著時間的推移,證券行業的飛速發展,以資本市場為中心的金融衍生商品的開發和需求的創造使證券市場的功能日趨突出,資金需求的迅猛增長需要在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之間架設融通渠道。我國證券公司自有資金少,外源資金更少,融資渠道狹窄易誘發證券市場的支付性風險,因此,為證券商建立合法的融資渠道關鍵是要打通銀行和資本市場的資金通道。同時,加快與銀行業的合作,可以借助商業銀行營業網點眾多的優勢實現證券公司低成本、跨越式的擴張。
證券業競聘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和同事們:
大家好!我競聘的崗位是****。
我叫******,從93年開始從事證券業,94年被派往深交所,任場內紅馬甲,當年被評為年度優秀出市代表;96年回來后,就一直在客戶服務部任客戶經理;2001年取得證券經紀從業資格。
這次參加競聘,是對我以往工作的回顧,也是對我今后工作的促進。我有信心,也有決心面對這次挑戰。我覺得自己有以下三方面優勢: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為人忠誠實在,有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和無私奉獻精神,有善于和他人合作的良好職業道德。
本人忠于********證券事業,某證券公司曾以優厚的待遇許諾,讓我加入他們的團隊,但我謝絕了,因為十幾年來我與********證券公司、與我們的客戶、與我們的同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且我也堅信********證券公司的明天一定會更好!我熱愛證券事業,勤奮工作,盡心盡責,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項任務。在歷次基金銷售中,共銷售基金五百多萬,名列營業部前茅,特別是********基金的銷售達100萬,受到公司總部的嘉獎,獲得“先進個人”稱號;在理財2號的銷售中,也銷售了110萬。
證券業競聘演說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和同事們:
大家好!我競聘的崗位是****。
我叫******,從93年開始從事證券業,94年被派往深交所,任場內紅馬甲,當年被評為年度優秀出市代表;96年回來后,就一直在客戶服務部任客戶經理;2001年取得證券經紀從業資格。
這次參加競聘,是對我以往工作的回顧,也是對我今后工作的促進。我有信心,也有決心面對這次挑戰。我覺得自己有以下三方面優勢: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為人忠誠實在,有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和無私奉獻精神,有善于和他人合作的良好職業道德。
本人忠于********證券事業,某證券公司曾以優厚的待遇許諾,讓我加入他們的團隊,但我謝絕了,因為十幾年來我與********證券公司、與我們的客戶、與我們的同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且我也堅信********證券公司的明天一定會更好!我熱愛證券事業,勤奮工作,盡心盡責,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項任務。在歷次基金銷售中,共銷售基金五百多萬,名列營業部前茅,特別是********基金的銷售達100萬,受到公司總部的嘉獎,獲得“先進個人”稱號;在理財2號的銷售中,也銷售了110萬。
證券業與金融業混業監管研究論文
各國的金融管理體制分為分業經營、分業管理和混業經營、綜合管理兩種不同體制。每個國家根據本國的金融業發展狀況選擇適合本國的管理體制,同時也要考慮世界金融行業管理體制的發展趨勢,從而進一步與國際接軌。無論分業或是混業,都對證券業的監管體制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本文將對目前世界證券業與其它金融行業的混業經營、綜合管理的新趨向進行初步探討,從而尋找我國證券業與其它金融行業關系的新定位。
一、西方國家證券業與其它金融行業的關系
縱觀西方國家證券業與銀行業、信托業以及保險業之間的關系,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933年以前為第一階段。證券業的發展環境較為寬松,此時,就美國而言,證券交易主要受州的管理,現代的證券市場法規多未出臺,因此證券業務與銀行業務相互交叉,沒有嚴格的界限。這一狀況一方面對證券業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也由此滋生了大量的投機行為,嚴重影響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和金融秩序的穩定。1929年發生的股市大崩潰,迫使西方國家認識到銀證分業經營的必要性,從而改變銀證混業經營的狀況。
1933年,以美國頒布《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為標志,銀證關系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分業經營階段。“《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從制度上建立了杜絕風險的防火墻,要求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信托公司徹底分業經營和分業管理。《聯邦銀行法》管轄下的銀行與其證券子公司完全分離;商業銀行除國債和地方債以外,不得從事證券發行承銷業務;禁止私人銀行兼管存款業務和證券業務。由此,美國走了近70年的分業經營和分業管理道路。”1日本在二戰以后,作為戰敗國按美國的要求制定了日本證券法,也確立了銀證分業制度。英國、韓國也實行了這一制度。
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西方各國的證券界滋生了一股強大的自由化浪潮,商業銀行與證券業的傳統區分逐漸消失,銀證又出現再次融合的趨勢,成為第三個發展階段。首先體現在英國的“金融大爆炸”(BigBang)。1986年10月倫敦證券交易所實行了重大的金融改革,“1、允許商業銀行直接進入交易報從事證券交易;2、取消交易最低傭金的規定,公司與客戶可以直接談判決定傭金數額;3、準許非交易所成員收購交易所成員的股票;4、取消經紀商和營業商的界限,允許二者的業務交叉和統一;5、實行證券交易手段電子化和交易方式國際化。”2這一重大改革主要是允許銀行兼并證券公司,從而拆除了銀證之間的防火墻。這些措施吸引了許多外國銀行的大量資金,提高了英國證券市場的國際競爭力。美、日面對英國這一重大措施,也采取了相應的對策。美國從80年代以后,對銀證分業制度逐步松動。1987年,美聯儲授權部分銀行有限度地從事證券業務,并授權一些銀行的子公司進行公司債券和股票的募集資金活動。日本也在1998年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到目前為止,銀證融合的趨勢還在進一步加強,更多的國家對證券業自由化動作給予了配合和響應。可以這樣看,銀證分業經營是在1929-1933年大危機之后,政府為保護金融市場所采取的干預行為,但隨著經濟的發展,金融市場逐步強大,政府必然要逐步減少和放寬對這一領域的干預。這是證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證券業與金融業監管探討論文
各國的金融管理體制分為分業經營、分業管理和混業經營、綜合管理兩種不同體制。每個國家根據本國的金融業發展狀況選擇適合本國的管理體制,同時也要考慮世界金融行業管理體制的發展趨勢,從而進一步與國際接軌。無論分業或是混業,都對證券業的監管體制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本文將對目前世界證券業與其它金融行業的混業經營、綜合管理的新趨向進行初步探討,從而尋找我國證券業與其它金融行業關系的新定位。
一、西方國家證券業與其它金融行業的關系
縱觀西方國家證券業與銀行業、信托業以及保險業之間的關系,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933年以前為第一階段。證券業的發展環境較為寬松,此時,就美國而言,證券交易主要受州的管理,現代的證券市場法規多未出臺,因此證券業務與銀行業務相互交叉,沒有嚴格的界限。這一狀況一方面對證券業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也由此滋生了大量的投機行為,嚴重影響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和金融秩序的穩定。1929年發生的股市大崩潰,迫使西方國家認識到銀證分業經營的必要性,從而改變銀證混業經營的狀況。
1933年,以美國頒布《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為標志,銀證關系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分業經營階段。“《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從制度上建立了杜絕風險的防火墻,要求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信托公司徹底分業經營和分業管理。《聯邦銀行法》管轄下的銀行與其證券子公司完全分離;商業銀行除國債和地方債以外,不得從事證券發行承銷業務;禁止私人銀行兼管存款業務和證券業務。由此,美國走了近70年的分業經營和分業管理道路。”1日本在二戰以后,作為戰敗國按美國的要求制定了日本證券法,也確立了銀證分業制度。英國、韓國也實行了這一制度。
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西方各國的證券界滋生了一股強大的自由化浪潮,商業銀行與證券業的傳統區分逐漸消失,銀證又出現再次融合的趨勢,成為第三個發展階段。首先體現在英國的“金融大爆炸”(BigBang)。1986年10月倫敦證券交易所實行了重大的金融改革,“1、允許商業銀行直接進入交易報從事證券交易;2、取消交易最低傭金的規定,公司與客戶可以直接談判決定傭金數額;3、準許非交易所成員收購交易所成員的股票;4、取消經紀商和營業商的界限,允許二者的業務交叉和統一;5、實行證券交易手段電子化和交易方式國際化。”2這一重大改革主要是允許銀行兼并證券公司,從而拆除了銀證之間的防火墻。這些措施吸引了許多外國銀行的大量資金,提高了英國證券市場的國際競爭力。美、日面對英國這一重大措施,也采取了相應的對策。美國從80年代以后,對銀證分業制度逐步松動。1987年,美聯儲授權部分銀行有限度地從事證券業務,并授權一些銀行的子公司進行公司債券和股票的募集資金活動。日本也在1998年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到目前為止,銀證融合的趨勢還在進一步加強,更多的國家對證券業自由化動作給予了配合和響應。
證券業與金融業監管研究論文
各國的金融管理體制分為分業經營、分業管理和混業經營、綜合管理兩種不同體制。每個國家根據本國的金融業發展狀況選擇適合本國的管理體制,同時也要考慮世界金融行業管理體制的發展趨勢,從而進一步與國際接軌。無論分業或是混業,都對證券業的監管體制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本文將對目前世界證券業與其它金融行業的混業經營、綜合管理的新趨向進行初步探討,從而尋找我國證券業與其它金融行業關系的新定位。
一、西方國家證券業與其它金融行業的關系
縱觀西方國家證券業與銀行業、信托業以及保險業之間的關系,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933年以前為第一階段。證券業的發展環境較為寬松,此時,就美國而言,證券交易主要受州的管理,現代的證券市場法規多未出臺,因此證券業務與銀行業務相互交叉,沒有嚴格的界限。這一狀況一方面對證券業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也由此滋生了大量的投機行為,嚴重影響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和金融秩序的穩定。1929年發生的股市大崩潰,迫使西方國家認識到銀證分業經營的必要性,從而改變銀證混業經營的狀況。
1933年,以美國頒布《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為標志,銀證關系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分業經營階段。“《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從制度上建立了杜絕風險的防火墻,要求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信托公司徹底分業經營和分業管理。《聯邦銀行法》管轄下的銀行與其證券子公司完全分離;商業銀行除國債和地方債以外,不得從事證券發行承銷業務;禁止私人銀行兼管存款業務和證券業務。由此,美國走了近70年的分業經營和分業管理道路。”1日本在二戰以后,作為戰敗國按美國的要求制定了日本證券法,也確立了銀證分業制度。英國、韓國也實行了這一制度。
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西方各國的證券界滋生了一股強大的自由化浪潮,商業銀行與證券業的傳統區分逐漸消失,銀證又出現再次融合的趨勢,成為第三個發展階段。首先體現在英國的“金融大爆炸”(BigBang)。1986年10月倫敦證券交易所實行了重大的金融改革,“1、允許商業銀行直接進入交易報從事證券交易;2、取消交易最低傭金的規定,公司與客戶可以直接談判決定傭金數額;3、準許非交易所成員收購交易所成員的股票;4、取消經紀商和營業商的界限,允許二者的業務交叉和統一;5、實行證券交易手段電子化和交易方式國際化。”2這一重大改革主要是允許銀行兼并證券公司,從而拆除了銀證之間的防火墻。這些措施吸引了許多外國銀行的大量資金,提高了英國證券市場的國際競爭力。美、日面對英國這一重大措施,也采取了相應的對策。美國從80年代以后,對銀證分業制度逐步松動。1987年,美聯儲授權部分銀行有限度地從事證券業務,并授權一些銀行的子公司進行公司債券和股票的募集資金活動。日本也在1998年提出金融改革方案。到目前為止,銀證融合的趨勢還在進一步加強,更多的國家對證券業自由化動作給予了配合和響應。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證券股票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