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及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時間:2022-05-24 15:19:44
導語:高中思想政治及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培養高中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對完善我國人才培養戰略與推動高中新課標的修訂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教學任務等方面有積極意義。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高中思想政治的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同時也包括科學精神以及政治認同等。尤其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當加強教學觀念與方法的轉變,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更應當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盡快實現三維教學目標,確保教學資源的整合、優化與高效利用。
一、高中思想政治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
(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青少年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期就是在高中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極易被其他因素影響價值觀的形成,如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等。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校園,因此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在校園當中是影響最大的。在這樣的基礎上,學校方面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培養。高中思想政治這門學科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二)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學習時,可以對學生的辯證思維進行有效的提高。另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唯物辯證法可以有效幫助學生以正確的觀點看待和處理問題。而矛盾分析法讓學生認識到,事物都具有矛盾性,遇到任何問題時,應該分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進而利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此外,當學生有效理解辯證思維之后,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也會有效提高,而這些能力的提升,都是通過學生的綜合素養表現出來的。
(三)加強學生的責任感
一個人對待和處理問題時的態度,就是責任感的表現,有責任感的人,遇到問題時不會退縮,而是會迎難而上,解決實際問題。在校園當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對學生自身以及社會發展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如通過學習有關經濟生活的內容,可以讓學生認識到企業的發展不僅需要盈利,還要具有社會責任感,注重社會效益。企業的發展,需要社會責任感,那么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單獨的個體,更應該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而引導學生成為勇于擔當的青年。
二、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
政治認同是當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基本觀點,也是指學生在高中思想政治的學習過程中,能夠認可并確信我國政策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且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對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形成真摯情感與理念認同。使學生經過課堂學習,能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弘揚和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自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教師為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一是可以通過預設問題進行教學。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進行質疑,通過教師舉例解答,讓學生明白自己與政治的相關性,加強對書本知識價值的重視。二是優化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圍繞政治熱點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及想法,并通過網絡信息的搜索與學習,對問題有客觀的了解。學生為了讓自己的觀點更有說服力,會根據論點充分收集證據,內化政治認同感的同時,也起到政治宣傳等作用。
三、思想政治綜合素養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也就是讓學生通過高中政治的學習形成求真務實和堅持真理的意識,使學生在生活中尊重客觀規律,并且對所有的事情都保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和思想。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滲透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讓學生能夠通過所學習的高中政治知識,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以及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等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以及行為選擇。教師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一要貼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營造探究性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使其在實踐探究中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二要從生活現象出發,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做出理性分析判斷,以此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如提出“政府在中秋晚會上履行了什么樣的職能,履行這些職能的意義是什么”等問題,讓學生深入了解政府的職能,認識到思想政治學科在生活中的應用,實現思想政治學科的社會教育功能。三要開展課外實踐,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活動為學生提供求證的機會,更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證精神。
(二)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
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法治意識也是依法治國和社會發展、國家建設的重要內容。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尊重法律并學習法律以及運用法律知識保護自身的合法權利,并且使學生能夠自覺參加到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當中。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還需要在生活中滲透于情境中升華及在活動中學以致用。如在學習勞動與就業相關知識時,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法庭”與“法治在線”等實踐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將法治意識落到實處,提升實踐能力與法治意識及法治素養。不僅要學法與懂法,還要做到自覺守法與用法,能夠用法律的武器維權,以此積極推動法治的進步。
(三)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素養
教師還需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讓學生樂于為人民服務,使學生經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積極行使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權利,并履行公民的義務。在思想政治課上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素養,首先要關注生活題材,構建開放性的課堂,在消費觀相關知識的教學中,引入勤儉節約的中華美德和生活行為,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思考中,將勤儉與奮斗的消費原則內化于心。其次,結合時事熱點,讓學生在社會現象中得到啟迪,從而學會正確看待問題,感悟更多的哲學道理。再次,展開項目學習,如模擬政協的小活動,展示調研與研究的結果,將學生的研究報告和創新意見提交給有關部門,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參與社會行為的過程。最后,組織學生開展主題研究,各主題小組圍繞社會經濟的某個關鍵詞進行剖析和撰寫調研報告,通過實地考察與企業拜訪和用戶采訪等方式完成實踐任務,以此強化參與社會實事和行使民主權利的真實體驗。
四、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教師應當結合當前時代背景,整合相關的社會信息資源,進而確保政治教學的有效實施,可以將一些新聞內容融入課堂教學當中,再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拓展學生的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實際生活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還要利用開放性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在教學時,教師還應當注重自身的公平、公正,處理好師生關系,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表一些看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放松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思維,深入發掘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能力,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最終達到思想政治教學的目的。
(二)構建個性化思想政治課堂
在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下,個性化教育逐漸轉變為重要改革趨勢,教師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學效率,根據學生的相關特點,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在這一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以及情感態度,進而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將責任意識滲透在課堂教學當中,以此促進學生的責任感形成。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還要引導學生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為了達到相關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在一些公益活動當中,通過相應的引導,讓學生形成責任意識。利用這樣的教育方法,不僅可以彌補傳統教育模式下的不足,還能夠讓學生輕松、愉悅地參與到學習當中。
(三)對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
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對教學當中遇到的相關素材進行優化,整合教學資源,構建綜合性課程,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各類知識點進行整合,引導學生針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解決相關問題。對于認識傳統文化而言,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元化的角度進行分析,一分為二地看待矛盾,讓學生從現代化角度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利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有效優化教學資源,還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素質教育下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地位不斷提升,傳統教學模式儼然不能滿足學生核心素養養成的需要,需要教師加強理論與實踐教學等方面的創新。為了培養學生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人才,教師應當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中緊緊圍繞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指導方針,夯實學生知識基礎的同時,提供學以致用的機會和平臺,做到科學精神與公共參與意識等素養的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切實發揮思想政治學科的育人作用。
作者:姚建華 單位:甘肅省舟曲縣第一中學
- 上一篇:工程制圖與CAD課程云課堂教學研究
- 下一篇:公路隧道中央水溝施工工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