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4 12:07: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學生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醫學生論文

論文撰寫對醫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

摘要:本文分析了醫學論文撰寫對科研工作的重要作用,如總結科研成果、吸納前沿信息、分析總結問題、開拓創新思路等。然后分析了醫學論文撰寫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論點的邏輯關系厘定問題、科研結論與表達之間的匹配問題、撰寫過程中存在的專業性問題、語言的建構與表達問題等。最后提出了科研與論文撰寫巧妙結合,分析總結大量文獻資料,提升醫學生語言建構表達能力等具體培養策略。

關鍵詞:醫學論文;醫學生;科研能力

一、前言

科研是學科行業不斷發展的推動力。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有了創新才能夠推動行業的進步,而科研就是立足發展視角進行的研究。醫學專業的研究發展尤其重要,這是因為醫學專業救死扶傷,工作內容與人的生命健康有直接的關聯,所以需要通過科研來提高工作效果,提高醫療救護水平。

二、醫學論文撰寫在科研工作中的必要性

醫學論文的撰寫是對各項工作細節的總結,包含了很多比較先進的觀點和看法,也能夠引進更多新的知識和技能,所以,醫學論文的撰寫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說是醫學科研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一)總結科研成果。在科研工作中,很多的結論是需要文字表達出來的。而論文的撰寫就是將各種適用的觀點、內容以通用的文字描述出來。這些文字內容能夠比較好地展示出研究的內容以及研究的結論。其他的人就能夠比較好的接受研究的內容。那么,也就能夠將研究成果以一種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傳播開去。(二)吸納前沿信息。撰寫醫學論文需要自己做出研究,同時也需要參考他人的研究成果。在接受他人研究成果的時候,研究者往往會對比分析,最終形成自己的認識。在這個背景下,各方面的醫學成果就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擴散。那么,醫學生在撰寫論文的時候就能夠吸納更多的前沿信息,并且能夠將這些前沿信息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去,進而推動科研的進一步發展。(三)分析總結問題。將科研的內容撰寫成為論文的過程中,醫學生需要認真的思考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甚至得出了結論之后仍然需要反復的思考斟酌,力求不出紕漏。這樣的過程中,醫學生會不斷地分析問題,總結問題,那么有利用科研工作進一步的深入。科研是一個用無止境的研究過程,即使能獲得階段性的成果,也可以繼續研究深入。因此,撰寫論文也能夠推動研究工作的繼續發展。(四)開拓創新思路。科研工作中,研究者總結了相關的內容,并且將這些結論進行梳理。在這個過程中,很多的創新點也能夠被歸納出來。在研究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很多的新問題,這些新問題需要有新的手段和方法去解決。那么,就需要醫學生自己想辦法去認識問題,并且借助現有條件去解決問題。而此時,醫學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提升,能夠形成創新思維。由此可見,醫學生的論文撰寫與科研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科研工作中離不開論文撰寫的內容,而論文撰寫的過程又給科研工作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助力。

查看全文

醫學生廉潔養成教育論文

摘要: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廉潔已經成為醫生職業道德中廣受關注的部分,相應的醫學生廉潔養成教育也逐漸受到高度重視。不過就當前來看,廉潔養成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缺陷,對新興媒體與技術的應用也不足。將微信公眾平臺引入到廉潔養成教育體系之中,是促進后者全面創新、發展得有效途徑,在近年來得到普遍探索、應用與實踐。本文簡單介紹醫學生廉潔養成教育現狀,分析微信公眾平臺對其的影響和作用,并結合杏林清風公眾號就相應的應用及實踐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醫學生;廉潔養成教育;微信公眾平臺;應用

長期以來,醫患關系相關問題都是我國醫療行業發展過程中高度關注的內容。而醫生廉潔醫德的缺失,是導致醫患關系惡化的一大原因。因此,廉潔養成教育一直都是醫學院教育工作的重心所在,尤其是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對醫生醫德提出更高要求的情況下,廉潔養成教育更是醫學院重點抓的思想教育工作。而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則能進一步促進教育效果的全面改善。

一、醫學生廉潔養成教育現狀

(一)教育體系尚未完善,存在一定缺陷。雖然廉潔養成教育是醫學院非常重視的工作,并在不斷探索和完善相應的教育體系,也構建出了一套較為系統、完整而科學的體系。但是隨著時代快速發展,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與新媒體技術的飛速進步,都使得醫學院的廉潔教育體系呈現出較為落后的問題。廉潔教育體系與時展相脫節,自然會暴露出更多的缺陷和不足,不夠健全與完善。特別是對新時代學生特性及新媒體優勢的關注不夠,都使得醫學院廉潔教育體系難以充分滿足實際工作需求。(二)教育形式單一,難以吸引學生興趣。與專業知識及技能的教育不同,廉潔養成教育并沒有被納入到學生學習考核體系之中,或者是只在考核體系中占很小部分。如此一來,部分學生對廉潔養成教育的重視程度就較低。再加上廉潔養成教育的內容較為枯燥和單調,學生的興趣就更為匱乏。也就是說,要想有效開展廉潔養成教育,必須要充分刺激學生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幫助醫學生意識到廉潔醫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部分教師在實際開展教育的過程中,只是以灌輸式的方式進行,如缺乏互動的課堂教學,枯燥的專題講座,單調的反腐倡廉宣傳片等。這種單一的教育形式,往往會令醫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更可能令其喪失興趣,嚴重影響教育效果。(三)教育理念落后,效率低下。在時代快速發展得情況下,醫療行業及社會對醫生廉潔醫德的要求也會發生一定程度的細微變化。因此對醫學生廉潔養成教育而言,必須要充分強調教育的先進性,不能與時代需求脫節,否則實際教育效果必將大打折扣。也就是說,只有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以最先進的教育理念與崗位需求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廉潔養成教育的作用和價值,全面提高醫學生廉潔道德水平,培養出大量優秀的、符合實際崗位需求的、具有廉潔醫德的醫療人才。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并沒有及時學習、更新自身教育理念,依舊以傳統的教育理念與方式開展廉潔養成教育,結果導致教育效率較為低下。

二、微信公眾平臺在醫學生廉潔養成教育中的作用

查看全文

醫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調查分析論文

論文摘要:為了解醫學院校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認識和主動參與積極性,時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404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希望在課堂上有機會與教師和同學就教學內容進行雙向和多向交流。但在具體行動上,學生又缺乏課堂參與主動性。因此,應該改革傳統課堂教學方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將學生在大課上的被勸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論文關鍵詞:大課教學;教學方法;課堂參與;問卷調查

1前言

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于多種要素,涉及教學的各個環節,但提高教學質量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不外乎兩個,一個是教什么,一個是怎樣教,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教學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決定性意義,它直接體現教與學的關系及教學活動方式,反映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藝術。教學方法不僅對教學效果有直接的決定性作用,而月教學方法本身也具有教育性。因此,要有效地提高醫學教學質量,就要認真學習和研究教學方法。大課講授是最傳統、使用最廣泛的一種課堂教學方法。

在高等醫學院校里,這種方法通常用于醫學理論課的教學。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一位教師可以同時向幾十、上百、甚至更多的學生傳授知識。可見,大課這種課堂教學方法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向較多的學生系統地傳授大量知識。但該方法其明顯的缺點是學生學習被動;教師也很容易“滿堂灌”,以“填鴨”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相當長的時間以來,國內外教育界對大課教學進行了研究和改革,以充分發揮其優點,克服其缺點。為了解高等醫學院校學生對目前大課教學的認識和主動參與大課教學的積極性,探討當前課堂教學改革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本文就大學生對大課教學的認識和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在醫學生中進行了調查分析。

2對象與方法

查看全文

醫學生三基訓練質量論文

【關鍵詞】醫學生三基訓練教學質量目標評價

“三基”即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三基”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醫生業務素質和操作技能水平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醫學教育質量評審中的重點[1]。幾年來,我院一直把加強“三基”訓練作為提高醫學生業務素質的主要手段。在醫學臨床實驗教學中,我們加強優化醫學生的三基訓練,在教學評估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將具體措施報告如下。

1提高認識,明確目的

“三基”訓練對每一名醫學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醫學現代化的今天,任何先進的檢測儀器也代替不了嚴格的“三基”訓練,“三基”訓練是醫學生實現從基礎理論向臨床實踐過渡的重要環節,是培養高質量醫學人才的基礎。加強對醫學生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對培養醫學實用型人才至關重要。因此三基訓練的目的,就是以訓練醫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加強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鞏固,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臨床實習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指導老師的選拔與培訓

選好臨床指導老師,是臨床“三基”訓練質量的根本保證。學生學習操作技術有賴于老師規范準確的示范與指導。要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術水平,就必須有相應合格的教師隊伍。為此,我們依照內、外、婦、兒各科的要求,從各臨床科室選拔出基礎理論知識扎實,臨床經驗豐富,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熟練的老師進行培訓。首先讓指導老師吃透教學大綱,精讀、鉆研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并拓展與本學科相關的知識。示教時,既要條理清晰,富有邏輯性,又要符合學生的思維過程。化難為易,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統一規范操作方法,使操作動作標準化,系統化,規范化。

查看全文

醫學生課前感恩教育論文

一、課前感恩詞的設計與誦讀

我們的課前感恩詞設計全面簡單,易于誦讀:“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師長的諄諄教誨,感謝祖國的繁榮安定,感謝學友的關心幫助,感謝所有眾生的付出”。上述感恩詞涵蓋了方方面面。實施時間為2011-2013年,對象為瀘州醫學院2010-2012級臨床醫學院本科護理、法學等專業共計33個班1000余人。每次組織胚胎學(含理論與實驗課)、人體發生發育學(理論課)上課伊始,PPT課件首頁顯示上述課前感恩詞,全體同學與老師肅立,閉目沉思,在老師的帶領下,師生齊聲誦讀課前感恩詞。多次誦讀后,要求學生撰寫關于課前感恩詞誦讀的反饋文章,包括贊成、反對、建議及其原因,并對其進行整理、歸類、分析。

二、結果與討論

統計結果表明46.81%的學生對課前感恩詞誦讀持贊成態度,47.52%的學生持十分贊同態度,3.55%的學生持中立態度,3.55%的學生持反對態度。醫學從誕生之日起就與道德、良知緊緊融合在一起。醫學生尤其應以人文精神作為自己職業的道德主題,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提高人文素質,更好地服務于患者。[3]學校的德育工作應該重視感恩教育。[4]針對當前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這一現狀,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刻不容緩。筆者認為感恩教育不能大而空,感恩教育應滲透在學生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感恩教育不能孤立,應與其他方面有機融合;此外,感恩教育方法、手段應具體、簡單,學生易接受,可操作性強,同時應便于長期實施。經過三年踐行,課前感恩詞誦讀活動得到學生的廣泛關注,大家討論熱烈,反饋表明大部分學生持贊同態度,少數學生持中立或反對的立場,分析討論如下:

(一)贊同課前感恩詞誦讀

這個世界有為我們默默付出、養育我們的父母,有細心教導、關心我們的師長,還有這個供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國家繁榮富強下的舒適的環境,有關心幫助我們的同學朋友,以及為了醫學事業,為了人類健康而獻身的動物朋友們和尊敬的前輩們,是他們讓我們擁有了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豐富實用的臨床技能。因此在我們學習和動手之前誦讀、默念樸實動人的感恩詞是對他們的敬仰與感恩,意義深遠,值得推廣。學生贊成的原因歸納如下:

查看全文

醫學生自殺傾向管理論文

【摘要】目的了解醫學生的自殺傾向發生狀況,探討自殺傾向與性相關行為的相互影響。方法采用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問卷調查1466名1~5年級醫學本科生的自殺、性相關行為等35項相關因素及行為現狀,進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醫學生自殺傾向發生率1596%;不同年級間自殺傾向發生率有差別,高年級發生率高于低年級;獨生子女的發生率高于非獨生子女;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自殺傾向與經常怨天尤人、被告知患性病、打架行為、看黃色書刊影像、異性性行為、自慰行為、使用違禁藥品、通宵上網游戲、控制體重、睡眠異常、缺少鍛煉、找心理醫生等12項因素和性相關行為有聯系,OR值分別為3247,1868,1736,1671,1566,1542,1530,1478,1425,1401,1351,1321。結論醫學生自殺傾向發生率較高,性相關行為是自殺傾向的重要危險因素,自殺傾向與性相關行為相互影響,必須采取針對性措施對自殺傾向實施干預。

【關鍵詞】自殺傾向

自殺與人類文明同時存在,居全世界第10位死因〔1〕。在中國,自殺居第5位死因,每年約有287萬人死于自殺,是15~34歲人群首位重要的死亡原因〔2〕。自殺意念是自殺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3,4〕。本文以自殺意念和性相關行為為研究重點,以醫科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醫學生自殺意念與性相關行為的聯系,分析性相關行為與自殺意念的交互作用,為自殺干預提供參考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分層整群抽取某醫學院1~5年級本科生50個班,1550人為調查對象,回收有效問卷1466份(946%)。其中男生936人,女生530人,年齡18~25歲,平均(2057±144)歲。一年級491人,二年級311人,三年級401人,四年級216人,五年級47人。來自城鎮學生725人,來自農村學生741人。獨生子女326人,非獨生子女1140人。

12方法參照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青年危險行為監測系統(YRBSS)項目〔5,6〕,結合我國青年學生自殺和性相關行為研究實際情況,確定35項相關因素和行為編制調查問卷。對認真考慮過自殺條目肯定回答者定義為有自殺意念,對制定過自殺計劃肯定回答者定義為有自殺計劃,對自殺未遂肯定回答者定義為自殺未遂。自殺意念、自殺計劃、自殺未遂3個調查項目肯定回答任意一項及以上者統計為有自殺傾向。調查現場發放問卷,現場匿名獨立填寫,當場回收。

查看全文

醫學生社會實踐論文:小鼠Wnt

【關鍵詞】Wnt

ExpressionandbiologicalactivityofmouseWnt3ageneinNIH3T3cells

【Abstract】AIM:ToexpressrecombinantmouseWnt3asignalproteinwithbiologicalactivity.METHODS:Therecombinanteukaryoticexpressionplasmid,pSecTag2/HygroBWnt3a,wastransfectedintoNIH3T3cellsbyliposome,thentheexpressedproteinwasdetectedbyWesternBlot.ThesaturationdensityandthecapabilityofsuppressingapoptosisinWnt3a/NIH3T3cellswereevaluated.RESULTS:TheWnt3asignalproteinwasstablyexpressedinWnt3a/NIH3T3cells.ThesaturationdensityandthecapabilityofsuppressingapoptosisinWnt3a/NIH3T3cellsweremarkedlyincreased.CONCLOUSION:WesuccessfullyconstructtherecombinantWnt3asignalproteinwithbiologicalactivity.

【Keywords】Wnt3a;eukaryoticexpression;contactinhibition;apoptosis

【摘要】目的:表達具備生物活性的重組小鼠Wnt3a信號蛋白.方法:應用脂質體轉染試劑將重組真核表達載體pSecTag2/HygroBWnt3a轉染并篩選穩定表達的NIH3T3細胞,WesternBlot鑒定重組Wnt3a蛋白的表達,并對Wnt3a/NIH3T3細胞的融合密度及抗凋亡能力給予檢測.結果:Wnt3a信號蛋白在Wnt3a/NIH3T3細胞中獲得穩定表達,Wnt3a信號蛋白能夠明顯提高NIH3T3細胞的融合密度及抗凋亡能力.結論:在NIH3T3細胞中表達的重組Wnt3a信號蛋白具備生物活性.

【關鍵詞】Wnt3a;真核表達;接觸抑制;細胞凋亡

查看全文

醫學生感恩教育論文

1醫學生感恩教育的研究現狀及原因分析

在大學生感恩意識現狀的研究方面,申正付等認為,女大學生感恩傾向明顯高于男生,并對比做了具體分析,與馬云獻等觀點相反,并且還提出了個體的感恩傾向與來源地有關,城市大學生高于農村,這與農村大學生經濟壓力還有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有關,而且與張海生等對獨生子女的擔憂不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道德教育的普及和推廣獨生子女的感恩傾向明顯高于非獨生子女。曹冬雷等認為,醫學生在“知恩、識恩、感恩、報恩、施恩”5方面存在差異,知行分離現象比較明顯。毛磊焱等對免費醫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大部分免費醫學生思想積極向上、內心存有感恩意識,了解一些感恩的意義和價值,但對感恩的內在認識與外在行為不相統一且社會責任感不強。周美等認為當代醫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主流是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只有部分醫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消極的、錯誤的。王欣欣等指出了醫學生責任感的缺失的主要表現是學醫目的趨于功利化、責任道德趨于淡化、社會責任趨于自私化、對待病人趨于淡漠化、自我責任趨于輕視化。造成當今醫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原因可從社會、學校、家庭、自身4個方面分析。院內教育與院外教育的脫節,伊甸園般的院內教育與充滿欲望與功利的院外教育相沖擊,是造成醫學生感恩意識缺乏的重要原因。而針對高校的感恩教育,許兆峰等指出主要是當今高校的教學目標切入點偏離,忽視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以教學為主的社會責任逐漸淡化。家庭是教育的起點,嚴光菊提出醫學生感恩德性的養成必須夯實家庭的養成教育。從自身的角度,曾海金等認為實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護生的道德意識,讓護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實際行動報答父母,回報師長,報效祖國,回饋社會。

2醫學生感恩教育路徑探析

在提高醫學生感恩意識的方法研究上,張靜認為應該創建感恩校園文化,培養感恩意識,開展感恩活動在專業教育中滲透感恩思想,建立感恩教育保障體系。張維佳等認為在提高醫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教育中應該在良好校園文化氛圍下側重課程設置,并且有臨床醫生和教師的引導,同時重視網絡平臺教育。嚴光菊認為在醫學生感恩德性養成上應該提升“核心價值”的文化自覺,增強“孝道”的文化自信,增強“德治”的文化自強,完善感恩文化體系,實現“三自教育”,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培育機制。黃曉麗指出提高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要結合醫學生的特點,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系列主題教育,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醫德教育、愛國和集體主義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生命和人文精神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個性化教育中戴啟剛等認為應該在兒科學和解剖學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能夠明確醫學生感恩教育的對象,提高醫學生感恩意識,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王蘭芝等認為孝親感教育能夠提高新護士的職業素養增強其孝親感恩意識和人文關懷理念。楊顯杰等提出了“算賬法”,首先制訂一份學習投資效益分析表,學生根據此表填寫自己每日在各項目上的實際消費數,并以書信形式告訴父母,用此法進行感恩教育可達到很好的鞏固效果。胡友根提出了義工服務是醫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不僅有利于醫學生人文與醫學的融合與貫通,還有利于他們“三自教育”的內化。

3小結

隨著醫務工作被輿論推到風口浪尖,醫學生感恩教育的研究開始逐步得到重視,針對這一群體的特殊性,還缺乏更深層次的了解,雖然有一些研究能夠給醫學院校德育教育帶來啟發,但是缺乏系統性,沒有長效機制。對于醫學生來說,感恩之心也是良好醫德的基礎,醫學生感恩教育應該作為醫學高校德育教育的重點。醫學院校應該建立系統的感恩教學機制,除了提倡授課老師在醫學專業課上滲透感恩教育外,更應該設置專門的感恩課堂,避免講座式、灌輸式等古板教學方法,推薦互動交流式、實踐體驗式等多樣趣味教學形式,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剖析社會醫務不良之風,引導醫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職業道德取向,讓同學們把感恩記在心里、付諸實踐并形成習慣,提高醫學生整體素質。除了讓感恩教育得到醫學院校的重視,政府應該加快感恩教育課程化的步伐,出臺相關政策,避免高校重專業輕德育,避免學生重利益輕道德,以學校為基點,政府制度來輔助,學生來配合,大力發展醫學生感恩教育,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醫學人才。

查看全文

口腔醫學生審美教育論文

一、審美教育對口腔醫學生的重要性

(一)提高口腔醫學生的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口腔醫學生需要具備豐富的色彩學、美學等相關知識,并能夠將其運用到口腔治療中。口腔醫學生需要利用審美能力對口腔進行美的創造,從而治療疾病,同時重塑患者容貌。口腔醫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專業技術決定了患者形象是否美觀。通過對口腔醫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使其具備美術造型能力,進而創造美。

(二)提高口腔醫學生對容貌、空間的把握能力

對口腔醫學生進行美術造型訓練,提高學生對空間感和物體結構、質感的把握能力,通過大量訓練,將手與眼統一并提升至一定高度。為提升口腔醫學生對器官的空間把握能力,可對人物面部進行寫生或是解剖,進而提高口腔醫學生的動手和觀察能力。

(三)提高口腔醫學生的審美實踐能力

查看全文

醫學生課間教法管理論文

【摘要】充分認識七年制醫學生的特點,通過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調整課程的設置內容及教學方法,七年制醫學生課間實習全面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的“五步”教學方針,即走“學生-教師-學生-教師-學生”路線。統計學分析,實驗組的教學效果比對照組具有明顯的優勢,為使醫學生的培養從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關鍵詞】七年制醫學生;課間實習;教學方法改革

七年制醫學碩士生擴大招生是近幾年的事,由于這些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學、交流能力、較高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具備較快的接受新事物的潛力和能力。如何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我們的教學組在學生課間實習中對骨科醫學教育的觀察、實習內容及教學方法進行了新的嘗試,取得了良好效果。

1充分認識七年制學生的特點

在傳統的醫學生課間實習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是全面系統的復課講授的理論知識,有時結合一些典型病例進行講解,實習過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講,忽視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對醫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能力的培養。在七年制學生骨科課間實習時,我們充分了解了七年制學生知識面廣,接受能力強的特點,注重學生的自己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在短暫的課間實習時間里讓其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充分發揮,改變以往實習“教師唱主角學生唱配角”的模式,實行“教師唱配角學生唱主角”,以適應新世紀經濟文化發展和人才競爭的需求,為使醫學生的培養從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2實習課程設置及內容的改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