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在兒童體質水平的影響
時間:2022-05-06 16:02:48
導語:傳統武術在兒童體質水平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今世界人民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就是兒童的身體健康狀況。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兒童的課余生活大多數都用在使用電子產品上,再加上父母平時工作時間較長而陪伴孩子的時間較短,進而使得兒童的身體素質情況普遍較低。少年兒童關系到我國的前途與未來的發展方向,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因此提高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是當前要解決問題的重中之重。要提高少兒的身體素質水平,就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傳統武術最注重的就是人的精氣神,傳統武術的訓練能夠有效提高神經感覺機能,也能夠極大地促進腦神經的發展。本文經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的探究之后發現,若是能夠堅持一定時間的武術訓練,兒童的感覺系統將會有很大的提升。同時,在運動的協調性、平衡性,品格的堅韌性、注意力集中能力等方面也有了極為顯著的效果、堅持傳統武術的鍛煉,有助于在身體和心理兩方面促進兒童的健康發展,這能夠很好地引導家庭教育,幫助兒童形成堅韌的意志力,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促進兒童的茁壯成長。因此,在兒童教育中教育傳統武術的教學將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傳統武術;兒童;體質水平
少年兒童的健康發展關系到我國的未來,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義深遠。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歸根到底,市場的競爭在世界上是對綜合型人才的競爭。因此,當今世界各國都在培養高素質人才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并建設了更完善的教育體系[1]。在人才成長的各個階段中,兒童階段的培養與教育不容忽視。當今社會各個家庭對兒童培養教育也越來越看重,家長們悉心教導,希望能夠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將來面對激烈的競爭時,能夠更為出色,更有競爭力,有更大的機會取得一席之地。因此,在當今社會,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都有著越來越多的資源投入到兒童教育與培養上。然而,如果過分注重學業水平的進步或者僅注重學業水平的發展,往往會使少年兒童承擔越來越大的壓力,而由于年齡限制,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強,這很可能影響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作為我國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武術運動表現形式多樣,實現了動與靜、虛與實的有機結合,同時,其所具有的內涵豐富,也具有顯著的民族特征。傳統武術的訓練有利于人體感覺機能的提升,在大腦的支配下,能夠完成武術的各項動作,武術鍛煉在鍛煉人腦神經方面也有著積極作用。一方面,武術能夠促進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武術鍛煉能夠改善人體多個器官的運行狀況,促進兒童身體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我國兒童身體現狀分析
從近些年的兒童體質調查結果中可以知道,我國兒童的體質正在逐漸下降,不管是肺活量水平還是爆發力、耐力、速度等身體素質都呈現下降趨勢,還有兒童的肥胖,長期沉溺于電子產品,這些都影響了我國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尤其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家長、學校與兒童自身都會忽略身體素質的鍛煉,只認為提升學習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觀念就導致兒童的體質發展受到限制,無法鍛煉提升整體素質。兒童的發育除了要培養靈活的思維與智力,還需要鍛煉其身體素質,讓兒童的身心能得到同步提升。現階段的兒童體質還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還沒有找到適合的方法培養鍛煉兒童體質。兒童的體質過差不僅會影響外形,還會對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一些兒童的家庭環境優越,父母也比較溺愛,常常會出現兒童營養過剩導致肥胖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會對自己的外形有自卑感,甚至還會被起外號,不僅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傷害兒童的心理發育。營養過剩帶來的危害還會造成兒童的身高發育遲緩,體力不能得到鍛煉提升,四肢僵化不夠靈敏,柔韌度與協調度差,這些危害會阻礙兒童的正常發育,會讓兒童隨著身體問題進而衍生出心理問題[2]。還有一部分兒童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兒童家長也沒有嚴厲制止,兒童長期沉迷其中,既會影響智力發育又可能造成兒童近視,這些不良習慣是造成我國兒童體質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必須重視起來的問題。我國兒童的體質現狀容易讓兒童產生一些自卑心理,對健康成長也會造成影響,一旦身體出現問題,緊隨而來的就是心理問題,會出現情緒波動大、抗壓能力差等情況,性格也會一定程度的有所改變,所以兒童體質問題如果得不到改善,會影響下一代的成長發展,對國家和社會都會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失。現代一些成人疾病出現了年輕化趨勢,越來越多的兒童可能會患上成人疾病,這就是兒童體質下降造成的,是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造成我國兒童體質現狀的具體原因
(一)兒童方面的原因
造成我國兒童體質現狀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兒童自身的原因,許多的兒童因為成長環境優越,不具備自身管控能力,再加上沒有正確的運動理念,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會造成體質過差,影響身心健康發育。兒童本身的思維意識還不夠成熟,無法正確地糾正自身的行為習慣,也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導致沒有鍛煉身體的意識,更沒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認知,缺少了大量鍛煉提升體質的機會,還有就是兒童的自控能力較差,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但不能管控自己,更不能對自己進行嚴格要求。體質的提升一定離不開體育鍛煉,更離不開良好習慣的養成,只是現在的兒童缺少喜好與堅持的信念,更沒有做好改變現狀的準備,對自己的生活環境過于熟悉和依賴,更沒有改善提升自身體質的能力,體質發展還是處于原地不動的狀態。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
近些年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家庭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許多的家長對兒童的溺愛也是導致兒童體質下降的原因。在家庭生活中,兒童是重點關注對象,不論是衣食住行,家長都希望能給兒童提供最好的,生怕兒童會營養不良,最終造成兒童營養過剩,擔心兒童無聊生氣或者哭鬧厭煩,就把電子產品當成哄娃神器,這些方式都會嚴重影響兒童成長發育,同時也會影響兒童性格的發育,這個不僅危害了兒童的體質,也會影響兒童以后的成長與發展。家庭對兒童的影響是體現在方方面面,而且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家庭的生活氛圍都會讓兒童形成基礎認知,如果家庭沒有意識到兒童體質改善的重要性,不能做好帶動作用,結果可想而知。
(三)學校方面的原因
學校造成的原因也是不可忽視的,許多的兒童在學校都有體育鍛煉的經歷,但大多數都是簡單的身體鍛煉,沒有達到鍛煉提升體質的效果,再加上學校的鍛煉設備不足,師資力量有限,就會影響兒童鍛煉體質的環境,導致兒童的體質沒能得到改善[2]。學校對于兒童體質沒有過多的關注,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提高文化教學上,這才是造成兒童缺乏鍛煉的原因,也是體質無法得到提升的關鍵。學校的氛圍應當是陽光向上的,要全面鍛煉提升兒童身心,如果因為意識不到改善提升兒童體質的重要性而錯失了機會,才是最大的遺憾。
(四)社會方面的原因
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社會對于兒童成長的關注并不足,沒有為兒童的體質提升創造條件。隨著信息化的不斷升級,各種電子產品頻繁地出現在生活之中,而這些產品對兒童的限制不夠,導致兒童會沉迷于電子產品,影響身心健康發展。兒童本身不具備判斷能力,更沒有約束能力,一旦沉迷無法自拔,會造成近視還會影響智力發育,這對兒童的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害,兒童的體質現狀始終得不到改善。在大環境中,兒童的體質問題常常會被忽略,更多的關注點都是在于兒童的智力發育、特長培養,再加上對兒童體質現狀的不了解,沒有給兒童體質鍛煉提供有利的條件,這才造成了兒童的體質現狀,體質的改善絕非一朝一夕,倘若還沒有意識到兒童的體質已經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下降,未來兒童的身心成長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對社會的發展同樣會造成危害。
三、傳統武術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
(一)傳統武術對兒童身體素質的影響
傳統武術運動促進兒童健康的體態的形成。兒童成長期的體態關系到定型期的體態,在其成長過程中,身高、體重、力量等各個方面都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時,運動的速度、靈敏度、耐性也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最終的表現形式就是其個體的姿態與體態。良好的體態能夠提高個人的精氣神、傳統武術的鍛煉將會對兒童生理健康的發展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方面就是運動能力。在傳統武術中,需要手腳拳腿的綜合運用,因此在其鍛煉的過程中,會對身體的不同部位產生不同強度的沖擊力,各個部位的肌肉都能得到或多或少的鍛煉,這對肌肉、骨骼、關節的發展都產生著積極作用。此外,在鍛煉前的拉伸、舒展等運動,能夠很大程度地提升兒童的柔韌性;鍛煉過程中的擊打練習能夠有效提高兒童的骨骼堅韌性,對提高骨骼的硬度和強度產生積極作用。此外,由于傳統武術運動要求在鍛煉過程中聚精會神,這將有效提高兒童神經系統的發育,幫助兒童形成不放棄的良好品質。傳統武術能夠促進兒童良好身體機能的形成。中華傳統武術有著上千年的歷史,經過其不斷發展,有著豐富的內涵。身體健康素質是兒童健康水平評價中的重要指標,國內學者調查發現,傳統武術對兒童身體機能的提升有著顯著作用。武術鍛煉能夠有效提高兒童的身體素質與心肺能力,在提升反應能力與平衡能力方面也有著積極作用。在經過長時間反復的練習,兒童對武術動作的熟練性不斷增加后,其技巧性的動作能力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升,動作協調能力將會增強。在鍛煉過程中,隨著血液循環速度的加快,會使得體內脂肪含量降低,提升肥胖兒童的整體身體素質。從體育角度而言,傳統武術能夠幫助兒童的反應能力和肢體協調能力的提升,進而幫助兒童健康指數的增加。
(二)傳統武術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傳統武術有助于兒童美德的形成。傳統武術中也講究“武德”,這里的“武德”指的便是道德與品格,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內容,如守信用、仁慈、忠義等。但究其根源,這是一種內在的約束機制,從內在到外在約束習武之人,不能濫用自己的武力。習武之人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群體,他們擁有超乎常人的戰斗技能,若不加以嚴格約束,而任由其發展,可能危害社會的安全。因此,武德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古代,會將武德教育作為習武教育的重中之重。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傳統武術運動得到了有效的宣傳與推廣,不但能夠增強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其對人品德的教育與培養。我國傳統文化教育講究“天人合一”,在武術學習過程中,對品德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其文化底蘊對習武者影響重大。這幫助習武者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進而促進兒童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傳統武術能提高兒童綜合素質
傳統武術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讓兒童提升自理自護的能力,傳統武術當中包含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對于性格的塑造與生活習慣的養成都有幫助,既能提高身體的靈活性與協調性,還能加強反應能力,同時傳統武術還能增強兒童的自控能力[3]。學習傳統武術講究的是先練氣,兒童在練習傳統武術時能放松身心,還能凝神靜氣提升肺活量,鍛煉自身的專注能力,這對于兒童將來性格的塑造有很大的幫助作用。練習傳統武術對兒童的身體機能發展有許多的好處,能提高兒童的免疫力,改善兒童的呼吸循環,長時間的練習傳統武術對心肺功能的鍛煉也是有明顯效果的。練習傳統武術還能促進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武術講究內外兼修,既要鍛煉兒童的身體素質,還要提升整體性格品質,傳統武術中包含的傳統文化不僅能讓兒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還能懂得許多的人生道理,這些對兒童將來的成長都有著幫助作用[4]。傳統武術能讓兒童在練習之后更加有自信,身姿挺拔優雅從容,在提升體質的同時也讓兒童心理更加健康。
(四)傳統武術能提升兒童思想道德
兒童體質的提升不僅有利于成長發展,還有利于性格塑造,對兒童的成長有積極的作用。在進行傳統武術的學習時,兒童的思想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傳統武術主要是以踢、打、摔、拿、擊、刺等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兒童在學習時是從簡單再到難進行學習的,在學習的過程中身體素質能得到提升,也能學習到許多的道理提升自身的品格。傳統武術向來講究光明正大,在形式上也千變萬化,需要有自己的判斷更需要有正能量的精神,傳統武術還能培養兒童尊師重道、保護他人、做事公正的品格,能讓兒童成長得更優秀。傳統武術不僅能鍛煉個人的體質,還能依靠團隊合作,培養兒童的合作意識與幫助精神,學會在團體中互幫互助,更能感受到團隊的溫暖。兒童在進行傳統武術練習時,可以明確自己在團隊中的定位,通過不斷磨合提升集體榮譽感,更能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只有正確的引導才能讓兒童體質提升的同時擁有更多良好的品質。傳統武術中許多的動作技巧都十分優美,其中包含的神韻也都十分深遠,傳統武術是一種美的表現,具有神秘的東方色彩更能彰顯華夏文明。傳統武術屬于運動項目,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練習武術能提高我國兒童的整體素質,改善兒童體質現狀,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凈化心靈。傳統武術應當作為主要提升兒童體質的運動選擇,全方位影響兒童的身心發育,讓兒童可以全面健康的成長。
四、結語
中華傳統武術源遠流長,武術鍛煉能幫助兒童形成仁愛、謙卑、誠實守信等方面的良好品格,同時,也能幫助其形成仗義、勇敢、報效國家的情懷。武術鍛煉通常是幾年如一日,在這個過程中,有助于習武者形成專注、堅韌、持之以恒的品格。傳統武術鍛煉對我國少年兒童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都發揮著積極作用。若是能夠堅持長期的武術鍛煉,能夠在身體綜合素質、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有顯著提高。因此,我們要進行更為廣泛的宣傳與推廣,讓傳統武術在學校中流行起來,帶動更多的兒童參與進來,實行科學的培養與鍛煉,使兒童在傳統武術鍛煉的過程中,不僅鍛煉身體,同時也能實現身心綜合素質的全方面發展,為我們國家體育事業、兒童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梁樂華,王正棟.武術操進入學前教育課程的可行性綜述研究[J].武術研究,2021,6(1):74-76+102.
[2]李慧升.農村武術教學對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影響[A].2020課程教學與管理云論壇(重慶分會場)論文集[EB/OL].
[3]梅嬌嬌.武術訓練對兒童體質健康影響的研究進展[J].武術研究,2020,5(9):54-57.
[4]邢承聰,陳國鈺.武術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發展的對策研究[J].體育風尚,2020(7):79-80.
作者:傅晰 單位:吉首大學
- 上一篇:初中語文教學與人文素養培養策略
- 下一篇: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