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工藝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1 09:17: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民間工藝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民間工藝論文

民間工藝發展措施探求論文

摘要:隨著國際文化經濟競爭的加劇,現代工業文明的日益擴張,鎮江民間工藝的存在和發展也同時面臨著挑戰。由于傳承空間不斷受到擠壓,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瀕臨失傳。因此,如何進行科學地保護與利用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張應著力選擇個性化特色項目,注重形式與內容的創新以及關鍵性產業切入點的有機嫁接,形成產業鏈布局。同時,政府更應致力于民間工藝產業的宏觀規劃,注重培植優勢品牌,引導資源產業規范管理,以此為鎮江民間工藝保護研發提供廣闊的拓展平臺。

關鍵詞:鎮江民間工藝;政府扶持;產業集聚;市場化;品牌建設

鎮江是一座集港口、工貿、旅游于一體的文化名城,擁有3500多年歷史,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其中,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民間手工藝千姿百態、絢麗多彩。通過在鎮江市各轄區進行的傳統民間工藝品普查調研來看,本土民間工藝資源蘊藏十分豐富,展現著本地域民眾在特定歷史時期和地域環境下所形成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是民眾智慧的佐證。鎮江地域民間工藝歷史悠久,主要品種有:剪紙、面塑、竹編、石雕、挑花、正則繡、扎染畫繢、烙鐵畫、瓷刻等。這些民間工藝品曾多次榮獲國際、國內民間藝術博覽會金獎。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普查的轄區內民間技藝傳承人中就有全國十大民間美術家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授予的民間工藝美術大師2名,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有8名。

當前,鎮江民間工藝的傳承和發展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其主要是:伴隨著世界經濟及文化全球化趨勢的日益擴張,地方本原文化遭到外來文化多樣性沖擊,有的傳統工藝品因人們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方式及價值觀的改變而被淘汰;掌握一定傳統藝術技能的民間藝人已為數不多,傳承困難,一些傳統民間絕技伴隨著老藝人的逝去而銷聲匿跡。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傳統民間工藝行業發展創新意識薄弱,地方民間工藝缺乏產業個性化規模運作:民間工藝行業亟待長遠規范管理與保護;民間工藝發展資金短缺:民間工藝發展人才匱乏。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應當采取什么方略有效解決以上問題,促進鎮江民間工藝文化傳承和持續發展呢?筆者認為,可以選擇以下發展措施:

一、地方政府要正確引導和扶持民間工藝的發展

查看全文

民間工藝造像藝術管理論文

[關鍵詞]漢代;漢畫像石;漢兵馬俑;徐州;民間工藝

[摘要]徐州民間工藝繼承并發展了漢代造像藝術:剪紙、泥模、糖人貢和泥玩具等在表現內容、制作技法和藝術風格上吸收了漢畫像石、漢兵馬俑中的養料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一、漢代文化的歷史淵源

漢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輝煌的朝代。

漢代文化更是華夏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漢家文化有著濃郁的先楚因子,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是楚人,漢朝的開國元勛們,除張良外,全都是土生土長的楚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史記·項羽本紀》)載范增引“故楚南公”語),當這些威猛無比的楚國子弟們用血肉之軀推翻暴秦統治時,也就是決定了:他們要將故國鄉里的一切文化傳播到長江天塹的另一邊,傳遍漢家帝國的大江南北。

查看全文

我國民間工藝特點試析論文

內容摘要:中國民間工藝是中國人民幾千年民間文化的積累,是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中國民間工藝有許多閃光的設計思想、設計構思、設計靈感等,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關鍵詞:民間工藝分類特點思想內涵

我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五千多年的文明中,民間工藝也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民間工藝有著自己強大的生命力和鮮明的特色。我國的民間工藝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我國原始藝術的一種延續,民間工藝中有很多原始藝術的影子。它同樣繼承了實用與審美統一的特點,大部分都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帶有樂觀向上、淳厚、真實的感情色彩,是人類勞動生活中最質樸的藝術思想和藝術語言的體現,在世界藝術寶庫中也光彩奪目。

一、民間工藝的分類

1.美化日常生活用品的民間工藝

為了美化日常生活,勤勞的民族圍繞著直接的衣食住行制作了很多必需品,如各地區和各民族的服飾鞋帽、房間裝飾品、器皿家具、雨傘、扇子、帳子、簾子等。這些民間工藝有很多都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和濃厚的地方色彩。一般都是采用天然的材料和手工制作而成,簡練質樸,明快大方。“在漢族地區的印藍花布和花格土布,少數民族的蠟染和織錦,都是富有特色的染織品。貴州的蠟染,湘西的藍印畫布,云南和湘西的扎染,都是民間印染中幾個極具特色的品種。”

查看全文

民間工藝染衣設計管理論文

一、何為藝術染衣?

藝術染衣就是用特定的工藝技術,在服裝隨意哪個部位染上任意的顏色、花型、圖案。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任意設計你喜歡的顏色、圖案,經過特殊的加工、處理。一件可以是舊的、普通的、甚至不能再穿的衣服立刻化“腐朽”為“神奇”,成為一件獨特的藝術品,成為彰顯你個性的代言人。

二、個性時代呼喚藝術染衣的到來

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正經受著強大的生存競爭力帶來的精神壓抑和人性異化。他們迫切需要心理放松和個性釋放,渴望得到休閑慰籍和人文關懷,人們不僅要穿暖、穿好,還要穿出個性、穿出品位,要張揚個性,這時,藝術染衣應運而生,它已遠遠超出傳統的“省錢”的古老內涵,而成為人們追趕時尚,超越時尚,彰顯品位的有力手段。

三、民間工藝在藝術染衣中的應用

民間工藝中的印染工藝主要有蠟染、扎染、模版印和糊印等幾種,本文所講的藝術染衣中的民間工藝,是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時尚氣息而創新的技法和圖案,使古老的工藝煥發清新的氣息,而又使現代時尚的衣飾藝術染衣總體有兩大類:一類是染單色,根據個人愛好或時尚潮流配制色彩;另一類是染花,就是在衣物整體或局部染上之間自己喜歡的圖案花樣。前者根據三原色配色道理,運用紅、黃、綠三原色配制出不同色彩,依據淺色染深色的總原則下,配以相應的工藝條件,從而達到藝術染衣的目的;后者在前者的基礎上,難度加大,這就涉及到相關工藝,下面就一一介紹:

查看全文

民間工藝美術中平面廣告設計論文

一、對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與創新應用成為當前平面廣告設計的新特點

民間工藝美術源遠流長,具有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蘊含著最豐富歷史文化內涵,其民族地域特征最鮮明,其民族文化表征最顯著。民間工藝美術來源于群眾,具有廣泛的識別性和鮮明的個性。平面廣告設計作為現代藝術的一種形式,無時無刻不在受著民間工藝美術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往往是被動、自發的,而不是主動、自覺的。這種被動與自發性主要體現在:或僅是平面廣告設計個案中采取或選取了民間工藝美術的某一種形式,或在平面廣告設計個案中受民族文化、民族美術的影響而潛意識地體現一些民族文化、民族美術的特征。事實上,作為現代藝術的特殊表現形式,平面廣告設計的一條最基本原則——易讀性,即能準確傳達信息,讓受眾清晰理解廣告所表達的意思。把民間工藝美術的思維、理念、特殊表現手法、表現形式、造型特征運用在平面廣告設計中,更有利于為群眾與廣告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從而更有效地形成廣告效應。尤其是品牌推廣本身必須具有入鄉隨俗的特點,民間工藝美術為品牌推廣的平面廣告設計地域化、特色化提供了依據。平面廣告設計要走出一條“民族個性”的道路,就必須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并進行具有創造性的轉化。

二、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及對平面廣告設計的啟示

(一)郴州民間工藝美術

郴州民間工藝美術,是郴州當地文化與中原文化、客家文化與嶺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獨特產物,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藝術思維、藝術理念、藝術特征、藝術形式等方面具有鮮明的個性。但是在長期的實踐中,郴州民間工藝美術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傳承和運用。在分析整理郴州民間工藝美術的基礎上,充分挖掘郴州民間工藝美術的積極因素,并創造性地應用于平面廣告設計和平面廣告設計教學中,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郴州民間工藝美術是湘南民間工藝美術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目前,專家學者們研究以郴州市民間工藝美術為主要,然后輻射整個永州市和衡陽市,即湘南地區。其研究主要從湘南古民居、湘南民間工藝美術、湘南民間石雕、湘南民間木雕等幾個方面,對民間工藝美術進行了歸類、分析和整理。依據研究角度的不同,對有關湘南民間工藝美術研究著作的代表作進行簡要概括:

(1)具有地方特色的湘南古民居著作,如唐鳳鳴著《湘南民居研究》、范迎春著《湘南宗祠——建筑及裝飾藝術研究》、王鐵著《2012中國高等教育設計專業名校實驗教學課題:湘南民居印象》等。

查看全文

傳統文化在特色小鎮規劃設計的應用

【摘要】特色小鎮的規劃和建設在很大程度上為人們提供了一種良好的生活環境,將傳統文化融入特色小鎮可以為特色小鎮的建設注入靈魂,同時可以有效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論文分析了傳統文化在特色小鎮規劃建設中的應用,希望為實現我國傳統文化特色小鎮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傳統文化;特色小鎮;規劃;應用

1針對特色小鎮的分析

1.1傳統文化特色小鎮的主要特點。在建設特色小鎮的過程中,放在首位的是要突出文化主題、對當地的傳統文化加以保護與傳承。因此,在規劃和設計中要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發展情況和地域傳統文化特色建設特色小鎮。發揮資源優勢是建設特色小鎮首先要考慮的工作,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并且做好公共設施的完善工作,在發揮優勢資源的同時又不失科學發展的理念。其次,相關規劃人員還要重視特色小鎮的文化產業發展,有方向有目的地培植一些特色產業,根據特色產業完成小鎮的規劃和建設以及各類產業的集聚與融合,共同彰顯特色效應[1]。1.2建設傳統文化特色小鎮的主要內容。堅持傳統文化特色小鎮的建設是為更好地促進我國社會的進步和傳統文化的傳承,因此,建設傳統文化特色小鎮主要包含以下幾點:1)優化公共服務設施,提升特色小鎮的品質;2)積極履行我國制定的相關政策,加強小鎮的文化特色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從而實現文化發展與城鎮發展的同步進行;3)隨著我國鄉鎮的發展,一些在外打工的農民開始返鄉促使產業轉移,使傳統文化特色小鎮的發展面臨著更好的發展機遇,因此,要不斷創新產業轉移機制,優化產業環境,促進文化創新,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他產業中,創建富有靈魂的特色小鎮;4)特色小鎮是“新型城鎮化”的一種表達方式,其空間結構的發展促進了現代化的建設,特色小鎮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載體,是發展新型城鎮的基本路徑與保障[2]。城鎮化機制體制下特色小鎮的建設關乎文化的傳承,特色小鎮規劃建設過程中,應巧妙地利用當地一切可利用的優勢資源,對傳統的特色文化加以保護與繼承。

2傳統文化在特色小鎮規劃設計方面的應用

2.1傳統民間工藝在特色小鎮規劃設計方面的應用。在特色小鎮的規劃和建設中,傳統民間工藝的融合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運用特色小鎮中的一些物品或元素體現當地的文化,結合當地的工藝品塑造景觀小品和擺件裝飾,從而彰顯當地的傳統文化。需要注意的是,在體現出傳統文化色彩的同時,也要更全面地體現人們對現代文化的追求和向往,塑造富有標識性的特色文化。例如,深圳萬科第五園根據當地的建筑風格并結合現代風格完成規劃和設計,現代性材料的合理采用將會更好地保證特色小鎮建設的質量,還可以充分體現古典氛圍,可見,特色小鎮具有獨特的創新能力。2)特色小鎮中特色建筑物的外表裝飾固然重要,但是它的結構安全牢固性也是一項重要的考慮因素。如果建筑物存在安全隱患,則需要在維護建設方面花費大量的資金,因此,特色小鎮還要注重各種建筑物的裝飾和現代材料的使用,只有在特色小鎮的規劃和設計時意識到建筑物的裝飾和具有當地特點的文化產品和工藝品的重要性后,才能實現傳統文化在特色小鎮規劃設計方面的應用。例如,浙北的文旅型小鎮不僅在景觀上注重傳統文化的運用,裝飾小品借用當地傳統民間工藝塑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浙北水鄉,而且在公共空間組織上還巧妙運用了現代的規劃設計手法以及現代造景元素,將各個景觀節點融入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并將其串聯起來,使游人在感受地域文化的同時盡情地享受美景。2.2傳統民間工藝在特色小鎮規劃設計方面應用的作用和特點。民間工藝在特色小鎮規劃中的應用充分體現出了民族的創造力和審美力,我國民間傳統工藝各式各樣,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民間工藝是生產者的藝術,勞動者的工藝品,為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而產生,完美地體現出藝術的壯美和樸素。我國民間工藝的種類非常多,其中,比較有名的工藝品主要包括布藝、陶瓷、木藝、雕塑以及大理石工藝等,每一件民間工藝品都是經過人們的精心設計而制作,顯示著人們的心靈手巧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因此,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中融入民間工藝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意義與傳承意義,也是實現我國傳統文化和藝術長遠發展的基本保障和動力支持。例如,鄂西土家族由于受到地理因素的限制,民居常以半欄桿(吊腳樓)為主,并且結合井院式欄桿,其平面布局呈現出“一字形”“三合水”“鑰匙頭”以及“四合院”的形態,選擇的材料大都是木材,在經過細致地加工以后便形成用于室內陳設裝飾的主要材料,使整個室內裝飾布置充滿了民族特色。2.3民俗風情在特色小鎮規劃設計方面的應用。在特色小鎮的規劃中,融合民俗風情同樣能彰顯特色文化,并且可以體現當地人的生活習慣與思想觀念。例如,彝族的火把節在我國甚至世界都有著很大的名氣。火把節又被彝族人們稱作星回節。火把節中還有斗雞、跳舞、摔跤以及斗牛等多樣化的活動,充分體現了彝族人們對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的傳承和熱愛。滇中城市的楚雄彝人古鎮就是將火把活動、火塘會和篝火晚會跳腳狂歡等民族文化引入小鎮中,使游人在游覽小鎮的過程中,感受彝族的風俗習慣與文化風情。如果從強化歷史文化功能、提供文化公共服務功能以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分析,不僅需要單純地運用當地的文化資源,還應針對傳統文化加以創新。創意文化與創意產品為特色小鎮的多樣化、豐富化以及專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讓人們在詳細地了解民情民風特色時,提升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查看全文

區域文化吉祥物形象設計研究

[摘要]以山西黎侯虎作為設計出發點,針對山西區域文化進行IP吉祥物形象設計,對其文化起源、藝術特征、設計訴求、IP研究框架、設計過程進行多方面、多層次探究。山西的眾多文化遺產也需要被推廣與傳播,將山西區域文化作為擴散點,用設計的力量打造山西文化品牌。

[關鍵詞]區域文化;黎侯虎;IP;形象設計;山西

三晉大地,人杰地靈,民間美術的發展也擁有悠久的歷史。民間文學、民間曲藝、民間手工藝制作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山西便擁有754項。近年來,山西大力發展旅游經濟,各大高校也在進行山西文化產業設計的教育,傳播三晉美學文化,因此提升民間美術的文化包裝性便成為重要的風向標。

一、黎侯虎的IP形象概述

(一)黎侯虎IP的概念

IP(IntellectualProperty)譯為“知識產權”,廣義上的IP是指那些被普羅大眾所熟知的、可被開發的、潛力巨大的文學或藝術作品。黎侯虎便是可以代表山西民間美術的經典IP吉祥物形象,可以采取多種藝術創造,挖掘山西的文化背景與歷史故事,汲取三晉文化重要代表元素,并進行元素設計,從而獲得流量,創造文化與經濟價值。[1]黎侯虎誕生地為山西省黎城縣,是以“布老虎”的制作形式被大眾所熟知,并且歷史悠久。黎侯虎的主體造型呈中心對稱,整個老虎體態圓潤、顏色鮮艷,活潑可愛。其四肢呈短而粗的柱狀,穩穩地立在地面并且有向外撇的特征。它的五官主要采用彩色細線進行縫制,鼻子為葉片狀,并用細線縫制成葉片脈絡的紋樣;眼睛為水滴狀,在周邊用細線縫制放射狀紋樣裝飾;在虎頭處呈鼓起的形狀,縫制“王”的圖形文字。整個黎侯虎形態圓潤飽滿、俏皮靈動,既有山西民間美術的古樸,又有虎虎生威的靈動生氣。[2]

查看全文

民間文學藝術研究論文

[摘要]民間文學藝術需要保護的不僅是具有版權特征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對大量尚未形成作品的民間文學藝術形式也需法律的保護。民間文學藝術客體的多樣性和主體的群體性決定了對其法律保護的交叉性,同時也決定了主體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的共享性。

[關鍵詞]民間;民間文學藝術;法律保護

民間文學藝術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論文是各民族、種族、種群等群體集體智慧的結晶。目前,民間文學藝術被任意使用、破壞的情況時有發生,有些瀕臨失傳,因此,民間文學藝術形式亟待法律保護。根據我國著作權法,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由國務院另行規定,由于“民間文學藝術”的諸多問題尚處于理論探討階段,至今仍未出臺行政法規進行規制,使相關人的利益無從保護。所以有必要對民間文學藝術的涵義、特征、主客體、權利內容等進行探討,為其法律保護奠定理論基礎。

一、民間文學藝術的涵義

群眾集體1:3頭創作、口頭流傳,并不斷地集體修改、加工的文學,是民間文學[1]。民間藝術則是勞動人民直接創造的或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藝術。包括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工藝、民間美術等[2]。創作者的集體性或群眾性、藝術形式的繼承性和漸進性是兩者的鮮明特征。所以,民間文學藝術是指由社會群體集體創作,或群體中具有傳統技藝、反映該群體傳統特征的個人創作并被群體認可,由該群體世代相傳并不斷發展的體現該群體生活歷史、風俗習慣、環境地貌、心理特征的文學和藝術形式。

二、民間文學藝術的特征

查看全文

高職校藝術設計教育項目課程

論文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藝術設計工作室制項目教學

論文摘要:高職藝術設計教育“工作室制”項目課程教學是根據藝術設計職業崗位需求,以項目課程為載體,以工作室為途徑,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一種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本文就“工作室制”項目課程教學模式的內涵、“工作室制”項目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和效果進行了探討。實施“工作室制”項目教學,有利于更好地培養適應工作崗位需求的新型高職藝術設計人才。

如何在高職藝術設計教育中融入職業工作情境,使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過程與職業工作過程互滲互融。在教學改革和實踐探索的基礎上,筆者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2009年國家精品課程《旅游紀念品研發與生產》為例,在此就高職藝術設計教育如何開展“工作室制”項目課程教學進行探討,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何謂“工作室制”項目教學

項目教學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傳統的項目教學模式一般是在學科體系之下學完理論知識之后,為讓學生整合并應用所學知識而開展的一種教學活動。即“實踐是理論的應用”理念下的應用式課程模式。這種課程模式無法使高職學生從中得到更多職業情境的熏陶,從而缺乏職業技術知識,特別是取得隱性知識的生成。

“工作室制”項目教學模式是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的聚合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把項目課程作為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主體,實行課程的綜合化和模塊化,讓學生在工作任務的引領下,樹立“學習即工作,工作即學習”的理念,在工作過程中自主制定計劃,自主開展學習探究活動,獨立構建自己的行動知識和行動能力,促進隱性知識的形成。實質上,這種課程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建構式課程模式,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工作過程中得到職業情境的熏陶和工作過程的體驗,從而真正主動地掌握就業所必備的技術知識和職業能力。

查看全文

剪紙元素包裝設計論文

一、中國民間剪紙藝術

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是在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生活中所創造流傳之一的民間藝術,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外頻繁舉辦各種剪紙活動的開展,剪紙文化也不斷的向世人重新展示其古老的藝術魅力。中國傳統的民族元素的應用一直是現代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靈感和素材。此選題的目的是從分析剪紙藝術與包裝設計相融合的方式,以及包裝設計的發展作為論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提出兩者間的相互契合點,并概括總結此類似設計分析,使剪紙元素類包裝設計得以實施。中國民間傳統工藝美術與民族藝術設計有著十分密切又不可割裂的關系。現代設計中也越來越多的融入著中國民間藝術元素的風格和趨向。將這些風格元素適當性的融入設計中也是有了很大的進展和空間。民間工藝受到社會沿襲和傳統風俗、民居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民間工藝都有著不一樣的風格特點。剪紙,也被叫做“剪花”,是我國傳統文化鄉土氣息最為濃重的民間藝術之一,是廣大民眾用情感孕育出的心靈之花。剪紙顧名思義包含“剪”與“紙”,紙張和剪刀的產生與應用為剪紙提供了材料和工具上的準備。剪紙的雛形最早發現于西漢,發展于隋唐代,鼎盛于明清。剪紙是民間生活習作中的一個剪影,處處與人們的生活文化密不可分。當一個生命的伊始降臨,就有剪紙作為新生兒的祈福辟邪之用。當人生邁入華彩,剪紙又一次應運而生。每當生辰剪紙也來沾喜壽湊熱鬧。喪俗是民間具有重大意義的風俗活動。剪紙作為最歡快的節日的必需品,在春節則懸掛門箋,形狀類似旗幡,多以幾何紋樣或人物、花卉、龍鳳呈祥等出現。關于“熬年守歲”的題材也有諸如“門神”、“灶王”等;上元節有張燈觀賞之俗,宋代就有無骨燈、珠子燈羅帛燈等種類。關于祭祀,供花剪紙的題材,以吉祥圖案居多。剪紙元素的色彩一般用吉色、素色、借用色等。吉色以紅色系為主要色彩,凡是帶有紅色、黃色或青色相間色及遞間色都屬于本色。

二、剪紙元素禮品包裝設計概述

現代的包裝設計不僅僅可以提升產品美感,既可以保護產品不受一定的損壞,又可以給產品做到一方面的宣傳的作用。禮品包裝設計在包裝設計的基礎之上更應當注重設計的美觀。現代包裝設計結合著禮品包裝設計的種種元素和運方法去設計和制作。沿襲包裝設計的設計理念又結合著產品本身要突出的特點,賦予產品新的包裝靈魂。運用剪紙各個元素運用到禮品包裝設計之中是禮品包裝的特點和亮點。比如剪紙的造型,剪紙的顏色等等,并賦予包裝新的生命。

三、利用剪紙元素應用在禮品包裝設計中

剪紙元素的運用不僅是設計師們新的靈感渠道的獲取而且也很大程度地弘揚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剪紙風格的藝術設計,是將剪紙圖案應用到設計之上,融入設計之中。使設計品有著視覺上的沖擊感和古典風韻的氣息。剪紙元素的設計風格與藝術品相結合,給設計藝術賦予的文化內涵和時代風格,這樣使得藝術設計作品得到創新。剪紙通過它獨有的造型特征來生動的表現,而包裝則是通過色還原的相片來表達商品。字體作為設計中的部分十分主要。在設計中,字體不論是在字號上還是字形上等等,都離不開構圖的巧妙。和與之出現的背景和圖案要搭配好它們之間的關系,既融入又獨立,也不失美感。如果說文字是傳達信息的主要形式符號,那么圖形就是設計中整體風格的代表。因為人們在視覺上,直觀給予的注意力,圖形的作用占了69%,文字占31%。所以一件優秀的設計作品中,圖形的設計首先要獲得優勝,它決定了設計品的成敗。色彩對設計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色彩在包裝設計中,同樣重要。色彩對于包裝有識別記憶的作用。在包裝設計中,用色要有識別性,有助于識別商品。色彩記憶度規律:色彩比圖形更容易記憶色彩單一、圖形簡單的要比色彩多樣、圖形復雜的容易記憶色彩純度越高,越容易記憶,純色比中間色、暗色、濁色容易記憶單一色、明色比復雜色、暗色更受歡迎。剪紙的色彩體系主要的色彩組合就是:木為青、金為白、火為紅、水為黑、土為黃,這些色彩并與四季、空間、圖騰等相匹配,形成了具有深刻文化內涵的色彩樣式。我的畢業設計作品在運用色彩上主要運用這五種顏色,以紅色為主色調,其他顏色為輔。通過這些色彩在面積和位置的不同變化和對比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