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育并重模式在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實踐
時間:2022-05-24 15:42:08
導語:管育并重模式在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素質教育理念為中職學校提供了更為明確的發展方向,與此同時,也對中職院校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班主任作為學生主要的教育和管理人員,必須要將切實落實德育教育工作提上日程。目前來看,管理和教育這兩個模塊的聯系還有所欠缺,而管育并重模式的提出,也為兩個模塊的有效銜接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一、管育并重模式概述
管育并重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將管理和教育兩個模塊同時抓。要想將這種模式順利實施,必須爭取到學生的支持與配合,教師在管理的過程中更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而在教育的時候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以及心理特點。對于中職學校學生而言,他們的思想較為活躍,如果采取“填鴨式”的灌輸教育模式,很有可能得到的結果與理想效果相反。管育并重所要達到的效果是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管理和教育過程之中,除了需要通過獎勵和懲罰措施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有效規范。同時,中職學校更需要通過一系列與德育教育相關的活動來讓學生感受到良好的教育氛圍,并且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切實提高專業技能與思想道德。管育并重模式落實的主要途徑是通過中職班主任的組織,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無論是管理還是教育,中職班主任僅僅是起到對學生引導的作用,以便學生能夠在中職學校所提供的技能和品德并重發展的平臺上提升和鍛煉自己。
二、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應用的意義
(一)有助于輔助中職班主任高效完成德育教育
素質教育理念的持續推進,將德育教育這份重任落到中職班主任的肩上。對中職學校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首先要盡可能地爭取學生對管育并重教育模式的認可。由于中職班主任日常工作事務比較煩瑣,很難做到實時對學生進行觀察,因此要想學生真正參與到管理和教育結合的過程中來,需要更多地依賴學生的主動性,這就需要在應用管育并重模式的時候更多地考慮學生的需要。管育并重的模式將管理與教育兩個模塊密切地結合起來,使得中職班主任能夠同時推動管理和教育兩個模塊的同步進行,同時,管理和教育的穿插進行和相互滲透更有助于中職班主任高效完成德育教育任務。
(二)有助于給予學生積極正確的人生引導
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而言,他們來到中職學校主要是為了掌握更多的技能來應對以后的生活,這很容易使他們陷入不重視思想道德提升的誤區。如果學生長期秉持這種學習態度,很容易出現技能和思想道德無法同步發展的問題,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十分不利的。中職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不僅要管學生的學業,更要注重學生思想的管理。隨著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大,難免會出現對自身能力產生懷疑的不自信學生,甚至還會出現受到一點挫折便一蹶不振的學生。針對這些問題,中職班主任需要積極成為學生的引導者,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讓學生重拾對自己價值的肯定和自信。
三、當前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學生的行為意識引導
目前來看,雖然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在社會范圍內的呼聲已經足夠高,但是一些中職班主任仍然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提升方面,對于學生行為意識的引導還有所欠缺。這主要是因為部分中職班主任認為中職院校的學生已經存在獨立的意識和思想,再對其進行德育教育的意義不大,這種對德育教育理念的誤解和不重視,會直接導致德育教育在實際落實過程中舉步維艱。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中職班主任由于日常事務比較繁忙,忽視了對學生行為意識的切實引導。通常以開大會的方式草草帶過德育教育,這種流于形式的德育教育既不能達成教育的理想目標,更無法實現對學生行為意識的準確引導。
(二)中職教師管和育的力度失衡
無論是中職院校的班主任還是教師,在處理管理和教育兩個模塊關系的時候常存在不恰當的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中職教師常常會將管理和教育的關系割裂,而且中職教師也更習慣將重點放在管理上面,不由自主地便會忽視教育層面的一些內容。比如,當學生犯錯誤時,中職教師第一反應是該學生違反了學校的行為準則要給予相應的處罰。對學生不恰當的行為進行處理的確屬于管理層面,但是一些中職教師認為給了學生處罰,便能讓學生從這件事情當中吸取到教訓,從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中職學校的學生雖然在年齡和心理上都相對成熟,但是他們還身在學校的溫室中沒有足夠的社會經驗,在思想和行為上難免會出現偏離正軌的問題,如果不對其不恰當的行為進行及時制止和教育,那么沒有得到糾正的不恰當行為便很容易擴大化。
(三)中職學生管理難度過大
大部分中職學生都正值青春期,其價值觀念、思想道德觀念正處于逐步穩定和形成的階段。在這一階段,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倘若班主任不注重德育,就不能給中職學生正確的方向性指引,會影響中職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現階段中職院校學生接收外界信息的渠道逐步拓寬,許多中職院校學生很容易在泛娛樂化的設施中接受不良信息和價值觀念。在其價值觀念尚未穩固的青春期,如若教師不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念引導,那么很可能會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發生沖突和矛盾,最終影響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不同學生很可能會由于價值觀念的差異而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進而影響班級文化氛圍的構建,以及班級的穩定與和諧。在這一情況下,班主任教師想要進行班級氛圍的協調顯得尤為困難,如若教師以強硬的手段進行干預,很可能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進而導致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受到負面影響。這樣一來,學生家長很有可能會對班主任教師的管理方式提出異議,影響班級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展開。因此,現階段中職學生管理存在難度過大的問題,相關教師務必對此引起足夠重視。
(四)教師的德育教育方式過于落后
許多班主任教師在日常的班級管理過程中,雖然意識到了應當進行德育教育,但大部分班主任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育理念來進行德育內容的傳遞,使得原本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德育教育工作成為理論化的經驗指導。這種情況下,學生難以在德育教育中獲得共鳴,還很可能會由于德育教育的理論化意味過重而對德育教育產生厭煩情緒。這樣一來,中職院校的學生不會以更為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到相應的德育教育中來,班主任教師的德育教育工作就難以為繼。還有些教師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存在著區別對待的錯誤教育方式,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往往會以更為和顏悅色的溝通和交流手段引導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往往會惡語相向,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直接的批評,甚至以諷刺挖苦的語言來對學生進行說教,這會極大地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甚至會傷害學生的自尊,最終導致學生的日常言行走向極端。因此,教師應當以更為先進的德育教育方式來組織日常的德育教育工作,否則相應的德育教育工作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應用的有效策略
(一)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管育并重模式的實際意義
要想使管育并重模式能夠順利且高效地落實下去,必須要從轉變教師與學生的觀念入手。首先,中職班主任作為德育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和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必須積極承擔責任,并且在內心深處認識到管育并重模式的重要意義。中職班主任除了需要積極響應中職院校的號召,組織學生參與相關德育教育的活動之外,更要與其他的中職教師做好銜接和配合。無論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在課下的交流溝通中,都要時刻將管育并重模式牢記在心。中職班主任可以與其他中職教師多多交流與溝通,了解班級每位學生的真實情況,并與其他中職教師共同集思廣益,為每位學生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管育并重教育方案。
(二)以學生為中心,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
管育并重模式的推進離不開學生這個龐大群體的支撐,因此,中職班主任必須拓寬各種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的途徑,讓學生能夠直接將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傳遞上去,從而便于中職班主任了解真實的班級和學生情況。比如,中職班主任可以在班級群中發放相關學習和生活日常內容的問卷,通過收集學生的意見和想法進行一個籠統的數據分析,提取一些大家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疑難,以便為之后的班會課積攢更多的素材。除此之外,中職班主任也可以隨機抽取幾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對話與交流,這樣不僅能夠了解該學生的實際情況,也能夠通過側面調查的方式了解班級其他同學的情況。這種德育方式不僅應存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更應該在教師群體和學生群體之中進行普及,比如教師群體常常坐在一起探究德育教育實施的改進方式,而學生群體也可以組成德育學習小組,對小組內部人員思想道德進行提升。這樣一來,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夠得到充分的調動,從而更有助于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順利推進。
(三)平衡管和育的力度,真正將德育意識與實踐相結合
管理和教育本身就是兩個密不可分的模塊,而管育并重模式將這兩個模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要想使這種模式在實際應用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必須平衡好管理與教育兩個層面的力度。比如,當學生犯錯誤時,除了要對學生進行適當懲罰之外,還可以利用這個問題素材展開多媒體形式的教育,為學生播放視頻、圖片,開展班會教育。這樣一來,教師可以整體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從而盡可能降低同類問題發生的可能性。
(四)組織開展豐富的活動,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
中職學校學生是一群有思想且思想比較活躍的群體,如果單純對中職學校學生進行說教式的教育,學生很容易對中職院校的管理和教育產生抵觸情緒,再想走入學生的內心對其進行德育教育會難上加難。因此,中職學校可以組織一些有趣且與德育教育貼題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比如,雷鋒日活動、社區志愿活動、德育教育演講大賽等,讓學生在實際的參與中獲得最為真實的情感收獲,同時通過活動教育的方式來實現管理和教育的協同共進。
(五)引導學生提升是非辨別能力
中職院校班主任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有限,學生課余時間往往會在脫離班主任教師的管制背景下,自主進行外界信息的獲取。如果教師只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未引導學生進行是非辨別能力的提升,那么學生在獲取外界信息的過程中,很可能會不由自主地被不良信息所誤導,不愿意跟隨教師的步伐完成相應的德育活動。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出現,教師應當在學生進行外界信息獲取和運用之前,引導學生提升是非辨別能力,讓學生意識到應當在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下,合理運用外部信息來進行自身視野的拓寬。為此,教師應當采用班會活動時間引導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手段的合理運用,采用經典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不良價值觀念的甄別,有助于學生進行是非辨別能力的提升。也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在脫離班主任教師管制的背景下,依然通過正確的是非判斷觀念進行外界信息的正確獲取。但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教師都是以較為粗暴的手段來干預學生的網絡信息技術使用。由于網絡中充斥著不良信息和不良價值觀念,大多數教師都會以粗暴的干預手段讓學生遠離網絡。但是,這種教育教學方式是不正確的。教師應當以更為科學合理的德育觀念來引導學生,提升其是非辨別能力。目前來看,很多中職學校都紛紛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積極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最常見的教育組織形式就是以班級為單位,由各班班主任組織展開。這種方式雖然能夠直接傳授給學生更多的德育理念,但是一成不變的口頭教育模式更容易讓學生產生疲憊甚至是抵觸的心理。因此,要想實現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和教育的齊頭并進,必須切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其是擁有獨立思想的個體,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對德育教育進行潛移默化的滲透,以促進中職學生技能和思想道德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普明.管育并重在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應用[J].知識文庫,2021(07):82-83.
[2]夏明明.“管育并重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融入[J].文理導航(上旬),2020(08):96+98.
[3]王鑫.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管育并重”模式的實踐應用探討[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11):140.
作者:馮志敏 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 上一篇:高速公路隧道預埋件施工技術分析
- 下一篇:非語言語境下高中英語詞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