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消防設備維護與安全問題分析

時間:2022-05-05 16:07:00

導語:博物館消防設備維護與安全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博物館消防設備維護與安全問題分析

摘要:博物館是收藏、研究文物的重要場所,也是向群眾傳播歷史、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肩負著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任。為了保護博物館內的珍貴藏品和參觀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管理是確保博物館正常運行的基礎,而消防安全則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圍繞博物館消防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消防設備維護提出了些許建議,旨在提高博物館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保證博物館的安全運行。

關鍵詞:博物館;消防;設備管理

雖然博物館的消防設備已經是博物館建設的必備設施之一,但博物館內的館藏文物具有極高的歷史與文化價值,而博物館又是人群聚集地,特別是節假日期間,驟增的人流量還是時時考驗著博物館的安全。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消防設備也越來越智能化和信息化,但火災仍然是威脅博物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2018年的巴西國家博物館火災事故,就造成了2000萬件藏品慘遭損毀的慘劇,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這次的火災事故也給我國博物館的消防工作敲響了警鐘,只有進一步提高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加強消防設備的維護和管理,并對現存的消防問題進行研究和解決,才能保證博物館內文物與人員的安全。

1影響博物館消防安全的原因

我國消防工作的方針是“預防為主,防消結合”[1],只有充分了解火災發生和分析火災蔓延的原因,才能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影響博物館消防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具體為以下幾個方面。

1.1自然原因

雷電是自然災害中引發博物館火災的主要原因。首先在雷電放電時,產生的沖擊電壓可高達數十萬伏,足以摧毀電力系統設備,從而引起絕緣擊穿,導致發生短路。其次是當強大的雷電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能往往也能釀成火災。特別是對于古建類的博物館通常采用的是木質結構,博物館周邊也通常會有名貴古樹,發生雷電災害時,極易擊中博物館建筑或植物而引起火災。

1.2電氣故障

由于電氣引起的火災事故在火災總數的40%左右[2],因此博物館必須把電氣安全作為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博物館承擔著展覽文物的職責,為了給前來的觀眾呈顯出精彩的展覽,在布展中會運用到眾多燈影設備、多媒體設備等,也就需要鋪設大量的電線。這些電線又有難以計數的連接點,因此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線路發生老化、故障的幾率也會逐年增高,而這些線路通常鋪設在隱蔽的裝修層中,一旦出現問題后果將不堪設想。

1.3消防設備存在問題

雖然目前博物館都已經配備消防設備,但還有些博物館的消防設備配備不齊全或者無法正常使用。如有的博物館只配備了滅火器和消防栓,卻沒有相應的自動報警裝置,有的博物館配備了完整的消防系統,但日常缺少維護,一些消防設備“空有其表”,遇到火情時不能發揮其作用。消防設備是預防和降低博物館火情的重要措施,只有保障消防設備的正常運轉,才能有效的防止火災發生,即使發生火災,也能有效阻止火勢擴大,及時滅火,將損失降到最低。

1.4不安全行為

除了自然災害和電氣故障外,部分人的不安全行為也是造成博物館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的原因。如隨地亂扔的煙頭,未被熄滅的煙頭溫度可達到200~300℃,如果煙頭周圍存在木質或紙質可燃物,則極有可能引起火災。另外有些地區在節日期間有放煙花、放孔明燈或者祭祀燒紙的習俗,這些傳統習俗也是威脅博物館消防安全的原因之一,如果不加以管制,后果將十分嚴重。

1.5管理問題

博物館的消防安全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各部門和人員在管理上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如沒有對消防安全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缺乏日常的人員培訓和管理;資金落實不到位,無法采購先進的消防設備;部門分責不明確,遇到問題相互推諉;消防巡視工作不到位,無法及時發現火情;消防設備“只能看,不能用”,關鍵時刻無法發揮作用。這些管理問題說明,博物館的消防工作需要在制度、人員、監管等方面通力合作,哪一個步驟出現漏洞,都是博物館消防安全的隱患。

2博物館消防設備管理與維護的意義

現在所說的消防設備通常指的是集預防、滅火為一體的設備總稱,是具有科學技術含量的一套聯動裝置,由多專業、多部門、多工種組成,在火災預防、滅火、人群疏散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其具體設備包括自動報警系統、滅火器、疏散指示系統、應急照明等。消防設備并不是只要安裝就能預防火災,從上文影響博物館消防安全的原因可以看出,造成博物館火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維護好博物館的消防設備,保證設備的正常工作,才能保證博物館的良好運行,消除火災隱患。如前文提到的巴西國家博物館火災事故,在發生火災5h后,火情才被控制住,但依舊沒有完全撲滅明火[3]?;馂陌l生后,雖然消防員立即趕到火災現場,但由于消防設備缺乏維護,距離現場最近的兩個給水栓都無法正常使用,附近又沒有充足的水源,因此消防員只好就近到湖泊里取水,大大降低了救援效率,耽誤了最佳救援時間。由此可見,做好博物館消防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可以最大限度發揮消防設備的性能,將消防工作落到實處;可以及時發現和排除設備中存在的問題,增強設備的穩定性,延長設備使用年限;可以對博物館內的館藏文物提供安全保障,以便更順利的開展文物研究工作和文物展覽;可以保護前來參觀的群眾、博物館工作人員和館藏文物的安全,為人民群眾和歷史遺產負責。

3博物館消防設備管理與維護存在的問題

3.1預警設備不夠完善

火災的防控先在于“防”,只有先把預防措施做好,才能防患于未然,從根本上解決博物館消防安全問題??v觀國內外的博物館火災事故,許多都是因為預警設備不夠完善,沒有及時發現險情從而釀成悲劇。我國博物館火災預警設備的覆蓋率并不高,對于其研發的重視程度也不夠,造成了火災發生后再去補救的局面,因此加強博物館的火災預警設備,是消防安全的基礎和前提。

3.2消防設備維修不到位

與其他娛樂或休閑場所相比,博物館發生火災的頻率較少,因此一些消防設備長期沒有使用,也沒有定期進行檢修或更換。長期不使用造成了消防設備的陳舊,也無法確保其能否正常工作,一旦發生火災,無法使用的消防設備將造成難以預估的后果。另一方面,市面上的消防設備品牌繁多,但許多零部件并不通用,一旦需要維修和更換零部件就只能重新購入消防設備,有時又會出現設備供應不足,無法馬上到位的情況。這對于博物館的資金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消費設備的日常維護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3.3人員和文物疏散難度大

博物館常為人員密集場所,展廳之間相互聯通,有些古建類博物館為木結構建筑,如發生火災火勢和煙霧極易蔓延,而且博物館觀眾年齡跨度大,小孩和老人都需要人員協助撤離,這給人員疏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另外博物館展區和庫房存放有大量珍貴文物藏品,展區內的藏品和觀眾處于同一空間,藏品不但面臨火災威脅,在慌亂中還可能被人為損壞。庫房文物相對集中,一旦起火就容易被集中燒毀,且博物館修復文物會存放化學物品,這也給火災帶來進一步擴大的可能。

3.4消防設備管理體系不夠健全

首先,有些負責博物館消防設備檢修的工作人員缺乏責任心,工作態度不端正,沒有嚴格按照標準對設備進行檢查和維修,檢修日志中需要填寫的數據模糊不清,沒有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其次,單位負責人也對消防設備的維護不夠重視,監管不到位,沒有明確的獎懲制度,不能對上述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后續的責任追究也難以劃分,給安全工作留下了隱患。最后,受限于各地區的發展水平不同,雖然有些博物館積極開展了消防安全工作,也加強了消防設備的維護,但由于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差異,對于消防設備的培訓、檢修和維護還是落后于發達地區,一時之間無法建立先進的消防設備管理體系,這一問題需要長時間的努力與投入才能解決。

4博物館消防設備的維護與發展要點

4.1設備選購

消防設備的選購要從博物館的實際情況出發,采購時要理性,切勿以“人情”為先。消防設備的選購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適應現代化博物館的發展建設,注重消防設備的科技性、功能性與智慧化,提高消防設備使用的便捷性。在選購消防設備時,要根據使用場所的位置、環境、周邊情況等不同,有針對性的配備消防設備,這樣才能在發生險情時用最快的速度實施施救,也便于消防設備的檢修工作。消防設備是維護博物館消防安全的基石,只有科學采購消防設備,注重消防設備的使用價值,才能順利開展博物館的消防工作。

4.2重視消防設備的日常維護

消防設備的維護工作主要包括日常的巡查、檢測和保養。消防設施的維護要進行職責劃分,制定出相應的維護計劃,由專人進行專項檢測。有些消防設備的檢查難度較高,博物館工作人員無法進行檢測,這時需要具有專業能力和技術的消防單位前來完成檢查,對于消防單位提出的問題要及時整改,再由消防單位進行驗收,驗收合格方能繼續使用。相關工作人員要針對不同的消防設備,制定相應的檢查計劃,對設備的使用周期和年限嚴格控制,日常的檢修和保養都記錄在案,做到有據可查。對于疑難問題及時上報,全程參與消防設備的每次維護,最大限度保障消防設備的安全運行,對館藏文物和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負責。

4.3定期開展消防演練

通常博物館部門較多,展廳與辦公場所也較為分散,因此需要每年定期組織消防安全演練,針對各博物館不同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應急預案,按照預案磨煉各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鼓勵所有工作人員積極參加演練,了解預案流程,掌握基本的防火滅火知識[4]。加強博物館和社區消防之間的合作,盡量避免發生火災,一旦發生火災也能迅速控制火情,防止火災擴大化。秋冬季節用火用電增加,且天氣干燥,因此稍有不慎就容易發生火災,所以秋冬季節組織消防預演是十分必要的??鬃硬┪镳^在2021年11月22日組織了消防安全演練活動(如圖1),在活動中模擬了展廳內突發火災,博物館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一邊以廣播形式安撫館內觀眾,組織觀眾撤離現場,一邊聯動微型消防站對現場火情進行撲救,在消防隊到來之前有效控制了火勢,避免了人員和貴重文物遭受損害。

4.4優化管理理念

在新時期,博物館也向著智慧化、智能化發展,因此博物館消防安全管理意識也要緊跟時代變革,要主動提高防范意識,降低火災風險,及時發現火災隱患,結合博物館的科技手段,將消防安全意識融入到博物館科學安全管理工作中,發揮網絡管理優勢,轉變陳舊的、不符合現代博物館特點的消防安全管理思維,與新媒體進行有效融合,通過博物館官方網站、官博、微信公眾號等途徑進行消防安全科普,推廣安全常識[5]。也可以在博物館預約系統中,添加防火安全教育內容,在大眾購票預定時就可了解博物館的安全措施,起到提前警示的作用。

4.5加強人才培養

消防設備的養護離不開高水平的工作人員,只有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才能不斷提升博物館消防設備的維修與管理水平,給博物館的消防安全提供有力保證。人才培養的第一步是加強實踐操作能力,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術素養,可由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展開一對一的“傳、幫、帶”活動,確保后繼人才充裕,滿足消防設備的日常維護需求。第二是在消防設備的維護與管理中,要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調動消防設備維護與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激發崗位責任心,從而提升工作效率與水平。第三是負責消防設備維護的相關人員要主動學習先進的工作理念,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熟練掌握維修消防設備的新技術新方法,同時不斷加強對于消防知識的認知和綜合素質,對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深刻意識到消防設備是保護文物安全、游客安全的重要措施,強化自身的安全意識,并且將安全意識帶入到日常的工作當中,不漏掉一個安全問題,不放過一個安全隱患,切實做好博物館消防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工作。

4.6嚴格落實危險品管制

對于古建類或者大型綜合博物館來說,用火、用電和修復文物用的化學品是引起火災的主要安全隱患,須建立嚴格的管控制度[6]。博物館內避免存放大量易燃物品,木質、紙質類文物要存放于符合安全規定庫房中。文物修復場地需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且工作人員具有熟練使用器材的能力。辦公場所不可使用大功率電器,在醒目處設立“嚴禁煙火”等警示標志,制定辦公安全守則,嚴格落實獎懲制度,以便提高工作人員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4.7采用智慧系統

新時期博物館的智慧化建設也包括消防智慧化,由傳統消防設施發展到智慧化消防是博物館轉型的重要步驟。智慧消防是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采集和計算信息,再通過人工智能實現對于火災預防的動態感知和精準預判,以此來提升消防安全水平。如今智慧消防系統已經發展出消防預警系統,消防監控系統,消防指揮平臺等多個層面,對于博物館來說,智慧消防系統可以實時監測博物館消防設施的運行情況,對消防設施進行風險評估,提醒可能出現的故障,防患于未然。消防指揮系統還能夠在發現火情時就自動開展作業,大幅度降低火災帶來的危險與損害。智慧系統的運用能夠優化消防設備,推動博物館的轉型與升級。

5結語

由于博物館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文明載體,具有極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館藏的文物也具有不可復制性。而博物館又承擔著社教職能,前來參觀游覽的群眾絡繹不絕,因此一旦發生火災,不僅會對當地的經濟和文化產生重大影響,還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所以維修和管理博物館的消防設備是博物館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博物館消防設備的巡檢和維護工作,加強相關人員的技能培養,利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博物館的消防安全防護,才能保障博物館的正常運行,保障文物和參觀群眾及工作人員的安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最新修訂版)[M].法律出版社,2008.10.

[2]李政育.博物館的火災風險與防控[J].中國博物館,2019(01):19-24.

[3]于萍萍.文明之殤———巴西國家博物館火災背后[J].消防界(電子版),2018(19):10-15.

[4]張志成.博物館的消防安全對策思考[J].消防界(電子版),2021(09):121-122.

[5]許曉天.博物館全科網格化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探究[J].中國設備工程,2021(21):59-60.

[6]丁小峰.古建類博物館文物保護單位消防安全[J].中國博物館,2019(1):14-18.

作者:隨廷廷 單位:孔子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