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重癥影像學護理管理及人文關懷
時間:2022-05-31 09:21:32
導語:危急重癥影像學護理管理及人文關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全周期護理管理聯合人文關懷護理在危急重癥患者影像學檢查期間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108例危急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措施,觀察組采用周期護理管理聯合人文關懷護理,比較兩組影像學診斷指標、心理狀態、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影像學診斷時間、醫師閱片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輻射照射劑量少于對照組,一次成像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SAS、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周期護理管理聯合人文關懷護理在危急重癥患者行影像學檢查期間干預效果顯著,能有效增強患者影像學檢查效果,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危急重癥;影像學檢查;全周期護理;人文關懷;護理價值
危急重癥患者指因外傷、臟器功能衰竭引起的重癥疾病患者,發病后需及時入院治療,以控制病情發展,挽救患者的生命[1]。部分危急重癥患者入院需行影像學診斷,以分析患者病情狀況,有利于后續治療、護理,但在影像學診斷期間,受患者臨床資料不完善、患者移動量較大、機體疼痛等客觀因素影響,導致患者影像學診斷時間明顯延長,診斷效果不理想,并發癥發生率較高,患者不良情緒嚴重,影響預后效果[2-3]。因此,在影像學診斷期間,需要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護理干預,以保證影像學診斷質量。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全周期護理管理聯合人文關懷護理在危急重癥患者影像學檢查期間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108例危急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4例。觀察組男32例,女22例;平均年齡(45.83±4.07)歲;影像學診斷:X線診斷12例,CT診斷24例,MRI診斷18例。對照組男30例,女24例;平均年齡(46.07±4.15)歲;影像學診斷:X線診斷16例,CT診斷17例,MRI診斷21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患者均因危急重癥疾病入院,首次接受影像學診斷;患者符合影像學診斷指征;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心、肝、腎功能衰竭的患者;預期生存時間≤24h的患者。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措施。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了解患者既往病史、臨床癥狀等情況,進行預診分檢,評估病情狀況,并指導行相應的影像學檢查,建立個人病歷資料,填寫患者基礎信息,包括生命體征、心理狀態、既往病史、治療禁忌等;部分患者需提前靜脈注射造影劑,便于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時,按照常規影像學檢查流程進行,囑患者摘除身上金屬物品,告知相關檢查內容,檢查結束后送往ICU觀察,并按照檢查結果給予對應搶救治療。1.2.2觀察組觀察組采用周期護理管理聯合人文關懷護理措施,具體如下。1.2.2.1建立影像學周期護理管理小組由影像學專業診斷醫師、技師、護士組成周期護理管理小組,分析危急重癥患者臨床護理需求及影像學檢查期間的常見問題,制定全面的危急重癥患者影像學檢查流程,并對全科室護理人員進行專業能力培訓,以提高醫務人員的整體工作水平。1.2.2.2影像學周期護理管理流程①患者接待。醫院需為危重患者設立特殊通道,若同時出現多個危重患者,需根據患者臨床指標合理安排檢查順序,便于提高影像學診斷安全性。候檢期間,護理人員需與患者、家屬建立良好的溝通,了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并做初步的病情評估,利于后續影響學診斷,同時,需給予患者人文關懷,安撫患者及家屬情緒,利于診斷工作開展。②診斷護理。患者進入診斷室后,需根據其病情狀況給予對應體位護理,保證診斷效果,診斷期間需觀察患者不良反應情況,若患者持續出現不良反應,需詳細記錄患者的癥狀,并密切觀察。針對疼痛劇烈的患者,需先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固定患者,避免出現亂動情況,降低影像學圖像質量,延長檢查時間;針對檢查期間出現病情加重的患者,需在檢查室準備搶救治療器械和藥品,保證患者生命安全;針對神志不清的患者,為避免檢查期間出現舌后墜或呼吸道阻塞情況,需先氣道插管,觀察患者生命體征。③患者轉運護理。檢查結束后,患者需由技師幫助搬動、轉運至ICU,轉運期間,升起轉運車擋板,避免意外情況發生;向患者簡單描述檢查情況,安撫患者情緒,安置好患者后,檢查靜脈通道、引流管、心電監護等器械連接情況。④指導患者家屬在影像科等待檢測結果,并由閱片醫師詳細講解患者疾病狀況,提高家屬對疾病的正確認識及護理依從性。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影像學診斷指標、心理狀態、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1.3.1影像學診斷指標從影像學診斷時間、一次成像成功率、醫師閱片時間、輻射照射劑量4個方面進行評價,其中影像學診斷時間包括患者候檢時間和檢查時間;一次成像成功率需由檢測醫師和閱片醫師共同評價;醫師閱片時間是指醫師根據影像學結果確診患者病情的時間;輻射照射劑量需根據患者影像學圖像的影像計算。1.3.2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評價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總分均為100分,SAS評分>50分為有焦慮癥狀,SDS>53分為有抑郁癥狀,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1.3.3護理滿意度采用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讓患者對影像學檢查質量、醫師護理態度進行評價,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護理滿意度越高。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影像學診斷指標比較觀察組影像學診斷時間、醫師閱片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輻射照射劑量少于對照組,一次成像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比較護理前,兩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兩組SAS、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2.3兩組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影像學檢查是臨床疾病評估診斷的重要措施,臨床覆蓋較為廣泛,具有重要的輔助診療價值,分析影像學科室臨床特點為:①影像科每天受檢者數量較高,醫務人員工作壓力大,由于患者人數多、檢查項目不同,若檢查前未對患者行疾病評估,會直接影響檢查效果,進而影響患者后續治療及護理,甚至引起醫患糾紛,影響醫院整體形象[4-5]。②患者在影像學檢查時需按照先后順序排隊,排隊時間較長,易導致患者、家屬出現不耐煩等不良情緒[6-7]。因此,為提高影像學檢查質量,需在患者檢查期間配合護理干預措施。常規護理措施下,患者影像學檢查效果有一定的改善,但對于危重癥患者,常伴隨病情危急情況,在候檢、檢查、搬運等流程中意外風險發生率較高,常規護理下危急重癥患者一次成像成功率較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影像學檢查質量未得到明顯改善[8]。而全周期護理管理聯合人文關懷護理措施,是在患者檢查期間給予全面護理干預,患者候檢較長時間,候檢時間越長患者及家屬不良情緒越嚴重,部分患者在候檢期間易出現疾病加重情況,導致預后效果不佳[9]。護理人員評估并告知患者疾病情況,能轉移患者候診注意力;同時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有利于診斷工作的開展。患者診斷期間,根據患者病情狀況,給予心理護理、疼痛護理、體位護理及插管護理,可保證影像學圖像質量,縮短診斷時間;患者轉運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疾病風險,給予預防護理干預,保障患者轉運安全,相較于常規護理干預,其應用價值更高[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影像學診斷時間、醫師閱片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輻射照射劑量少于對照組,一次成像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危急重癥患者行影像學檢查期間應用全周期護理管理聯合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效果顯著,能有效提高影像學檢查效果,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王姝麗等[12]研究表明,危重患者在影像學診斷期間應用全周期護理管理和人文關懷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診斷效果及護理滿意度;此外,患者在臨床治療護理期間未出現病死情況,表明該護理措施的安全性較高,改善患者生存質量,與本研究結果類似。綜上所述,危急重癥患者在影像學檢查期間應用全周期護理管理聯合人文關懷護理干預,能增強診斷效果,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建蕓.人文關懷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護理效果及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結直腸肛門外科,2020,26(增刊1):141-142.
[2]盧杏娟.全周期護理管理及人文關懷在危急重癥患者影像學檢查中的作用[J].吉林醫學,2020,41(2):480-481.
[3]蔡新紅.危急重癥患者影像學檢查全周期護理管理及人文關懷[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0,4(12):251-252.
[4]LinWU,ZhangL.Effectofhigh-qualitynursingonimprovementofanxietyanddepressionofpatientswithacutestrokeinMRIex-amination[J].IranJPublicHealth,2017,46(12):1646-1651.
[5]任隴濱.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CT影像學特征分析[J].
作者:李存莉 馬志蕊 單位: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上一篇: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新途徑
- 下一篇: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