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營銷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
時間:2022-06-01 16:30:33
導語:汽車市場營銷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面對職業院校“雙高計劃”建設背景和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文件精神提出的育人要求,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課程思政改革與實施全面推進,《汽車市場營銷》課程作為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核心課程也進行了課程思政改革的探索與實踐,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挖掘和提煉專業課中的“思政元素”與“德育元素”,探討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思路、方法及實施步驟,設計課程思政在理論和實踐環節的教學模式,運用多元化考核標準等實施汽車市場營銷課程思政教學建設,實現專業知識傳授與德育教育的統一,為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和“雙高計劃”建設任務的完成助力。
關鍵詞:“雙高”建設;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學建設
1研究背景
隨著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簡稱“雙高計劃”)的相繼頒布,我國高職教育邁向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雙高計劃”的改革發展任務主要包括十個方面,可以概括為“一加強四打造五提升”。其中的“一加強”即加強黨的建設。為落實202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的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要求,各“雙高計劃”建設院校都積極響應并開展課程思政研究與實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持續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汽車市場營銷》課程是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也是集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該課程旨在引領學生系統地對現代汽車營銷企業的市場營銷環境進行調研分析,準確地分析企業的目標市場營銷策略,并創新地制定可行的市場營銷組合策略。學生在學習汽車市場營銷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技能的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營銷價值觀、創新意識及服務意識、具備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職業標準、職業道德、職業習慣等職業素養和道德品質。在課程思政建設全覆蓋的背景下,結合課程思政的時代性及常態化特點,該課程將課程思政融入日常教學,突出課程的育人價值和導向,堅持立德樹人,將課程思政建設和職業技能培養有機結合,將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讓立德樹人實現潤物細無聲,為學院“雙高”建設添磚加瓦。
2課程思政教學建設的必要性
在當前我國汽車市場改革創新和學院“雙高”建設背景下的大背景下,在《汽車市場營銷》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實施“課程思政”教學建設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2.1專業課程思想價值引領的需要
現代市場營銷思想誕生于美國,市場營銷的主要學派也起源于西方社會。[1]因此,受到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歷史傳統等多因素的影響,加之這些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與價值觀念與我國相比,都具有很大的差異,這些種種因素都使得市場營銷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意識形態特征。而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蘊藏著豐富而深刻的市場營銷思想。所以,在選擇本門課程教授內容的時,除了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之外,更要將我國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市場營銷思想精華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傳承和弘揚,將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營銷思政教育有機融合進課程教學過程中。
2.2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
高職院校擔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艱巨任務。作為直接面向顧客從事營銷服務的工作崗位,更是需要以職業素養為切入點,進行汽車后市場高端營銷服務人才的職業培養,使該專業畢業生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當前,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如火如荼,汽車產量的迅猛增長導致行業競爭趨向白熱化,難免就會出現一些汽車營銷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價值觀不端正、職業道德修養缺乏、責任感淡漠、虛假廣告宣傳、套路營銷等現象,不僅侵害了消費者權益,這些惡劣行為已越來越成為滯礙汽車后市場新業態發展的“絆腳石”,亟須引起全社會重視。因此,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提升學生知識、技術技能的同時,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是專業人才的培養的必然要求。
2.3汽車后市場營銷人才需求的客觀要求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突飛猛進,國家政策驅動向消費者的購買需求轉向,汽車消費行為也趨于理性,消費者心理與消費觀念正在日趨成熟,更加注重日常出行品質。[3]因此,汽車產業想要持續獲得良性健康地發展,其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將會越來越高。汽車營銷服務企業只有打造穩定高素質專業人才儲備池,才能以良好的狀態迎接汽車行業變革,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只有德才兼備的專業人才才能得到汽車招聘企業的青睞,學生必須符合企業在品德方面的相關要求,如誠實守信、團隊合作、愛崗敬業、吃苦奉獻、責任意識等。因此,高職院校要突出學生的德育教育,為社會培養汽車后市場營銷高端高素質營銷人才,滿足汽車營銷企業的用人和招聘需求。
3課程思政教學建設方法與實踐
3.1課程思政目標重構
本課程是培養高端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領域的人才,支撐國家汽車后市場產業,因此必須緊緊圍繞該行業特色,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以堅定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以推進我國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水平穩步發展的使命擔當為副線,以培養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準線,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的高技能型人才,為實現國家十四五戰略規劃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宏偉目標提供戰略人才儲備。
3.2課程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學設計
課程內容是實施課程思政教學的載體,在課程思政教學目標的引領下,深入挖掘《汽車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內容中隱形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重新梳理了該門課程的理論框架和各章節理論知識點,在教學內容中設計了本門課程思政的結合點,具體如表1所示。
4課程思政教學建設的實施成效
4.1學生的德育水平和職業素養有效提升,課程思政目標達成
《汽車市場營銷》課程思政教學建設教學團隊注重教書育人,教師結合專業及課程特點,深挖課程中的價值引領的德育功能,在教學全過程中開展思政教育,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以學生為本,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步培養并具備了正確的市場營銷價值觀,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懷,學生也更樂于接受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實現了課程的思政目標,提升了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綜合水平。
4.2專業教師政治理論素養及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能力進一步加強
《汽車市場營銷》的課程思政建設團隊里的每一位專業授課教師都是貫徹立德樹人實施課程思政教學主體。本門課程的思政教學建設對教師在設計課程思政目標、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并將思政元素和德育資源滲透到課堂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為了能實現良好的思政教育預期效果,絕不能以簡單的熱點新聞插播或單純的案例分析的方式進行課程思政輸出,而是需要巧妙的切入、流暢地表達等起到價值引領的作用。教師在備課時就需要積極關心時事政治,了解國家大事和社會熱點,不斷拓寬知識面,關注優秀的汽車營銷行業公眾號,認真學習“學習強國”,及時了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切實提升思想政治理論水平,為課程思政建設注入時代元素。
5結語
為滿足“雙高計劃”建設背景下《汽車市場營銷》課程思政的育人要求,要達成課程思政目標,就必須要重構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深挖課程“思政”元素,不斷探索和優化專業理論知識與思政元素的融合方式,使學生能夠自然地接受和喜歡思想政治教育,達到育人有溫度、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教學效果。
作者:孫延 單位: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5G技術在鐵路通信工程的運用
- 下一篇:社會保障學課程思政教學研究