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安徽省輸血協會
《臨床輸血與檢驗》是一本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安徽省輸血協會主辦的一本醫學類雜志,該刊是統計源期刊,主要刊載醫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99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1.37。該期刊已被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臨床輸血與檢驗》雜志是我國第一本融輸血與檢驗為一體的科技期刊。本刊以各采供血機構、輸血相關單位、醫院檢驗科及從事采供血相關業務(含管理)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辦刊宗旨是貫徹黨和國家的輸血與檢驗工作方針,堅持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結合的方針,反映輸血與檢驗工作的進展,促進我國無償獻血、臨床輸血及臨床檢驗工作的發展,提高血液的檢驗技術水平。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廣東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研基金、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南京軍區醫學科技創新課題、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科研基金、上海市公共衛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2013FY113800)、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科研基金(2011048)、南京軍區醫學科技創新課題(09MA087)、“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2004BA71907)、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20042D0302049)、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6AA020909)、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200100775)、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科研基金(M2008067)、南京軍區醫學科技創新課題(08Z009)、上海市公共衛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12GWZX0201)。
1.文獻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并在正文引用處標明序號。每條文獻的項目要寫全(是期刊的文獻必須標注起止頁碼)。
2.稿件篇名(題目)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規則,并控制在20個字以內。
3.如果論文涉及的是有關基金項目的研究內容,頒注明基金或資助機構的名稱、項目編號,交稿時需附交項目批準工件復印件或電子文檔。
4.文稿嚴禁抄襲,一律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本刊對決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刪減,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征求作者同意。
5.作者信息(另頁):姓名、單位、學歷、職稱、職務、研究方向、通訊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安徽省立醫院 | 150 | 細胞;白血;白血病;輸血;耐藥 |
上海市血液中心 | 117 | 獻血;血液;紅細胞;輸血;血型 |
江蘇省血液中心 | 99 | 獻血;獻血者;無償;無償獻血;血型 |
安徽醫科大學 | 99 | 細胞;免疫;病毒;輸血;基因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 79 | 輸血;血液;紅細胞;獻血;血型 |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60 | 細胞;耐藥;耐藥性;基因;病毒 |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 52 | 輸血;基因;血型;血液;細胞 |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 | 47 | 細胞;蛋白;白血;白血病;外周 |
河北省血液中心 | 46 | 基因;獻血;獻血者;血型;輸血 |
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 | 43 | 獻血;供血機構;采供血;采供血機構;輸血 |
地址:合肥市廬江路17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
郵編:230001
主編:許戈良
我們不是臨床輸血與檢驗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合肥市廬江路17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郵編:230001。
臨床輸血與檢驗雜志是一本統計源期刊,是由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安徽省輸血協會主辦的一本醫學類期刊。國內刊號:34-1239/R,國際刊號:1671-2587。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合肥市廬江路17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郵編:2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