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模式在回腸造口術的應用

時間:2022-05-18 09:13:30

導語:健康宣教模式在回腸造口術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健康宣教模式在回腸造口術的應用

[摘要]目的:觀察基于思維導圖的健康宣教模式在預防性回腸造口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行預防性回腸造口術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30)。對照組予以口頭健康宣教模式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基于思維導圖的健康宣教模式干預,連續干預3個月。比較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與自護能力,以及干預3個月內造口并發癥(造口黏膜分離、皮炎、感染、回縮)發生率差異。結果:干預3個月后,兩組患者COHQOL-OQ評分、ESCA評分顯著升高,且觀察組患者明顯高于同一時間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造口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基于思維導圖的健康宣教模式可明顯提高預防性回腸造口術后患者生活質量與自我護理能力,有利于減少造口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

[關鍵詞]思維導圖;健康宣教模式;回腸造口術;并發癥

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臨床常采用預防性回腸造口術保留直腸癌患者肛門功能,并降低吻合口瘺發生率。行預防性回腸造口術后,患處愈合時間需3~6個月,期間需患者及家屬自行居家護理,而腸造口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均會影響居家康復進程。思維導圖通過可視化結構、發散性思維同時啟發左右腦,有效提高記憶力。思維導圖的健康宣教模式可幫助患者理解并記憶疾病相關知識,提高疾病知曉程度與自護能力,有利于患者預后。本研究給予回腸造口術術后患者提供基于思維導圖的健康宣教模式干預,為尋求回腸造口術術后最佳護理方法提供可行的預防性理論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行預防性回腸造口術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直腸癌相關診斷標準[1];首次行預防性回腸造口術;無術后嚴重并發癥。排除標準:居住網絡閉塞地段;合并精神障礙及視聽障礙;文盲。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44~71歲,平均(58.31±6.36)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6例,初中及以下14例;術前T分期T1期8例,T2期12例,T3期6例,T4期4例。觀察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45~70歲,平均(58.19±6.92)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7例,初中及以下13例;術前T分期T1期9例,T2期11例,T3期8例,T4期2例。兩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直腸癌分期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住院期間主要采用傳統健康宣教的方式,包括發放健康教育宣傳冊、康復技巧指導、心理疏導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基于思維導圖的健康宣教。(1)健康教育內容:護理人員主要依據直腸癌及回腸造口術整理并總結健康教育內容。包括:直腸癌病因、檢查、治療、臨床表現等,回腸造口術術后處理、并發癥預防及護理,藥物使用及注意事項,飲食護理等。(2)思維導圖制作:由科室專業護理人員依據健康教育內容設計并制作思維導圖,以回腸造口術為主體向右發散,分成手術原理、術后處理、適應癥、并發癥等分支主題,結合圖片使內容更鮮明生動。(3)思維導圖培訓:由科室全體護理人員集中討論、審稿并修訂后,將思維導圖發放至每位患者,由護理人員統一進行健康教育宣講,并針對觀察組患者在術后護理方面存在的疑問,依據思維導圖有目的性地予以專業指導。(4)患者出院后,每周進行固定時間的健康教育講座,每月行電話隨訪和專科門診的隨診,及時了解患者恢復情況,并給予指導與幫助。

1.3觀察指標

(1)比較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差異,生活質量采用造口患者生活質量量表(TheCityofHopeQualityoflife-OstomyQuestionnaire,COHQOL-OQ)評定[2],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精神健康4個維度,共32個條目,總分1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2)比較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兩組患者自護能力差異,采用自我護理能力實施量表(TheExerciseofSelf-careAgencyscale,ESCA)評定患者自我護理能力[3],包括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責任感、自我感念及健康知識水平4個維度,共43個條目,總分172分,分值越高,自護能力越好。(3)比較干預3個月內造口并發癥(造口黏膜分離、皮炎、感染、回縮)發生率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4.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Kolmogorov-Smirnov法檢驗正態性,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及百分比(%)表示,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3個月后,兩組患者COHQOL-OQ評分顯著升高,且觀察組患者明顯高于同一時間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2.2兩組自護能力比較

干預3個月后,兩組患者ESCA評分顯著升高,且觀察組患者明顯高于同一時間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2.3兩組并發癥比較

干預3個月內,觀察組患者造口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3。

3討論

隨著預防性回腸造口技術的日漸成熟,患者保肛意愿及對術后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增強。一般造口術后住院時間僅1周[4],患者學習造口護理知識與技能的時間有限,且需接受術后身體形象改變與身體機能下降,均給患者帶來消極影響。行回腸造口術后,因手術部位特殊,患者排泄方式改變、基本處于失禁狀態,且排泄物中多消化酶,量多、質稀、排除無規律、易腐蝕周圍皮膚,發生造口術后并發癥;且造口術后患者恢復時間長達3~6個月,期間亦需要家屬持續照顧,嚴重影響患者社會功能與心理狀態。健康教育是將疾病相關的理論與方法,通過一定的方式傳授給特定人群,使其掌握相關疾病保健知識,以此改變不良心理狀態,樹立健康信念,增強其返回社會的信心與勇氣[5]。思維導圖是一種實用性思維工具,運用圖文并茂的技巧與相互隸屬、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各級主題的關系,利用記憶、閱讀、思維規律,通過簡單明了的圖形使患者接受復雜難懂的疾病相關知識[6]。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COHQOL-OQ評分和ESCA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干預3個月內,觀察組造口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明顯更低,提示基于思維導圖的健康宣教模式干預可明顯提高預防性回腸造口術后患者生活質量與自我護理能力,并減少造口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究其原因,基于思維導圖的健康宣教模式運用圖文并茂的技巧,提高患者閱讀興趣,使患者及家屬更容易理解、接受疾病相關知識,更直觀、更清楚地了解疾病,以此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以積極心態面對造口,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與自護能力。此外,思維導圖兼具邏輯性與生動性,吸引患者注意力,有助于理清患者思維,幫助患者自行理解相關知識,并減少患者焦慮恐懼心理,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利于術后恢復。綜上所述,預防性回腸造口術后患者采用基于思維導圖健康宣教模式干預,可提高其生活質量與自我護理能力,對控制造口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有利。

參考文獻

[1]李彬,劉霞.WHO結直腸癌診斷標準在術前活組織檢查病理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實踐,2013,22(11):810-813.

[2]皋文君,袁長蓉.中文版造口患者適應量表的信效度測評[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8):811-813.

[3]史亞麗,吳愛須,李彥平,等.延續護理對永久性結腸造口病人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8(5):1685-1688.

[4]杜靈彬,李輝章,王悠清,等.2013年中國結直腸癌發病與死亡分析[J].中華腫瘤雜志,2017,39(9):701-706.

[5]黃麗芬.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1):80-83.

[6]馮蕊蕊,鄭源強,韓新榮.思維導圖在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6):1524-1526.

作者:趙巧霞 劉麗英 章細嬌 單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閩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