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公平正義 促進社會和諧
時間:2022-12-11 05:16:00
導語:保障公平正義 促進社會和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平正義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之一,“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
首先,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具備“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基本特征的社會。這些特征,體現了民主與法治、公平與效率、活力與秩序、科學與人文以及人與自然的統一。
其次,公平與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目標。人類追求公正,目的是為了實現公正的理想、創造公正的現實。鄧小平強調:“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不僅是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深刻揭示,而且是對公平正義價值在社會主義本質中所處特殊地位的強調。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是社會主義價值理想的核心內容,是共產黨人孜孜以求的價值理想。
再次,公平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動力。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展社會生產力始終是一個重大的主題。而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取決于其主體要素——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調動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維護和保障社會公平正義。
最后,公平正義是實現社會安定有序的重要前提。安定有序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特征。但離開了公平正義,社會的安定有序就無法得到保證。目前,我國從利益關系、經濟結構到社會生活都呈現出一系列“多樣化”的趨勢,進入了“黃金發展期”與“矛盾凸現期”并存的發展時期。為此,就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營造公平正義的環境,從而減少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當前,要實現和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無論在認識還是實踐上都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切實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扎扎實實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第一,構筑公平正義保障體系。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和諧社會。因此,作為其基本條件的社會公平正義也必然要覆蓋到和諧社會的各個層次、各個方面,其主要內容是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和分配公平。權利公平是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內在要求,是社會和諧的重要立足點。根據權利公平原則,公民的權利不因職業和職位的差別而有所不同,其合法的生存、居住、遷移、教育、就業等權利得到同等的保障與尊重。機會公平是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前提和基礎,是公平的首要標志。它要求社會提供的生存、發展、享受機會對于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是均等的。規則公平是社會公平和正義的重要環節,是社會和諧的必要保障。規則公平要求各種行為規范和行動準則都必須合乎情理、出自民意,各主體的行為必須嚴守“規則”和“原則”,實現平等競爭。分配公平是社會公平和正義的理想目標,是社會和諧的基本要求。根據分配公平原則,每個勞動者都有獲得正當利益和社會保障的權利。
第二,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在社會發展中,制度以強制性的方式制約和影響著人與社會的發展。鄧小平曾反復強調“制度是決定因素”。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健全民主權利保障制度、公共財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這些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切實保障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權利和利益,引導公民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第三,妥善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馬克思曾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利益問題是一個根本問題,正是為了滿足自身利益需要人們才不懈奮斗推動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公平正義的實質說到底是利益問題,因而維護和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是一個關鍵環節。當前,妥善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最關鍵的是切實維護和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此,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要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來抓。同時,要及時糾正各種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切實維護好和實現好社會的公平和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