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班主任德育優化措施

時間:2022-05-20 15:28:43

導語:高職班主任德育優化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班主任德育優化措施

【摘要】高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面對多元化的文化沖擊容易受影響。針對這一問題,高職院校班主任要充分發揮自身在德育方面的優勢。基于德智統一論,深入分析五年制高職院校德育工作所面臨的問題,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德育工作優化措施,如優化德育管理模式、巧用信息技術豐富德育內容、發揮班主任優勢進行心理疏導等,引導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關鍵詞】德智統一論;高職德育

在目前的高職教學體系中,班主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肩負傳授文化知識的責任,還要負責學生的德育工作。傳統教學模式下,部分五年制高職院校的班主任所開展的德育工作不成體系,缺乏系統性的理論指導,德育工作效率得不到顯著提升。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教師積極嘗試運用德智統一,堅持以德為先的原則,在智育的基礎上提高德育的針對性、主動性、實效性。教師要采用符合高職學生發展特點的德育方式,加強與高職學生的溝通,采用高職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開展德育工作,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

一德智統一論的現代教育意義

德智統一論的核心主要在于對話雙方以一種平等的關系進行對話。將該理論引入德育活動,實際上是讓高職院校的班主任與高職學生能夠建立平等交流的關系。通過這種途徑,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高職院校的學生與班主任的關系,另一方面則可以幫助班主任規避傳統說教式的德育工作方式,以更為平易近人的態度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德智統一論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自由問答,無論是在知識的講授階段還是問題的討論階段,都可以進行自由問答。與傳統教學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比起來,這種自由問答的課堂方式更符合當下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預期,高職院校的班主任通過提出問題以及回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逐步引導高職院校的學生深入感悟德育方面的知識內容。[1]除此之外,在自由問答這種教育模式的引導下,高職院校班主任成熟的思想以及人格魅力,會對高職院校的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此一來,有效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將班主任作為自己學習與成長過程中的榜樣,自主學習德育知識,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全體學生的德育水平,不斷明確自身的奮斗目標。

二五年制高職院校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優勢

1.通過班主任聯結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五年制高職院校的班主任一方面要負責傳授文化知識,另一方面則要在平時的學習與生活中向高職學生傳遞正確的思想觀念以及價值標準,糾正高職學生偏頗的思想以及錯誤的行為,引導高職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并幫助其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生涯規劃。通過這種方式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時快速完成身份的轉變。與專業課教師相比,高職院校班主任與高職院校學生相處的時間往往較長,更容易獲得高職院校學生的充分信任。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制定就業規劃時也更加傾向于聽取班主任的意見。因此,高職院校的班主任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身份優勢,確保自身的思想理念與社會發展同向同行,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就業指導,有效聯絡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順利就業,實現人生理想。2.通過班主任聯結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五年制高職院校的學生年齡普遍較小且生源結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高職院校教師在高職學生的管理事務中往往會面臨著一些壓力與困難。特別是家校共育這一教育發展理念提出之后,如何有效調動家長的力量,充分發揮出家庭教育的作用,已經成為擺在高職院校管理者以及家長面前的重要議題。高職院校的班主任教師要成為連接家庭與學校的橋梁,一方面定期將學生在校園中的情況轉達給家長,確保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子女在校園中的學習狀態。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在制定政策制度或者教學規劃之后,班主任要作為學校的代表與家長進行及時溝通與對接,向家長講解學校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相關要求,讓學校與學生家長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群策群力共同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實現健康成長,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2]

三五年制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現狀

1.德育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不緊與其他課程相比,德育課程的時效性通常都表現得較強,德育教學的內容要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其教育教學目標除了要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還要對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部分五年制高職院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出現德育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不緊密的現象。德育內容較抽象化,與實際生活較不密切,使得高職院校的德育工作不夠深入,部分德育工作難以得到高職學生的認可。[3]如果不及時解決這一問題,容易使高職院校的學生對德育工作產生片面的認知,認為德育就是學習抽象的理論知識,實際作用不大,進而逐漸喪失對德育知識的興趣,使得德育工作效果不佳。2.教學方式不夠靈活除了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實際之外,部分五年制高職院校所開展的德育工作還存在教學方式不夠靈活的問題。有些高職院校依然采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開展德育工作,不僅浪費了一定的教育資源,而且無法完全調動高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高職學生處于被動聽課的狀態,無法深入了解德育知識的內涵。如今的高職學生思維活躍、視野開闊,對于傳統的說教式的教學方式較容易產生抵觸心理,如果不對教學方式進行多元優化,德育工作就難以發揮育人作用。

四五年制高職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優化措施

1.優化德育管理模式五年制高職院校的年級較多,處于不同年級的高職學生其心智發展水平以及思維方式存在顯著差別。基于此,高職院校要以學生為主體,優化德育管理模式,針對不同的年級采用針對性的德育管理辦法。[4](1)對低年級學生進行嚴格管理。高職院校生源復雜,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且基礎參差不齊,管理難度較大。針對一年級、二年級學生,班主任要對學生實行嚴格管理,班主任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以道德規范約束學生的行為,幫助一年級、二年級學生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開啟好的學習狀態。例如,班主任每周可通過舉行班會,發揮主題班會的教育作用,培養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拉近師生與生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在每個學期組織專題學習會,向高職學生普及法律知識以及心理健康知識,幫助高職學生形成法治意識并樹立正確的“三觀”。通過進行階段性的總結評價,對高職學生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總結,牢固樹立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的底線意識,使高職學生逐漸養成正確的行為規范。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以德智統一論為指導思想,采用自由問答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高職學生心中的困惑以及學習與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幫助其梳理思路,化解高職學生內心的疑慮并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的問題。同時,通過自由和諧的互動方式,減輕高職學生的心理壓力,在班主任與高職學生之間建立起順暢的溝通橋梁。(2)對高年級學生施行“主動+被動”的管理模式。對于三年級、四年級的學生而言,經過長時間的校園生活,已經逐漸適應了高職院校的學習與生活節奏,逐漸養成了學習習慣。此時,班主任要積極轉變德育管理模式,以“主動+被動”管理模式為主開展德育工作。在此階段逐漸弱化管理的作用,通過側面的引導讓高職學生自主發生轉變。[5]在此過程中,要靈活實踐德智統一論,班主任以平等的身份與高職學生進行溝通,給予高職學生充分的尊重與信任,讓其能夠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調整學習狀態。三年級、四年級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不僅專業課的難度明顯提升,非專業課的學習實踐也逐步增加。個別高職學生在這一階段會產生厭學的情緒甚至自暴自棄,班主任要時刻關注每一位學生心理狀態的變化,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進行溝通,靈活運用教育心理學知識排解高職學生的不良情緒,幫助高職學生在學習的攻堅階段頂住壓力,磨煉高職學生的心智,使其思想更加成熟。(3)對畢業班學生進行主觀引導。五年級的學生即將面臨畢業,他們已經基本完成專業知識的學習,并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針對該年級學生的特點,班主任要以主觀引導為主開展德育工作。基于德智統一論,引導畢業班學生說出與畢業或者就業有關的各種困惑,在為高職學生進行相關指導的同時,幫助其疏解心理壓力。此外,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重點加強人文教育的力度,讓高職學生體會人文精神,培養高職學生的自信心。2.巧用信息技術豐富德育內容高職學生正處于思維認知形成的關鍵階段,班主任需要依據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借助互聯網技術建立德育新平臺。當前的高職學生對于互聯網比較熟悉,習慣在互聯網平臺上收集、整合各種資源并進行學習。班主任要充分利用高職學生的這一特性,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網絡平臺,向高職學生定期推送優質的德育內容,例如“感動中國人物”“大國工匠”等,使德育工作與高職學生的生活更加貼合。[6]此外,班主任還要重視校園網絡等媒介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傳播作用,借助網絡課堂、網絡辯論會等新穎的教學模式,豐富德育工作路徑,使德育知識能夠滲透到高職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讓高職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三觀”。班主任要積極嘗試利用教育信息技術優化德育工作內容,在開展德育活動時,以德智統一論為基礎,班主任與高職學生在平等的狀態下,利用信息技術解讀時政熱點新聞。[7]在解讀時政熱點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從德育視角對熱點事件進行解構,一方面幫助高職學生更為深入地了解時政新聞的內涵,另一方面引導高職學生意識到學習德育知識、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對于學習與生活的重要意義。班主任要借助互聯網平臺自主學習德育知識,并定期與高職學生分享自己的德育學習成果,講述自己學習的收獲與思想感悟,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積極引導高職學生自主學習德育知識,進而形成主動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互聯網具有極強的交互性,班主任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培養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拓寬其視野。在互聯網平臺中,高職學生圍繞學習與生活展開豐富多彩的討論,班主任需要留意每一位學生的留言,掌握高職學生思想動態以及心理變化情況。當個別學生出現不當言論或者偏頗思想時,班主任要積極與其進行溝通,糾正學生的錯誤認知。[8]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高職學生內心較為敏感,班主任在進行教育引導時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和藹可親的態度耐心與其溝通,呵護學生的自尊心。3.發揮班主任優勢進行心理疏導與專業課教師相比,高職院校的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具有其自身的優勢。專業課教師需要依托專業知識,將德育與專業課知識進行融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目標,而班主任與高職學生的接觸更為密切,在課堂學習之外的生活中也能滲透德育元素。[9]高職學生在入學、畢業這兩個階段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德育優勢,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一方面,幫助一年級新生克服陌生環境所帶來的不適應等問題;另一方面,幫助畢業生形成對自己的清晰認知,樹立自信,并在此過程中滲透德育知識,提升高職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綜合素養。此外,班主任還可以在讀書會、聯歡會等活動中,以游戲的方式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幫助高職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培養其堅毅的品質。例如,在五年制高職院校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公開課中,班主任可以圍繞“科學對待人生環境”的主題,為高職學生系統地講述心理健康的概念以及定義,并在此過程中拓展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對于高職學生關注的人際交往、個人發展、就業等問題,可以借助網絡多媒體進行專題講座,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與班主任一起為高職學生答疑解惑,借助這種方式提升高職學生的思想品質,增強其心理適應能力。[10]

五小結

要想全面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養,班主任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在德智統一論視域下,注重德育與智育的有機融合。在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班主任以平等的姿態與高職學生進行自由交流,完善德育工作。通過優化德育管理模式、巧用信息技術豐富德育內容、發揮班主任優勢進行心理疏導等,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幫助高職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理性的職業觀,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同時,高職院校應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為社會輸送具有專業能力以及良好道德修養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五年制高職院校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都曉.加強新時代德育教育的理論思考和路徑探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

[2]周洪宇,方皛.教育懲戒的實踐困惑與理論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1)

[3]丁艷紅,周婷.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心理輔導體系探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

[4]郭東波.新時期高校德育生活化實施的路徑選擇[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5][6][9]張春華.新形勢下高校德育工作實效性探析[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

[7]翟艷青.試論高職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20(6)

[8]徐筱然.“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9(81)

[10]韓云金,張日新,楊志群,等.激勵理論在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

作者:孫建 單位: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