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油菜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5 22:57: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直播油菜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直播油菜

淺談直播油菜盛產培育技術特性

摘要:分析了直播油菜的生育特性,提出高產栽培技術,包括選用優良品種、精細整地、適期播種、合理密植、科學施肥、病蟲草害防治、適時收獲等內容,以供油菜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直播油菜;生育特性;高產栽培技術

直播油菜是近年來被大面積應用的一種栽培模式,它是不通過育苗移栽,直接將油菜種子播種到大田的一種植方式。一般在晚稻收割后1~2d直接播種栽培,操作簡便,深受種植農戶的歡迎。直播油菜因不需育苗和移栽,既節省了秧田,又減少了勞動力投入,其省工節本效果明顯,可有效地解決勞動力緊張問題。直播油菜在南京地區主要采取撒播和穴播2種播種方式。近幾年的油菜直播示范種植情況表明,直播栽培能獲得3000kg/hm2左右的產量。現將直播油菜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直播油菜生育特性

1.1前期出葉快,總葉齡少

直播油菜是在前茬作物收獲后的潮田內直接播種,避免了移栽油菜傷苗和緩苗。前期出葉速度快,營養生長快。另外,直播油菜比移栽油菜遲播20d,其總葉齡僅比移栽油菜少2葉以上。

查看全文

直播油菜選種比較探析論文

摘要:通過直播油菜品種比較試驗,驗證各品種在**地區的適應性,結果表明,潯油8號、德油5號是適合當地栽培的高產油菜新品種,為大田生產選用品種提供了科學依據。

關鍵詞:油菜;直播品種比較;經濟性狀;產量

直播油菜是一種較為省工省時、操作簡便、用工分散的輕簡栽培技術。通過對**本地的主要栽培油菜品種作對比試驗,進一步鑒定其豐產性、穩產性、適應性和抗逆性等綜合性狀,以便選擇出適合當地的良種,客觀地評價各油菜品種在**地區的應用價值,為該地區大田生產良種良法栽培提供科學依據。

一、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參試油菜品種共6個,分別為浙平4號、綿油11號、德油5號、中雙9號、秦優7號、潯油8號。

查看全文

剖析直播油菜生育特性及豐產培植技術論文

摘要:分析了直播油菜的生育特性,提出高產栽培技術,包括選用優良品種、精細整地、適期播種、合理密植、科學施肥、病蟲草害防治、適時收獲等內容,以供油菜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直播油菜;生育特性;高產栽培技術

直播油菜是近年來被大面積應用的一種栽培模式,它是不通過育苗移栽,直接將油菜種子播種到大田的一種植方式。一般在晚稻收割后1~2d直接播種栽培,操作簡便,深受種植農戶的歡迎。直播油菜因不需育苗和移栽,既節省了秧田,又減少了勞動力投入,其省工節本效果明顯,可有效地解決勞動力緊張問題[1,2]。直播油菜在南京地區主要采取撒播和穴播2種播種方式。近幾年的油菜直播示范種植情況表明,直播栽培能獲得3000kg/hm2左右的產量。現將直播油菜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直播油菜生育特性

1.1前期出葉快,總葉齡少

直播油菜是在前茬作物收獲后的潮田內直接播種,避免了移栽油菜傷苗和緩苗。前期出葉速度快,營養生長快。另外,直播油菜比移栽油菜遲播20d,其總葉齡僅比移栽油菜少2葉以上。

查看全文

油菜生產機械化推廣方案

為提高油菜生產效益,降低生產成本,加快油菜生產機械化步伐,根據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全縣油菜產業發展的意見》(公辦發〔〕20號),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推廣油菜生產機械直播技術,力爭油菜產量每畝提高10公斤,節本增效100元以上;年推廣油菜直播機械20臺,全縣油菜生產機械直播面積達到1.1萬畝;到2015年全縣油菜生產機械直播面積達到25萬畝,機械化耕種和收割面積近40萬畝,分別達油菜種植總面積的40%和60%以上。

二、工作重點

(一)大力推廣適用機械。積極宣傳質量好、性能優、價格低、適宜本地生產、并可享受農機購置補貼的油菜直播機械,鼓勵油菜種植戶購買油菜生產直播機械。

(二)建立縣級和鄉鎮示范點。年,建立1個油菜生產機械直播縣級示范點,面積不少于3000畝;另外,每個鄉鎮建立1個以上油菜生產機械直播示范點,面積不少于500畝,其中連片面積不少于100畝。

查看全文

探求油菜機械收割影響因素及配套培植技術論文

摘要:從油菜莖桿太粗壯、生長不平衡、倒伏嚴重等方面闡述了影響油菜機械收割的因素,并提出了配合油菜機械收割的栽培措施,包括選用適應性強的品種和高質量的種子、提高大田直播的播種質量、搞好油菜田間管理和適時機械收割等內容,以期促進機械收割油菜的發展。

關鍵詞:油菜;機械收割;影響因素;栽培技術

據專家預測,由于市場的需要,我國油菜生產在近5~10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油菜育苗移栽面積將逐步下降,輕簡化、免耕栽培將有較快發展。油菜直播面積逐年增加,油菜種植大戶大量涌現,促使油菜機械化耕作收獲不斷發展[1]。在這種形勢下,加快研究推廣與機械耕作、收獲相適應的油菜高產栽培技術顯得非常重要。

1油菜機械收割的主要影響因素

在油菜生產上,由于栽培方式和生產技術質量的原因,造成油菜不利于機械收割的生長狀況。一是油菜莖桿太粗壯。一些種植季節早、種植密度低、肥力水平高的遲熟品種油菜,個體發育很旺,基部莖桿粗壯堅硬,機械收割很吃力。二是油菜生長發育不平衡。有的田塊植株大小差別大,有的主莖與分枝角果成熟不一致,不利于掌握最佳收割時期。三是油菜倒伏嚴重。因為田間濕度大,油菜根系生長不好或是菌核病嚴重,油菜倒伏嚴重或斷桿較多,影響機械收割質量。另外,有的農戶油菜播種太遲或是對油菜生產疏于管理,使油菜生長太差,產量不高,以至于機械收獲不合算而放棄使用機械收割。

2油菜機械收割配套的栽培技術

查看全文

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研究

摘要:該文介紹了東至縣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內容及其要點,并且進行了效益分析,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進一步加快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應用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油菜;機械化種植;東至縣

油菜是東至縣主要經濟作物之一,2018年播種面積在14666hm2左右,占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20%。由于長期以來油菜生產一直沿用傳統的人工勞作方式,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生產率低,加之近年來油菜籽價格偏低等因素的影響,制約了油菜種植面積的擴大和產出效益的提高,東至縣油菜種植面積呈逐年下滑趨勢。近幾年來,隨著農機化產業項目的實施帶動,進一步擴大了油菜種植、收獲等主要環節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應用,對于提高油菜的綜合生產能力,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穩定油菜種植面積,拉動農民收入的增加以及農村經濟的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1技術內容

1.1關鍵技術。1.1.1機械種植技。術(1)機直播技術:實行機械施肥旋耕條播聯合作業,一次完成旋耕滅茬、施肥、碎土、播種、蓋籽、鎮壓等多道工序;(2)免耕撒播機開溝覆蓋技術:在前茬收獲后,按農藝要求將一定量的油菜種子、肥料直接撒播(施)于土壤墑情適宜的板茬地上,然后按一定溝距用開溝機開溝,將溝土均勻拋灑覆蓋在畦面上。1.1.2機械收獲技術。(1)機械聯合收獲技術:采用改進的適宜油菜機收特點的稻、麥、油兼用型聯合收割機,在油菜適收期一次性完成油菜的收割、輸送、脫粒、清選等工序作業。(2)分段收獲技術:采用人工將油菜割倒、鋪放,利用作物后熟原理、晾曬3~5d后,再由機械或人工揀拾將油菜喂入聯合收割機進行脫粒、清選。1.2技術路線。1.2.1免耕人工撒播。稻板田→秸稈處理→免耕人工撒播→施肥→機開溝覆土封閉除草→間苗(1~2葉期后)→補苗(3~4葉期)→田間管理(除草、追肥提苗、病蟲防治、清溝瀝水、防凍防旺)防治菌核病→補追角粒肥(葉面噴施)→機械收獲(秸稈還田)。1.2.2機械直播。技術路線如下:稻板田→秸稈粉碎還田→→機械施肥→機械反轉旋耕滅茬(多道工序一次完成)→機直播→鎮壓→機開溝→封閉除草→放平溝水畦土沉實(施除草劑24h后)→田間管理(間補苗、化除、施肥、中耕松土、植保、防凍防旺等)→防治菌核病→補追角粒肥(葉面噴施)→機械聯合收割(秸稈還田)。1.3技術模式。通過項目對比試驗,結合東至縣油菜生產實際和機具性能,東至縣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模式有以下2種,即:“人工免耕直播、機開溝+機械聯合收獲”和“機直播、機開溝+機械聯合收獲”。目前,農戶多采用第1種模式;部分棉油套種田塊,則采用“人工移栽+機械分段收獲”模式。

2技術要點

查看全文

油菜高產創建實施方案

我縣是皖南山區主要的油菜生產和油菜花觀賞基地之一,年種植面積4萬畝以上。從2010年秋種開始,我縣全面啟動了油菜高產創建活動。通過強化示范片建設,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油菜單產水平顯著提高,油菜高產創建活動取得成效明顯。為繼續促進油菜生產穩定發展,提高我縣油菜種植水平,全面提升油菜綜合生產能力,扎實推進新一輪油菜高產創建活動,現制定2015年油菜高產創建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油菜增產和農民增收為目標,以主攻單產、提高品質為方向,以典型示范引路,集約項目,集中力量,集成技術,增強示范帶動能力,促進油菜平衡增產,全面提高我縣油菜單產和品質水平。重點抓好桃花源長廊等公路沿線和景點、景區周邊油菜的種植,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和油菜花觀賞點,著力提升鄉村旅游品位。

二、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標

基本要求:以優質抗病高產高油良種、菌核病及雜草防控、配方施肥為重點,加快良種良法集成推廣;以油菜免耕撒直播輕型栽培技術為方向,強化農機農藝結合,實現節本增效同步。

計劃安排:示范片計劃安排在宏村鎮和碧陽鎮鎮實施,涉及14個行政村,3434戶,面積10058畝,2014年油菜籽單產158公斤。(附表1:縣2015年油菜高產創建實施地點清冊)

查看全文

油菜機械種植推廣會領導講話

同志們:

在“三秋”大忙之際,我們在此召開全省油菜生產機械化種植技術推廣現場會,目的是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油料生產發展的意見》和全省秋種會議精神,有效促進全省油菜生產的恢復和發展。今天的現場會是省農委和省農機局首次聯合召開的油菜生產機械化種植技術推廣現場會,標志著全省油菜生產機械化播種技術試驗示范推廣工作已經啟動。受華建主任的委托,我就如何推進我省油菜生產機械化播種技術試驗示范推廣工作講四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充分認識油菜生產機械化的重要性

我省是油料大省,年均油料生產能力在250萬噸,位于全國第三位。油菜是我省主要油料作物,種植面積僅次于水稻、小麥,是第三大農作物。由于油菜生產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用工量多、比較效益低等多種原因,近年來油菜種植面積呈逐年下降態勢,據統計到20**年種植面積僅為1100萬畝,比2004年1500萬畝種植面積下降400多萬畝。

油菜種植面積持續下滑,已經嚴重影響到國內食用油的供給。黨中央國務院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國務院于去年9月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油料生產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務必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抓好油料生產的重要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采取綜合有效的政策措施,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油料生產迅速恢復發展。

當前,抓好油菜生產機械化意義重大:

查看全文

冬季農業生產實施意見

為全面實現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抗災奪豐收目標,切實做到上半年損失下半年補,夏季損失秋冬季補,完成今年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目標任務,為明年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開好頭、起好步、奠基礎。現就年冬季農業生產提出如下意見。

一、目標任務

冬季農業特別是冬種油菜是我鎮的優勢,通過去年今春各村的努力,年全鎮油菜生產實現了面積、單產、總產突破性發展。今年國家繼續執行油菜良種補貼、獎勵油菜籽托市收購等政策,油菜籽市場價也呈上升態勢。因此,今年冬種要繼續把發展油菜、綠肥生產,提高冬種覆蓋率作為重點,采取切實可行措施,實現冬種農業新的突破。

1、指導思想:繼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增加冬種作物面積、提高冬作物產量、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農民增收為主要目的,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大力發展油菜、綠肥生產,多種種好其他秋冬季作物,全面提高冬種覆蓋率,促進規模種植,推廣先進栽培技術,努力實現“耕地無空閑,作物連成片,秋冬一片綠,春來花無邊”,切實推動我鎮冬季農業生產再上新臺階。

2、總體目標:繼續擴大油菜、綠肥和其他高效秋冬作物面積,全面提高冬種覆蓋率。具體安排是:油菜種植面積6200畝,綠肥面積400畝,小麥、蠶豌豆等春糧面積800畝,秋冬蔬菜1850畝,冬作物總面積達到9250畝,冬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嚴格要求主要公路干道兩側冬作物全面覆蓋。(各村居委會冬種具體指導性計劃見附表)。

二、工作重點

查看全文

農技推廣站全年工作匯報

2012年,在農機局黨組正確領導下和上級業務部門指導下,我站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情系農民、服務農業、造福農民”農機推廣理念,緊緊圍繞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推廣這個主題,以提高農機裝備水平,發展農村先進生產力為著力點,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使我站的各項工作實現了新的發展和突破。現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績

(一)、水稻機插秧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今年,我們圍繞糧食增產增收,把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示范推廣工作放在首位,以實施科技興糧為主戰略,以創新農機推廣方式為切入點,積極探索“標準化育秧、機械化插秧、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新路子,大力推廣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今年新增水稻插秧機100臺,實施整鎮推進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生產鎮2個;整村推進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生產村20個;連片推進水稻育插秧機械化50000畝;全市實現水稻育插秧機械化面積78000畝,其中早稻8000畝,全市水稻機插達17.8%。

1、搞好宣傳發動

一是通過新聞媒體、宣傳雜志、現場會等方式宣傳報道水稻插秧機及其技術應用。在推廣過程中,主要開展了兩個階段的集中宣傳活動:一是任務落實階段,利用春耕春播現場會,并結合送科技下鄉活動,先后到問安、仙女、顧店、安福寺等鄉鎮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7場次,組織有關鄉鎮召開水稻機械育插秧現場會5場次,參觀干部群眾達3000多人。印發科技資料10000余份,接待農民咨詢2000人次,向農民宣傳購機補貼政策,展示適合本地農業生產的新機具,提供農機新技術咨詢服務。改變了過去一年召開一次全市育插秧現場會,人少、面窄的被動局面。使廣大農民進一步了解機插秧技術,爭取農民對推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二是狠抓了機械插秧階段的集中宣傳工作。我們先后通過電視臺、科技等途徑宣傳報道10余次,機插新聞成為了我市夏種生產的重頭戲,特別是在5月15日至30日的機插高峰期間,電視臺天天可見機插畫面,日日可聽機插新聞,在廣大農村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使推廣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