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會計遠程教育體系研究

時間:2022-04-28 10:09:46

導語:高校會計遠程教育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會計遠程教育體系研究

摘要:現代遠程教育是高校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研究運用Python技術,對社會需求和學生現狀兩個方面展開調研,抓住網絡教育的學生需求和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對崗位能力進行梳理,針對性的制定網絡遠程教育培養方案,了解會計專業人才需求,再針對性地設置專業課程。本研究可以提供以下啟示:新時代遠程教育,應該根據學生特征精心設計課程框架,應該開發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課程體系,同時本研究也為高校建立網絡教育平臺提供了借鑒意義。

關鍵詞:遠程教育;崗位能力矩陣;課程體系

我國高等院校網絡教育早在1999年開始在68所高等教育院校進行試點,經過22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繼續教育的重要辦學形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教育也成為中國教育信息化的典型實踐,創新了人才培養的模式,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開放與共享,促進了學習型社會的發展[1]。隨著高等院校遠程教育辦學規模的迅速擴張,網絡與遠程教育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能力定位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要想成功開展網絡教育,就要將社會需求和學生需求相結合,制定以學生能力提升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案[2]。網絡教育要從多個方面落實教育理念,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優秀人才[3]。

一、高校網絡教育辦學對象定位

1999年,我國開始在高等院校開展網絡教育試點,部分高等院校網絡教育學院開始招收高中畢業生和成人在職學員,但由于管理機制混亂等問題,引起了教育部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03年8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格現代遠程教育招生工作管理的緊急通知》指明各高校在開展網絡教育時,不得招收高中畢業生為普通本、專科網絡教育生。此后高等院校網絡教育辦學對象完全轉向在職工作人員,著力開展應用型人才的培養[4]。

二、網絡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崗位能力分析與專業定位

為了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本文選擇大數據調研的方式,首先通過宏觀市場分析和對人才培養的初步定位,了解會計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其次通過對企業需求的整理和其他高校網絡教育建設方案的學習,對標網絡教育的人才需求,針對性地構建課程體系。

(一)崗位信息分析

1.確定樣本本次數據處理會計專業就業22349條爬蟲數據并結合會計專業特點,選取企業類型,涵蓋國企、民企、合資企業、外企及事業單位的崗位。篩選崗位所需學歷要求,通過事業單位招聘網站選取比較有代表性的299個招聘崗位,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檢索225條公務員招聘信息。在總數據中存在20937個一般類型企業與財會相關的崗位和1412個知名企業與財會相關的崗位。通過調研高職院校的就業生去向確定了2:1的比例,因此隨機抽樣選取了3000個一般類型企業與1412個知名企業作為樣本進行篩選。得到206條一般企業和93條知名企業的會計崗位,最終得到299條會計崗位數據,結合225條公務員招考崗位數據,共524個崗位。2.崗位信息預處理對于不同企業單位的同一個崗位,在名稱上會有差異,首先根據招聘信息對崗位名稱進行統一,統一的依據是:崗位工作及職責范圍。其次對崗位信息進行補全,對崗位招聘信息不全的崗位,參照同類型崗位的能力、職責要求進行復刻。3.崗位信息聚類分析首先進行崗位合并。對整理后的299條會計崗位數據,根據能力要求、崗位職責以及崗位名稱進行合并。最終合并成了27個崗位類型。

(二)核心崗位能力矩陣構建與分析

1.崗位能力矩陣構建(1)崗位整理與匯聚通過對清單企業選取與總數據處理進行雙軌篩選,根據崗位需求及崗位名稱、能力需求,對524個崗位進行合并,共獲得27個崗位。按照崗位性質、特征,將合并的27個崗位進行分類匯聚7類崗位群,其中非公職類有四大崗位群分別是財務會計類、管理會計類、管理類、審計類。公職類有三大崗位群分別是專業技術類、綜合管理類、司法類。(2)崗位能力提取與識別能力體系是從崗位信息中進行分析,提取符合人才培養初步定位的各項能力。將崗位職責、要求能力提取與崗位要求詞頻分析進行對比,根據市場企業崗位需求情況,劃分核心崗位群:財務會計崗、管理會計崗。財務會計崗要求能夠熟練操作Excel、Word、用友、金蝶等軟件,掌握基本財稅、經濟法知識,熟悉國家會計準則,能獨立完成企業記賬業務,有基本財務分析能力;管理會計崗要求熟悉金蝶、用友等軟件,具有計算機和ERP基礎,熟悉成本控制、財務管理知識、經濟法、稅法,了解會計準則和財稅相關政策。(3)崗位能力矩陣繪制以能力三級目錄為基礎,對能力層次進行劃分,結果如下:①通用能力與素質:所有的崗位都需要具備通用能力,具備職業道德,對行業領域有良好的認知,能進行良好的溝通。②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要求對數據敏感,有計算和統計能力,能進行財務分析。③軟件操作能力:熟練掌握辦公軟件,熟練使用財務軟件,熟練應用ERP系統。④專業方向能力:包括銀行業務能力、風險管理能力、成本管理能力、財務管理能力、審計業務能力。專業核心能力:財務會計核算能力、財務管理基本能力、經營管理基本能力、會計實務處理能力、證券投資分析能力、項目評估分析能力等。在崗位的篩選上我們考慮到網職融通的初步定位,基于網本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崗位勝任能力。以崗位群的崗位-能力展開形成矩陣,對矩陣項進行評分。其中評分規則為:0±不做要求,1±了解掌握,2±基本應用,3±熟練應用,4±完全掌握,評分后得到崗位能力矩陣。2.崗位能力矩陣分析根據崗位能力矩陣與崗位能力進行堆疊分析,梳理出應用型崗位群的重要能力,結合崗位能力和會計崗位特色,將整理得出的27個崗位進行方向梳理可以得出四個培養方向,每個培養方向包括的崗位有:財務會計方向:總賬會計、保險運營專員、財務分析師、財務專員、出納、電商財務、會計專員、稅務會計、往來結算、銷售財務、主辦會計、財務助理、會計助理。管理方向:會計主管、財務主管、總賬主管、稅務經理、會計經理、財務經理。管理會計方向:ERP實施顧問、ERP財務助理、存貨核算會計、成本會計。審計方向:審計經理、審計員、審計助理、資產評估。

(三)核心崗位群知識能力圖譜的繪制過程與結果

對四個培養方向的崗位分別進行崗位能力矩陣與崗位能力的堆疊分析,梳理出培養方向的重要能力:財務會計崗需要掌握:計算和統計能力,熟悉銀行業務,成本管理,財務會計核算,會計實務處理,稅務處理等能力。管理崗需要掌握:市場分析,風險管理,財務管理,證券投資,項目評估分析,公司理財,金融管理等能力。管理會計崗需要掌握:熟練應用ERP系統,市場分析,銀行業務,風險管理,財務管理,財務管理,項目評估分析,金融管理,熟悉管理會計理論。審計崗需要掌握:審計能力。同時四個崗位都需要學生掌握外語、溝通交流、職業道德、公文寫作、行業領域認知、財務分析、熟練操作辦公系統和財務軟件的能力。根據三級目錄中的能力來源列出知識清單,連接4個核心崗位群的知識清單可得到知識能力圖譜,見圖1。根據4個核心崗位群的知識清單及知識能力圖譜中的知識科目出現頻次及關聯性,綜合分析得到會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知識清單應重點突出對以下七門清單:財務分析、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審計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財務會計學。

三、分層級構建會計專業課程體系

隨著信息技術和大數據的發展,我們培養的人才需要符合三個特征,即專業基礎扎實、精于業財稅業務和具有管理創新能力。其中專業基礎扎實,需要通過會計傳統基礎科目的教學達到,但是網絡教育的學生大部分是在職人員,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儲備,故適當縮減這一部分課程的比例;精于業財稅業務是指要培養學生在具備傳統手工核算能力的同時還具備使用信息化技術和智能化設備處理各項業務的能力[5],這是人工智能與會計兩大類課程的融合;具有管理創新能力是指學生能夠結合管理相關知識,優化工作流程,改進工作方法,這一部分對從事管理工作的學生尤為重要,讓學生熟悉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能對企業業務進行合理分析,并且能夠參與企業內部的優化與管理創新。根據崗位能力矩陣展現出的對當代會計人才的能力需求,提供了對課程體系優化的思路,將課程分為三個層級,分別為專業核心課程、業務能力進階課程和管理能力進階課程,其中專業核心課程為必修課程,業務能力進階課程和管理能力進階課程為選修課程,即學生可以根據所處行業和工作類型的需要選擇合適的課程,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層次,完善網絡教育會計人才框架,從而提高網絡教育會計專業學生業務流程的能力和管理能力。

(一)專業核心課程

基礎理論學習要貫穿會計專業課程學習的始終,考慮到網絡教育的學生面向的大多數是中小型企業,即使是處在數據時代背景下,會計人才仍然要深入學習財經法規和會計準則相關知識。在崗位能力矩陣中,職業道德是十分重要的能力,由于會計工作能接觸企業機密信息,因此這個職位的職業道德就尤為重要。將職業道德教育以課程思政的方式貫穿于專業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在其他專業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貫穿始終[6]。

(二)業務能力進階課程

核心崗位群中的財務會計崗位要求從業人員具有較強的會計實際操作能力,對會計前沿技術和業務處理相關知識通過設置動態選修課模塊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開展《業財一體化綜合實訓》《云代賬》《財務數據分析與可視化》《納稅籌劃》《大數據與財務決策》《人工智能會計》《共享會計實務》《審計人工智能實踐》等課程。

(三)管理能力進階課程

核心崗位群中財務管理崗位要求從業人員熟悉企業的商業模式、數據分析的技巧和擁有成本控制管理的技術等。對于從事管理工作的學生或未來有從事管理工作的學生,可以選擇管理能力進階課程,提升管理能力和效率。

結語

知識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社會變革和職業結構調整讓在職人員的學習需求迅速擴大,網絡教育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符合在職人員的業余學習需要。教育具有強大的社會服務功能,網絡教育培養人才的素質成為教育對社會反饋的直接窗口。現代遠程教育是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教育對象具有特殊性,每個學校也有其自身的獨特性,現代遠程教育要立足所在高校,從高校整體教育全局出發,結合本校的優勢資源,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方法,同時本研究也為高校探索遠程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林世員,陳麗,趙宏,張文梅.高校網絡教育發展脈絡與階段特征[J].中國遠程教育,2021(06):18–24+45+76–77.

[2]馬賢明,龐金偉,王穎,宋茜,司言詞.中國遠程會計教育體系構造研究[J].會計研究,2003(12):54–57.

[3]楊虎.高校現代遠程教育中管理育人理念及其踐行——以北京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實踐探索為例[J].繼續教育研究,2020(04):18–23.

[4]陳麗,林世員,趙宏,張文梅.新時期高校網絡教育改革創新的方向與著力點[J].中國遠程教育,2021(06):11–17+76.

[5]周守亮,唐大鵬.智能化時代會計教育的轉型與發展[J].會計研究,2019(12):92–94.

[6]鄭路,周莎,劉蔓青.人工智能時代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教育改革探索——基于會計招聘信息的大數據分析[J].大學,2021(31):106–109.

作者:程英爽 李月娥 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