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報管理體制對期刊編校質量的影響

時間:2022-04-22 14:46:19

導語:學報管理體制對期刊編校質量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報管理體制對期刊編校質量的影響

[摘要]新時期高校學報編輯工作發生了嶄新的變化,為適應新的形勢,確保高校學報的生存與發展,考慮行業業務及高校管理層面的相關綜合因素,體制改革無疑成為了挖掘編輯隊伍潛能、提高編輯工作積極性、提高高校學報編校質量的核心因素。因此,如何提升學報的編校質量,如何將高校學報編輯部的內部體制改革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落到實處,成為值得研究、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體制改革;編輯職業素養;編校質量

伴隨著新時代以及新媒體環境促生下的新機遇,學術期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對從事期刊工作的具體編輯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積極主動地應對在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實際問題,根本性地解決編輯在職業發展中的生存與進步,探索學報編輯的職業困境及根源,思索相應的解決策略成為我們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為了更好地保持學報編輯隊伍的穩定,實現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筆者就下面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學報期刊業務及高校體制管理存在的相應問題

(一)學報行業業務層面問題

部分高校學報編輯部存在學報編輯人員學科專業背景混亂,學歷層次參差不齊,編輯業務能力相距甚遠等問題,期刊編校質量難以保障。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理應包含高校學報期刊的人事制度改革。學報期刊編輯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如學報欄目的專業性,文字工作對于工作環境的要求特殊性,編輯工作時間的不確定性等,高校應根據編輯工作的特殊性做好崗位分析工作,按照崗位分類管理的原則,合理制定學報編輯人員的崗位管理細則。制定學報編輯人員的多元化的發展制度,實現編輯人員在職稱、職級等方面的合理流動。在工作范圍、權責、內容上提出更細致、更科學的具體要求,使人事管理制度更加細化且具有針對性,在編輯管理人員及業務人員的選用上,要有針對性地考查編輯的“勝任力”。部分高校學報編輯部業務人員存在工作量及質量核定標準不明確且管理混亂的現象,在工作的開展上存在平均主義有“大鍋飯“的現象。為此,編輯部應加強編輯人員工作量及編校細則劃分管理工作,制訂相應工作細則,針對不同類型的編輯設計不同的發展路徑,對于學術理論水平較高的研究型編輯,鼓勵其在專業領域繼續深入學習,加強對稿件水平的把控能力,使其編審工作與學術理論研究工作相互促進;對那些既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又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的編輯,著重提升其編輯業務及編輯事務能力水平,為其綜合發展留有晉升通道;對于編輯業務水平較高的編輯,引導其更好地發揮編校方面的技術優勢,使其在期刊的規范性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高校體制管理層面問題

編輯部隸屬于高校,在高校人事管理上是依附和從屬的關系,受高校管理體制制約,部分高校存在用人隨意,安置照顧編輯職業素養與崗位匹配度不高的人員進入編輯隊伍等客觀問題。在學報編輯的業務考核及日常管理上,很多高校不能根據編輯工作的特殊性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定,沒有系統適宜的考核評價體系,因此,高校在體制管理上對于學報的激勵機制無法體現,編輯工作積極性難以調動。在職稱評定及審核管理上,又缺乏細致有針對性的政策,致使編輯個體對自身的定位和要求偏低,職業規劃缺失,發展的意識停滯不前。在編輯人員的學習培訓方面,缺少外出參會學習、集中業務培訓、申報期刊課題的機會,這些因素極大地挫傷了編輯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延誤了編輯個人職業能力發展,也影響了專業層面業務能力的提升及編校質量的提升。

二、高校學報管理體制的重要性

高等學校學報期刊是由高等學校主辦的、主要是以反映本校科研成果和教學成果為主的學術理論刊物,是高校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的主要陣地。學報也是高校一張醒目的學術名片,是高校教師教學成果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載體,是大學辦學實力和學術水平的直接體現,它不僅助推了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而且對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合作起到了相應的促進作用。高校應該高度重視學報期刊的建設與發展。2019年國家新聞出版署開展“質量管理專項檢查”工作,被通報批評的35種編校質量不合格圖書及9家出版社被責令整改的結果,已經為行業內部敲響了警鐘,學報的編校質量問題逐步顯現并引起重視。目前,高校管理層面應注重調查研究,盡可能地出臺相關規范政策與鼓勵措施,逐步解決目前學報編輯部存在的相應問題,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管理辦法,保障編輯隊伍建設,促進編校質量提升。

三、高校學報管理體制分析及對策

面對行業發展的急劇變化及時代的飛速發展,學報編輯應在知識儲備、思想觀念、工作技能的更新上加強建設,改變慣有的工作方式,適應數字化及經營型編輯出版的需求?;诟咝W報作為學術期刊的特性,編輯的知識結構、學術水平成為制約刊物發展的重要因素[1]。因此,面對勢在必行的改革形勢,本文以加速高校人事管理改革———加強編輯人員隊伍建設,加速編輯部內部體制變革———細化分工提高編輯人員職業素養兩個層面,分析、探討高校學報期刊編校質量提升的相關問題。

(一)加速高校人事管理改革———加強編輯隊伍建設

建立準入機制,設置編輯“門檻”。編輯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及水平是期刊編校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高校學報編輯隊伍是學報期刊建設的基礎,建立編輯的準入機制,把有學科背景,有專業素養,能夠勝任編輯工作的優秀人才納入編輯隊伍。優化編輯人員結構配置,設置編輯人才梯隊,為學報期刊編校質量的提升提供相應的人才保障。改革編輯晉升機制,提高工作積極性。學報編輯謀求職業提升有兩重通道:一是管理型通道,即行政職務的提升,擁有更多決策的權力;二是技術型通道,即謀求專業技術的發展,從評價機制上看,直接表現是職稱晉升。[2]目前各高校學報編輯部普遍存在層級結構簡單,崗位設置不齊全等現象。高校管理層應該全面考慮,通過人事制度改革,細化權責及分配制度,引入綜合競爭機制,運用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的手段,體現優勞優得、多勞多得的原則,從而提高學報期刊的編校質量及學報編輯的工作積極性。

(二)加速編輯部內部體制變革———細化分工提高編輯職業素養

健全編輯工作制度,完善編輯工作流程。審稿是學報工作流程中一個關鍵環節,初審、復審、終審關系到稿件的學術水平及社會影響。稿件的采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學報的辦刊質量及學術層次地位,因此,健全的審稿制度是高校學報必備的工作流程。在人事管理層面確保編輯隊伍“勝任力”的基礎上,加強審稿流程的嚴密及審稿態度的嚴謹、公正就顯得尤為重要,嚴肅審稿工作流程,嚴把稿件質量關,是提升辦刊質量的核心因素。為此,審稿全程應嚴格執行專家匿名審稿工作制度,避免出現“人情稿”“關系稿”“利益稿”等問題,避免在審稿環節有失公允,避免低質量文章被采納。結合編輯部的實際情況,設置健全的審核制度,實行客觀、規范、科學的錄用程序,確保稿件質量及編校水平。加強編輯業務培訓,提高編輯人員職業素養。學報編輯人員的職業素養是期刊編校質量的根本保障,是高校學報編校質量提升的關鍵所在。編輯人員的職業素養既包括職業道德修養又包括專業素養,為此,編輯人員既要不斷地通過多方面的學習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提升,又要努力鉆研學習業務理論知識。學報期刊與一般非學術期刊有著明顯的不同,它不僅要求稿件內容真實準確,還要求語言邏輯嚴謹規范,標點符號使用精準,圖形表格使用規范。學報編輯人員在信息傳播、技術推廣、學術交流中處于核心地位,它肩負著學報生存與高質量發展的重大使命。學報編輯人員要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恪盡職守、認真嚴謹地對待編校工作,肩負起自己的崗位責任與義務。學報編輯人員專業能力水平的提高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不斷學習與完善。高校人事管理層面應積極開展或提供便利條件促使學報編輯人員專業素質提升。高校學報編輯人員應該主動學習編輯實務技能及專業理論知識,不斷完善專業知識結構,不斷提高信息重組優化能力及對文稿內容價值的判斷識別能力,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及時掌握國家及行業的相關編校規范及新標準,強化編校工作規范化水平。[3]形成糾錯機制,提升編校質量。眾所周知,編校工作細碎、繁雜,為確保編校質量,高校學報編輯部內部應設計形成嚴密的糾錯機制,用制度約束編輯工作流程的始終,編輯部內部要實行互審互評,逐級審查,還要定期、定量進行專家抽檢。要實行具體明晰的獎懲制度,對工作任務完成較好的編輯要及時給予表彰獎勵,存在問題的給予批評懲罰,用科學的政策機制鞭策、鼓勵編輯人員,促使編校流程良性流動,健康發展。綜上,健全編校質量管理制度對高校學報建設意義重大。高校學報編輯部應切實結合高校學報特性,在嚴格執行“三審三校一讀”制度的基礎上廣泛開展新的嘗試與探索,重視“傳幫帶”的作用,加強組織學習培訓;建立編輯編校質量核算辦法,制定獎懲機制等辦法;建立編校質量控制職能部門,即質檢中心,在職能劃分上賦予管理層級,給予相應的褒獎制裁權責,讓編輯人員的工作在有效的監督機制下運行。設立的質檢中心應對刊物的所有內容進行認真核檢和仔細勘對,大到版面設計,小到標點符號,均應仔細檢查,以進一步增強出版論文的科學性、可讀性和準確性。[4]

四、結語

新時代對高校學報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機遇,高校學報編校質量是學報生存發展的根本所在,是期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是行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期刊業未來的生存與發展之本。高校學報應該時刻以質量意識為引領,將質量意識貫穿編校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使高校學報沿著健康快速的發展軌道前行,才能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學術期刊評價標準和體系,才能營造良好的學術生態環境,為中國期刊擴大影響力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雪松.論高校學報青年編輯的學術素養———兼談高校學報青年編輯的職業發展[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77-80.

[2]羅文瑤.高校學報編輯職業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出版廣角,2015(2):96-98.

[3]程杰.地方高校學報辦刊質量提升措施[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6):118-110.

[4]扶文靜,龍威.高校學報編校質量提升的思考[J].學報編輯論叢,2020(3):172-174.

作者:陳新 單位:佳木斯大學學術理論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