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式教學法在思想道德修養的運用

時間:2022-05-11 16:02:02

導語:參與式教學法在思想道德修養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參與式教學法在思想道德修養的運用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大學課程體系中較為重要的課程之一,主要培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下思想基礎。在這一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本著課程改革的原則,加快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形成思想道德修養以及深厚的法律素養。近年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也引起了相關教研工作者的重視,間接加大了課程教師的教學壓力,傳統的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要在大量實踐探究中總結經驗,對教學理念進行更新、對教學方法予以拓展、對教學內容加以延伸,使教學模式更加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實現教育的終極目標。文章主要針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參與式教學法的實踐與應用的相關內容作出探究,首先探究了參與式教學法在這一課程中的應用優勢,后又具體分析了應用思路,希望能為有關的教學工作者帶來借鑒,意識到參與式教學法的應用優勢,進而發揮其實踐價值。

一、參與式教學法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的應用優勢

參與式教學法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的應用優勢較為顯著,該教學法的實踐與應用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在雙主體相互促進與相互協調的基礎上彰顯兩個主體的最大效用,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參與式教學法從現代教學理念著手,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參與課程,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進而強化創新力與創造力,真正做到了師生的有機協作。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這一教學手段的功能優勢較為突出,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雙主體的作用顯著。參與式教學法強調教師與學生的平等地位,并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全面參與教學活動,構筑相對自由、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學生在整個過程中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逐步意識到本課程的趣味性,逐步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學會合作探究思考,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高效學習、穩步成長,從而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法治觀念、道德修養等,實現德育修養的內化,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第二,教學方式向多元化方向轉變。參與式教學法的應用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不再陷入灌輸式教學框架,而是重視師生和諧關系的構建,通過激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達到良性互動、密切交流的目的。整個教學過程一改傳統教學模式單一的特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展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如啟發式、情景式、滲透式等教學手段,強化學生的情感認知,更新學習理念,使學生意識到本課程的多元化特色,逐步構建完善的、科學的教學課堂體系,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保障。第三,促使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的有機結合。參與式教學法能促使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提升理論認知,強化實踐能力,在實踐中鞏固理論知識,進而作用于價值選擇等多個方面,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夯實法治觀念,為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鋪平道路。簡而言之,參與式教學法加快了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兩者之間的結合,實現了課內教學的延伸,彌補了課外教學的不足,更加利于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素養的形成。

二、參與式教學法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的應用思路

(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突出教學手段的針對性

參與式教學法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的應用,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原則,在內容選擇上避免脫離實際,嚴格按照教學改革要求,參照教學大綱內容,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與個性特點,盡可能采取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突出教學內容的豐富性,以此彰顯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實踐環節,建議教師了解現階段學生的發展狀況及成長狀態,具體包括討論會的組織、問卷調查工作的開展、與學生日常交流等等,掌握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參考教學大綱內容,為教學內容的確定提供方向指導,從而使得教學形式的設計與優化更具可行性,符合學生現階段的學習需求。另外,在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中,要對學生成長中的疑問給予有效指導。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學生內心,糾正其思想上的錯誤認知,使其免受心理和情緒的干擾。

(二)突出教師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生全面參與課堂

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應用參與式教學法,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個性特點優化參與式教學法,使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各種需求。例如部分學生對未來的職業方向具有一定的敏感性,那么此時就可以強調職業精神培養,而部分學生對家庭相關的法律知識具有一定的學習需求,那么此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滲透與婚姻家庭法律知識相關的內容,給予學生有效指導,突出教師的導向性作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一改以往絕對權威的角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學習需求,采取有效的指導方案,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然后通過耐心而全面的指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教師應在課堂教學工作開展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預留一定的時間進行補充,然后采取學生評價、教師批改等方式,引導學生全面參與其中,通過引導使學生強化自信心與自豪感,與教師產生情感共鳴。另外,教師在學生參與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不斷對其進行知識的拓展與延伸,使其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不斷提高問題分析能力與辨別能力、解決能力,達到更高的理解力,使得掌握的道德知識與法律知識內化于心,為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打好基礎。

(三)組織實踐活動,延伸教學空間

參與式教學法的實踐與應用不應局限于課內,而是要不斷拓展空間,以更為廣闊的思維方式重塑教學模式。參與式教學法要求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組織各類實踐活動,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創設與理論教學相適應的教學情境,而后引導學生在良好的課堂環境中接受有效的教育。譬如,教師可以利用清明假期帶領學生參觀烈士陵園、英雄烈士紀念碑等,在參與此類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起到教育與引導的作用。學生在諸多實踐活動中也會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及高尚的個性品質,逐步提高社會責任意識,強化社會認知與法律素養,為日后步入社會打好堅實基礎。

(四)借助先進技術手段,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新時代下,將信息技術與教育領域相結合是必然趨勢,也是我國教育事業改革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突出教學全過程的靈活性和生動性,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進而達到更高的教學質量。參與式教學法的實踐應依托于現代化教學體系,對學生呈現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或是根據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要求使用豐富的教學資源與傳媒資源,營造靈活有趣的教學氛圍,使教學工作的落實更具實踐性與時代性。譬如,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過程中,應用參與式教學法可以依托先進的技術手段,確保教學的靈活性和真實性。在實際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設定主題,如以校園生活的真實狀態與情感融入為主題拍攝視頻,并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專業知識滲透其中,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法律素養,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進而融入更為豐富的情感,與所拍攝視頻內容形成心理共鳴及思想共通,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使得參與式教學法的應用更具實效性和趣味性。

(五)運用案例教學法,強化理論引導

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運用案例教學法來保障理論教學引導的針對性,切實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能夠主動求索,在面對問題時能夠全方位參與教學實踐,并緊跟教師的教學指導,在挖掘自身內在潛力的基礎上使問題的處理更加全面與深入,從而有效突出參與式教學法的應用優勢。此外,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價值還體現在能夠培養學生的理論分析能力及實踐能力,學生在參與案例分析與解決的環節時能針對實際情況不斷進行總結,在總結中培養自行分析的能力,針對問題的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選擇。如此一來,教師的課程教學不僅更具實踐性,也達到了知行合一的教學目的,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和較強的法律意識,有助于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在學科核心素養提升這一層面。

(六)建立完善的考評體系,確保評價效果

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參與式教學法,除了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外,也要注重運用考評體系,確保考評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全方位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養,切實發揮考評的價值。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改革理念的滲透與實踐,其中建立完善的考評體系無疑是工作中的重點。教師應根據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并結合學生參與課堂的實際情況,在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保證學生學習效果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完善的考評體系,真正做到考與評的有機結合。在考評體系的建立過程中,應當從教師考核和學生自評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教師考核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具體可將其細化為日常考核與期末考核,而學生評價則包括自我評價與學生互評,盡可能做到師生考評的有機結合,切實突出考評體系建立的價值。在考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相關的工作事項,比如在考評體系的完善階段應及時剔除冗余復雜的內容,針對考核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其中考核權重也要做好衡量,比如期末考試的權重應盡可能占50%,剩余50%也要做好相應的劃分,而學生互評應占10%左右,學生自評占5%,其他則設定在日常考評方面,具體包括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及課堂活動等等。除此之外,無論是學生自評還是教師考核,都要對考核內容進行切實分析,比如學生自評方面要重點針對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進行重點評價,盡可能以客觀、全面、深入的角度進行分析,確保學生自評的有效性;教師考核則要針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及其他行為表現進行綜合考核,并且要相應地參考期末考試成績等,確保考核的全面性與完善性,突出考核評價的公正性與有效性。總而言之,建立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有助于學生在日常行為中培養良好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有助于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養的提升,有利于學生形成牢固的法律意識,為學生更好地形成學科核心素養打好基礎,也為學生日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實踐環節有必要應用參與式教學法,以此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與學科核心素養,為學生的學科核心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礎,最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水準。

作者:方姝 趙亞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