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內蒙古林學院 主辦單位:內蒙古林學院
《內蒙古林學院學報》是一本由內蒙古林學院主辦的一本農業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農業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79年,出版周期季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內蒙古林學院學報以多學科的視角,涵蓋伐檀、造林學、森林生態學、森林培育、林業經濟管理等林業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科技進展。期刊每年定期出版,主要刊發原創性學術論文、綜述、研究報告、實驗技術和科技推廣等內容,為讀者提供前沿的學術信息和科研方法。該雜志注重學術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力求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同時,也鼓勵對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的研究,提出可行的技術和管理方案,促進學術成果的應用與轉化。
內蒙古林學院學報的特點之一是注重實踐應用。該雜志重視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結合,強調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和技術創新。刊發的論文除了具備學術價值和科研闡釋性外,還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和提供技術指導,為林業生產、科研和管理提供參考和支持。另外,內蒙古林學院學報注重學術交流與合作。與國內外的高校、研究機構和相關學術組織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論壇和研究交流活動,為廣大科研人員提供一個展示研究成果、分享經驗和學術交流的平臺。
總之,內蒙古林學院學報作為一本專注于林業科研與學術交流的期刊,致力于推動內蒙古自治區及周邊地區林業事業的發展與創新。通過發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為讀者提供前沿的學術信息和科技方法,推動內蒙古林學院的學科建設和林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1.原創作品應具時代感,題材新穎、有創意、貼近生活、內容積極向上。理論稿件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真實、邏輯嚴謹、文字準確。
2.力求簡明、醒目,且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5個漢字,盡量不用標點符號、縮略語和副標題。
3.作者簡介應包含姓名、所在單位詳細名稱、具體地址及郵編、具體職稱(職務)、電子郵箱、聯系電話等信息。不署任何兼職單位和兼職職務。
4.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引用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參考文獻置于文末,按國家標準GB/T7714-2005規定的著錄規則。
5.稿件注釋著作類包括作者、著作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古文獻可在作者前加時代;譯著可在作者前加國別;論文類包括作者、論文名稱、期刊號。來稿請一律采用尾注形式。
6.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名詞性術語,一般以3-8個為宜,其間均用“;”隔開,字體、字號為“楷體、五號”,“關鍵詞”三字不加任何括號,字體、字號為“黑體、五號”。
7.正文部分小標題一般單獨占一行;段首小標題,前空兩格,后空一格。層次編碼依次使用一、二、三…;1.2.3.…;1)、2)…。也可使用1.1、1.2、1.3…的格式。
8.表應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每幅表應冠有表題并在正文中標示“見表”,以確保每個表均在正文中被引用。
9.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及復印件。
10.請勿一稿多投,并請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1個月內如本刊沒有回復用稿通知信息,作者可自行投往他刊。
地址:呼和浩特內蒙古林學院
郵編:10019
主編:郭連生
我們不是內蒙古林學院學報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呼和浩特內蒙古林學院,郵編:10019。
內蒙古林學院學報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內蒙古林學院主管,內蒙古林學院主辦的一本農業類期刊。國內刊號:15-1061/S,國際刊號:1003-7896。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呼和浩特內蒙古林學院,郵編: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